小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王一桢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根据新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为目标,通过创设“传球接力”、“绕过障碍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既学会了运球的动作要领,创编了许多新的方法,又培养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整节课从学生的发展出发,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取水平三小篮球教学中行进间运球的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提高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对象分析:五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我学习能力相对较强,采用情境教学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教学中,教师让他们积极模仿、主动练习、开动脑筋,从而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

3.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

4.学生勤于动脑,互教互学,互评互帮,团结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准备:

一块篮球场地、四十只篮球、一台录音机、20个标志物。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向前运球时,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手按拍球的后上方,后腿蹬地使球前进,球落在身体的同侧前方,球的反弹高度在腰胸之间。

2.手脚的协调配合,跑动步法与球弹起的节奏一致。

六、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开始部分通过“传球接力”→“熟悉球性”,学生随着教师的语言,边听边展开想象边练习,让学生很快进入情境。用这样的方法,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原地运球的练习中,教师发现问题随机指导。在行进间篮球运球的学习中,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讨论时间,再让他们畅所欲言,找出行进间运球和原地运球的不同之处。再通过学生先尝试、自学互练,然后小组展示,相互评价、相互学习,体现“小群体合作学习”意识,来掌握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让学生感受个体在集体中的价值。又通过游戏“绕过标志杆”的游戏比赛让学生在高涨的情绪中体验了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最后在轻松优美的乐曲中师生共舞、放松,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

七、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体验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对自己、对他人进行评价,同时教师通过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动作方法,而且在各方面都有了全面的体验。

八、教学过程

 

第二篇: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王立宏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结合四年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学生已掌握的体育知识、技能实施教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如何学,促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教与学、学与练、练与赛”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

篮球:行进间运球(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 《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第四册)

(三)单元课次

本单元共分为6课次,本课为第3课次

(四)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篮球运动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体育运动,行进间运球是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技术。它是比赛中个人进攻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组织全队进攻配合的桥梁,对于发动快速进攻和突破紧逼防守都能起到较大的作用,因此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参与篮球实战的基础。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控球能力和支配球的能力,将本单元分为六次课教学,本节课为第三课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行进间运球时手对球的支配和控制能力。

辅助教材安排自编游戏“夺旗”,是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延伸,既是提高学生身体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的练习手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合作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激发篮球运动兴趣的有效途径。

2.学生情况分析

授课班级是我校四年级1班的学生,共32名学生,其中男生19人,女生13人。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与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高,好胜心强,他们对参与篮球运动兴趣浓厚。

通过以往篮球技术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原地运球、传接球的动作方法,能够完成运球行进动作,但对球的支配控制能力还有待提高。为达成本课教学目标,主要采用个体练习、辅助练习、合作练习、游戏竞赛等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逐步增加练习深度,让学生进行反复体验,从而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循序渐进提高直线运球的能力,从而更好的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

《 篮球——行进间运球 》课时教学计划

1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王立宏

年级:四(1) 人数:32人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王立宏

2

3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王立宏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自我评价:

4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王立宏

在学习中,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正确评价,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更好的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

2.他人评价:

通过交流、展示等活动,开展老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多采用表扬、激励的评价手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正确与他人交往的习惯。

3.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既要进行终结性评价,又要给予客观的过程性评价,及时、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

评价标准:

(六)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本课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采取游戏形式展开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在活动中体验动作,在体验中感悟技术,在感悟中内化技能,结合不同层次的教学环节,强化教学重点,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动作方法,让学生始终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锻炼。

2.教师关注对学生球性的培养,始终以篮球教学为主线,在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结束部分均使用了篮球,最大限度地利用篮球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与篮球接触,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学资源的作用,而且满足了学生爱玩篮球的心理需求。

3.教师在设计本课内容时,能从篮球运动的整体性考虑,既复习了前面学习的知识技能点,也突出了本课教学重、难点,把新旧知识点相结合练习,还创造性地组织了“夺旗”的自编游戏,体现出教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王立宏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