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文

《资本论》读后感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考察和分析了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的关系,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规律过程中,确立了人口规律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原理。 在第一篇商品与货币中关于商品的交换过程中马克思谈到:“商品对其所有者而言是非使用价值的,对其非使用者是使用价值。因此,商品必须全面转手,这种转手就形成商品的交换,从而使商品彼此作为价值发生关系并价值来实现。可见商品在能够作为使用价值之前,必须先作为聚氨酯来实现。”此观点很精确地阐述了交换对与商品的重要性。

首先,从商品的定义出发。我们都知道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由此可见作为商品与其他东西的区别一是交换,而二是劳动产品。其两者共同构成了商品的属性。因为可以用来交换,所以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因为是劳动产品,其中凝聚了人类的无差别劳动,所以商品具有价值。从其属性来讲,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要生产产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要成为商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被的使用者手里,最后,没有物品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品无用,则其中包含的劳动也没用,也就不形成价值。因此,交换这一过程在这里发挥了很关键性的作用,巧妙的在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同时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了商品本身的意义。

另一方面,商品交换过程也是创造财富的过程。交换创造财富。正如书中所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而财富的获取是通过堆剩余价值的剥夺。商品因为交换过程而从他们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他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这过程在此是一种社会的物质交换。一种有用的劳动方式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的劳动方式的产品。商品到它使用价值的地方就以商品的交换领域转入消费领域。商品以货币为媒介,通过交换,创造了剩余价值。也就是创造了财富。由此可见,交换是商品形成和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商品实现其意义的手段。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马克思还科学预见了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可以像对物的生产进行调节那样,也可能对人的生产进行调节的原理。同时,他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角度,探索了失业与就业的规律性问题,特别是对技术进步与就业、失业的效应、经济周期与失业等问题的论述,其中马克思对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的独到见解,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他指出商品经济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存在的经济条件,马克思讲了两条,一是不同的社会分工,二是不同的所有制(主要是私有制)关系。但他没有看到,即使是全社会范围的公有制,只要人们之间还存在经济主体的差别,商品经济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更何况多种所有制结构将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

商品经济的历史作用具有积极与消极两重性。当然,在它必然存在的历史限度内,其积极作用无疑是主要的,但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否认。这一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兴利避害,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马克思当年分析了商品经济的不少弊病,其中之一就是产生货币拜物教,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拜金主义。理论和实际表明,这是导致社会各种病态现象的因素之一。马克思还分析了商品经济必将走向消亡的历史趋势。不过,他把这个问题看得简单了,认为一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就没有商品货币关系了。然而,他指明的商品经济社会将为自由人联合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这个历史的大方向仍然是正确的。

马克思有关生产劳动的论述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启示,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

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上面论述表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也是随其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在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必须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通过读资本论,我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和发展,揭露了它的内在本质和矛盾,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和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其基础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根据这一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科学地论证了无产阶级必然要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资本论》以深沉犀利的笔触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普遍规律,对资本主义及其辩护士进行了严厉的指控,是具有鲜明的党性的著作。读资本论更使我对马克思有了一定认识,马克思具有伟大的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精神同他对人类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他发现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矛盾之后,勇敢地提出质疑,并深入研究,最终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体系,吸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另外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也都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黑格尔、费尔巴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都是思想理论界的权威,如果马克思迷信理论权威,没有敢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勇气,没有敢于创新的意识,他就不可能创立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严谨,顽强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他一生四次被反动政府驱逐,最后在英国伦敦定居。他在伦敦最初十年间,度过了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时期。然而马克思没有被苦难所压倒,为了实现人类解放的伟大目标,他坚持学习和写作。几乎每天大英博物馆刚开门,马克思就准时到达这里,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直至晚上博物馆闭馆。因此,马克思积累了非常渊博的知识,他的知识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学、文学,甚至还触及数学、自然科学等。他能阅读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能用德、法、英三种文字写作。 马克思为了把最好的研究成果献给工人阶级,他总是以极其严谨的态度,反复推敲、修改自己的作品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劳动,曾多次修改手稿。对于马克思这种精益求精的写作态度,恩格斯十分敬佩,同时也感到有几分焦虑:他希望马克思的经济学巨著能早日与读者见面。为此,他曾两次写信催促马克思,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你自己的著作哪怕就稍微马虎一次也好??我也清楚地知道,拖延的主要原因一直是你过于谨严。

严谨治学精神是人类的崇高品质和优良传统,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需要的。今天我们学习马克思的严谨治学精神,有助于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也有助于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同时也有助于严谨治学精神的

继承和发扬。营销部新员工实习报告

员工姓名: 递交报告日期: 实习部门: 实习日期:

报告内容:

 

第二篇:马克思哲学论文

从马克思主义看我国“三农”建设

经济学院 学号:1041025005

姓名:唐良

农业、农民和农村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党中央在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通称的”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时下中国政府和学术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具有极大的启发性。马克思、恩格斯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为主线研究了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其中以对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和实证研究为重点,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否定的否定)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贯穿了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文关怀和最高价值。他们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既有理论高度和学术价值,又对正在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关于农业问题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农业问题上强调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揭示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他们还考察了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对农业发展的未来社会主义前景做了展望。马克思、恩格斯是在高度重视发展工商业实现工业化的前提下,阐发自己的农业基础地位和重视发展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观点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

(1)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2)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他们指出,社会用于农产品生产的时间越少,它用于其他物质的生产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财富的增长和文明的进步通常都与生产食品的劳动和费用的减少成相等的比例。

(3)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着农业和工业之间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农业劳动特别是生产食物的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农业劳动必须要足够的生产率和提供足够的剩余产品,才有可能使农业和工业之间实行巨大的分工。

(4)农业劳动生产率决定着农业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如果撇开对外贸易(重农学派为了抽象地考察资产阶级社会,完全正确地这样做了,而且应当这样做),那么很明显,从事加工工业等等而完全脱离农业的工人(斯图亚特称之为“自由人手”)的数目,取决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超过自己消费的农产品的数量。显然,不从事农业劳动而能生活的人的相对数,完全取决于土地耕种者的劳动生产。

马克思和恩格斯重点考察了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从15 世纪到19 世纪中后期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程,其中包括这些西方国家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他们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思想。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农业中的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

(2)农业资本化、企业化经营推动着现代大农业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近代以来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形成的原因,这些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商品市场经济在城市和工业部门的发展速度和程度快于农村和农业。近代以来,

城市成为工商业活动的中心,生产中心和商品交换的中心,同时,工业与农业分离后从一开始就是为市场需求和交换而进行的商品生产,追求财富和利润是工商业活动的主要动力。城市工商业活动的高涨使产业资本家财富迅速膨胀。

第二,工业比农业发展快,劳动生产率更高。农业由于受劳动的自然条件的约束,由于手工劳动长期占据优势,由于农业生产所具有的地方闭塞性和分散性,由于农民墨守陈规、不冒险风的经营方式,由于购买土地耗尽了资本而导致小农无力进行农业改良和扩大再生产,因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和程度慢于工业。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但是比不上工业生产率提高的程度”。工业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工业产品价格,为产业资本家扩大市场销路增加利润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第三,城市工人在提高工资水平方面处于比农业工人和农村家庭工人更为有利的地位。城市工人彻底割断了与土地和农业的联系,他们没有来自农业劳动的收入作为补充,这样为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就需要产业资本家提供足够的工资。城市工人集中在工厂里而且人数众多,产业工人的反抗运动和组织潜力迫使产业资本家随着资本积聚和利润的增加而逐步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同时,农业工人分散和软弱,而城市工人集中,因此农业工人的工资降到最低限度。”

第四,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熏陶使城市居民的文明程度高于农村居民。人们的文明程度是同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受教育程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是一种不同于农业文明的新型文明。而农村居民则由于生产的分散性、地域的闭塞性、经济的贫困化、小生产的抗风险能力差而陷入乡村生活落后愚昧保守的状态。马克思指出:”如果说城市工人比农村工人发展,这只是由于他的劳动方式使他生活在社会之中,而土地耕种者的劳动方式则使他直接和自然打交道。”

三、关于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或政府为巩固工农联盟所应采取的农民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政策设想。他们有关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与政府所应采取的农民政策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如下几条:

(1)深入农村,充分了解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在那些农业国中,工人阶级政党必须亲自去研究农村居民包括农村工人和小农的利益和状况,考虑到农村和农业发生的变化和实际情况,善于根据农村居民中不同阶层的利益和要求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纲领来。恩格斯对法国社会党1892 年马赛代表大会上所提出的土地纲领表示赞赏,因为它分别为农业工人、小农、佃农的利益而提出了具体的政策诉求。

(2)无产阶级在维护农民利益方面应当而且完全能够比资产阶级做得更多更好。马克思在评价巴黎公社这个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时指出,公社对农民说,公社的胜利是他们的唯一希望,这是完全正确的。他深信,公社的统治将能够直接给农民带来重大益处,即免除他们的血税,给他们一个廉价政府,并能够而且必须为了农民的利益去解决更复杂和更切身的问题如抵押贷款等。”过去时代的偏见,怎么能够抵得住公社对于农民的切身利益和迫切需要的照顾呢?”

(3)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实际情况,考虑到农村居民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提出恰当的农民问题纲领。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 年欧洲革命时期和在19 世纪后期现代农业取得长足进展情况下所提出的具体措施并不相同。他们的农民问题纲领可分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前者是无产阶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和掌握政权之后的农民政策,后者适应了近代欧洲农业和农民国家的现实,适当吸收了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所提出的措施的某些合理成分。同时他们强调,农村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应当适应而不是超越农村居民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4)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应当遵循自愿和示范相结合的原则。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指出,违反小农的意志,任何持久的变革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向合作社的过渡上,如

果小农还未下定决心,工人阶级政党要给小农一些时间,让他们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考虑考虑这个问题,而不能违反他们的意志强行干预他们的财产关系。

(5)工人阶级政党的农民政策不能做出无原则地许诺,而违背社会发展趋势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强调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或政府应当采取各种措施改善农民的生存状况,他们所提出的农民问题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也都是以农民的完全解放为目标的。但是他们坚决反对为了争取农民的支持而一味迁就农民的任何要求,做出既无法实现又违背社会发展趋势和无产阶级运动最终目的的无原则的许诺。同时,对于大土地占有制和资本主义农业企业,为了农村无产阶级利益,必须剥夺大土地占有者,这种剥夺也可以采取赎买的方式,如果后者愿意合作的话。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理论研究的不同时期,都曾提出过有关工人阶级政党或政府的农民政策的一些具体设想。这些政策设想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内容:

(1)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马克思指出,农民的解放有赖于农业劳动经济条件的改造,即从雇佣劳动转变为自由的联合劳动。同时他们还指出,合理的农业意味着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农业的社会化经营和依靠社会去经营,而这只有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才能实现。

(2)关于未来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以政府身份采取的措施,从一开始就应当促进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过渡,让农民自己通过经济的道路来实现这种过渡。恩格斯也认为,当工人阶级政党掌握国家权力的时候,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而对于通过没收或赎买等方式获得的大地产,恩格斯主张由国家以社会的名义占有这些土地,并把这些土地转交给在国家领导下独立经营的合作社。

(3)关于未来社会农业经营规模与经济组织形式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中的小块土地所有制和小生产将会导致土地肥力递减,而且妨碍现代方法在农业中的广泛运用,因此他们赞同大规模的耕作比小块的分散的土地耕作远为优越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根据19 世纪欧洲的经验认为,农业合作社是较为理想的农业生产者的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表现形式。至于农业合作社的形式,他们则主张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

(4)关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应当致力于建立民主政府和廉洁政府以保护农民利益的问题。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在无产者占人民大多数的国家可以直接建立这种统治,而在小资产者和小农占人民大多数国家只能间接建立这种统治。后者意味着无产阶级应当成为现代民主运动的核心,联合小农和小资产者,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民主共和国。开垦荒地,改良土壤;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等等。

(5)关于无产阶级国家应当慷慨地对待农民的问题。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谈到,在对小农进行社会改造以便将他们争取到无产阶级队伍方面,”为了农民的利益而必须牺牲的一些社会资金,从资本主义经济的观点看来好像只是白花钱,然而这却是一项极好的投资,因为这种物质牺牲可能使花在整个社会改造上的费用节省9/10。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来,我们可以很慷慨地对待农民。”在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旧有分工消失和同一批人既从事工业劳动又从事农业劳动的情况下,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和差别将被消灭。

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根据我国实情加强我国“三农”的建设。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提高工业化的起点和基础,稳定和发展是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前提。其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工业与农业、城乡与乡村协调发展,是建立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体制的必由之路。最后,加强农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