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与写作

新闻评论与写作

1.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2.新闻评论:旗帜和灵魂 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 主要特点:(议论说理,直抒己见)。

① 新闻性 [a.现实针对性 b.强烈的时效性]

② 政治性 [a.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b.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 ③ 群众性 [a.面向广大受众 b.吸收群众参与评论工作]

新闻报道:宣传工作的主体和基础 报道客观事实 无形的意见

3.新闻评论功能和作用:引导、监督、表态、深化

4.新闻评论论题、选材:

① 当前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的最新的政策精神。

② 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风险,以及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③ 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5.立论的基本要求:

针对性 (如何增强立论的针对性?)

① 针砭时弊,对症下药 ②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

③善于触及社会性思想问题及实质

新颖性 ①论题新颖 ②见解独到 ③输入新鲜的事实和材料作为由头和论据 ④选取新的理论角度 ⑤交锋中闪现亮点

准确性 ①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论断、提法和分寸把握的准确

②论据和引语的准确 ③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④坚持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

前瞻性 (重提示、洞察力、预见性)

6.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

①论据和论点的结合(重要的原则和方法) ②虚与实的结合 ③破与立的结合 ④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7.新闻评论的要素:论据(事实性论据、理论性论据)、论点、论证、表达

8.破与立是辨证统一的:①立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②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

9.运用论辩的方法进行说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① 注意弄清矛盾的性质、区别对待 ②划清是非界限 ③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10.论辩交锋:就是通过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11.算账说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物作出说明和判断

功能:a.帮助提出问题 b.助于说明和论证论点 c.增强言论的文化内涵 d.使抽象道理生动形象

操作方法:a.统计算账 b.推演算账 c.折合算账

要求:a.数据必须真实可信、实事求是 b.从实际出发,本着虚化实、平化奇、

繁化简原则 c.心中有读者,具体操作时尽量与人们的爱好、求知欲、切身利益结合起来

12.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新闻评论的结构:评论各个组成部分的总体建构、设计和谋划

13.新闻评论的结构和原则:

a.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b.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c.从不同体裁、要求

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14.结构的要求:a.布局合理 b.层次清晰 c.逻辑顺畅

15.评论的结构方式:

归纳式结构: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讨论的结构方式

演绎式结构:是一种从观点到材料,先讨论后分论的结构方式

并列式结构:将总论点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证的结构方

式。(相比前两种,它以平行的方式安排观点和材料,使评论

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和较为丰富的内涵)

递进式结构:是一种对论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的结构方式。 (各个层次间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每一层都有承上启下的

作用,有助于受众了解事物的本质或问题的实质)

16.深入浅出:①就是把深刻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

②指的是将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蕴含的深奥的经济规

律,以浅显、通俗、明了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要求:a.深入是前提 b.了解群众的特点和要求 c.运用群众语言

17.如何提高新闻评论写作者的修养:

①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②提高理论政策水平 ③打好知识和业务根底 ④培养生活朴素的作风

18.社论:①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

性言论 ②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向性 ③社论的论题是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故和重大问题发言表态的

19.短评: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运用便捷的评论体裁,在报纸、

广播、电视中都可以使用。其中,报纸最为常见

特点:短小精悍、新鲜独特、生动灵活、重在分析

20.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

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台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

或文稿所加的评价、批注、建议和说明性文字,是新闻媒介的编

者专用及常见的一种发言方式

特点:①立足依托,有所超脱 ②配合及时,运用灵活 ③文字精粹,点到即止 ④态度鲜明,讲求分寸

21.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栏目中发表评论

特点:① 群言型 ② 相对稳定性 ③ 鲜明的时代感

22.经济漫谈:专栏评论的重要品种,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生活、新

闻性与政治性相结合的短小精悍的署名经济评论

写作要求:a.贴近经济生活 b.有一点前瞻性见解 c.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23.述评:①又称记者述评或新闻述评,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②一般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实作为评论 ③是一种传统的评论行式 ④是一种边缘体裁,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

价,又述有评,评述结合。

基本特点:a.述评结合,以评为本 b.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c.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类型:①工作述评 ②形势述评(国内外形势,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以

及其他领域的形势述评,注意全面与重点的结合论断掌握分寸留有余

地) ③事件述评 ④思想述评

24.事例论述的操作方面:

①用典型的具体事例作为论据来说明论点

② 通过若干事例结合他们共同特点来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论点

25.杂文:具有政论的性质,兼有文学和政论的特点,是一种特殊的政论,文艺

性的政治论

主要特点:①文艺性的政论

②强烈的战斗性(体现在:a.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 b.爱憎分明

的态度) ③生动泼辣 ④简洁精辟

26.广播评论:广播电台播发的新闻评论。从体裁的角度来看,广播评论是按照

广播的传播特点,以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撰写、制作和播出的新

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广播新闻体裁

27.电视评论:作为一个专业术语,电视评论是电视台制作播发的、以画面和声

音来表达内容、面向观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见解的新闻

评论

 

第二篇:新闻评论写作资料仅供参考

新闻评论写作 第一章

一、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二、新闻评论功行赏的确特点。

1.新闻性:①现实的针对性立论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②强烈的时效性,对现实作出及时的反应。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①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②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

3.群众性:① 面向广大受众。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② 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1、引导的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的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

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3、表态的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4、深化的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三、新闻评论与新闻报

道的关系(区别):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 方 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新闻报道主要是传播信息,提供事实,作者的倾向、情感、意见是包含在事实的叙述之中。它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新

闻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它的特点是议论说理,直抒己见。2、新闻宣传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要发表意见。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它们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新闻评论与一般议

论文相比,有哪些特点:新闻评论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从而团结人民、引导舆论,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五、新闻评论的舆论监

督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关系:1、新闻宣传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正面宣传也应该包括舆论监督的内容,这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取得积极的社会效果,

鞭挞假恶丑正是为了弘扬真善美。因此,新闻评论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和不正之风,对这些不良现象和风气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这也正是为了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2、我们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法律为准绳,以政策为原则,以事实为依据,着眼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强团结,维护稳定。既要对丑恶现象和腐败行为嫉恶如仇,又要掌握政策,以理服人;既要指出我们前进中的问题,又要分析问题的实质和产生的原因;既要反映人民群众的疾苦,又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鼓舞,看到希望。 第二章

一、 选题和立论的重

要性

1.a;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确定论题,主要是指它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B:新闻评论的

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

2.选题和立论的选择:a选题和立论是新闻评论写作过程中构思酝酿阶段的两个主要环节,关系着评论的整体。两者是相互渗透的,不能截然分开。人们在确定论题时,往往就同时考虑立论了。在一般情况下,选题在先,立

新闻评论写作资料仅供参考

新闻评论写作资料仅供参考

新闻评论写作资料仅供参考

新闻评论写作资料仅供参考

选题和立论也存在不一致的时候,在实践中,甚至常常出现选题相同,而立论各异的实际情况。所谓立论各异,即论述同一论题,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读者对象和不同性质的报刊,其中心思想和侧重点并不都是一致的,也不可能和不应该强求一致。实际上,立论各异情况的出现,正是由于立论的角度、针对性和侧重点因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所决定的。 3.选题和立论在评论写作中的重要意义:a.就评论写作的过程而言,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构思阶段

的选题和立论;二是提笔阶段的论述和说理。这就是说选题和立论是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也是关键性程序,直接关系到评论的成败。b.就衡量评论作品的标准而言,选择和评价一篇新闻评论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选题立论是否有针对性和迫切性。如果选篇立论不切实际,论述和说理再好也是徒劳无益的。c.就写作思维而言,论题选择得好,立论又有独到之处,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如古人刘勰所说:“经正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有助于提高写作质量。 3.论题从哪里来?1.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这些不仅是选题的重要来源,而且有助于选题和立论体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赢得人们的重视。2.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

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3.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新闻性和时代感。 三、立论的基本要求:

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 1.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的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体现和增强立论的针对性:①针砭时

弊,对症下药;②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③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2.新颖性:①论题的新颖;②见解的独到;③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④选取新的立论角度;⑤交锋中闪现亮点。

3.准确性。立论的新颖就以准确为前提,立论违背了准确性,就失去使人信赖的基础,甚至产生错误的导向,引起人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混乱。立论准确,舆论导向方能正确,方能为党和人民造福;否则,就会给党和人民带来祸害。准确性的具体要求表现在:①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论断、提法和分寸把握的准确;②论据和引语的准确;③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④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 4.前瞻性。指的是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去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具体表现:重提示,洞察力和预见性。这些要求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优秀的评论作品,总是将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

立论针对性、新颖

性、准确性的重要意义:a立论有没有针对性,能不能混乱。新闻评论作为传媒引导舆论的重要新闻手段,而要掌握这一切,事先不作一番周密有效的调查研究,评论正文的兴趣,这也是评论标题的第四种功能。 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是衡量新闻评论作品能否产生社会效应,能否促使事物发展的一项首要标准。立论具有针对性,能够命中鹄的、言当其时,方能引起读者的反响、共鸣和关注,进而发挥引导舆论的功能;反之,无的放矢,就事论事,隔靴搔痒,乃至无病呻吟,这样的文字毋宁说是做文字游戏,只会浪费读者时间甚至引发读者反感,自然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b立论的新颖性:就读者的认识规律和阅读心理而言,总是喜阅生动活泼、新鲜有力,且富有新意的文章;反之,也总是腻味那种满篇人云亦云,空话套话,夸夸其谈,言之无物的文章。c立论的新颖理应以准确为前提。这是立论的又一基本要求。立论违背了准确性,就失去使人信赖的基础,甚至产生错误的导向,引起人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

其导向是否正确直接取决于立论是否准确无误。立论准确,舆论导向方能正确,方能为党和人民造福;否则就会给党和人民带来祸害。 五、选题和立论的前提

——调查研究(为何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选题和立论的前提在于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搞好调查研究。这是因为:1、选题和立论都需要掌握政策和法律,了解实际情况,充分占有材料,而这些都离不开调查研究。2、正确的结论只能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唯有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避免和克服片面性,产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论断。3、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去做,才能预防和医治主观和武断,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4、写评论总是要了解读者对象,了解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有些什么思想疙瘩。

显然是不行的。总之,调查研究是选题和立论的前提,也是选题和立论的途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第三章

一、评论标题的功能:1、

概括论题范围。在评论标题中概括论题范围和评析对象,让受众通过标题清晰地了解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议论的问题,是评论标题的一个重要功能。2、昭示中心论点。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新闻评论,用标题的形式直接表明其中心论点和主要见解,使其最有价值的内容——思想、观点和看法凸现出来,是评论标题的第二个重要功能。3、表明作者的态度。对于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限不够明了的事物或问题,在评论标题中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意向,并以此体现评论的是非判断的价值判断,是评论标题的第三个重要功能。4、吸引受众注意。评论标题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受众的注意,调动他们阅读(或收听、收看)

二、评论标题的要求:1、

题文一致。评论标题所概括的论题、所提炼的观点、所涉及的事实等应与评论的内容相一致。 2、意向鲜明。对评论所分析的事物或议论的问题,标题中应有较为鲜明的是非判断或价值判断。3、言简意赅。评论标题的句式要简洁,文字要精炼,题义要深刻耐读。4、生动引人。运用多种拟题手法和修辞手段,使评论标题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生动引人的方法:⑴ 转换句式、语气,改陈述句为假设、疑问、感叹、⑵ 活用成语、俗语,包括直接引用和变化引用(易字法和谐音法);⑶ 巧用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双关、对照、回环。 三、新闻报道与新闻评

论标题的区别:以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的新闻报道与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的新闻评论,由于自身特点和体裁样式的差异,二者

为主的评论,则需要破中有立。4.严肃和生动的结合的途径和要求(分

在一起进行论述,以形成是非得失的对照和高低优劣的反衬,进而在相互联系和比较中展开的标题在内容、形式、结构及制作要求上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为:1、制作重在对新闻事实的恰当概括,实题较多,句式较为完整;评论标题相对较为抽象,重在对论题、析一篇言论,指

的目的不同。新闻标题以提示主要的新闻事实和相关的重要信息为目的, 以此吸引受众的兴趣;评论标题以提示论题或作者的见解、意向为目的,以此引起受众的关注或思考。2、表现手法不同。新闻标题多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作者的态度和倾向性往往蕴含于事实的概括与表述之中,即使做出评价,一般也较为含蓄;评论标题往往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倾向,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3、结构方式不同。新闻标题的结构较为复杂,常为复合型结构,主题与辅题的组合方式较为灵活多样;评论标题的结构较为简单,多为单一型结构,只有一行主题,个别情况下有辅题,大都以副题形式出现。 4、写作要求不同。新闻标题在简练的同时一般较为具体,

论点的准确提炼,虚题较多,句式上较为灵活,在“炼字炼意”上要求更为严格。 第四章

一、说理论述的基本要

求: 1.论据和论点的结合评论的论据: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常用和有效 的 论证方法:①例证法a.用典型的具体事例作为论据来说明论点;b.通过若干事,综合它们的共同特点来说 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论点。②引证法;③反证法。 2.虚和实的结合新闻评论从宏观上看,可以归 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务虚的,一类是务实的。①务虚性言论,指的是有关理论、政策、思想方法、工作作风乃至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务虚式思想型评论。②务实性言论,指的是写作有关工作,业务问题的评论。3.破和立的结合a.以正面立论的评论,则需立中寓破;b.以批驳错误观点

出严肃生动结合得怎样)1、 由事

入理,事理相融2、 平易近人,理情并茂3、 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渗透,使思维的缜密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

二、说理论述的操作方

法1、据事议理的方法:通常所说的摆事实讲道理。操作方法:①依托式配合法:配合新闻报道依托新闻事实;②输入式融合法:直输作者见闻为由头和论据;③夹叙夹议式糅合法:多层次地即在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体现出事理融合的要求。2、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的比较和具体分析来论证或说明论点。具体化方法:①纵横比较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历史地全面地认识现实,发现事物内部联系的科学的分析方法;②对比法:将相反、相对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

由表及里、有破有立的分析说理;③类比法:将有相似特点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将它们的共同实质形象而又机智地显示出来。3、论辩交锋的方法: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具体方法:①思想交锋;②辨正的方法;③批驳的方法。 4、算账说理的方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物作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提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的方法。算账说理的功能:一是帮助提出问题;二是有助于说明和论证论点;三是增强言论的文化内涵;四是使抽象道理生动形象。算账说理的操作方法:①统计算账;②推演算账;③折合算账。

八、为什么要论辩交锋:

1 锋,不把有关的模糊观点、片面认

识和错误观点加以澄清和匡正,正确的观点是立不起来的,更难以深入人和批判错误的观点。2、评论要说理,就得破除一种观点,树立一种观点。格。在遵循评论的基本原则和写作规律的前提下,在开头、结尾和谋篇布局上显示作者的个息为主要目的,也应该在文章或节目的开始部分就抓住受心。3、就评论写作本身规律来看,也需要论辩交锋,敢于并善于思想交锋,正是评论能否达到透彻说理的一条有效途径和技巧。文章触及的对立面,自然就要思想交锋,就要面对面地展开论辩和商榷,就要从正面提出充分的理由和论据,论述也就能够从事物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有起有伏,善破善立,从而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

九、论辩的基本原则和

要求:一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二是严格区分矛盾的性质,实事求是地区别对待。三是划清政策界限,防止“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四是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十、为何说破和立的结

合在说理论述中有重要意义1、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破与立是辩证的统一。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

为了树立正确的观点,就得澄清模糊的观点,纠正片面的认识,反对错误观点和倾向;为了批驳错误观点,也需要阐明正确的主张。3、就评论写作本身的规律来看,为了深化说理,也需要破和立的结合。文章有了对立面,论述就能从事物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从而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 第五章

一、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评论的结构布局应考虑文章的具体内容,根据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的实际情况、内在逻辑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围绕论题和中心论点组织安排材料及观点的前后顺序。2、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评论的结构布局要考虑受众的实际状况和需要,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认识规律和心理需要来安排评论的逻辑思路和篇章结构。3、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评论的结构布局要适合体裁的特点,也要体现作者的特色和风

性特征。

二、评论的结构要求:1、布局合理。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详说什么略说什么,选择哪些材料和观点,它们之间如何配合、衔接与过渡等等,以使文章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总体布局恰当合理。2、层次清晰。合理安排评论各部分、各段落间的层次关系,可以使评论的结构“纲举目张”,层次分明。3、逻辑顺畅。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新闻评论,应讲求其结构布局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既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 三、评论的结构方式: ①归纳式结构:一种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结论的结构方式; ②演绎式结构:一种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另论的结构方法; ③并列式结构:一种将总论点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证的结构方法。 ④递进式结构:一种对论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的结构方式。

四、评论的开头与结层

(分辩)1、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

众,吸引他们的注意,引发他们的兴趣。因此评论的开头要求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2、开头的形式:①摆出结论;②提出问题;③亮出靶子;④交待意图;⑤由事入题 五、评论的结尾的要求

与形式1、评论的结尾的基本要求是简短有力,不落俗套,即不要拖泥带水,避免空话、套话。2、结尾的形式:①呼应开头;②作出结论;③提出呼吁;④引发思考;⑤举一反三。 第六章

1、深入浅出 ①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明白晓畅的论述相结合;要对所评论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有 充分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 ②了解群众的特点和要求。掌握群众的认识规律和理解能力;联系群众的切身经验讲道理。

③运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语言表现实际生活,通俗而生动;反对艰深晦涩,故作斯文;避免空话、套话和各种八股腔。 2、形象说理

①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论据和由头的形象性;由近及远、由实及虚、由具体到抽象的说理方法。

②形象化的语言。深入观察生活,选取恰当的形象;用形象化的规范。炼意,炼句,炼字;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第七章

一、加强思想政治修养(选择)1.提高政治觉悟;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二、提高理论政策水平: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③观察家评论通常用于重要的时事评论。 第九章

一、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运用便捷的评论体裁,在报纸、广播、电文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报道或文稿内容,只需直接提出编者的看法和观点;②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不署名,也不拟制标题。 2、

笔法和语言描绘客观事物,突出其特点。 ③巧用诗文典故。运用成语典故和古代诗文中富有哲理的形象;弄清原意,运用恰当。 3、以情动人 ①有感而发。有所为而作和有所感而发;或爱或憎的态度,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由深切感受而流露的真情实感。

②寓感情于形象。形象的感情色彩;通过形象表达作者的感情;用具有感情色彩的形象打动观众。

③修辞手段的活用。修辞手段的运用和评论的感情色彩;语气的变换,句式的活用,含蓄、幽默的笔法。 4、要言不烦 ①道理实在,言之有物。说真话,讲真理,实实在在地讲道理;摒弃空话、套话;反对虚张声势、哗众取宠。 ②论题集中,篇幅适度。思想明确,论题集中,行文语气集中;简洁精粹,长短适度。 ③字斟句酌,语言

①掌握基本理论;②加强政策观念 第八章

一、社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 二、在我国,社论作为政论体裁最早发端于清朝末年我国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循环日报》,该报主编王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的政论家。 梁启超创办并主编《时务报》。三、毛泽东曾经强调指出:精心写作社论是一项极重要任务。 四、党报社论何以具有

权威性。①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②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③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④在传播渠道方面的独特优势。 五、评论员文章的形式:①本报评论员文章:由本报评论员撰写或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评论员文章。②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例《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

视中都可以使用,其中,在报纸上最为常见。 二、短评的特点:短小精悍、新鲜独特、生动灵活、重在分析。 第十章

一、编者按语是一种依

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 二、按照编者按语的性

质和内容分类,大致可以分为:①说明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说明或提示性文字,用以介绍作者身份,交待事件背景、说明有关情况,表明刊载的目的等等。②政论性按语。③注释性按语。 三、按语的功能 ①提示说明;②评价表态;③提醒建议。4、补充强调 三、编者按语的形式及

特点:1、 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特点:①行

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特

点:①与所依附的报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融合,编者可以直接评价、分析文中的内容和提法,议论的针对性很强;②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随时评点,使用方便,运用灵活,有助于避免传播中的副作用。③文字简练、鲜明泼辣,与上下文衔接自然,便于阅读,易于理解,适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接受心理。 3、

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与前两种按语有着不同的。特

点:①发表形式上不同,位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结构更为完整,可以有标题,也可以署名; ②写作要求上不同,写法上更接近随感或短评,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也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③

栏目相对固定,体式相近,版面位置、篇幅大小趋于稳定;③专栏评论富有鲜明的时代感。一是重视对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和精神文明建形象感。新闻性是本质的基本的特性。 五、论坛评论的优势和写作要求:论坛评论以个人名义自由撰稿,发表己见,在写作上形成领域的形势的述评。③事件述评;④思想述评。 四、述评写作的基本要求:①论题新颖,选材精当;②即事明理,注功能上侧重点不同,文前多起强调、提示作用;文中多起注释、点拨作用;编后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发的作用。④了它的若干优 重分析;③夹叙夹议,

运用上灵活多样,不仅可以配合新闻报道或文稿,图片、图表、漫画等也可以配写编后。

四、按语写作的基本要

求:1、立足依托,有所超脱。以新闻报道为主要依据,有所提炼、评介、补充或升华。2、配合及时,运用灵活。迅速对报道或文稿做出评价与分析;注意不同按语形式的灵活运用与配合使用。3、文字精粹,点到为止。按语的文字简洁明了,词约意深;议论焦点集中,点到即止。4、态度鲜明,讲求分寸。鲜明地表达编者对新闻或文稿的态度和倾向;褒贬适度,分寸得当。 第十一章

一、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

二、专栏评论的特点:

①具有群言型的。以个人身份发表见解,自由活泼,畅所欲言;语气上平易近人,亲切感人;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设中的重大思想问题发表意见;二是善于敏锐发现并抓住富有时代特点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变化、新矛盾、新精神及时发表评论。 三、个人专栏评论。例:美国著名专栏作者李普曼相继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和《新闻周刊》上的《今日明日》。 四、1.什么是经济漫谈

是经济漫谈?作为专栏评论中的重要品种,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新闻性与政治性相结合的短小精悍的署名经济评论。2.经济漫谈专栏言论的写作要求?1、贴近经济生活 2、有一点前瞻性见解3、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五、专栏评论的类型:1、

按形式品种来分,可分为专栏小言论、论坛评论、经济漫谈、思想杂感。2、就作者组成来分,可分为群言专栏、集体专栏和个人专栏。 四、小言论的特性:群言性、微型化、新闻性、

势和要求。1、在人称上,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式。有助于克服或避免自上而下指令式的生硬语气, 有利于促进作者与读者间的平等交谈和亲近感。2、便于输入作者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新闻信息和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由头和论据,以增强议论的新闻性和吸引力。3、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作为思想性导向性较强的论坛评论,贵在理论上启迪人们的心扉,升华人们的认识。4、便于就不同的或偏颇的见解异型探讨和商榷。有助于深化认识,启迪思路,发挥论坛的民主气氛。 第十二章

一、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新闻述评。它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二、述评的基本特点:①评述结合,以评为本;②述中有评,评中有述;③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三、述评的类型:①工

作述评;②形势述评:是对国内外形势,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以及其他

事理交融。

五、述评与新闻区别:

新闻综述虽然在形式上接近于述评,但它是以向受众告知新闻事实为目的,主要特点是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它客观地报道事实,一般不进行评论。有时通过提供信息的方式,转述有关人士的见解和看法,也是以客观报道的形式出现。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有时有一些说明或议论的文字,也是为综合性的叙述服务的。述评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它主要是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分析和评价事实,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六、述评的优势:1、述

评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职能于一身,既及时报道新闻事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又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和意义,指明事物的发展方向。

2、述评叙事和说理兼而有之,使读者求省意,不能一味省文。2、浅显明快。4、简洁精辟①言之有物,画龙点睛。说理选择典型鲜明的形象;②巧喻善既可以得到必要的信息,又可以了解作者对这些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的分析和探讨。3、评述结合,更符合人们阅读和视听的需要。 第十三章

一、 杂文的主要特点:

1、文艺性的政论:杂文兼有政论和文艺的因素。专栏评论的一种类型,思想领域中匕首、投枪式的轻武器。2、强烈的战斗性:①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有感而发,对现实生活作出敏锐的反应;战斗性极强的文体,舆论监督的轻武器。②爱憎分明的态度。旗帜鲜明地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立足于正确的舆论导向。3、生动泼辣①逻辑性和形象性的统一。针对社会生活中典型的事件和问题进行形象说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尖锐泼辣,内容充实;幽默讽刺,妙趣横生;注重争论,讽刺而不谩骂。

笔法如行云流水,巧妙地点破主题;画龙点睛,直指问题的实质。②简短而有骨力。思想精辟,文字简洁,两者相得益彰;精雕细刻,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二、为何说杂文是文艺

性的政论:杂文既包含政论的因素,又包含文艺的因素。它既要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要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在表现方法上,又要善于运用艺术的形式和方法,把逻辑的说服力和形象的感染力结合起来。杂文一般论题集中,篇幅简短,多具有由小见大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思想政治领域中的一种轻武器,无论表彰先进,或是匡正时弊,都可以轻便灵活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三、杂文写作的基本要

求:1.题材广泛,思想深刻。①在广阔的领域严格选材,深刻挖掘主题,思想要深刻;②大处着眼,小处落笔。2.形象说理,巧喻善比。①借助形象

比,由实见虚,由此及彼。3.突出重点,全面分析。①着眼重点,想到全局;②事实求是,辩证分析。4.主题严肃,笔法灵活①严肃深刻的主题,灵活幽默的论述②杂文的形象性、知识性、趣味性。杂

文的战斗性和趣味性是统一的。

第十四章

一、从体裁的角度看,

广播评论是按照广播的传播特点,以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撰写、制作和播出的新闻评论。、1.优势:①更为方便、快捷;②几乎不受接受者的文化程度的限制;③声音的直接表现力是文字望尘莫及。2.弱点或劣势:①稍纵即逝,过耳不留,只能即时听知;②不易保存,多次转述容易“走样”,甚至截然相反;③听的人不拥有选择权,不易把握重点,因而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二、广播评论的特点:

短小精悍、浅显明快、平易近人、上口动听1、短小精悍。为了适应听众专注收听的耐久力,不仅要求短而有物,而且要求短而易知,力

照顾多数听众的接受能力,除了语言通俗、口语化,还要①运用听众熟悉的事实和其他材料证明和说明论点;②调动各种表现手法为简单明白说理服务;③表达简洁明了,包括叙事有条不紊,说理脉络清晰,诊断超载了当。3、平易近人。要求:以平等的态度说理;从听众最关心的角度说理;带着感情说理。4、上口动听。这是由声音传播决定的特点。需要提高语言素养、语言技巧,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端正评论的文风,其中包括:①坚持语言规范化、通俗化、口语化的原则。规范化是根本;②力求语言的内在美、声音美、韵律美。内在美是基础,指文明用语;③坚持语、文一致的表达原则。 三、广播评论的独特形式:①广播谈话;②口头评论;③录音评论

录音评论1、录音评论是以音响为表现内容的必要材料或手段的广播评论形式。2、运用音响是录音评论同其他广播评论形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3、录音评论的音响取向。录音评论中的音响材料是作为论据

的一部分存在的,主要起支持和说明论点的作用;而录音报道中的音响,则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它同叙述语言融为一体,共同表现或再现新闻事实的全貌。 制作录音评论的关键环节。采制录音评论,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环节:①根据证明和说明论点的需要,精心选择、剪裁音响,使之成为整个论述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②严格划清论点与论据的界限,防止把采访对象表达自己看法的录音讲话,与表达评论主体对于事物看法的论点混同起来 ③恰当处理音响与论述语言的关系,既保持论据的完整性,又使它与论点榫卯相应。

四、广播评论声音符号

的处理: 1、广播评论的论述语言指的是广播评论中的同音响相对应的语言,是评论主体用来表达内容的所有话语。2、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在广播评论中,论述语言有五种表现功能:①表达论点;②叙述论据;③表现论述的逻辑关系;④解释和说明;⑤补充、完善音响材料。

五、音响的基本类型

1、按音响的来源,可分为伴随事物发

生和因采访发生的两种。2、按音响在评论中的作用,可分为:①直接表现或说明事物的主体音响;②表现事物存在条件的环境音响;③表现事物过去情况的背景音响。

六、音响的表现优势和局限 1、音响在广播评论中的表现优势主要在于:①增强论述的客观性,赋予它以事实胜于雄辩的表现效果;②增强论述的可信性和权威性,赋予它无可怀疑的说服力;③增强论述的现场感和交流感,赋予它比语言叙述更强的感染力。2、音响也有它的局限:①伴随事物发生的现场音响不以主观意愿为转移,倾向性不鲜明,有的甚至以噪音形态出现;②因采访发生的音响依赖受访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时还受方言限制;③某些暴露性的音响,可能影响收听效果,甚至产生副作用 ④相当一部分音响本身不能独立表情达意,需要论述语言补充和完善;⑤有些现场音响和隐蔽性的音响,还需要克服采录方面的困难。所以,音响固然可以为广播评论增色,但并非任何音响都可以运用于广播评论,更非有“响”就好。如果忽视它的局限,任意运用,那

就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

七、恰当处理论述语言

和音响的关系 1、坚持两个原则:音响少而精的原则;论述语言以说理为主的原则2、协调论述语言和音响的关系,取决于是否善于利用论述语言,能动地驾驭音响。3、做好论述语言的声音转化工作,务必紧紧围绕增强声音表达效果这一目标。①文字表达坚持“我手写我口”。②口头表达力求准确表情达意。 第十五章

一、电视评论的概念:

以画面和声音表达内容、面向观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看法和见解的新闻评论。

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2、电视评论是面向广大观众的新闻评论。3、电视评论是电视媒介的新闻评论。4、电视评论涵盖多种多样的评论形式。 二、电视评论的特点:

电视评论的本质属性,是电视传播方式和新闻评论体裁特征的紧密结合。电视

评论的基本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项:声画兼备;视听结合;

双线互补。 三、电视述评及其特点:

电视述评是新闻述评在电视中的具体运用,是以声画结合的方式体现缘事立论、因事说理和既述又评、述评结合基本特点的录像评论形式。

四、电视述评的夹叙夹

议:夹叙夹议是新闻

述评的基本表现方法。三种方式:1、

解说词中的夹叙夹议; 2、同期声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3、画面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 五、电视评论的符号系

统: 电视评论的符

号系统,包括视觉符号——画面、屏幕文字;听觉符号——同期声和解说词。它对于符号有特殊要求和处理方式。1、画

面的类型和表现功能。电视评论中的画面,按表现功能分为三类: ①口播评论的画面:表现功能同播送人对于评论内容的理解和调动非语言的能力成正比。②再现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画面:增强论述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吸引视听的强有力的表现功能。③再现访谈过程的画面:画面与声音相互配合,强化了语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2、

同期声的种类和表现功能。 ①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不以采录者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具有强烈的客观性。②访谈的同期声:以受访人的同期声作论据,可以增强论据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3、屏幕文字。属于视觉符号,除了用作标题外,还具有提示、强调、补充、说明等多种表现功能。

4、解说词。按解说场合分为现场解说和非现场解说;按同观众见面的方式分为出镜解说和画外音。解说词与同期声的区别:①解说是评论主体的声音;②解说主要功能是随着话题的展开适时评点、提示事物实质,阐述评论主体对于事物的看法,以及说明、解释画面和同期声。

六、录像评论发挥论述

语言的主导作用:

1、突出论述语言的揭示功能、2、确切理解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3、正确理解论述语言的完整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