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 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由我和搭档李康伟为大家讲解这篇论文。

这篇论文的题目是知识、集群与竞争优势。这篇论文主要是分析产业集群内知识交换以及知识结构如何形成竞争优势的内在机制。

其实,研究产业集聚现象的学科很多,而且各学科中对于这一概念的命名都不太一样。经济地理学称之为“产业区”,管理学上称“产业集群”,经济学上又称之为“产业集聚”。经济学对产业集聚的研究更加强调抽象和一般,强调企业间的物质联系,关心的是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如: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管理学科与经济地理学科上所用的产业集群、产业区的概念可能是更加微观层面的,企业“空间扎堆”的研究视角可以拓展到企业之间的非物质联系。

那么什么是集群呢?我们首先来看下经济地理学科对其的定义。在经济地理学上,他们把企业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聚集所形成的共同体称之为产业区。这里我们引用Becattini的表述:产业区是一个社会地理实体,它的特征是一些人和大量的企业在这个个自然地、历史地形成界限的地区上活跃的出现。

在战略管理领域,我们引用的是波特的定义。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于一个特定的区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说到产业集群,典型的有美国硅谷、葡萄牙生物技术集群;国内的有绍兴的轻纺织业、温州的低压电器产业等。

经济地理学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有两个命题或者假设:

1. 在一个产业区内的企业经常是作为一个整体而成功的。也就是说,一个产

业区的成功伴随的是区域内所有企业的成功。经济地理学将产业区的集体

成功归功于这些企业地理位置上的集聚。

2. 特定产业区内的企业的表现都是相似的。就是说区域内的企业的都是同等

程度的成功。

这两点引起了学者们的困惑。针对第一个命题,学者们提出,在当今的电子通信时代,地理因素还是决定企业集体成功的决定因素吗?很多在地理位置上分隔的企业,同样可以通过实施相似的战略或者建立联盟关系而达到相同的集体成功。第二个命题就更容易推翻了。硅谷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上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在那里聚集了以思科、因特尔、惠普、苹果这些大公司为首的1500多家企业,更多是以中小型公司存在。

这篇论文的框架就是在回顾经济地理学对产业集聚研究的成果基础上,用战略管理学科的知识去解决经济地理学不能回答的问题。

这是我们对文章内容的一个大致概括:本文的作者基于知识的视角去分析知识的存量和流量是怎么驱动不同产业群在绩效表现上的差异;同时,又支持在某个特定的产业集群内各个企业不同的绩效表现。

为此,作者主要做了一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 将知识分类。Component knowledge和Architectural knowledge.就是构件

知识和建筑知识。构件知识关注的是“是什么,有什么”。比如做一道菜,需要各种食材和配料,这些食材和配料就是构件知识;而建筑知识强调的

是“怎么做”,强调的是各个分散的构件知识之间的联系,相当于食谱。

2. 建立了知识交换的机制。产业区内的企业的知识交换的原则不是建立在市

场机制下的等价交换原则,是非交易性质的。在此基础上,产业区内的企

业形成了非物质联系,也叫非交易的相互依赖性。

3. 探讨了产业集群内的知识形成竞争优势的内在机制。

文章的内容主要由三个板块构成。第一个板块主要是对经济地理学上对产业区研究成果的回顾;第二个板块是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内的知识交换和竞争优势形成的内在机制;第三个板块就是文章的结论。

下面我们来看第一部分的内容。

最早对产业集聚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并给出产业区概念的人是经济学家马歇尔。他提出了三个导致企业在空间上集聚的原因:1、成群的分包商,生产相关产品的竞争企业以及相关机构的大量存在;2、企业所聚集的空间里能够提供可获得的娴熟的劳动力;

3、不同企业、雇主以及区域内的共同体基于共同知识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快速的沟通。

不同于马歇尔的独立式的集群,所谓独立,是指产业区内的所有企业独立完成一种产品或服务的输出。新产业区学派的研究工作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些由供应链、劳动力市场和分包商形成的集群的集聚经济效益。Piroe和Sable提出了“柔性专业化”的概念。柔性专业化是基于价值增值链的分解,让在地理上聚集的企业分别提供某一阶段的生产的活动,从而形成纵向上的紧密联系。这样的结果是,分工增强了这些企业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这种集聚效益主要体现在外部经济上。1.由于分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交易的便利性。企业在特定空间上的集聚有助于上下游企业减少搜索原材料产品成本、采购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使得产品生产成本显著下降。拿采购成本为例,以温州低压电器集群为例,低压电器涉及的配件共计几十万种,其中70%能在柳市采购,对于那些需要向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部件,供应商也会因集群的吸引力而在当地设立办事处。

社会根植性与产业区。在探讨社会根植性的问题之前,我们要分析一下空间集聚与集聚经济的关系。我认为,空间集聚与集聚效益是一种必要非充分的条件。也就是说,仅仅是企业在空间上的扎堆,并不能必然地带来集聚效益。然而,集聚效益的存在隐含了企业在空间上聚集的条件。这里的社会根植性就是使得空间集聚能够带来集聚效益的必备条件。社会根植性指的是,集群的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到当地社会关系、制度结构和文化土壤。

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这幅图所反映的。首先是大量的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在频繁的联系互动、经济行为过程中,由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

境,以及圈内语言。交易规则,由此产生了信任、理解,促进企业间进一步合作交流。而集聚效益体现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知识技术的溢出以及交易成本、创新成本等的下降。

知识与产业区。经济地理学家认为产业区内的企业不仅仅分享那些可交易的资源,比如劳动力、原材料,在这些资源的分享中强调的是一种物质金钱上的联系;除此之外,他们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还分享知识,并且知识分享被产业区内的企业作为一种公益事业在进行,所以是非贸易的,强调的是企业之间的非物质联系。Storper用“非交易的相互依赖性”的概念来阐述这种非物质交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了解“非交易的相互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是建立在共享的知识上的,这些知识的共享并不遵循市场机制下的等价交换原则。此外,这种依赖性更多地与地理位置相联系,取决于个人的互动,而不是基于价格的纯粹的经济交易。

竞争优势与产业区。经济地理学家在分析产业区的竞争优势时,都把关注点放在基于地理位置上的相对优势,而这种相对优势来源于集聚经济。产业区的出现造就了:较低的投入成本、发展共同的供应商、专业的劳动力蓄水池、技术知识的溢出以及个人和企业对特定产业运作的更深刻的理解等。

到这里,我们就完成了对经济地理学上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成果的回顾。经济地理学家已经意识到知识的溢出以及共享的知识对产业区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没能解决知识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形成企业间竞争优势的内在机制。另一方面,竞争优势从来就是战略管理的重要领域,管理研究领域的学者从来没有聚焦于地理因素,并将其作为竞争优势的一种来源。这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当我们从管理学的研究视角去分析产业集聚现象时,我们要采用管理学上的术语:产业集群。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涉及的内容如下:1、根据知识的流动性特征对知识的分类;

2、探讨不同类型的知识的流动机制;3、探讨不同类型知识形成竞争优势的机制。

作者根据知识的流动性特征将知识分为构件知识和建筑知识。流动性的强弱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判断:1.知识本身的特点。一般来说,越简单的,经过编码的,隐晦程度低的,较少的路径依赖的知识的流动性越强。2.所涉及企业的特征。主要是指企业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吸收能力是指其获得、内化、适应和利用新知识的能力,也就是企业的学习能力。一个企业的吸收能力取决于其相关知识的积累。比如说,A企业在研发活动上的投资不仅可以使本企业直接产生新的知识,并且提高了本企业在吸收别的企业,如B企业相似研发活动的成果的能力。换一个角度来说,对于A企业而言,B企业的知识就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对于知识流动性的两个方面的判断指标的关系,我觉得就是绝对(向内看)与相对(向外看)的关系。我学习成绩是否优秀,不仅取决于我自身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努力程度是不是高有关,还与其他人的成绩有关。

 

第二篇:公司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于综合管理部的***,今天带给大家的演讲题目是“企业文化在我心 企业责任在于行”!

一个女孩到南国求生,身上却布满了伤痕,当她站在一个二十多层高的大楼顶上想要告别这个世界时,他突然看到了东方喷薄而出的一轮朝阳,心跳蓦然加快,在决定生死的刹那间,他发现温暖的阳光普洒在金色的大地上闪耀出光芒,整个世界顿时从弥漫中苏醒,显得那般熠熠生辉。“我、我要再坚持一下,我也要承担起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 ,于是她回归到生命的起跑线上,终于,她获得了成功,成为了慈善界的知名人士。是责任,那份对于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挽救了这个一度脆弱失望的女孩。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人若是没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20世纪,中国面对列强欺凌,我们的周总理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就是责任;21世纪的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无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做好自己的事就是我们的责任。

企业文化是一种先进的、富有感情色彩的新型企业管理方式,20xx年10月份我满心欢喜的迎接企业文化这份充满了挑战性工作。9个月来的成长,让我感动,让我振奋。我忘不了公司网站制作初期的艰难,她让我学会面对,迎难而上;忘不了与我共同成长的内刊,像孩子般,我不断的呵护着;忘不了一直支持文化宣传工作的通讯员兄弟姐妹们,忘不了活动现场与我一同挥汗如雨忙碌在一线可爱的同事们,是他们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我,是他们给予我精神的力量,让我不断前行,让我更加坚强的去迎接更大的挑战等等等等。尽管每一天都是那般忙碌的,但是,我是充实的,因为在**企业的每个日子我都能在温馨的气氛和激昂的斗志中体会工作的多姿多彩。

“大鹏一日同风飞,扶揺直上九万里”——长江的雄阔我们具有源远流长的信念,黄河的汹涌赋予了我们激情澎湃的理想,当我们拥有大海般的胸怀并将青年的责任灌注于水滴般的细节时,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公司,我们的社会就一定能够在这波澜壮阔的春潮中,展现给世人惊涛般的气象! 亲爱的同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今天开始,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共同努力,积极主动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一同把“*****公司”的这艘文化航母驶向更加光明的彼岸!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