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每个人的责任》优秀说课稿范例

初中思想品德《每个人的责任》优秀说课稿范例 一、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理论依据是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为依据,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为基点。我的设计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凸显主体地位。教师转变的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体现主导地位。

二、说教材

首先说说课程内容标准:一是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二是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接下来说教学目标:我确定的知识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录像及图片、阅读教材、小组活动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在维护公共利益中的责任、作用;能力目标是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通过个人反思、情感渲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

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在维护公共利益中的责任。因为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之一。另外,目前

部分学生缺乏公德意识,缺乏责任感,无心向学,突出这一重点,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说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使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培养奉献精神。我确定的依据是:要求学生具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课程标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之一;从现实看,不少学生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缺乏爱心。在维护公共利益中,有可能与实现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甚至会损害个人利益,这使学生在思想上难以接受。突破这一难点,有利于解决这一难题。

五、说学情

初中生的价值取向正处在转轨时期,由于受年龄限制,不少学生认为维护公共利益是政府、社会的事,与自己无关。因此,本课着重引导学生树立公益意识,强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

六、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两种方法,一是有效教育,简称EEPO。另一种方法是问题教学法。在教法方面,教师利用各种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学法方

面,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七、说教学手段

我主要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本节课我主要的教学准备是采集学生身边的各种资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八、说教学过程

我共设计四个环节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第一个环节:角色导入,整体感知。我引导学生观看录像,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1)这些角色履行着哪些职责?(2)你在社会中充当什么角色?承担着哪些责任?我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拓展教材。学生看完录象后,2人小组交流看法,发表见解。接着,我引导学生总结。最后,我提出一个引领性问题:在维护公共利益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预习本节内容,并把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我通过引导学生预习,小组讨论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整体感知个人在维护公共利益中的责任、作用这一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接着说第二个环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先引导学生观看两组录象、图片,思考两个问题(1)为什么下面现象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2)我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先看一组反映“和谐玉林”的录像、图片(学生看),再看一组与“和谐玉林”不相协调的图片(学生一边看,教师一边说)学生通过强烈的对比,懂得要形

成公德意识,要遵守社会规则,要学会关怀他人、心系社会,要勇于付出、乐于奉献。看完录像后,我让学生组成4人小组交流、讨论、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及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讨论完以后,各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纠正或补充。最后,我进行点评、精讲,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下面说第三个环节:巩固强化、拓展延伸。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步骤。首先是学生活动,我让学生组成6人小组,说一说:(1)自己平时在公共生活中是如何承担责任的?(2)有什么不足?如何纠正?我这样设计,是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懂得承担责任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突出思品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特点。同时也有效地利用身边资源,动静结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第二个步骤是做课堂练习。学生通过做课堂练习,把所学知识与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突出思品课的时效性的特点。另外,让学生提出并解答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接着第三个步骤,社会实践活动。我组织学生组成4——8人小组,任选下列一个活动并积极实施。活动一:每个小组设计一个为学校或社区服务的活动方案,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活动任务。活动二:观看我镇大良江河段被污染状况的录像,利用课余时间到大良江实地考察(注意安全),写成调查报告,交学校备案,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我设计这两个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将知识和行为融合起来,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技能,丰富生活经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达到知、行、信的统一。

下面说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情感共鸣,思想升华。我让学生跟随投影画面,高唱《爱的奉献》,达到本接课的高潮。学生唱着这高昂的歌曲,他们的心灵将会引起震撼,思想将会得到净化和提升。以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为楷模,用高尚的思想引领他们以后的行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积极奉献公益事业,为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奉献他们的力量。从而再次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再次强化本课的重点、难点。

八、说板书设计

我采用图解式的板书,直观性与系统性相结合,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九、说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各种资源,联系社会热点,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使学生自觉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奉献精神;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来提高各种技能,从而有效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另外,本节课安排4个小组活动,内容教多,在1个课时内有可能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探究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有可能会有所欠缺。

 

第二篇:小学品德与社会优秀说课稿范例

小学品德与社会优秀说课稿范例

《上学道路要认清走路乘车讲安全》说课稿

注:本文获广州市《社会》课程说课比赛三等奖

一、设计理念

社会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了解关心身边的环境和人,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规保护自己,养成守法意识。

根据以上的要求,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确定了本课时的设计理念为:以学生为本,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熟悉身边的环境,学习浅显的法律法规。尽量做到“三化”:淡化完美,追求真实;淡化说教,追求无痕;淡化概念,追求情景。

二、教材分析

本课出自小学《社会》课程实验资源包一年级教材上册第七课,主要内容是认识家与学校的位置和上、下学要注意的道路交通安全。这节课我结合理念以及学生实际制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道学校——家庭的地理位置,熟悉上学、放学的行走路线。

2、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和国家。

3、知道上学、放学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收集交通标志,初步培养儿童收集资料的能力。

4、发展自我约束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明白上、下学所走的路线,学校与家的具体位置和放学时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怎样去遵守。

四、教学方法设计

为了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的教学设计采用了“激趣导入——合作探究——辨别归纳——总结升华”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运用了恰当的学习策略。

五、学习策略探究

《国家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回归生活,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本课中,我积极倡导在生活中实践的方法,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去了解家校间的距离及交通安全与孩子们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图上找出自己家所在的马路,搜集交通标志图,并了解它的用途。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原动力。为了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我把同学们熟悉的街道,校园拍下来,制成课件。在课堂上,我让孩子们观看课件,孩子们看到自己在熟悉的环境,肯定会忍不住纷纷向同学介绍起自己上学的路线,自己家就在哪条街道上。然后,我就再指着校园问,这是什么地方?孩子们肯定会异口同声地说出学校的名称。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这个环节的设计,较好地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为后面学习作情感铺垫。

    (二)精心设计活动内容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几个活动内容。

活动一:首先把住在附近的同学分成小组,在图上找出自己家所在的马路,写上自己的姓名,然后再把小巷的名字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来考察孩子对学校附近环境的熟悉程度与自己家的位置。这个设计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跟社会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因此孩子们都乐于参与。在写写贴贴中,他们对学校周围的环境又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活动二:做小导游。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家的具体位置和走法。这个活动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也是非常喜欢的。通过这个活动,既能让小孩子牢牢地记住自己的住址,又能有效地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了淡化说教,追求无痕的作用。

(三)参加游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一种活动,为了加深孩子们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认识,我设计了一个“红绿灯”的游戏。游戏中我让几个同学扮演行人,几个同学扮演汽车,让他们按照红绿灯的指示通过马路,其他同学认真地看他们做游戏,然后请学生们说一说谁做得对。通过这个游戏,使孩子们加深了“绿灯走,红灯停,黄灯亮了等一等”的基本交通安全规则的理解。

(四)判断对比,巩固提高

在课堂上,我以教材图片作为引子,用演一演,议一议,说一说的方式展开教学。演——不按顺序上车和放学后到同学家玩游戏机。表演完毕后,让孩子们议一议这些行为对不对,为什么?最后,再让孩子们说一说上、下学还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真正地懂得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同时使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的种子悄悄地种植于学生心中了。

(五)读交通安全歌,升华情感

拍手歌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诵读方式,并且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非常符合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拍手的形式多样,可以自己拍,也可以互相拍。在边拍边诵读安全行路儿歌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懂得了珍惜自己的生命,自觉遵守交通安全守则。

(六)活动延伸

为了扩大孩子们实践的空间,我将活动我将活动拓展到生活中,引导孩子们找出既安全,又快捷的上学路线图,并在家长的帮助下画出来。

 纵观整堂课,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为目的,给孩子们提供了学习社会知识的广阔空间。

我坚信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我的这一年》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早上好!我是石基中心小学的黄影晖。我说课的内容是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要上二年级了》主题一《我的这一年》。

一、说教材

本单元围绕一年级与二年级这个过渡时期让儿童感知自己在这一年一年级生活的点滴变化以及展望二年级生活是怎么样的给儿童展开生活。作为本单元的开篇课,它主要让儿童总结一年级的生活,为下面展望二年级的学习作铺垫。

二、说学情

孩子们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各方面都产生了变化,也取得了一点一滴的进步。和幼儿园时期相比,孩子们的确是长大了,但对成人的依赖还是存在的。孩子们都愿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进步与变化。课堂上充分给孩子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多角度感知总结自己的变化与进步很重要。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他们对自己在这一年里的变化只存在零碎的片段。可能集中在身高、体重这些身体的变化感知上。由于孩子年纪小,抽象思维能力差,直观性和形象性的东西比较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合作能力、处理信息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情况分析,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现在我来说说本课具体的教学目标:

1.能用比较全面的方法感受自己和同学一年来的成长与变化。

2.学习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进步,体验成长的快乐,增强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

3.能收集适宜的物品用比较的方法来感受、说明自己的成长变化。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獐儿童充分感知自己这一年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难点就是如何引导儿童具体地感知自己在这一年来的变化。

五、说教法学法

要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通过课前的调查、资料收集,课上的交流、游戏,让儿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儿童的体验、感悟、内化中,一步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而老师则作为引导者、合作者,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结合教学目标,我把教学过程分成“发现我长大了”“寻找成长的足迹”“感受成长的变化”“收获成长的果实”“分享成长的快乐”五个活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开始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是一节课开头成功的关键。在课的开始,我以神秘的语气跟孩子们说:“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神秘的礼物,看你的小眼睛能不能有大发现!你看,照片中的人你认不认识?”接着我在投影仪上出示班中一位学生从出生到现在的一组照片,请孩子观察。一开始出现孩子婴儿时期的照片时,大部分孩子都看见照片中人物的可爱模样,觉得很有意思而窃窃私语。紧接着我问:“你们认识他吗?”我想在这个时候,孩子们都会说不认识。而随着照片中人物年岁逐增,人物的模样逐渐变得清析,一张熟悉的脸就开始出现了。这时,孩子会越看越兴奋,因为有发现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争相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随着孩子说出这是我们班的XXX同学时,我成功地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关注孩子的变化上。

在孩子们的情绪高涨之时,我小结说:“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长大了不小。在这一年里,你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就让我们一起寻找我的这一年里成长的足迹吧。”

在欢乐的气氛感染下,我引导孩子们从身高、体重、以前穿的衣服和鞋等方面,采用具体的数字、资料展示、口头述说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对比,使儿童具体、形象地感知到自己身体在不停地生长变化。在课前,我引导孩子挖掘身边的可利用资源来为我们的学习服务。平时,我注意引导他们有意识地收集有关成长的具体资料,如自己不同阶段的照片,请父母帮忙在不同的时间段量一量身高和体重的变化,收集自己不同时间的衣物,用过的物品。在课上引导他们用各种有趣的方式进行展示和对比,以产生具体的感知。如比一比各自在差不多时间里的身高、体重,穿一穿小时候的衣服、鞋子。把小手再一次与开学前画的小手相比较,孩子们都能惊喜地发现“我真的长大了不少了!”在这种欢乐的气氛感染下,孩子们介绍会更积极,交流的结果将会更充实。教育就是这样,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力法度创设孩子们乐于参与其中的活动形式,让他们在活动中有所得,有所悟。而在整个活动中,也充分体现了品德教育的生活性。

就在孩子们感知自身身体变化之后,我利用生活镜头把孩子引进了另外一个感知活动里。我把生活的镜头瞄准了班上一位经常做家务的同学。她在一天里帮妈妈洗菜、扫地、拖地、洗碗等等。在片段里,孩子们将会听到她妈妈夸自己的孩子在这一年里长大了,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减轻了父母的不少负担。

一石激起千层浪,班里许多孩子在这一年里都在家里帮助父母做过许多家务。我相机引导孩子:你在家里,父母和其他人夸过你长大了吗?他们为什么这么夸你呀?承接着孩子们的滔滔不绝,我先组织他们在小组里交流,让同学们都能感受自己的长大与进步,知道自己养成了哪些好习惯。而老师则作为参与者,细心聆听着孩子们在这一年里的进步与变化。儿童品德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

在儿童充分感知自己在身体、思想、行动的变化以后,我让孩子们一同收获成长的果实。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成长纪录袋。让孩子们在相互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全面感知同学们的变化。引导儿童在相互交流中进行自我评价和成长展示。用找优点的方式启发儿童客观、全面地评价别人,尤其是对那些平时容易得到消极评价或被忽视的儿童,老师注意引导儿童正确、全面地进行评价。在孩子们充分交流以后,我还适当启发孩子们:你今后哪方面还能做得更好呢?给他们一个再进步的空间。

课的最后,我以分享成长的快乐作为课后的延伸活动。组织儿童办一期我长大了展览,并让儿童把课堂上的展示拓展到生活中去。让大家都能知道我的变化,为我祝福。并为下一节课《二年级生活怎么样》提示参观学习的方向。

七、说板书

板书是学习的导游图,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探索。板书是老师的微型教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我的这一年》说课稿案,浓缩了教学思路。这样的板书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内容清析,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本课的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我的这一年

身体、思想、行动

                    ↓

                    变化

                    ↓

进步

综观整节课的设计,处处体现着生活性。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教学内容的主要源泉,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力求做到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回归学生的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中介。课堂上老师通过创设孩子乐于参与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有所得,有所悟,受到品德教育的熏陶。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我想一节课下来能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神奇的手》说课稿

《神奇的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本单元以“我的手儿巧”为主题,试图以“我有两件宝”、“做个小玩艺儿”、“打扮我的小天地”三个活动主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手和脑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了解自我,关注生活,体验合作和创造的乐趣。《神奇的手》是“我有两件宝”这一主题活动中的一部分。它要求学生认识手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在运用手开展创造性活动中,发挥想象,认识手的重要性。

下面,我就三方面进行说课:

一、分析教材特点,制定活动策略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神奇的手》一课的内容集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让学生通过活动参与来感受和体验生活,探究手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在进行本课教学时,采用了以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活动,自主探究,进行体验性学习,创造开放又有活力的活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VCD教学资源的引导作用,以多媒体VCD内容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契机,将整个教学活动有序地组织了起来。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创造活动

1、创境激趣,引导参与

爱因斯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课的开始,我采用了一个有趣的谜语导入:“两棵树,十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学生很聪明,马上就联系实际猜出谜底是“手”。这样,学生对手的兴趣就激发出来了,对本课的教学充满好奇心。这种导入方式不但自然地引出了课题,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挖掘生活,丰富认识

学生有了参与热情后,我紧接着提出问题:你的小手会干什么?这个来源与自身生活体验的问题马上就让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纷纷说出自己的手能帮助自己干什么。为了能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手的作用的认识,我利用多媒体VCD中的“手的用处多”这一内容,让学生观察、认识: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劳动,而且还能帮助我们做许多其他的事情,从而更深地体会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手。目的达到后,我赶紧抛出问题:你在生活中还发现了手的其他作用吗?这个问题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将学生的思维从课堂走进了生活,还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作了良好的铺垫。

3、开展活动,张扬个性

在这个环节里,我充分利用多媒体VCD的资源优势,将可以开展的活动和游戏及其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引发儿童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创造活动来获取知识,锻炼思维,发展品德。为此,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来辅助教学。

活动一:摸一摸

活动前,我出示多媒体VCD中的教学图片一。学生观察图片内容,初步感知:手不仅能帮助我们劳动、生活,还能和我们做游戏。接着,我再从每组邀请一个代表上台开展“摸一摸”的游戏,要求其他的同学作评判,台上的同学说对了,就拍拍手;错了就跺跺脚。这样,全班同学都参与到了活动当中,教室里的气氛异常热烈。学生们个个兴奋得脸儿通红,眼睛紧紧地盯着台上的同学,生怕自己小组的代表说错了。活动结束时,学生对手在生活中的运用又有了进一步的体验,思路开始拓展,为下一步的创造活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活动二:变一变,猜一猜

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我又出示了多媒体VCD“手影游戏”的画面,让学生感受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纷纷猜测图片上的手影是什么。我见时机成熟,连忙给学生示范了小猫、小狗、小鸟等手影,让学生猜一猜,猜出来了在模仿动物叫。教师的亲身参与更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们也开始模仿做各种手影。于是,我问:你能用你的小手变出什么?小组同学一起做一做,猜一猜吧!这时,学生的动手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室成了一个展现学生个性的舞台。猜想、实践、创造……各种造型与设计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激发兴趣,拓展了思维,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学生创造了如“公鸡、山羊、兔子、鸭子、小猴……”充满了奇思妙想的作品。此时,我对学生的创造成果予以充分的肯定,评出了“小小创造家”、“大大方方奖”等奖项,并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进行创造。课后,我发现这个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及时的鼓励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乐于将创造活动延伸到课外,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活动三:动动手,动动脑

在学生对手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我又引导学生知道:人的手是由脑控制的,多动手可以使我们大脑更加聪明。这里,我又设计了一个有趣的举手游戏。游戏规则要求手学生做的动作要与老师发出的命令相反,错了要有所惩罚。游戏前,学生感到很容易完成。但游戏开始后,很多学生发现有些“手不由己”。大家的兴致又一次被调动起来了,不少的同学虽然受罚,但是积极性却更高。这个游戏大大地训练了学生的反映能力,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大脑的灵活性直接影响动手的准确性。

3、欣赏儿歌,巩固认识

在教学活动完成之后,学生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已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针对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我又播放了多媒体VCD中的儿歌,让学生边听边表演,使学生在音乐、图片和语言所创设的情境中,再一次巩固新知。我发现,学生特别投入,根本不需要教师刻意去维持课堂纪律。

三、收集教学反馈,进行教学反思

《神奇的手》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体验入手,组织了一系列相关主题的音像材料和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实践、创造积极性。教学的效果很好,达到了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品德行为。教学之后,我认为这堂课的成功有这几个原因:

1、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着手,利用学生喜爱的猜谜活动,打开学生的兴趣之源,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

2、充分利用音像教学资源的优势,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积极地进行交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了敢想敢、爱想爱说的学习态度。

3、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师在教学时既有引导,又有示范,还亲自参与活动,这样不但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距离感,而且更激发了学生在教师面前表现自己的欲望。教学中,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活动、表演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地启发学生,丰富学生的认识。学生们的学习活动始终围绕着主题,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兴高采烈地实践、创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提出新的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春天来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叫任爱玲,在宝坻区城关二小,教《品德与生活》课。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的第一个学习主题。本课内容是>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而编写的。本单元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有好奇心,爱问“为什么”的习惯。这个单元在内容上从四个主题来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今天我说的是第一主题>。这个主题教育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找春天的活动,发现春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春天来了〉〉这个主题我计划教学为两课时,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人教社的〈〈品德生活〉〉教材图文并茂,精选了很多卡通图片,这些精美的卡通图片,他们的言谈举止、面目表情非常贴近教室中的小朋友的生活,小朋友非常爱看,都愿意与课本中的小朋友交朋友;文字很少,大多以小兔乖乖,或卡通小朋友提出的问题为呈现方式,这些问题贴近儿童生活,富有启发性,对儿童有很强的感染力。新课程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来看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根据教材特点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觉得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的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其目的就是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春天来了〉〉这一课的主题目标是:

1.积极参加“找春天”的活动,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通过观察、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

3.初步体会农民春耕、春种的辛劳及他们新的一年的期盼。

4.培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难点是初步体会农民春耕春种的辛劳。

我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充分认识到,要想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

1.课前让小朋友们搜集一些有关反映春天的资料。

2.播放电脑动化片,反映农民春耕春种的劳动场面。

3.播放春天美丽景色的资料。

4.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

制订了主体教学目标,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后,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教法与学法来达成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一年级儿童好动、爱玩的特殊性,我预设的基本教法是:启发式、活动式、合作探究等等我选择这些基本教法的理由是从课程性质和儿童的特性而决定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活动型课程,本课程的性质强调活动,所以我设计的基本教法是注重活动、强调活动,让儿童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参与各种活动,在各种活动中,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儿童的心灵感受世界,用儿童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通过儿童的观察、搜集资料、讨论合作、亲身经历、体验,从中获得感受。生活知识的获得与思想品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感悟出来的,不是由老师硬性地传授给他们的。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主体,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根据这些基理念,所以我预设了上述基本教法。 

关于学法,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在很多情况下,教法与学法是紧紧的交织在一起的。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从这三个方面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予必要的具体指导。

根据本课内容,我以组织学生活动的形式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活动一:走进教科书。活动二:走出教科书,找春天。

    活动三:创设情境,学生表演,介绍资料。

活动四:合作交流,春的信息。活动五:讨论交流,春天的变化。活动六:画一画春天的景色。

活动一:走进教科书

《春天来了》这一课,教科书是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课本中展示了一幅幅春天美丽景色的图片。课本中的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感受春天的美丽,用不同的语言来赞美春天,同时小兔乖乖又提出了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我要组织学生仔细看图,发现教科书展示的春天之美,引导教室中的儿童与课本中的儿童进行对话与交流,生活中的小朋友与课本中的小朋友一起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同时我还要引导儿童看看农民伯伯在春天里劳动的场面,让学生初步感知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和在春天里农民劳动的艰辛,落实教学目标第三点。

活动二:走出教科书,找春天

本科教学内容是与我们北方气候相匹配的。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春天的很多信息它并没有设及到,教材以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新课程倡导品德与生活教学更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一基本理念,所以我设计了这一活动。带领学生到学校周围或校园里看一看、找一找,看看你眼中的春天再哪里,再学法上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找春天,并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最能表现春天特征的现象写下来,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达到主题目标的第一点,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活动三:介绍资料,学生表演

生活在城市中的儿童一般不知道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和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而这美好的春天正是农民伯伯春耕、春种的大忙季节。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达成教学目标3,让学生初步体会农民伯伯春耕春种的辛劳以及他们对新一年的期望,所以我给同学们放一段农民汗流浃背春耕的劳动场景,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初步感知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让学生分组模拟表演农民插秧的姿势,感受劳动的艰辛,让学生交流体会,学生通过表演感悟到农民伯伯很辛劳、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要爱惜劳动成果,这样的活动较好的落实了德育教学内容,也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四:合作交流,春的信息

课本中的资源是有限的,开发运用课外资源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讲课前我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反映表现春天的资料,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同时我也向同学们播放介绍一些精彩的春天景象,直观形象的画面,符合低年级认知特点,儿童喜闻乐见,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五:讨论交流,春天的变化

学生在课堂上就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不一致的问题进行交流是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之一,新课程理念特别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协调能力,所以我采用这一教学活动形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走下讲台,深入到儿童中间去组织、去倾听、去引导、去交流,蹲下身来欣赏每一位儿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活动六:画一画,春天的景色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解放孩子的手,让孩子多做一做;解放孩子的脑,让孩子多想一想;解放孩子的嘴,让孩子多说一说,在这些理念支撑下,我努力营造让儿童在做中学的氛围。教科书让学生画一画春天的嫩芽,我把这个建议拓宽了,我让学生画一画你所知道的最能表现春天特征的景象画下来,这样教室中的儿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画笔把对春天的热爱表达出来,告诉课本中的小朋友。这样生活中的小朋友与课本中的小朋友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一起感受大自然美好的春天给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各位评委,我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否科学,敬请各位指正。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新课程条件下教学内容是有弹性的,教学过程中常会生成动态的新的资源,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面对课堂教学中临时生成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努力做到及时去捕捉这些闪光点,营造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为每一个学生表现或发展自己创造机会,让课堂焕发生命。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换牙了》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健康生活每一天》的第一个话题《我换牙了》。

    这一课的主题目标有以下三点:

    1、体会换牙给自己带来特殊感受,并与大家分享由此带来的成长的喜悦与烦恼;

    2、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

    3、能努力克服牙齿检查与治疗带来的恐惧心理,表现愿意接受牙齿检查或治疗的意愿。

二、说教法

    对于儿童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对他有意义的真正的生活,对于《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教学来说,只有引导儿童关注和实践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意义的教学,只有指导儿童学习和学会健康、科学、幸福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效的教学。因此,为确实保证儿童通过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来获得发展,而不是仅仅依靠听讲或形式的活动来学习,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十分注重课程的活动性,通过活动过程与儿童积极活动,给予他们支持、合作等实现对儿童的引导和指导。[小学教学设]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换牙的常识,体会到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觉的基础上,我以护牙为主线,采用“创设情境,引入主题——活动探究,学习刷牙——深入讨论,全面护牙——经验交流,解决难题——形象总结,课外延伸”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懂得护牙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了解牙齿保健的基本常识,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克服牙齿检查与治疗带来的恐惧心理。   

第二个环节的设计,我首先是让学生明白刷牙的原因。通过人人动手操作的形式,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从自己的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去总结。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漱口、刷牙的重要性。然后再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WWWXXJXSJCN]因为我们学生的刷牙方法都是家长传授的,而每个家长的态度和具体做法上有很大差异,需要老师进行指导,尽快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我是先让学生自己刷,出现了问题后师生共同探究,到底哪种刷牙方法是正确的,再到学生之间互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最后通过师生共同听一听、跳一跳动画片《刷牙歌》,在有趣的动画面前,在欢快的节奏中,激发自己愉快的心境,从而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第三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护牙常识和纠正一些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对于换牙这个话题,小朋友个个有话要说,有话好说。课前,我也布置学生回去调查关于护牙的保健常识,课堂中,让他们尽情地交流,我只是根据他们的回答,穿针引线,精当点拨。让知识的营养充分暴露在每一个学生的眼下,大家共同分享。传统课堂教学的沉闷、学生是“配角”的现象一扫而光,学习知识,认识生活,培养品德,如水乳交融,亲切自然,深入人心。

学生在换牙时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牙病,可是又怕去看牙医,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因此,第四个环节就是帮助学生努力克服牙齿检查与治疗带来的恐惧心理。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资源,使课堂中交流的问题都来自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如,让学生交流自己牙疼时的感受。老师趁热打铁,“看来,当牙疼时确实不好受,那该怎么办呢?”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到底哪种最好,必须让学生明白,有了牙病应该赶快去看牙医。可是,很多小朋友很怕看牙医,你有什么好办法使他不害怕,勇敢地接受治疗呢?又一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除了说到自己是怎样克服的,还想出了很多可行的好办法。这些话题都是孩子们所经历过的、熟悉的,通过孩子们自己的生活进行教育,在自身生活体验上学习,努力调动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儿童觉得是在进行和探讨自己的生活,因而会充满兴趣地进行探讨。

最后的课外延伸,我通过“护牙情况记录表”、让学生和爸爸妈妈比赛、同学之间比赛等一些真实可行的评价方式,为培养或促进其良好的刷牙习惯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帮助。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首先清楚两位小客人,让小朋友们观察她们的牙齿有什么不同。“你们觉得谁的牙齿好看?好看在哪里?”引出课题,“看来,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牙齿长得象欢欢一样好看,对吗?那要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牙齿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保护牙齿》。”(课件:出示课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两副截然不同牙齿的直观对比,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为后面的活动预设一个铺垫。

(二)活动探究,学习刷牙。

1、探究刷牙的原因

请学生品尝黑芝麻糖,观察牙齿的变化。这时候请一个小朋友上台示范漱口,再全班小朋友跟着他漱口,然后观察杯子里水的变化。本环节通过实际操作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淡化了说教。让他们吃芝麻糖,漱口后看杯中浑浊的漱口水,引导他们说出,从刚才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人只要吃过东西,牙缝里就会留有残渣,如果不清除干净,就会长蛀牙,让他们体会到漱口、刷牙的重要性。

    2、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学生演示各自的刷牙方法,老师观察后,选出2-3名不同刷法的学生站起来演示,然后提出疑问:小朋友的刷牙方法有这么多种,到底哪种是正确的呢?你们想不想老师来告诉你?

3、然后探究刷牙方法,并出示刷牙歌,学生在自己牙齿上练习刷牙,老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师:我们学会了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后,就要来刷一刷,把留在牙缝里的芝麻都刷出来。在刷之前,老师还有一个小要求,当你自己照着镜子刷了以后,请你帮助你的同桌检查一下,如果他有不对的地方,你要马上给他纠正过来,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最成功,开始!请一个学生上台演示刷牙,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他是否刷对。巩固行为:跳一跳《刷牙歌》。(课件出示《刷牙歌》)

本环节围绕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认识基础,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时间和空间。从初试刷牙方法到师生共同探究,再到学生之间互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最后以“儿歌”这种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巩固了刷牙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深入讨论,全面护牙。

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讨论交流,平时生活中小朋友们存在的一些好习惯和坏习惯。以下几个方面是老师预设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穿针引线,精当点拨。(课前布置学生:1、回去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换牙了》说课稿问问家里人或上网等方法查查,在换牙时要注意些什么?2、仔细观察和你一样正在换牙的小朋友,他们在保护牙齿方面有什么好习惯和坏习惯。)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在师生的对话交流中,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参与面也比较广。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在真实生动的画面前,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及时改掉这些不良习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而且,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四、经验交流,解决难题。

在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到了保护牙齿的方法后,就让他们用已经获得经验解决问题。请小朋友说说兰兰为什么会牙疼,你牙疼过吗?请你说说自己牙疼时的感受,

从而结合自身体验想出好办法。有的学生会说赶快去洗一洗牙齿,老师这时马上说:这只能暂时不疼,一会儿又会疼的;还有的说拿点药吃吃,师马上问:自己可以随便吃药、拔牙齿吗?然后得出最好的办法还是去看牙医。这个牙疼的小朋友去看牙医的时候很害怕,请学生想办法进行劝说。教师趁机引导:小朋友们想出这么多的好办法,都可以当心理小医生了。你看,兰兰已经勇敢地让医生给她做治疗了,她还开心地说:其实看牙确实没那么可怕。(课件:书本49页下幅图)是啊,牙医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当我们的牙齿有了问题,一定要赶快去找牙医。他不但会治好你的牙病,还会使你的牙齿长得更健康,所以即使没牙病,也要定期去检查,一年至少要两次。我相信你们肯定能做到,是不是?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牙疼时是怎么做的,以自己的切身感受认识到有了牙病要及时治疗的必要,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其他小朋友,牙疼要去看牙医,以此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让学生明白,其实看牙医是一点都不用怕的。这样做比老师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五、形象总结,课外延伸。

    最后布置护牙情况记录表,一段时间以后检查每位学生的牙齿,看看谁的牙齿保护得最好,以这样真实可行的方式,来督促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深化体验,培养习惯;以欣赏一幅幅健康美丽的笑脸图,来引导学生过健康的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与诚信“签约”》说课稿

番禺区南村镇华南碧桂园学校 贺麒燕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与诚信“签约”》是根据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框题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编写的。

  本课是在中年级“诚实守信”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的深化和拓宽。学习本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对“在复杂的社会中怎样待人”这一教学内容所作的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知道诚信的基本含义。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更需要诚信的人。

情感目标:愿意做诚信的人,对自己不诚信的行为感到不安和歉疚,鄙视虚假和不守信的行为。

行为目标:努力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在学习、评比、竞赛中不弄虚作假,做到承诺时实事求是;承诺后努力兑现。

三、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诚信的要求和重要性,并能够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

四、说教法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 因此,在分析教材内容和教材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六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我将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视频短片、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通过情境创设法、活动体验法、情绪调节法、讨论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五、说学法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凡是能影响个人行为的知识,是他自己发现和化为己有的知识。”在学法指导上,我本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原则,计划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讨论、表演、欣赏、辩论、诚信签名等形式亲身体验,合作探究。

六、说教学程序

(一)影片激情、震撼心灵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因此,借助《好人——丛飞》的视频短片,营造一种“言必信、行必果”的情感氛围,使学生置身于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之中,对新课学习产生一定的心理需要。

  开课,教师导言:20##年4月20日,一位好人走了,但是他的名字却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他就是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丛飞。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令人难忘的画面。(课件出示)

  播放短片后请学生自由谈感受,教师小结:像丛飞这样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今天就让我们共同《与诚信“签约”》(板书课题)

(二)活动体验、入境动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因此,我在课中设计了“实话实说”“情景表演”“唇枪舌剑”“诚信调查”四个活动,让学生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环境设身处地体验、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引发学生思考。

活动一:实话实说

  课件出示,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小事,让学生正确辨别出生活中的诚信行为,学生分组讨论后由各组派代表发言并归纳出“诚信的要求”: 实事求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践行诺言。(粘贴板书)

活动二:情景表演

  在学生已经明确了“诚信要求”的基础上,课件出示小品《如此赚钱》,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店主会怎样做?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然后小组合作,把自己的想法演一演。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按诚信的要求做事,达到以境引情、入境动情的目的。

活动三:唇枪舌剑

  新课标要求:品德课的设置要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根据六年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意识强的特点,本环节设计了一场“小小辩论赛”。以“海尔集团老总挥锤砸烂76台质量不合格冰箱的行为是浪费资源还是诚信表现?”为题,组织全班学生通过辩论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诚信的现实意义,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活动四:诚信调查

  学生通过前面三个活动已经知道了诚信的要求、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在这里通过一份《诚信问卷调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诚信度,为在 “诚信承诺书”上签名做好准备。

(三)化情为行,教育延伸

  在本课即将结束之时,请全班学生在音乐声中,有秩序地在“诚信承诺书”上签名。正是由于这些承诺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

  这时,教师根据板书总结本课:只有做到了“实事求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践行诺言”,我们的生活中才会盛开美丽的“诚信”之花。

结束语:

    各位领导,本节课我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方案,希望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并将外部学习活动内化为道德认识,让他们去体验生活,在开放的活动中充分感悟、发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附:

给你的诚信打分(调查问卷)

1、与同学有约,你会(     )

A 视情况而定,有时去早一点,有时去晚一点;

B 去早一点,让人等总觉得不太好;

C 如果是好朋友,晚去一会也没关系。

2、放学后,你会尽快回家吗?(     )

A 谢绝一切活动,匆匆忙忙回家;   

B 先在外面玩一会,然后回家;

C 如果有意外的事情,赶快电话通知父母,免得让他们担心。

3、朋友的东西忘了还,过了很久才想起来,你(     )

A 选择合适的机会还给他;        

B 干脆不还了,想必他也忘了;

C 赶快把东西还给他,同时表示歉意。

4、在学校边上的文具店买文具时,差两块钱,店主让你下次买时还给他,你(     )

A 一定记在心上,下次买文具时还上;

B 先答应下来,但是决不会还给他;

C 如果下次被他认出来,就还他,如果他忘了,就不还他。

5、对于作业,你的态度(     )

A 认真做好每天的作业,并力求创新; 

B 能完成,但要求是不被老师批评就行;

C 能偷懒就偷懒,能抄到最好。

6、同学请你帮忙,你(     )

A 先答应下来,但随后就忘了;    

B 如果没有帮忙做好,心里歉疚不已;

C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告诉他,自己没有能力帮他。

7、如果现在你手里有一张50元的假币,你会(     )

A 想方设法把它用掉;    

B 放在家里,不让它流通;       

C 上交银行。

8、你有节约的习惯吗?(     )

A没有,有多少花多少;               

B有了零用钱,一定先存一部分;

C有节约的习惯,但视实际情况决定存多少;  

9、对于考试,你的态度(     )

A 从不作弊,考前认真复习;            

B 从不作弊,但考的怎样无所谓;

C 千方百计作弊。

10、有关抄袭作业(     )

A 坚决不抄作业;           

B 自己不抄,但给人家抄;       

C 经常抄袭作业。

分数参考:

注:得12分以上,诚信度为及格;得14分以上,诚信度为中等;得16分以上,诚信度为良好;得20分者,诚信度为优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