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市粮油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地处广东省东南部,----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曾经是**的一个主要产粮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省每年还从**计划调出贸易粮----多万斤,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逐步由粮食产销平衡区转变为粮食主销区,从----2年的粮食统计情况看,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目前,粮食自给率为**%。针对我市的粮油产需现状,如何确保粮油市场供应和粮油品质、如何确保在严重自然灾害及战争等突发事件时保障市民的日常粮油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促进我市国有和民营粮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全市范围展开了调查。

去调查之前,我们一直思考着这样的一系列问题: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粮食流通市场的全面放开、国际粮油贸易关系的变化、世界粮油寡头对各地粮油市场的渗透、粮油储备的多层次结构等因素,给我市粮油经营领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以粮油安全为主线,以满足和丰富市民日常生活的多品种粮油需求为目的,在国际和外埠粮油企业不断渗透下、在多种经济形式同时存在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支持本土企业抓住机遇、顺应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经济下行、市场低迷的环境中又如何帮助企业克服危机。沿着这些思路,我们从6月底开始,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全市--多家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产品、不同规模的粮油生产加工、仓储中转、贸易销售企业进行了调查统计,通过座谈会、企业走访、实地查看、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粮油行业的人员、仓库、资产、债务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通过调查统计对粮油安全形势、对企业所反映的问题、粮油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探讨,并就今后粮油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一些探索性建议。

一、粮油企业概况

这次调查,我们主要是详细了解与粮油安全相关的生产和需求情况、粮食流通环节中的购销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粮油市场、仓储能力、加工能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从我们的调查情况看,全市粮油产需和流通产业的基本现况是:

(一)产需状况

****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万亩,粮食总产量**万吨。20--年全市常住人**万人,按人均年消费200公斤统计,口粮需求**万吨,加上饲料用粮约*万吨,工业用粮约*万吨,种子及其他用粮-万吨,全市粮食总需求达*万吨,产销对比我市粮食自给率*%。

(二)粮油经营企业

统计全市从事粮油经营的企业-- 家,按经营类型分:收购企业 *家、加工企业*家、仓储企业*家、批零企业*家;按经济成份分:国有企业*家、民营企业*家、外资企业*家;按经营规模分:中型企业*家 、小微企业*家。

(三)粮油仓储建设

全市现有粮食库区**个,总仓容**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仓库库区数为**个、仓容**万吨,非国有粮食库区*个、仓容*万吨。简易仓容*吨,占*%;需大修的仓容*万吨、占*%;待报废的有仓容*吨、占*%。这些需大修和待报废的仓库全部是国有粮食仓库,占比率达*%。截止****年底,我市粮油仓库基础设施、库容情况如下:

A)基本仓容情况

B)机械设备情况:

   目前,我市按照现代仓储标准和现代物流标准要求重建、技术改造的库点有两个,合计仓容--吨。全市总体新建、技术改造、重建的库点和数量较少,投入的资金短缺,改造工作发展缓慢。

(四)粮油加工能力

全市加工企业--家,年加工能力--万吨,其中,日加工(稻谷)能力--吨以上的有 -家、日加工(稻谷)能力-吨以上的有-家。这些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市区及县城周围。

传统的粮油企业大致按购销、加工、仓储三大分类,现代企业已朝产业多能方向发展,将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经营一体化,甚至不少企业已经成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体,将产业链延伸的粮食种植方面。通过调查统计我市--家粮油企业,大致可以分类如下:

 1,大米加工业

****年,全市统计大米加工企业(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家,其中**家企业年加工稻谷生产能力合计**万吨/年;其中46家大米加工企业年加工大米生产能力合计**万吨/年,规模分类如下:

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下企业 ** 家, 占 -%;

日加工能力100-200吨企业  - 家,占- %;

日加工能力200-400吨企业  - 家,占- %。

在大米加工、中转销售企业中,国有企业-家、占-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家、占 -%;民营企业- 家、占 - %。----年,统计企业大米年总产量合计达-万吨。大米年加工、销售量超过万吨的企业有-家,其中---公司达3.96 万吨/年。统计大米企业工业总产值 --亿元,产品销售收入-- 亿元,年末从业人数 -- 人(不含季节工、临时工)。

2,仓储企业

    统计仓储企业--家,总仓容 --万吨。

3,食用植物油收储加工业 

----年,全市入统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家,合计仓储能力----吨,储备灌装能力----吨。其中:日处理能力50-100吨企业-家、占 -%,我市没有大型食用植物油精炼加工企业。

4,本地无面粉生产企业。

面粉仓储中转销售企业-家,统计企业年销售量-万吨,产品销售收入-万元。

具体分类数据统计见下表:

A)稻谷加工企业:

 

B)大米加工企业:

C)食用油加工、灌装企业:

(五)粮油市场建设

我市粮油市场主要是市区的--粮油批发市场和--粮油批发市场,各县区基本上没有规模的粮油批发市场,粮油货源以异地采购为主,粮油货源地区主要是江西、湖南、广西、湖北、安徽、河南及东北地区。我市各县区、乡镇一级也没有专门粮油集贸市场或粮油集散地,本地农户出售粮食主要是各地米厂或依靠经纪人上门收购。

(六)粮食应急体系建设

从----年始,按照省粮食应急预案要求,我市各县区都制订了粮食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建立粮食应急供应网点--个、应急加工企业--家、应急运输企业--家、植物油加工企业--家、粮油信息监测点 -- 个,应急加工总能力为--吨/天,其中植物油加工能力为--吨/天。应急加工企业分布于我市市区及各县区。

具体分布如下:

二、我市粮油企业发展状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状况

1,多种经济模式共同发展

A)国有企业:

曾经为国家粮食安全体系的建立作了半个多世纪贡献的国有粮食企业辉煌了几十年,但潮起潮落、几度变迁。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基本建立、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多种所有制经济进入粮食经营领域的今天,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政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的逐步放开、原国有粮食企业经过改制阵痛之后,已基本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企业的生存发展、职工的稳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都要求粮食企业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

目前我市现有一定规模的国有粮食企业- 家。由于特殊的企业历史、不断变化的粮情、政策因素和原体制遗留下来的矛盾和困难,极大地削弱了我市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甚至影响到它们的健康发展。在众多困难和不利因素下,可喜的是我们的国有企业能正视困难、理清思路、深化改革,比如--公司,多年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公司上下狠抓管理、注重品牌培植和推广,创造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B)民营企业

我市粮油民营企业是我市粮食产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伟大的成果,其中之一就是诞生了一支重要的民营经济力量,这在我市粮油行业得到了充分体现,目前我市粮油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粮食流通的改革给了我市民营企业家们一个可以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致富的机遇。最近20年来,我市的民营粮油企业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1993年-1998年。1993年起,--省粮价的全面放开,粮油价格逐步接轨市场。敢于我为先的实干家,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粮油市场的先机,他们果断地吸引了部分民间资本进入粮油行业,为一些粮油企业的快速发展做了原始积累,适时开始小规模的生产和营销,这一时期民营粮企的产值和市场比重比较小。

(2)1998年-2004年。1998年6月6日,国务院发布第244号令,强调国家掌握必要粮源,规定定购粮是农民应承担的国家义务,由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按规定的定购价向农民收购。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收购粮食。在粮食相对过剩的情况下,限制了部分民营粮油企业发挥市场调节力量,我市民营粮油企业处于平稳发展、品牌创立阶段。

(3)2004年-2013年。20##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决定全面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和收购市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我市粮油私营企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过了十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一些经营管理良好,资本积累快、品牌效应突出的企业脱颖而出,使不少粮油私营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比如--等企业,在市场竞争大潮中,锐意进取、快速发展,基本上实现了规模从小作坊--小机组设备--小型生产线--成套设备生产线的变化。产权从租地租厂房到自建生产厂房、独家工业园。这些企业无论从企业管理、产品质量、设备性能、品牌内涵等都代表着我市私营粮油优秀企业的发展方向,它们在--本地亨有较好的知名度、美誉度。

2,企业管理模式

(A)以--公司、--公司为代表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形成了现代粮油企业管理的雏形,一方面能够通过拓宽经营范围、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多渠道增收节支等举措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加快开发新产品(有机大米、五谷粗粮、健康调和油等)、适时丰富产品链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创造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B)以--公司、--公司为代表的小规模生产加工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家族式的管理,它们虽然在规模上实现了规模从小作坊--小机组设备--小型生产线转变,但在企业管理上仍然是长期沿袭而下来的家族式的管理。家族式管理其权责统一、运作灵活、效率较高,其企业内部固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企业管理层之间的默契。这些优势在企业创业之初无疑都会对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产生推动作用,促进企业的成长壮大。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实现跨越发展的时期,家族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就越加突出,这一时期如果不改变企业的管理方式,就会制约企业的发展。

(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市的粮食形势不容乐观。主要存在四大方面的问题:

(1)粮食自给能力低,对外依附性大

近几年,我市的粮食产量一直维持在--万吨左右,相比粮食需求缺口--多万吨,全部需要从外地购进和国外进口解决。这几年,我市的粮食货源地主要从-和-地区购进,但我国是人口大国,地缘关系和自然气候复杂,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粮食生产也连续九年获得增产,但也无法改变粮食供求趋紧平衡的局面。内地粮食一旦因自然灾害造成减产、市场粮价就会引起波动,我市的粮食市场供给将会聚然紧张。近十年来,我市曾因非典和南方冰雪灾害引发过抢购粮食风波,假如内地粮食严重减产或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我市的粮食供给、粮食安全将会面临严重的影响。

(2)粮油流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适应粮油市场发展

粮油流通基础设施是粮食流通在购销调存加工环节中的载体,也是实现粮食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设施。计划经济时代,这些基础设施全部由国家投资建设,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后,国家在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明显滞后,导致仓容不足、设施落后、市场零散。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我市在粮油流通基础设施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

A、仓容严重不足,设备残旧落后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前,我市的国有粮食企业主要是市、县、区的粮食管理所、储备库、大米厂、饲料厂、面粉厂等,经历了三次粮食体制改革的我市国有粮食企业目前仅剩 -- 家,与粮食体制改革前相比,其萎缩程度可见一斑。全市库容不到--万吨。现有粮食库区--个,简易仓容--吨,需大修的仓容--吨,待报废的有仓容--吨,这些需大修和待报废的仓库全部是国有粮食仓库,占比率达-%。基层粮库(粮所)约-%左右为70-80年代建造,仓容小、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已经不适应现代仓储及物流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市按照现代仓储标准、现代物流技术要求重建、技术改造的库点只有两个:-、-,合计仓容-吨。全市总体新建、技术改造、重建的库点和数量较少,投入的资金短缺、改造工作发展缓慢。 

B、加工产能过剩,品牌效应低下

目前我市--家大米加工厂、--家食用油生产灌装企业,还没有一家实现满负荷生产的局面,现在每年都有--家大米加工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换代、产量加大,产能过剩明显。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市加工企业的全年开工率在-%--%之间。

目前全市还没有获得全国名优产品的粮油企业,获得全国、全省放心粮油的企业只有-家。大多数企业没有体现产品的文化内涵,品牌知名度不高,产品附加值小,单位产品中间运输环节多,人工成本重复,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建立品牌文化的基础薄弱、品牌效应不高。  

在粮油物流市场建设方面,我市的--粮油市场、--粮油批发市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它们仍然是落后的、初级的。目前这些既没有物联网专业技术、也没有粮油物流信息应用平台,在流通环节中仍然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短斤少两、安全卫生无保障等问题,而且规模小、配套设施不完善、中转及集散能力还很低下。

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民间资本开始以家庭作坊式投入粮油加工业,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民营粮油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不仅主导了加工和购销市场,而且还在仓储物流方面占据了很大比例。

(3)粮食企业经营困难,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储备粮数量较少、仓库设施老化;企业人工成本持续上升,20##年企业普通员工的平均薪酬约1700元/月,--市工资水平每年以12%-15%左右的增长幅度,到20##年--企业普通员工的平均薪酬约3500元,粮油搬运工平均薪酬达到5000元以上!人工成本增加成了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的最大部分。加上我市大多数粮油企业是单一的买原粮、卖成品的粗放型购销模式,没有稳固的销售渠道和基地,收购与销售随机性较大、产品经营毛利率低,自营贸易渠道不宽、销售范围过窄,无法扩展到深圳、广州、东莞等人口密集的城市,企业缺少引导健康粮油消费的营销文化,致使很多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亏损。

国有粮食企业在用人机制上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根本改变人浮于事、大锅饭的模式、勤懒难分和出工不出力,优劣难评的现象尤为突出,聘用制的用工模式、激励和约束机制难于推行,市场开拓环节薄弱,人和人才的因素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私营企业家族式的企业管理,难于聘用到优秀的生产、销售和管理人才,企业的管理水平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人才的缺失使企业实现产业化经营的设计成了空谈。

(4)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的状况仍然比较突出

资金是企业的活力。粮油行业是投入大,产出小的微利行业,绝大多数企业在资金方面没有太多的积累,经营过程中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融资渠道少、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目前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普遍超过12%的年利率,对我市粮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三、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国有粮油企业

曾经在经济领域一花独放的国有粮油企业为何在粮食制度改革逐步深入的大政策环境下,反而日渐困难呢?这不仅让行外人士不解,同时让在粮食领域内工作并曾经目睹粮食企业辉煌昨天的粮食人迷惑。在大家看来要么是国家政策改变了国有粮油企业的命运,要么是市场经济改变了粮油企业命运,实际上,这当中有客观的环境因素,更有企业自身的深层次因素,我们调查认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激活了大粮食市场,连续9年的粮食丰收降低了粮食安全风险。

近年来,国家对国有粮食企业政策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性补助的逐步减少或取消;二是粮食市场的放开,国有粮食企业不再独占垄断经营地位,外资和民营粮油企业的适时切入、快速发展。这两项政策曾经是国有粮食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政策支撑,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尚不够健全的时代,国有粮食企业履行着为国家收粮、储粮、管粮、供粮的职能,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提供粮食安全保障,国家给予了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企业当然高枕无忧。

但是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安全体系的逐步建立,市场经济逐步渗入粮食领域,特别是最近9年来粮食丰产,粮食库存量已经连续多年达到甚至超过国家的储粮安全线,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农民“卖粮难”的局面,国家已不需要大量投入粮食储备补贴资金,也不可能给予其独特的垄断购销经营地位,因此国有粮食企业在政策上的优势没有了,长期以来依赖政策而生的国有粮油企业,犹如断了奶的孩子,随即陷入困境。

(2)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员工思想意识陈旧。

粮油行业的天然弱质性导致了粮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不高、生产的“比较效益”偏低,劳动者的报酬普遍不高,这也是粮食行业无法吸引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原因之一。同时,面对国家政策的改变,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多数粮食企业职工无所适从,思想意识上还没有走入市场经济。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不愿接受现实,留恋过去的政策和优越感,不理解市场经济,不知道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二是寄希望于政策的回转或粮食市场出现大面积波动给企业带来的好转,从而表现出等待、观望的情绪;三是面对复杂变化的市场经营形势,缺乏创新意识、优胜劣汰意识,工作中无法放开手脚、大胆创新。陈旧的观念,厚重的恋旧感,形成了难于改变的思想痼疾,从而影响和困扰了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缺乏发展的最原始动力。

(3)企业管理制度设计不完善、经营理念不能与时俱进。

一方面,当前的国有粮食企业不管是在管理上还是经营上都保留着传统的模式,甚至还带有很深的行政管理模式,这种传统的管理和经营无法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接轨;另一方面无法聘用具有市场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无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在用人和分配机制上仍是传统的行政模式和大锅饭框架,全系统、多层次的绩效考核难以进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难以推行,使企业从上到下缺乏责任感、压力感。

(4)企业经营成本、费用高。

我市国有粮食企业人员偏多、机构臃肿。企业经营成本中业务成本、管理成本、福利成本占了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成本的-%以上。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包袱如此沉重,如何能在市场上与轻装上阵?

(二)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的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我们从如下三方面去分析:

(1)  经营思想保守,企业缺乏自身良性发展规划

在我市的-、-粮油批发市场,作为我市的粮油批发集散地,聚集了我市粮油加工、销售企业-多家。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大约有-%的中转销售企业仍然还停留在原有规模的经营场所,经营思想保守、仍然存在“靠天吃饭”、幻想粮价暴涨给企业带来暴利的侥幸思想,经营业务范围没有明显扩大、家庭式经营仍然是传统的购销模式,在经营场地和规模上均受到限制,基本上是外购粮油再中转批发,没有自己的品牌,销售和规模都受制于上游厂家,产品价格受制于市场需求等外部环境,企业存销粮油和抗风险的能力极为有限。

可喜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像--等一批本地企业,已经摆脱了单一的购销模式,走出了批发市场、自己建立生产基地,创立了品牌,并根据自身的发展过程规划企业的未来,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市场的把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2)  家族式管理难于突破,无法推行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

创业初期,家族式的管理方式极有成效,成本控制比较严格,效益也有所增加。但当企业的原始积累逐步实现、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这种管理模式就成了瓶颈,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管理及决策层没有外来优秀人才的佐助、内耗开始增多,家族式企业中许多创业者的知识老化,能力也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他们过去那种凭直觉、敢冒险,实行专断独行的管理方式,受到了市场竞争激烈化、专业化的严重挑战。

因此,希望我市民营企业自身要转变用人观念,走出“近亲繁殖”怪圈,面向外部积极聘任优秀、专业人才,让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高层管理中,实行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管理顺了,效益也会明显提高。

(3)缺乏企业品牌文化、短期行为制约企业的发展。

品牌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的目的就是在于振奋人心、凝聚力量、提升效益、推进发展。随着近年来各地不断出现的粮油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对粮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我国行政执法部门不断加大对假冒伪劣食品的打击力度,进一步推进粮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形势需要,培育先进的企业品牌文化正成为我市粮油企业迫切面对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市粮油协会在建立和推广“诚信企业”、“名优产品”、“放心粮油”的文化品牌战略上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收效甚微,企业在建立品牌文化的思想上动力不足。目前全市还没有获得全国名优产品的粮油企业,获得全国、全省放心粮油的企业也仅仅只有-家。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市粮油企业规模不大,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高,没有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中,向外拓展市场的资金和能力欠缺;二是企业缺乏推进资本运营和实现跨越发展的整体设计。我市大多数粮油企业没有建立培植客户、与客户共同成长发展、最终实现企业双赢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经营思想;大部分企业立足短期行为、注重当前利益,不能充分利用本行业的相关资源为企业资本提供增值服务,资本运营的能力受到局限,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四、探索性的一些建议

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有市场就有经营市场的对象,面对困难,粮食企业也应该从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上进行全方位的改变和创新,才能适应市场、健康发展。针对我市粮油企业的现状,我们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困境的建议:

(一)不断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高资本运作的能力

按照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及目前粮食行业的现状,要从根本上改变国有粮食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安置以及粮食行业内正常经营,就必须对国有粮食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以产权制度的改革明晰产权、明确职责,真正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秩序的现代粮食企业,做到企业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轻装进入市场。产权制度的改革,可以通过租赁、拍卖、合股等形式改变产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经营者经营理念问题、责任问题。

我市粮食企业总体经营思路单一,在企业优良资产的资本营运方面一直停滞不前。企业的管理者要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和资本结构,努力实现产权多元化,通过资本运营和产权运作,实现企业的市场化整合,以联营、参股、控股和重组等方式实现企业强强联合,既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又可以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以增强粮油企业的整体实力。

(二)转变观念、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观念的转变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管理上要变行政管理为业务指导,真正让企业成为企业。二是企业管理人员要从负责人转为主人.真正让主人承担起责任。三是将传统职工观念转变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企业竞争思想,真正成为现代企业员工,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风险意识,使大家意识到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共存。

企业放下包袱主要是从富余人员上下功夫。通过财政和粮食等部门多渠道筹资的方法将企业“富余人员”一次性解决,与企业剥离,让企业轻装上阵。通过出台优惠政策,以自愿解除合同,待岗等方式减少企业富余人员,以便组建一支精炼、高效的企业团队。通过包袱的卸载,减少经营成本,轻装上阵,使企业在市场中真正可以做到放手一博。

(三)建立现代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

在企业管理中,激励是调动人的工作热情,使人愿意并按时投入工作,乐意留在所分配的工作岗位上,使工作更加有效率,甚至可以把工作当作是一种享受。有激励就必须有约束,约束是对人的不良行为或其行为偏离企业经营发展方向的一种及时而公正的警示或惩罚。通过约束,可以改变人对企业发展无关或不利的工作行为、避免给企业造成损失,强化管理的权威。在粮食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为当今企业竞争和发展提供持久的正能量。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到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不少粮油企业已经从实施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中获得了商海竞争的主动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粮油企业发展步伐加快,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感到当今企业的竞争已经上升到了人才的竞争。为此,建立以完善粮油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用人制度为主线的创新型企业文化成了企业向前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发展“一体化”的创新经营模式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一体化发展经营管理模式,有利于使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市粮油企业应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产业投向、升级转型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展,实现从粮食购销到粮食产销的转变、从粮食经营到粮食“大流通”的转变。我们提几点具体做法:

(1)创办粮食生产基地。我市一些粮食龙头加工企业(比如-、-)已经走上了“一体化”经营的路子,积极创办“公司+农户”模式的优质稻生产基地、有机稻种植基地与粮农形成利益共同体,有利于掌握市场化经营的充足粮源。通过订单收购联结农户,稳定粮源渠道;或者与乡、村、农户合股兴办优质稻生产基地,确保经营粮源,发展粮食生产。

(2)做精做强粮食加工产业。基础较好的粮食企业要利用现有粮食加工设施、技术、人才等优势,在粮油产品研发、粮油品牌打造和粮油产品精深加工上寻求企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订单、基地、品牌等方面的有机联合,发展以粮食生产基地为基础,以粮油加工为主业,以规模化、品牌化和优质化为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力的发展。

(3)积极开展粮食大购销、大流通。粮食企业要培育、发展粮食经纪人队伍,紧密联系市场,以"订单"经营模式,积极开展粮食大购大销、加快粮食流通速度、提高运行效率,要根据主销区粮食市场需求,积极组织订单和发展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供应。同时要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快速、高效特征,积极参与粮食平台采购、拍卖竞争、期货贸易,努力做大粮食购销业务和经营。

(五)发挥粮油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

我市粮油行业协会依据市场经济规则,在粮食行业中发挥服务、自律、协调和监督的作用,贯彻执行国家粮食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承接政府转移社会职能,努力为会员企业和消费者服务,促进行业和粮油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粮油协会今后的工作重点,将进一步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组织协调作用。沟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向政府及其部门反映行业、会员的诉求,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提出行业发展和政策法规的建议,参与行业标准、行业规划和行业准入条件等的制定修订,尽快制订并组织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开展行业信用评价,推动行业信用建设;组织会员进行业务洽谈、促进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行业和谐发展。

(六)加强粮食管理部门的监管、发挥粮食部门的行业指导作用

随着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粮食法制体系的建立,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目前我市作为粮食主销区,每年外调粮油达到粮油消费的-%以上。因此加强粮食执法队伍建设、依法开展粮食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维护粮油市场秩序、确保我市粮油质量安全成了新时期粮食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市各级粮食部门及时、客观地向粮油企业传达粮油政策、提供粮油市场供求形势、价格变化和粮油质量状况、粮食收益水平等具体信息,进一步提高我市粮油企业自主分析、判断市场和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战略的能力。指导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的发展。

当前我市粮油企业期待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制订我市粮油行业扶持发展规划,推动我市粮油企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   *****年*月*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