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设计说明及理念

图书馆设计说明及理念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大学图书馆,建造于学校教学区与学生宿舍区之间,主要为全校师生员工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同时也会适时对相关单位开放。地点适中,场地宽敞,地势平坦,附近有池塘、小丘、草坪,环境优美。

二、建筑设计说明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11000m2,建筑总高31m,主体地上十层,地下一层。

建筑等级:本工程为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其他层为三级。

建筑装修:外墙面采用白色瓷砖贴面,地面为水泥砂浆地面。

屋面采用细石砼刚性防水和高分子卷材防水结合。

三、建筑设计理念

拟建的图书馆位于学校的交通要道,这也决定了图书馆必须有学校的代表性。作为一幢校园建筑,它必然需要具备简洁,理性,稳重的性格。同时它的设计还要带有时代感,使它体现出一种年轻,向上,与时俱进的品质。这些,正是我们的设计师工作时所秉承的基础理念。 

由于建设用地有限,设计时必须“量体裁衣”。在设计中,尽量减小占地面积,优化布局,来获得更加丰富,活泼的造型。最终得到了现在看到的俊秀、挺拔的建筑形象。 

 作为高校图书馆,既需要具备一般图书馆的所有特性,又有其独特性。从对外的流线上来讲,高校图书馆侧重于考虑校园内部的有机联系,在使用功能上,除具备资料储存和资料共享的作用以外,学生选择在图书馆自习也成为高校图书馆无法回避的功能要求,如何处理自习学生和阅览学生的流线交叉,并有效引导自习学生由自修需求向阅览、研究需求发展,如何成功引导学校图书馆相对集中的人流量,是平面布局设计自始至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此外,在技术层面上,由于近十年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资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尤其是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笔记本电脑在高校中普及率节节升高,电子图书阅览、无线网络的普及要求成为不可忽略的需求。

图书馆作为一所学校的灵魂与知识的殿堂,它不仅承载着愉悦身心、满足审美的重任,还要传承历史和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载体。这设计中需体现其人性化、生态化、开放化、智能化和标志化等设计理念。

人性化体现在设计的方便原则、舒适原则以及实用原则,此图书馆设计上做到楼梯交通便利,房间设计合理,同时拥有足够的休息空间如咖啡厅、茶室等开放的小憩场所。每层阅览室的最里面都设置小憩区,读者可以在长时间阅读后放松自己。 实用性体现在不浪费图书馆的空间,争取根据需求充分利用空间,做到既不浪费越不拥挤。

生态化体现在节能与环保方面。室内绿化与室外绿化相结合,墙面绿化和屋顶绿化相结合。从功能设计上来看增加新能源利用装置,减少不可再生能源使用。

 

第二篇:图书馆设计说明

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设计说明

第一章                     

一、项目概况

在建中的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是未来南京财经大学的主要校区,学生规模为15000人。目前一期工程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以确保今年九月份进驻新生。根据总体规划和财经大学的发展需要,二期工程设计现已招投标,拟建的图书馆处于二期工程的中心位置,是校区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设计依据

1.        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设计任务书及其相关资料。

2.        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总体规划。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范、规定:“民用建筑通则”、“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等。

三、总体目标

    1. 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内涵变化。高等教育的内涵,由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的发展和素质培养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转化。

    2. 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行为环境和形象环境有机结合,尊重自然,结合地形,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创造一个现代化的校园环境。

    3. 以信息时代特征为指导,反映信息教育和教学智能化的特点,改善各系独立封闭的布置,把单幢布置与集中布局相结合,以适应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模式,创造一个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智能型校园科研教学环境。

        4. 形象标志性,反映南京悠久历史文脉,反映时代特色营造个性化的学院环境氛围,加强校园环境的整体性。

四、    设计构思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应承担怎样的职能,在商品经济年代一座经济类大学应如何取向,图书馆应面对怎样的挑战,是本方案设计中思考的问题。

从基地环境特征与财经大学图书馆的形象定位,共同构成了本方案构思的出发点。图书馆建成后将成为财大校园的中心建筑,具有标志性的地位。而今天,商品经济大潮下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应以何种态度面对学术,面对这样一座图书馆?经济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然而,同样需要严谨的学术态度。今天,城市景观中充斥着的夸张炫技、令人目眩的建筑样式,绝不应出现在一座高等学府的学术核心地带。深色给人以稳重深沉的印象,使人联想起本质与事物的内核。而图书馆处于校区主轴线的尽端,北倚山峦叠嶂,前面是开阔的中心广场和延伸的轴线大道,距离成为观看图书馆建筑的主导因素之一。因此,图书馆采用了有强烈雕塑感的实体形态,而避免了形体的琐碎变化,而左端结合顶层报告厅的空间特点,屋顶微微上扬,既呼应了山体的起伏,又成为教学楼空间序列的一个收头。

(一)            功能布局

1.功能分布

主要功能区块围绕入口中庭、大面积阅览室、及主要书库、报告厅等设置在西侧,东侧以辅助空间、办公、研究为主,底层设置自修教室、读者餐厅、及书库、管理用房等。二层设置主入口大厅(含电脑目录检索),展示陈列及中、外图书阅览。三层设置期刊阅览、网络阅览、自修教室等。四层设置教师阅览、样本过刊、工具书阅览及研究区域。五层设置报告厅、音乐欣赏厅、多媒体视听室及办公管理区域,在东侧考虑报告厅层高较高,通过设置办公区域夹层有效地利用了空间。

2.交通流线体系

通过分开设置办公、读者学术报告及内部书库流线,保证了众多复杂的交通流线互不干扰,各司其职。读者主要从二层平台进入目录大厅,再分至各个阅览室。在书库一侧设置车行入口,设置货梯一部,可以保证书本进出图书馆,同时内部办公人员也使用这一出口。考虑到五层报告厅结构合理,便集中人流可能对阅鉴区形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因此在底层设置独立的报告厅出入口,直接乘电梯到达五楼学术报告区。而平时各层也可使用这一电梯。通过较均匀地分布交通核及疏散楼梯体系,保证了高效、安全的交通及消防疏散体系。

室外交通体系人车分流,车行由西北角进入,在近建筑处形成小的回车及停车广场,保证中心广场的步行使用,在建筑底层局部架空设置自行车停放。

(二)            空间特色

建筑内部空间丰富多彩,通过独特的室内空间创造通透和趣味性的效果,入口处二层和四层高的室内中庭及通透的视觉效果,营造出别具特色的主入口空间,建筑内的天井、内院体系既造成了室内外空间的穿插、渗透,又解决了自然采光和通风的问题。

在报告厅部分采用天桥进入的形式,创造出光影变化丰富和具戏剧性的空间效果。

   五、图书馆各层主要空间面积明细表

底层面积:4570m2

其中:辅助书库1000 m2

      采编典藏中心380 m2

      计算机中心190 m2

      中央空调控制中心210 m2

      配电中心205 m2

      物业管理中心110 m2

      消防水控中心180 m2

      安全监控中心90 m2

      总值班室50 m2

      报告厅门厅130 m2

      读者餐厅230 m2

      自修教室880 m2+650 m2

二层面积:5320 m2

其中:中文图书阅览室2590 m2

      外文图书阅览室480 m2

      书店190 m2

      贵宾室90 m2

      展厅190 m2´2

      小型陈列室110 m2

三层面积:5130 m2

其中:中外文期刊阅览室2590 m2

      电子阅览室190 m2

      网络阅览室300 m2+480 m2

      自修教室650 m2

四层面积:4850 m2

其中:教师阅览室1000 m2

      过刊阅览室460 m2

      工具书阅览室310 m2

      样本书阅览室870 m2

      粮食情报中心210 m2

      检索课教室280 m2

      信息咨询中心210 m2

      研究区1250 m2

五层面积:5910 m2

其中:报告厅840 m2+520 m2+310 m2

  音乐欣赏厅780 m2

  多媒体视听室200 m2+380 m2

  光盘制作室190 m2

  声像库120 m2

  会议室210 m2

      办公区(含夹层)1150 m2

总建筑面积:25780 m2

第二章       

一、        自然概况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建筑的抗震类别为丙类,场地类别为Ⅱ类。

基本风压值为0.35kN/m2,考虑主体结构为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风压乘重现期修正系数1.2后取整为0.45kN/m2

二、上部结构选型

用一条抗震缝将上部分为两个独立的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均为正交柱网,平面、立面规整。

两个结构单元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楼面、屋面为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大跨采用预应力技术。

三、地基基础

参照相邻南师大新校区暂定天然地基,采用扩展式独立柱基。

第三章                给水排水

一、        设计依据

1.  南京经济学院仙林校区图书馆设计招标书;

2.  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

3.  有关设计规范。

二、        给水设计

1.  水源

由校区内给水管网供给。

2.  用水量

    最高日生活用水量100m3/d,包括生活饮用水及绿化用水。

3.  给水系统

    由于整个学校为变频调速供水,所以本工程由校园给水管网直接供水。

三、        排水设计

1.  污水量

最高日污水量约85m3/d。

2.  室内排水系统

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水和污水分开排放。雨水采用内落水

排水,污水采用伸顶通气管排水系统。

3.  室外排水系统

    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水用管道收集后排入校园雨水管中,污水用管道收集后排入校园污水管进入学校污水处理设施。

4.         卫生洁具选用合资企业产品。

四、        消防给水设计

1.  本建筑为藏书量超过100万册的多层图书馆,需设置消火栓

消防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  消防用水量

消火栓消防:室内15L/s,室外30L/s。

    3.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两路进水管从邻近的行政楼(高层)消火栓消防水泵出水管上接入。

4.      除卫生间、厕所、设备间、楼梯间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

其他部位均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两路进水管从邻近的行政楼(高层)自动喷洒水泵出水管上接入。

5.  在建筑物四周设置室外消火栓或利用市政已有的消火栓,作

为室外消防给水或水泵接合器取水的接口装置。在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上设1个消防水泵接合器,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上设置2个消防水泵接合器。

第四章                 

    本图书馆工程中多功能报告厅、阅览室、前厅、休息厅、采编检索、办公室等要求设置集中空调系统。

一、        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注:特种软体材料储存据工艺要求。

二、        空调通风系统

1.      本大楼中多功能厅、阅览区、大厅、展厅等采用低速风管空

调系统。采编、办公、研究室、小会议室和宿舍等采用风机盘管机组加新风系统进行空调。人员众多处如多功能厅、大阅览室另设机械排风系统进行通风换气。特藏库设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空调通风系统按功能分区划分,以便分区管理和控制。

2.      通风系统

    书库设除湿通风系统,公共卫生间设机械排风系统。

三、        空调冷热负荷及水系统

1.  空调冷热负荷

初估空调冷负荷约3195kW(275万kcal/h),热负荷约

2235kW(190万kcal/h)。拟选风冷热泵机组,放置在屋面层上,视环境条件设置隔声措施。

2.        空调水系统

    大楼内空调水管为两管制,同程式布置。必要时各路水管上设

压力平衡阀以改善水力工况。

四、  防火防排烟

1.  各空调通风系统按防火分区划分,进、出空调机房的送、回

风管上及风管穿越不同防火分隔物处均设防火阀或防火调节阀。

2.  室内内走道及中庭按规范要求设排烟系统。

3.  管道保温材料采用不燃材料。

第五章      

一、  供电

    本工程初估用电量约为2500kVA,按一级负荷设计。请学校安排二回路10kV独立电源。

    变电所亦设在一层,采用二台1250kVA干式变压器的组合变电所型式。

    低压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变电所内设补偿电容器柜,进行功率因数集中补偿。

二、  配电

    本工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配电方式。采用塑料绝缘铜芯电线或电缆穿管暗敷设方式。

    本工程配电系统采用TN-S接地形式。

三、  照明

    各工作场所的照度设计值要求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选

定,灯具选型原则以实用为主,兼顾美观要求,光源以荧光灯为主。

四、  有线电视

    电视信号来自校内有线电视网,终端数约5个。

五、  电话及计算机网络

    本楼约需100门电话,线路接自学校交换机房。

    楼内设置计算机网络,楼内支线采用六类8芯对绞线,干线采用光纤。终端数暂定为250点。

    上述两个系统拟采用综合布线系统,约350点。

六、  音响

    音乐欣赏厅和报告厅内设独立使用的扩声装置。全楼有线广播与消防应急广播合用一套设备。

七、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本建筑为多层一类建筑物,属一级保护对象,火灾报警与消防

联动控制采用总体保护方式。探测器数量约为400个。

八、安全监视

    重要机房及书库等处设防盗报警器及门磁开关,约50点。

    主要出入口设安全监视摄像机,约15台。借阅出口设电子防窃装置。

九、防雷与接地

    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本工程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屋顶设接闪器,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中的钢筋作为引下线,基础钢筋做接地装置。综合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