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教案编写及范例

教学时间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整体时间分配

新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规划好一学期教学时间的总体分配,即制定出教学计划。学计划在规划教学内容的时间安排时,要特别注意开展活动所需要时间、实验所需要时间的安排,还要考虑需要提前准备的事情。忽视这一点,就会加大教学时间使用的随意性,势必会造成一学期的教学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后果。

2.课时分配

课时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单位容量,确定课时主要不是来自于经验或教学参考书的建议,而是要依据备学生、备任务、备目标、备检测得到的信息,保证在各个教学环节的单位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3.保证学生实际学习时间

实际学习时间是指每个学生实际接受的有效学习时间。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成绩受出勤天数、旷课和迟到早退等综合因素影响,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全勤率。

4.增加学生专注学习的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在始终如一地专注学习,每个学生在一节课的不同阶段专注学习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备课时可考虑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还可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生理的周期性变化合理设计教学时间。

5.防止教学时间的遗失

教学时间的遗失是由于受外界干扰或教师处理不当造成的教学的浪费。如课堂的偶发事件引起的教学中断、教学中过渡时间过长、教师说许多与教学无关的话、发放任自流地让学生自习等。

教案的编写

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编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备课的最后一个阶段。优质的教案能事教学活动更加系统、周密、细致,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

一、        关于教案

对于新老师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整个过程是决定教学的整体安排的过程,教案则是做可操作性准备的过程。所以,教案必须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才撰写的,切不可盲目抄别人的教案。

2.    编写教案需要一个构思谋划—编写提纲—书写详案—试讲修改—完善实用的过程。

3.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活动安排、教学用具、教学方法、课时安排、内容要点(板书设计)、教学进程、教学后记,有的还加上教材特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设计意图等。

4.    教案并没有统一规定的格式,具体写法和繁简程度因人而异。常见的形式有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图文式等,但通常是以上几种形式穿插使用的综合式。

5.    每位教师的教案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倾向,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经验、习惯做法、学习活动的性质和对教案的管理要求。

6.    教案只能反映出对实际教学的预测,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固守教案的程式不变,要根据课堂实际发生的教学事件灵活调整使用。

二、        关于教学目标的表述

教学目标规定了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能表现出什么样子的学业行为,并限定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情感态度发展的层次、范围、方式以及变化效果的量度,它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指向、评价和激励的作用。

  请比较“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节课的两种教学目标,来了解教学目标表述的四个要素和要求:

①            使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能准确地人出种子结构的主要部分;

②            掌握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用所给的材料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③            让学生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能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④            熟悉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方法,亲自栽培一种常见的植物,写出详细的观察记录;通过自行设计、完成小实验,体验探究过程。

表述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

建议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以及“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描述。”“能认出……”、“能描述……”、“能……设计”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

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而“了解”、“掌握”、“知道”、“熟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能认出”、“探究”、“能描述”、“栽培”、“写出”,则是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

生物课程标准在“学习目标的说明”中提出了一些常用的目标动词,可作为参考:

知识性目标动词:描述、识别、列出、说出、举例说出、说明、举例说明、概述、区别解释、选出、收集、处理、阐明、分析、得出、设计、拟订、应用、评价、撰写。

技能性目标动词:尝试、模仿、运用、使用。

情感性目标动词:体验、参加、参与、交流、关注、认同、拒绝、确立、形成、养成。

3.行为条件

有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里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自行设计、完成小实验,体验……”。

4.表现程度

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能准确无误的……”,便是对“认出植物种子的结构”的要求程度;“详细的……”便是对“写出观察记录”的要求程度,是对目标水平的限定,便于检测。

目标表述的四要素体现了谁?(学习者)做什么?(可观察到的学习行为)在什么条件下?(支持学习的环境)做到什么程度?(行为的标准)

三、书写教案的要求

1.格式既规范又灵活,建议新老师最好写详细的文字式教案;

2.能体现出教学方法;

3.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4.要反映出师生的多边活动;

5.体现出能力培养的措施;

6.能反映出创新意识的措施;

7.书写工整;

如何说课?

一、说课的含义 

说课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具体表述课题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及其教育理论根据。其本质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教师或其他听众,在10至15分钟内,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的认知基础、教学方法和教具的选择,说明怎样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以体现整个课堂教学的基本轮廓及理论基础,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要体现一个“说”字,突出一个“课”字。

二、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

说教材包括教材简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教材简析指简要说明课程标准对该年级的要求及对教材内容的要求。说清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应先分析本册教材有那些重点,接着分析本章的重点,最后再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前后章节的联系。

教学程序设计:包括说教学思路、课堂结构、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教案范例1

参考:《生物学通报》20##年第八期刊登的北京市第四中学陈月艳老师的教案(表格式)。

教学课题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任课老师:XXX            任课班级:**)班               上课时间: * * *

   

  教学目标:

1.阅读有关细胞膜的学习材料,根据结构示意图准确描述膜物质分子的排列,根据一定条件下膜形态变化推知其流动性。

2.观察物质通过透析膜的扩散现象,用浓度梯度解释扩散作用。

3.用实验鉴定细胞膜的通透特性,推知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4.区分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叙述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5.体验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探究过程,体会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的选择透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教学难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活动安排:细胞膜的通透特性实验

课的类型:事实、方法及命题性知识

教学模式:师生共同解决型

课时安排:60分钟

内容要点:(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一、细胞膜

(一)结构——物质分子的排列

1.以磷脂双分子层为骨架

2.蛋白质分子的覆盖、嵌入或贯穿于脂双层

3.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膜具有流动性

(二)特性

1.通过透析膜的物质扩散及原理分析(演示实验)(附一)

   

高浓度               低浓度

2.细胞膜是否是半透膜的实验探究(附二)

3.活细胞的膜具有选择透性

(三)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课后分析:

1.       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比例。

2.       教学设计是否以启发学生探究为主。

3.       知识体系是否有条理。

4.       是否教学生学会学习和思维。

(附一:通过透析膜的物质扩散的演示实验)

注:透析膜从医药商店购买;在课前12小时,又2位学生完成实验操作过程,每隔4小时做一次观察和记录,以便课上陈述实验现象的变化。

 (附二:观察细胞膜通透性的实验)

教案范例2

教学进程

 

第二篇:《中学生物教学论》教案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教案

毛 加 宁

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以教 育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总结中学生物教学实践经验,并吸收现代教育教学的有益 成果,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目标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教学能力培养、考试与评价、教师备课、课外活动等问题的科学规律,把 生物教学中的具体现象和问题理论化、科学化、规律化、从而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目标任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具有分析教材,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开展课外活动以及进行生物学教育研究的能力。

二.课时分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中学生物教学论教案

1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中学生物学教学为主线的一门集理论和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四、主要参考书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刘恩山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xx年8月

2.《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 郭 友 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年8月

3.《生物学科教育论》 赵锡鑫 杨善禄 等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年1月

4.《中学生物学教学法》 周美珍 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xx年5月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概念和研究范围。

2.理解学习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目的和方法。

3.了解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的发展概况。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师范院校生物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一些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飞速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把指定教育发展战略放在重要位置。全国提高公民的素质,培养更强的新一代人,几乎成为每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

第一节 中学生物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性质和范围

一、中学生物学教学论与中学生物学教学法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中学生物学教材教法)与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研究中学教学规律的一门教育科学,它是在教育学、心理学为教育理论基础和以生物学为自然科学基础,具体研究和探讨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的原理、方法、过程以及发生、发展规律,因此是生物科学、教育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即是在生物学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再创造的产物。

2

教育心理学 生物学

(教育理论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 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

中学生物教学论教案

教学思想 教学原理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中学生物教学论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教学评价 发生发展

中学生物教学论

(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应用科学)

具体地说,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一门对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双边活动的规律和教学设备等进行综合研究的一门科学。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宗旨是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联系,所以受教师“教”的经验和学生“学”的方法、能力影响很大,故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中学生物学教学论—中学生物学科教育学

二、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1.研究对象:中学生物学教学(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

1)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中学的培养目标以及生物科学的特点,向中学生系统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

2)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的能力”,即培养学生本学科的学习与研究能力;

3)对学生进行教育,即结合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创造的态度。

2.学科性质:教育科学

3.中学生物教学论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和区别:

1)整体与部分的区别,互为影响的关系;

2)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三、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研究范围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研究范围,就是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为什么教和为什么学,教什么和学什么以及怎么教和怎么学三个问题。

3

1.生物学教学目标任务:即生物学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的问题,是对生物学教学起主导作用的首要问题。

2.中学生物学教学内容:即生物学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是实现教学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是选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3.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和启发式教学:即生物学怎样教、怎样学的教学工作问题。 教学过程的理论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启发式教学则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

4.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即生物学怎样教、怎样学的教学工作问题。是生物学教学的主要问题,它直接关系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教学内容的实现,关系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的联系以及学生学习效果和质量。

5.中学生物学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6.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组织形式:

7.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备课、上课和分析课:

8.中学生物学课外活动:

9.中学生物学教学设备:

10.中学生物学教学研究:

11.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这样认为: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一门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教育科学,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为基础,探讨中学生物学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及怎样教学等教学规律,用以指导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边缘科学和应用科学。

第二节 学习生物教学论的目标和方法

一、学习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目的

1.教师的基本素质:

1)掌握精深的生物科学知识、熟练的生物学技能,并具有广博的文化素养;

2)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精神境界;

3)掌握教育理论,具有生物学教学、教学研究能力和思想教育艺术。

2.学习目的:

1) 有助于具有和提高教师基本素质;

2) 掌握生物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4

3) 初步具备教学能力。

二、学习方法:

1)认真掌握生物教学论的基本理论;

2)加强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

3)善于思考,充分发挥创造性。

第三节 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学发展概况

中学生物学教学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及生物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国的生物学作为中学教学计划的一门课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大体上分为两段(建国前6期和建国后7期)13期。

第二章 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1.明确并掌握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目标以及制定目标的依据。

2.理解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内涵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3.了解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发展概况。

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任务,即中学生物学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的问题,是生物学教学的首要问题,它对整个生物学教学起着主导作用。明确生物学教学的目标任务,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可以增强生物教学的自觉积极性;

2)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第一节 制定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任务的依据

一、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教育目标和中学教育任务

三、生物学课程的特点

生物学课不同于其它课,确定教学目标任务反映其本身的特点:

(一)、生命性 (二)、实验实践性

(三)、广泛性 (四)、现代性

四、学生的年龄特征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任务

一、传统教学(第八次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前)目标任务

综合制定生物学教学目标任务的依据,结合我国历年来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所规 5

定的目的要求,可把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目标任务归纳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能力、思想教育和卫生健康教育

1.使学生较系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比较系统地掌握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的基础知识,了解一些生物的遗传、进化和生态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农业、工业、医药、国防上的应用;

2)比较系统地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结构、生理和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

2.训练学生生物学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5.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教育

二、第八次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

1.、知识目标:参见新《生物课程标准》(初、高中)

2.、能力目标:参见新《生物课程标准》(初、高中)

3.、情感目标:参见新《生物课程标准》(初、高中)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发展概况。

一、前七次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概况(四阶段)

1.仅是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

2.除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外,增加了训练生物学基本技能;

3.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增加了培养能力;

4.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社会问题,个人需要及职业认识。

二、新一轮(第八次)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与任务概况(此部分可放在新课程中)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 6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生物课程标准

1.什么是课程标准?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认为: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

(2)《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认为:科学教育标准是量度教育质量的准绳。

(3)澳大利亚多利亚州《课程标准框架》认为:课程标准描述的是学生学习所包括的主要领域及大多数学生在每一学习领域能够达到的学习结果。

(4)《加拿大安大略共同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标准为评估学生学习而设计的一般标准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对期望学生达到结果的清晰的陈述。

(5)19xx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地区)教育部长会议提出:课程标准是对我们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的特定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非常清晰的阐述。

2.课程基本理念:

1)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 2)从生活走向生物,从生物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3.《标准》的课程目标:

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标准》的突出特点。

(1)知识目标: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2)技能目标: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

(3)过程方法目标

过程——提出问题、探究活动、观察实验、获取信息、分析整理。

交流——与人合作、拓宽视野、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方法——主动、探究、合作。

7

(4)体验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第三章 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与启发式教学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的特点和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和实施途径。

2.理解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与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关系以及启发式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

一、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与本质:就教学的本质是:“教”的本质——引导学生认识的转化;“学”的本质——学生认识实现两个“飞跃”。

1.中学教学过程的概念:是相互联系的教与学的形式中形成,以传授和学习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个性为目的,由学校和教师精心组织起来的社会认识、实践过程。

2.教学过程的本质:中外教育家对教学过程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对教学过程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见解。其认识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

1).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并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这里注重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激励与指导下开始的——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过程,也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的过程,它是教师的传授活动与学生学习活动统一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教学与教育的统一:教学与教育两者同处在教学过程之中,但两者各具有其特殊性,各自具有其内在的规律。只有了解了教学与教育的辨证统一关系,即各自要求固有的法则与方法(相对独立、有机结合,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关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与教育的功能,并真正达到教学的培养目标的落实。

2).教学过程是掌握知识与认识的过程:掌握知识是将人类积累经验结晶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内化为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与工具。教学过程也是认识过程。也遵循人类的认识规律,即:直观——抽象思维——再实践。但学生在教学 8

过程中的认识与一般认识有所不同,它具有其特殊性,表现为:一是学生掌握知识是人类已掌握和概括化的知识,而学生并没有掌握的知识(客观已知、主观未知的知识)。二是学生的直观感知特殊,学生的直观感知是教师选择针对学生感知容易理解、最为简单、典型事物与现象呈现并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感知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

对教学过程的特点,虽然各学者表述不一,各有其特点,但概括起来有:

1.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2.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而且在此活动的过程中,矛盾双方的主次位置在不停地转换。并且此活动是有预期的目的;

3.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培养有预期目标。

(三)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1.中学生物学教学教育过程中各组成因素间的关系:(见附图)

中学生物教学论教案

(中学生物学教学教育过程中各组成因素间的关系)

2.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的特点:(除教学过程的特点外,应考虑生物学科的特点) 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既是人类认识过程和教学认识过程特点的反映;又根据生物学科的性质、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它本身的特点。(P云31、P赵159)

1).激发学习动机,是实现生物教学过程的前提;

2).观察、实验等形式,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基础;

9

3).掌握概念和理论,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4).巩固知识,是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必要一环;

5).应用知识,是检验生物学教学过程的重要标志。

二、生物学教学过程示例(结合教学实录进行、参见P云34)

环节:临境入兴,激发动机(即设置一定的生物教学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引起学生动机,激发学习、探索生物现象的兴趣)——观察实验,充分感知(即通过学生实际活动,感知现象等,并训练了学生的动手、动眼等技能和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动情晓理,深入钻研(教师富有情感的向学生逐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发展思维,达到了思维的自然发展)——巩固知识,实际应用

三、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发展(参见P云35)

1.我国古代的教学经验:

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主要是学、思、习、行的过程;

《中庸》——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荀子——主张闻、见、知、即的过程;

《学记》——提出“教学相长”的教和学的关系。

2.国外学者的代表学说

夸美纽斯 —— 直观教学(运用感知——运用记忆——运用理解)

赫尔巴特 —— 四段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杜 威 —— 五步法(情景——问题——观察——解决——应用)

凯 洛 夫 —— 四段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

3.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

赞可夫(苏联)—— 三条线索:观察活动、思维活动、实际操作活动。

根舍因(西德)—— 范例教学:

布鲁纳(美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中的认识过程包括四个相对独立的方面:由形象思维活动到抽象思维活动;由已知到未知;由认识到实践;由理解到记忆。教学过程是“教和学”、“主体和客体”、“知识和发展”三大关系有机联结的过程。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的启发式教学

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实现,必须以生物学教学方法为手段。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10

就其指导思想可归为两大类:注入式和启发式。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及意义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学习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是在充分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民主的,科学的指导思想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

特点:1)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的主导

作用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结合);

2)强调能力(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

3)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4)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课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二)、注入式教学的趋向——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

中学生现对中学生物学知识普遍存在着死记硬背,其表现是:

1.对生物学概念一知半解,含混不清;

2.生物学知识零星片面,不系统;

3.不能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

(三)、启发式教学的意义

1.启发式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融汇贯通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和技能;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3.利于学生良好世界观的形成和良好人格的培养。

二、生物学启发式教学的基本途径(P云38)

在生物学的教学中要实行启发式教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

1)要根据生物学的自然科学的特点,把生物教学从那种等同于文科课程的状况中解脱出来;

2)从那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中转变过来,还生物学的自然科学课程的本来面目;

3)在加强实验、观察和对实验能力的培养方面下大功夫;

4)在和生产实际、生活实际相联系方面下功夫。

11

把生物学这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生物学启发式教学的途径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创设问题情景。

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愿望,此正是学生思维过程的起点。创设问题情景可通过以下方式展开:

1.语言方式:对于比较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如生理机能、遗传的基本规律等,可用口头提出问题。

案例I:某教师在“茎的输导作用”的教学导言时,首先复习“根的吸收作用”和“叶的光合作用”、“叶的蒸腾作用”,然后向学生提出:“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和叶制造的有机物,是怎样输送到植物各个部分?”这样,以揭示矛盾,使学生产生问题,而后引入新课:“今天要讲的茎的输导作用,就可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上课依始就给学生造成悬念,使学生始终集中注意力去寻找答案。

案例II:“细胞的癌变”一节中关于“癌”的概念。

2.观察、实验方式:生物学是实验科学,应引导学生从生物界的观察、实验中提出问题,进而分析、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

案例I:某教师在“鲫鱼鳍的作用”的教学中,先作演示实验:取第一条鱼剪去胸鳍和腹鳍;第二条剪去尾鳍;第三条则保持各种鳍完整。让学生观察这三条鱼在水中的游动情况。这样,实验出现了矛盾,再问学生:为什么失去偶鳍的鱼,腹面常会翻起来?失去尾鳍的鱼,为什么不能迅速前进?这就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去分析总结各种鳍的作用。

案例II:“植物的吸水”一节中有关“渗透吸水”的原理。

此外,也可启发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从教科书中和教师的教学中提出问题,为自己创设问题的情境。

(二)、善于提出问题。

求知欲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习(是指学生开动脑筋,获得知识方面)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善于提出问题,能叩开学生心灵之扉,激起思维的波澜。

问题可分为事实性问题和思考性问题两种。前者如“是什么”、“有哪些”之类问题,学生只要照书本,不假思索就可回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少提事实性问题。后者如“为什么”、“如何”之类问题,学生必须独立思考才能回答。在实际教学 12

过程中,应多提思考性问题。如提问:“鸟类的特征是什么?”就不如问:“鸟类为什么适于空中飞翔?”(这两问本是一个问题,如提法不同,对学生灵活掌握也不同)。又如提问:“两栖纲和鱼纲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就不如提问:“如何证明两栖纲是由鱼纲进化而来的?”(此问又紧密地与“进化”联系起来)

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思考性问题可归纳为四种方式:

1.侧击式:是通过与所提问题有关的另一实际问题,引导出问题的答案来。

案例:《种子的呼吸作用》——可问“潮湿的种子堆为什么会发热?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2.对比式:是通过两种不同情况的对比,把要揭露的问题烘托出来。

案例:《血液循环系统》中讲心动周期后,可问:“你把一本书平举一小时,将会感到疲乏;你的心脏一小时要压出3.5Kg的血液,为什么没有疲乏的感觉?”

3.反问式:是通过从反面提出问题,引出正确的答案。

案例:讲保护色时,可问:“青草地里的昆虫如果不是绿色,会出现怎样的结果?为什么?”

4.反驳式:是对学生错误的或不完全的答案,通过反驳提问,由学生自己纠正回答。 案例:如变态根、变态茎概念的区别时,学生常把生活中的藕和马铃薯块茎统混成储藏根。可提出反驳:“为什么人们常用藕和马铃薯块茎来进行繁殖呢?”从而可启发学生重新考虑自己的答案。

(三)、启发式讲授

启发式教学仍需教师系统地讲,但必须打破注入式。其主要方式为:

1.带着问题讲:在讲授时注意揭示教学内容中的种种矛盾,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从而促使学生思考,并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新知识。

案例I:《DNA的复制》一节的讲授,教师不断地提出四个问题,即(1)DNA在什么场所复制?(2)DNA复制在什么时间?(3)DNA复制经历的过程是怎样的?

(4)DNA的复制对遗传有何意义?这样,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分析思考。通过四个问题的顺序解决,学生自然较为系统地掌握有关“DNA复制”的知识。

案例II:《光合作用的过程与本质》一节的讲授,

2.应少讲精讲:在讲授时注意抓住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矛盾进行少而精的讲授,使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主要矛盾就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重点讲够,难点讲透。从而保证学生较为牢固掌握基本概念与原理,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3

案例I:《细胞有丝分裂》一节的讲授,教师紧紧围绕染色体变化这个重难点来讲,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案例II:《细胞呼吸》一节的讲授,教师紧紧围绕“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和关系”这个重难点来讲,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3.结合学生活动讲:在讲授时注意抓住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矛盾引导学生活动,结合学生活动适时讲授,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A、先讲后活动;B、先活动后讲;C、边讲边活动;D、商榷式讲练)

案例I:《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一节的讲授,教师先介绍了不同植物、土壤中不同的阴阳离子、植物吸收的离子各不相同。然后提出问题:“盐碱土壤应施什么样的肥料好?”由学生思考、议论,自己得出结论。

案例II:动物新陈代谢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一节的讲授,(P云38)

(四)、加强直观教学

是指利用各种直观形式形象地揭露矛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I:《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一节的讲授

案例II:《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的讲授

(五)、用贴切的比喻

是把抽象、深奥的原理表达得生动、形象,使之浅显化、具体化,这样可启发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借助联想这一思维形式学习生物学知识。

案例I:“鱼的运动”一节中,教师分别把鱼身、鱼鳍比作船身、船舵、船浆。 案例II:“DNA分子的空间结构”

三、启发式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 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中学生物学教学常用方法的使用要求和基本途径

2.理解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的内涵以及方法间的关系,从而领会“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含义

3.了解并初步掌握探究法的使用要求和基本途径和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教学方法与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概述

14

一、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的定义和意义

(一)、教学法的定义:

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时,所采用的一切方式方法的总和。因此,是教法和学法的统称,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协同活动而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方法。所以,有教必有学,有学必有教,两者不能截然分开。然而,教师的教法必然通过学生学来体现其作用;而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影响下)的学法,实际上是在教师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影响下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很显然教学是师生的双边的活动与共同的活动。所以教学法是教法与学法辨证的统一。它反映了其构成比较完整而有序的活动方式的体系。

教学法是指表现为教学活动的某一侧面而采用的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即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是教学法体系中的个别部分。

(二)教学方法的本质:

即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内容的关系。教学方法是引导和调节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手段。它是教学中为实现生物课(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教材与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必须遵循的原则性的步骤。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授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所采用的方法,也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学习生物技能,形成能力,发展自己个性的方法。故教学方法是以教学过程的内部逻辑关系为依据,以启发式教学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的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行为(方式方法)的体现与组合。

同时,教学方法也受教学内容的制约。所谓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素材,也是教学目标的经常之一。而教学内容受教学目标制约,方法是以实现目标、促使接受教材策略的全部。所以,方法受目标、内容所制约。而教学过程借助目标,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这一独特的教育学范畴体系塑造的。

综上所述,目标、内容、方法间的关系是教学目标指导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学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方法的意义

1.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良好平台;

2.教学方法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机联系的纽带;

3.教学方法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促进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手段;

4.教学方法是实现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

15

二、教学方法的构成:

教学方法很多,且千差万别,但有其共同之处——基本结构——即由教师、学生、内容和内容的载体四个基本要素组成。这四个基本要素在组织形式上的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各种教学方法都是由四个基本要素以不同的方式有机结合而成。如:讲授法、谈话法、直观演示法、读书讨论法、引导发现法等(赵P220-1-5)

以上种种教学方法中不难看出,它们都包含有教师、学生相互结合的活动,都要利用知识这一基本手段,在知识传递时,都是通过各种媒体,使学生接受知识和教育。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常用)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一)、讲授法的定义及优缺点

1、教授法的定义及地位: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与个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是一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则是一种以知识接受性为主的学习方法。

讲授法是我国目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既可用于新课的教学也可用于用于巩固新知和习题颗等的教学,还常配合其它教学方法的运用。

2、讲授法的特点:学生所学的知识等主要由教师以系统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则要把教师所提供的材料经过整和,储存到自己的头脑中。

3、讲授法的优点与缺点:优点是可以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在短时期内就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教师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述以及善于设疑、解疑等,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缺点是学生无充分机会对所学知识、技能和获得的能力作出反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易体现;学生个性发展不能充分体现。

(二)、讲授法的类型及特点:

讲授法可采取多种形式,但在中学生物学实际教学中常用的主要有讲述法、讲解法和比较讲解法等三种。

1、讲述法:是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现象的方法。

一般地说,讲述法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中学生物学中有关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过程、行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等内容,属于对生物界对象或现象描述的性质,一般都采用讲述法。如:“绪论”、“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 16

立”、“科学技术、方法的介绍”等的讲述。(适合初中形象教学)

2、讲解法: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概念、原理、规律等的方法。

讲解法的特点是要进行科学的有论据的逻辑推理,比较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较适合高中抽象教学)

生物学中的生理功能(包括生长和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生态学等知识,属于对生物界对象或现象说明、解释或科学论证的性质,一般采用讲解法。如:“根据生物体结构特点阐明其适应的生理功能”、“光合作用的本质”、“细胞的分化、衰老与癌变”等。

3.比较讲解法:

(三)、讲授法实施的基本要求

1.严密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是讲授法最基本的要求。

科学性是指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方法,即对概念的表述、所作的论证、引用的材料和语言的表达等都应是正确无误。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用生物科学的语言(或专业科学术语)来表达,内容必须是真实地反映生物体和生物界的客观规律。

如:有的教师在生物的多样性教学中讲:“生物界的种类十分繁多,有千百万种”,在生物学教学中讲“种”是有严格科学概念的,但从“种”的概念出发,只能讲:“至今已发现的生物有二百多万种”。

思想性是指教师用正确的方法、观点去阐明教学内容,注意发挥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观点必须是正确的,应是以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作为指导,用语要辨证,不要绝对化。

如:有的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把生物界的对象和现象作拟人化或目的论解释和简单地以非生命的事例对生物作机械的比拟。(教学中,应始终贯穿生命活动、进化发展和生态的观点)

科学性和思想性是统一的,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性是科学性的重要保证。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既要防止因观点错误而导致科学性的错误,也要防止因科学性不严密而导致观点错误。

根据生物学的特点,讲授法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应具以下要求:

1)要科学地讲授生物学概念: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外延指所反映的事物,内涵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学生对 17

于概念往往抓不住本质,易于混淆,常造成死记硬背。所以,教师在讲授时,必须遵循感性——理性——实践的认识规律来形成概念,并注意以下问题:

A.要形象地阐明:概念是从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的,讲授时应用形象直观手段或联系学生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

如:

B.要确切地解释:

C.要注意概念的层次逻辑性:

D.要注意概念的相关性:

E.要注意用语义解释:

F.要注意用比较法讲解:

G.要注意分析概括:

2)要正确无误地阐述教学内容:一般需注意以下问题

A.贯穿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B.把日常用语科学化:

C.克服口头语言:

D.要实事求是,防止绝对化和夸张:

E.处理好化繁为简和深入浅出:

2.注意系统性和逻辑性

教师的讲授必须是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和逻辑性强。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不仅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还要注意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联系;不仅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前后段落的连贯,还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能认为系统讲授,就要面面俱到,主次不分。)

教师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的讲授使学生一方面能学到系统而完整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从教师的讲授中得到启迪,学会逻辑的思维方法。

教师的讲授还必须注意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年龄特征出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表及里,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例:《光合作用的过程》、《呼吸作用的过程》、《遗传与变异》、《生物的多样性》等节的讲授。

3.富于启发性和趣味性

讲授过程要善于利用线索材料和趣味材料,诱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能够根 18

据教师讲授的线索和趣味刺激进行独立思考,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弥补讲授法的不足。要做到这一点,应注意:

1).重视导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组织具有思想性、启发性和接受性强的导言,使学生了解教师要讲授内容的范围和重点,了解新旧内容间的联系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渴望心理,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创造讲授的良好开端和定向注意。

导言可从如下方向引入:

A.导言多从旧课的回顾与复习引入:如——高中生物的《呼吸作用》,可从《光合作用》的提问复习中引入。

B.导言可从实际问题引入:如——高中生物的《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从“人的发育现象”的提问中引入。

C.导言可从歌词、成语引入:如——初中生物的《遗产和变异》,可从“龙的传人”歌词引入;——初中生物的“河蚌”,可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成语引入。 ······。

2).语言必须富于启发性: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善于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开展思维、分析、判断和概括,促使学生通过积极思维主动地进行学习。

例:高中《光合作用的本质》、《新陈代谢的本质》、《细胞的分化》等节的讲授。

3).讲授的重点突出性和难点的突破性:在叙述、分析教材时要把精力放在重点的讲够,难点的讲透,注意避免平铺直叙。

例:高中生物《减数分裂》一节,可以把“减数分裂的概念”分析为三部分:发生时期、分裂特点和分裂结果,并把讲授的主要精力放在分裂特点这一部分,且特别要讲清在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变化行为,促进学生把握减数分裂的核心知识。

4).运用比较法进行讲授:在讲授时,注意把新旧知识或具有的实践经验加以联系比较,可以提高讲授的思考性。

例:高中生物《细胞增殖》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讲解、初中生物《花的结构》的讲述等。

5).用趣味形象材料语言进行讲授:在讲授时,注意选取和组织趣味形象材料、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和得体丰富的体态语言,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19

例:初中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行为》和高中生物《生物科学发现与发展》、《现代生物研究进展》等的讲授。

4.语言要清晰、准确、精炼,并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有机动性

清晰、准确、精炼、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有机动性等是采用讲授法的特殊要求。清晰、准确、精炼的语言,高低、强弱的语音和速度,取决于教师对生物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并要注意平时的训练。同时,教师讲授时,语言应时时联系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过程的动态变化而变化,使讲授进程与学生的学习水平一致。即教师教学时的讲授语言应适应教学过程的进程,做到有感染力和机动性。

5.设计并运用好板书

板书是教师讲授的提纲,也是学生听课和复习的线条。它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内容和重点,了解知识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从而使知识系统化。

板书的内容一般包括课题名称、内容的简要提纲、重要结论以及讲授中出现的名词术语、概念和过程的解析结构。

板书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准确无误、布局合理、、美观大方、书写工整。

1).板书的形式:生物学教学中的板书多种多样,常用的有:

(1).提纲式:是常用的板书形式。

(2).表格式:

(3).循环式:

(4).表解式:括弧式、流程式、混合式、比较表式

(5).图文式:

以上板书形式可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结合使用。

2).板书与讲授的结合方式:教师的讲授要注意与板书结合,结合的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基础和记笔记的习惯而确定。

(1).先写后讲

(2).讲一个写一个(边讲边写)

(3).写一个讲一个(边写边讲)

(4).先讲后写(讲完后写)

(5).综合性写

二、谈话法

(一)、谈话法的定义及优点

20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经验,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师生间相互交流的教学方法。

谈话法的优点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对教师而言,可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问题,作到因材施教,并能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检查反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谈话法也易于使学生保持注意力和较持久的学习兴趣。但由于谈话法需要教较多的教学时间和不适用于从未知到已知,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运用谈话法,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谈话法是属于探究性的,学生掌握的知识主要不是由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教师引导学生把发现的信息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加以重新安排,并进一步组织或转换,使它和原有的认识融合起来而获得的。

谈话法一般适用于从已知到未知,即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有时也可利用合乎逻辑的思维,从当堂了解的现象、事实和规律,去比较、推导、归纳以解决新的问题。此法不适应从未知到已知。

(二)、谈话法的类型及特点

谈话法根据在不同教学环节的运用,其谈话的类型主要有3种:

1.传授新知识的谈话:把谈话法用于传授新知识。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组织并提出一系列前后连贯、逐步深入的问题,通过师生间多层次的谈话,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观察有关的教具、标本、实物,在积极思维的基础上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运用谈话法传授新知识的特点:新知识的获得是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活动中来完成的。

传授新知识的谈话有两种形式:

1).问答式谈话:

2).启发式谈话:

2.巩固知识的谈话

3.指导实践活动的谈话

(三)、谈话法实施的基本要求(P张48)

1.要充分准备

谈话法既适用于从已知到未知,因此在组织谈话前,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1

作好:调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生的相关实际经验,必要时可创造进行谈话的条件。同时,准备时,对谈话的中心、提问的对象以及进行中可能发生的情况等,都要周密考虑。准备中,着重抓住谈话的问题,问题要求是:

1).体现主要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谈话时,应根据教学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组织谈话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不能为活跃课堂气氛,什么枝节问题或浅易事实问题都问。

案例:

2).具有较高的针对性、思考性和推理性

谈话时,教师组织谈话的问题要有鼓动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的作用,除了考虑提问的方式外,还应注意问题的逻辑顺序。杂乱无章的提问不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案例:

3).具有简明、多样化

谈话时,教师组织谈话的问题要使学生较为容易理解和回答,切忌提过长、意义含糊的、难以理解的问题。同时,问题的形式和提问的方式应结合学生实际多样化的呈现。

案例:

2.要妥善组织

1).问答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全体学生)——点(学生个体)结合,适时(学生)补充纠正。

面向全体学生要尽量避免齐声回答,齐声回答是经常出现的不良现象。一则学生会随声附和,不动脑筋;二则噪声大,影响课堂氛围,影响学生思维;三则教师难以分辨学生反馈信息,影响真实课堂的效应。

2).提问要有机动性

3).结论要科学精确

3.要重视总结

(四)、谈话法实施的主要途径(P周64)

1.利用学生已有的基础(感性经验和知识、能力基础)进行谈话

2.用比较分析归纳法进行谈话

3.摆出矛盾,并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去解释和揭示矛盾的现象

22

4.联系各种实际进行谈话

三、讨论法

(一)、讨论法的定义及优点; (二)、讨论法的类型及特点;

(三)、讨论法实施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其他教学方法

一、直观教学法

(一)、直观教学法的定义及适用性; (二)、直观教学法的类型及特点;

(三)、生物学教学常用的直观途径

二、探究法(发现法)

(一)探究法的定义及实施意义; (二)探究法实施的途径;

(三)探究法实施的示例

三、其他教学方法简介

第四节 中学生物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教学方法的确定

一、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综合性、发展性和补偿性(221)

二、教学方法的发展性和补偿性(221)

三、中学生物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选标准(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的确定225)

第五章 中学生物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1. 握中学生物学教材分析的内容与要求以及教材分析的基本途径,初步掌握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要素和方法;

2.

3. 理解中学生物学教材分析的概念、意义以及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了解中学生物学教学课型和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模式设计原理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教材分析

一、中学生物学教材分析的概念及意义

二、中学生物学教材分析的内容与要求

三、中学生物学教材分析的基本途径及示例

(一)、基本途径

(二)、教材分析案例

案例I:《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001级生物科学班 邱坤 )

这一小节,包括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和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二部分内容。从教 23

材的体系看它是《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节第二大主要内容即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的延续和深化,是我们以后学习遗传、变异等一系列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上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关于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中心,教材首先明确遗传的概念,然后,结合挂图讲解实验“为什么白鼠会生下灰鼠”从而引出并使学生充分理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关于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首先通过复习初一所学关于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的旧知识引出染色体,进而通过一些由于染色体缺失或增多而导致的遗传病实例说明染色体的重要作用。由结构决定功能这一规律引出对染色体组成的分析及DNA结构的讲解,从而提出基因这一基本概念。

案例II:《细胞膜的分子结构》(2001级生物科学班 易翠蓉 )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包括细胞膜的主要组成化合物和细胞膜的结构及其特点这两部分教学内容。

关于细胞膜的主要组成化合物,由于本教材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已讲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因此教材简要讲述了研究细胞化学组成所用的材料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小资料”的形式归纳出“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表。

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及其特点,教材首先结合图解讲述了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被支持的蛋白质分子分成两类:一类镶嵌在膜的表面;一类镶嵌或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然后,由构成分子特点推出细胞膜具流动性的结构特点。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对后续章节的学习十分重要,同时该知识点较抽象,因此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是教学的难点。最后,教材简要的讲述了细胞膜的附属物—糖被的结构及其功能。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直接影响到细胞膜的功能,同时与本教材第三章将要讲述的“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密切联系。

案例III:《生物的生殖》(雷静)

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最后一章的第一节,其内容有提升学生认识生物整体发展、发育过程的作用,形成对生物生殖类型系统化的知识框架结构的作用。在初中已学的生殖、发育旧知识的基础上理解生物生殖繁衍在生产上的运用;理解无性繁殖技术这一新的生物技术;对植物组织培养全过程及其意义有更深、更新的理解。本章 24

知识的重点也放在用比较生物生殖类型的方法向学生传授有逻辑性、层次性、条理性的知识,把以前凌乱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整理和巩固,运用一些练习题来复习为以后的知识学习进行铺垫。

案例IV:《细胞呼吸》( 王丽华)

《细胞呼吸》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呼吸作用是生物界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教材先简要概括的介绍了呼吸作用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呼吸作用的意义三大部分内容。教材以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来自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导语,在本章第六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的代谢》的基础上,开门见山的引出了呼吸作用的概念。接着又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了有氧呼吸的生理过程,指出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接着,结合图解的形式讲述了有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及场所。同时,以1mol葡萄糖为例说明了能量的释放、转移和贮存的数量关系。本节内容与其他章节的联系:主要是以第二章中的“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为结构基础;以本章中的“酶”“ATP”内环境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等为物质基础;以“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为能量基础。同时更有利于理解

第六章中基因的表达“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等所需能量。

案例V:《DNA的结构与复制》(王钰)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学生理解遗传学基本理论的重点。它对于学生理解后面的有关DNA的复制、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基因突变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由于课文中是直接给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而这个模型本身又涉及学生还没有接触过的许多化学知识,因此也成为这一课题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的过程讲授知识,另一方面要借助于直观教具——模型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这对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是非常有益的。

案例VI:《减数分裂和精子的形成》( 谢超 )

《减数分裂》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 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案例VII:《蛋白质》

25

本章主要通过对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分析,来说明生命的物质性。而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化合物之一,因此对蛋白质的学习是本章的重点。本小节讲述的主要知识点有:蛋白质的化学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组成单位以及分子结构。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其元素组成和相对分质量,重点在于讲解其基本组成单位以及分子结构。

案例VIII:《动物的社会行为》(舒微)

本节内容是以前面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动物的运动、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等内容为基础,是对动物行为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的进一步迁移和完善。同时,也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作一定的铺垫。从而围绕“动物行为”初步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虽有很强的求知欲,特别是对种种自然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对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往往很片面、肤浅,对架构知识和认识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较弱,对知识的概念、知识体系和能力的建构主体性不足。

案例IX:《动物细胞工程》(廖急英)

节选自高中生物选修教材第四章《细胞与细胞工程》中第二节《细胞工程简介》。 本节教材主要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介绍了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 抗体这三大常用的具有现代生物学范畴的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其内容主要是以细胞增 殖、癌变、免疫、生物膜系统、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等相关知识与技术的介绍为基础,是对前述知识的升华、概述和迁移,同时也为学生对相关应用知识的应用和构建相关现代生物技术体系作好了铺垫

高中的学生虽已学习了上述基础知识,且对于新知识的应用也有一定的拓展能力,但是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名词术语较多,学生对此也非常陌生,其抽象概括概念的能力也不完善,提炼认识这些技术的能力也还有限,易于混淆。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

一、 教学设计概述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是教育技术领域中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教材(产品)和制订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教学系统分三个层次:专业教学层次,课程(教材)层次,课堂教学层次。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课堂教学层次)

26

一般来说,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的特征以及教学内容,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安排做出全部计划,确定一个分析研究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并对预期的结果进行分析等系统的计划教学的过程。

它是一个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具有某种教学功能的综合体。所以,教学设计也可定义为:是运用系统方法,在对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媒体等)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课程资源,运用现代学习心理学理论,设计规划学习的程序、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的过程。

(二).教学设计的特点:

1.教学设计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大多是从教学内容出发,依靠教师的实验经验和个人直觉来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考虑得较多的是教师“如何教”,这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将继续发挥作用,因为这里也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教学过程的日益复杂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现代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有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要考虑教学背景、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因素,并用系统论的方法来加以统筹规划、组织,较多地考虑学生“如何学”以及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因而可以使教学活动真正达到优化的效果。

现代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进行试行、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修改方法的过程。这是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有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所以现代教学设计又称系统教学设计。

2.教学设计的特点:

系统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相比较,有如下特点:

1).现代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活动的预先分析与决策,是一个构思、策划并制定教学活动方案的过程;

2).教学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规划和组织,使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得到有序的、优化的安排,从而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

3).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针对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情境来设计问题解决程序的过程;

27

4).教学设计是一包含多元化的有机整体,它是由目标设计、内容方法设计、评价监控设计等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5).教学设计方案具有较强的机动性。教学设计方案作为一种对教学活动的预先分析与决策,毕竟不是教学活动本身,因此并非固定不变。

3.教学设计与教学计划的区别:(P郭171)

(三)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模式

1.教学设计的要素及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

无能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还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其教学设计的内容都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有四个方面,被称为“教学设计的四要素”。首先是教学目标的明确,甚至明确到单位时间的目标;其次是学习者特征分析,针对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的阶段和认识特点来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第三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所应采取的教学策略;第四是确定如何分析教学效果,检验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即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2.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四阶段)(P王49)

教学设计在实践上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第一阶段把教学设计看成是应用科学。(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认为任何学习的结果都是由一系列预先设置的学习目标所导致,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学习分解成各种类型的行为目标,根据这些行为目标选择适当的媒体和方法,为教学提供一种可行的教学序列。其倡导者大多是心理学家,如斯金纳、加涅等。)第二阶段倾向于用美学的方法对教学进行设计,重视美学形式对学生的影响,强调用美学效果吸引学习者的兴趣。(其倡导者是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媒体制造者。这一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教学中学习者情感尤其是兴趣的发展。)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侧重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主张教学设计不应该根据预先确定的目标制定机械的教学教学步骤,因为学习并不都是像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描述的那样可以通过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进行。学习应通过学习者自行探究和解决问题而进行,因而强调设计的探究、协作和创造性。这种教学设计过程确立了更为复杂的学习目标,以使学习者成为可以解决问题的探究者。)第四阶段教学设计强调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

以上可以看出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总的发展趋势是由原来的单一的应用科学形式转向了多样性的综合化形式。但不论怎样变化,教学设计过程都必须清楚地解决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学习者的特点是什么?二是教学目标是什么三是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 28

是什么?四是怎样评价和修改?对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处理和展开方式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3.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一个教学系统由教和学两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中又分别包含诸多要素:

中学生物教学论教案

中学生物教学论教案

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保证四要素的一致性,使各要素间相辅相成,产生整体效应。

同时,国内一些学者归纳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问题,提出四个阶段逐步展开的教学设计过程基本模式,反映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教学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1)分析阶段。教学设计者要对学习背景、学习任务、学习者进行分析把握。 (2)选择决策阶段。要求设计者对教学模式、教学媒体、教学信息资源以及设计

29

方式、方法作出选择和决策。

(3)发展阶段。要求设计者创造性地设计出产品,并考虑产品的可行性。 (4)评价阶段。这个阶段对整个教学设计作出评价和修改。

中学生物教学论教案

说,教学设计可分为两类:一是对长期教学活动的规划。如学年计划、单元计划和周计划等。二是对某堂教学活动的规划,通常称课时计划(教案)。 一般的教学设计,都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1)教学设计基于教学内容和对象的细致分析;

2)教学设计始于明确提出希望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及确定学习具体目标; 3)安排好帮助学生达成学习具体目标的各项活动(或称为教学策略); 4)设计测量学生目标达成的评价方法与工具;

5)根据学生具体目标达成度以及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对教学进行调整。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学习类型分析 2.结构分析 3.重点、难点分析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一般特征分析 2.学习风格分析

30

二.教学设计的操作方法与要求

教学设计是一个对长期或短期的教学活动进行系列地规划的过程和方法。一般来

3.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三).教学目标的制定

1.教学目标的分析

2.教学目标的陈述

(四).教学策略的设计

1.教学方法的设计

2.教学过程的设计

中学生物教学论教案

“六步三阶段教学”教学过程模式

三.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课型

(一)以传授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为主的教学设计(重点)

(二)以培养学生生物学技能为主的教学设计

(三)探究性教学设计

(四)主体性教学设计

(二)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模式设计(P赵)

31

第六章 教师的备课、上课与教学评价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备课的内容及程序,较熟练地编写教案并根据教案上课

2.理解备课的意义

3.了解并初步掌握生物教学教育评价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生物教师的备课、上课

一、的意义和依据; 二、备课的内容及程序;

三、教案的编写与范例; 四、生物教师的上课

第二节 生物教学教育评价

一、生物教学教育评价概述; 二、教学教育质量分析和评价的方法

第七章 中学基本教学技能与教学策略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1.初步掌握应用中学教学的各种基本教学技能

2.理解中学教学技能的含义以及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3.了解中学教学的基本策略

第一节 中学教学基本技能

一、教学技能概述

(一)教学技能的含义及分类

1、教学技能的含义: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接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对于教师教学技能的研究在我国还不深入,没有一个公认明确的概念。而国外在微格教学或教育技术的研究中一般都给予了较为明确的概括:

(1)、“基本教学技能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系列教学行为。它们具有可观察性、可描述性和可培训性,每一种行为又具有能分解为不同构成要素的特点。”(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克立夫-1991)

(2)、“教学技能是一套能够在学生中造成如期变化的特别有效的行为。”(印度《教育技术概论》)

(3)、“教学技巧是教学行为专业性的一个方面,它被认为是促进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最有效途径。”(《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

32

综合国内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技能可分为“导入技能”、“语言表达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等六种基本教学技能。

学习指导技能的含义及分类;

(二)基本教学技能的含义及分类

二、基本教学技能

(一)导入技能

(二)语言技能

(三)提问技能

(四)讲解技能

(五)变化技能

(六)强化技能

(七)演示技能

(八)板书技能

(九)结课技能

(十)课堂组织技能

第二节 教学策略

一、概念图策略

二、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三、探究学习的教学策

四、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策略

第八章 中学生物学教学的《说课》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中学生物学说课的概念、内容、特点和要求,能具体进行说课,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2.理解说课的意义以及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与教研中的作用

3.了解生物说课的评价

第一节生物学说课概论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育局于 33

1987发起,以后扩展到全国合地,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它是教师的文化知识、理论水平、教学活动的综合实践,有利于全学习、运用和教学实践之间长期难以融合的矛盾,得到很好整合作用,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教学活动。

一、说课的概念

说课就是要求教师在10分钟左右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用简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说课就是执教者在备课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地自已将要上的或已上过的课,阐述自已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学科教师、评委或有关专家、学者、领导进行评价,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之目的。它不失为一种考察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有效方式,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价值。但由于受说课的时间限制,听课对象以及理论要求等方面的影响,给说课教带来了比讲一节课更大的难度,把握不好不易成功。

说课主要是回答自已为什么这样备课的问题,是对备课的进一步认知。说课对执教者本人也是一个自我监控、学习提高的机会。在说课的准备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把备课中的隐性思维通过说课转化为显性思维,不断否定备课中出现的缺点和失误,从则相应地调节自己的想法,使有关的观点经过炼而清晰起来,并不断地加以完善。

二、说课的意义

说课活动的好处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答案。根据我们的实践和理解,说课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教

以往的教研活动一般都停留上几节课,再请几个人评评课。上课的老师处在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听课的老师也不定能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导致了教研实效低下。通过说课,让授课教师说说自己教学的意图,说说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自己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某一专题的说课,统一思想认识、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我们检查了很多教师的备笔记,从总体上看教师的备课都是很认真的。但是我们的老师只是简单地备怎样教,很少有人会去想为什么要这样备,备课缺乏理论依据, 34

导致了备课质量不高。通过说课活动,可以引导教师去思考。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教学,这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3、说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通过说课,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理清教学的思路。这样就可以克服教学中重点不突出,训练不到位等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具备不一定的理论素养,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用语言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及设想表达出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5、说课没有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

上课听课等教研活动都要受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说课则不同,它可以完全不受这些方面的限制。人多可以,人少也可以。时间也可长可短,非常灵活。

三、中学生物学说课的特点

1、时效性——有时间的限制

2、艺术性——有教学安排的艺术、说重难点的艺术、语言的艺术等艺术;

3、高难度性——由于时效性和艺术性,加之说课的对象是教育同行,教师心理压力大,所难度大;

4、可操作性——说课内容的编排可以通过精心的设计实现的。

5、实用性——说课的内容可以培养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能力和水平、可以指导教师具体的课堂教学工作;也可作为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依据。

四、说课方案与教案的区别

一般意义上所讲的“备课”是指“写教案”而教师在备课中所投入的智力及智力活动所得到的深度,不可能在一篇教案中完成展现出来,正因为如此,容易导致备课过程的简单化和形式化,并可出现抄教案的不良倾向,而“说课方案”则要求教师把备课过程中的内在思维活动外现出来。“说课方案”与教案有两点不同之处:

1、前者重思路、重教学原理的应用;后者重过程、重设计完美性。

教案只需写清教什么和怎样教的内容。教师设计的思想过程没有体现 出来。而“说课方案”则教师不仅要向同行说出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还要重点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教学法、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使听者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样促进教师得到教学性、教育性与艺术性的 35

完美统一,从而实现由教书匠向教育行家与专家的根本性转变。

2、前者针对专家;后者针对学生。教案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教师,因此要把教学过程一步一步写清楚。“说课”的对象是教师或研究人员,因此有关教学程序的具体内容只须作概括介绍,只要听者听清“怎样”和“为什么这样教”就行了。

五、生物学说课与讲课的区别

1、“说课”对象是教师、评委或有关专家、学者、领导;“讲课”对象则为学生。

2、“说课”主旨是执教者在备课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自已将要上的或已上过的课,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让听者了解教学主案及如何达到育人的目的;“讲课”是通过现场课堂教学践来体面教学设计,直接进行教书育人。

3、“说课”主线是讲教学设计思路和原理,让听者推测教学情况,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讲课”,则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教学活动。

4、“说课”重点是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法依据;“讲课重点则是知识传受、能力培养和学科思想渗透。

5、“说课”属于教学研究范畴;“讲课”属于教学实施范畴。所以,“讲课”与“说课”完全是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和反映教师业务水平的两种不可替代表式。

在说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说课”不等不备课,教师千万不能照教案去说;(2)“说课”不等于讲课,教师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3)“说”不等于背死课,教师不应将事先准备好的“说案”一字不漏地死背下去;(4)“说课”不等于读课,教师不能拿着事先写好的材料去读。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要紧紧围绕一个“课”字,突出“说课”的特点,完成说的过程。

“说课”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执教者对所教课题把握的程度驾御的能力,反映出执教者的实际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是见真功夫的地方。“说课”活动的开展不可促进学生精通教材、提高自师范素质。

第二节 生物说课的要求和内容

一、说课三要素

1、说教材,明确“教什么”。

首先,说课者必须明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认真钻研教材,说清某一课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整个学段中的任务。这样,说课才不会迷失方向。其次,要说情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了解知识的连续性和延续性,要从单无组成的科学系统来说清教材的重点要求。第三,教师要将教材、教参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说清教 36

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特点,理清教路、学路和知识技能训练的“线路”。

2、说教法,明确“怎样教”。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同样一种教学方法由于教学内容不同,学生实际不同,教学程序也是多种多样的,说课时,要求说出具体的训练内容,分析学生在接受知识与能力转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与对策。

3、说教理,明确“为什么这样教”。

“教理”,即教学的理论依据,说课时,要求教师从教育心、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上说出自己运用该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尤其要从科学教学法的角度阐述所持教法的特点。说清了“为什么这样教”,包括大纲依据,课文编写,意图依据,教学论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依据等。听评者就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

总之,说课的重点应放在说清思路、说清教学过程、说清教学方法;而讲课的重点则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换句话说,说课重理性和思路,讲课重感情的实践。因此,用极有限时间完成说课,必须详略得当。

二、生物学说课的要求

说课是对课堂教学方案的阐述,也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那么,模拟实习时说课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呢?

1、要体现生物学科特点。每个学科教有自己区别于其它学科之处。教学重在推理演示、理化强调实验操作,英语注重情景会话,历史讲究年代事件,语言则以读领悟见长??。因而在教材的处理,知识点的呈现上必然会带有该学科的鲜明特色。说课时必须符合中学教学大纲和本学科专业特点,给评委、听课教师在场的其他观念留下深刻的印象。切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单调乏味。

2、要条理清晰,思路清楚,语言流畅。思路清楚,条理明晰,语言流畅,这是说课的基本要求,也是执教者的业务素质、敬业精神的综合体现,听课者和评课者对某一个教学课题的切入点选择得是否巧妙,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恰当等问题可能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说课时要做到表达清晰、富有感染力,恐怕不会有多少争议。

3、要注意可操作性。说课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而说,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方法、手段的根据本指导。如果说课不能或不便在讲课中实际操作,它 37

就变成了纸上谈兵,那是我们所不取的。

4、要有点理论色彩。说课一方面要按常规说清楚教学的一般过程、方法,同时要阐述这样设计的原因、依据。这就要求执教者要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并自觉地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活动,才能逐步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的盲目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5、要突出创新意识。教学设计是富有创意的心智活动,凝聚着执教者的经验,体现着个人才智。好的设计都有教学着力点,都有激发授课对象思维火花的闪光点,说课时必须把这些出彩之处突出来。另外,说课本身也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应该常说常新,不落俗套,摸索出适合于自己教学风格的说课模式。

6、要展示个人风采。由地学识、阅历、气质以及习惯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因此,即使是同一学科的说课,每个执教者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应该展示自己的长处。

三、生物学说课的内容

模拟学习中说课主要是执教者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把自己怎样进行备课,备课时进行的教学设计、教学安排和盘托出,供评委、老师及同学评说。通常情况下,内容包括:

1、教材。说教材是说课的基础环节,执教者本人要在认真钻研教学纲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处理的打算和依据。具体可分为:

①说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该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一般化学课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三个方面),它对课堂教学活动起宏观控制作用,也是教学后续评价的重要依据。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表达时应尽量突出学生学习的结果;尽可能表述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表达时应尽量寮出学生学习的结果;尽可表述具体,可以测量,力求避免使用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词语,如“知道”“理解”“掌握”等:能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

②说教材关键、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其依据。阐述所讲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全册教材及某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物点;本课题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及其与前后内容的联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附件(如插图、资料等)处理要点。

教材关键主是教材中的重点。它是教材内容表现出来化学学科知识内在的联系或本质,是教材着力叙述的部分。教学重点是教学过程中需要着力讲解或讲座的部分。其确定依据的解释要从教学目标2、学生基础和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等方面来说明。有 38

时教材关键就是教学重点,有时教材关键不一定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确下的依据要从造成学生难懂的原因来说明。学生难懂的原因,一种是教材内容较深或概念比较抽象;一种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或基础知识;一种未能实现相邻学科知识的迁移,有时难点和教学重点重合,或难点发生在关键问题上,如难点属于教材内容的次要部分,则要说出教学时对难点的处理、时间的比例等。

2、说教法。说教法就是要说明该课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依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种多样,

①说教法组合及其依据。教法的组合,一是要考虑能否取得最佳效果,二是要考虑师生的劳动付出是否体现了最优化原则。一般一节课以一二种教学方法为主,穿插渗透其他教法。说教法组合的依据,要从教学目标。教材编排形式、学生知识基础与年龄特征、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学校设备条件等方面说明。

②说教学质及其依据。教学手段是指教具的选择及其使用方法。要尽可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具的选择一是忌多,使用过频,使课堂教学变成教具的展览;二是忌教学手段过简,不能反映生物课直观性的特点;三忌教学手段流于形式,对教学手段的依据,要联系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设备条件、主要教具的功能等方面作出解释。

3、说程序。这是说课最重要的一环,要求说课者说出某一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每节课主要环节的教学设计以及本课教学重点、难点所在及其依据。教学程序是由教学方法决定的,教学程序的设计要和所选择的教学方法相一致。

①说教学思路的设计及其依据。教学思路主要包括各教学环节的时序安排及其内实结构。如课堂怎么开头?教授内容分几个段落?各段落的教学分别先讲后读再练,还是先练后读再讲?如何使用相关直观教具?如何提问和组织讨论?各教学环节之间如何过渡?如何小结?最后怎样结束?等等。整个教学思路要层次分明,富有启发性,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逐点解释教学思路设计的依据。依据的解释要联系教学、学法、教学手段、学生的认识规律等方面加以说明。

②说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并联系实际教材内容,学生基础和教学方法等说出依据。

③说板书设计及其依据。说板书设计,主要介强这堂课的板书是类型纲目式、表解式、还是图解式?什么时候板书?板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板书的展现形式是什么???等。板书设计要注意生物知识科学性、系统性、艺术性与简洁性,文字要准 39

确、简洁。说依据可联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本身特点等加以解释。

4、说实验。说实验是生物学科说课的重要一个环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说实验的原理和目的:②说实验成功的关键;③说实验的创新。

5、说学法。说学法指导及其依据。学法就是学生学习生物基础知识的基本实验技能的方法。说学法就是要说出教者如何运用恰当的方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沿着由“学会到会学”的道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学法指导必须说明在实际教学中主要进行了哪方面学习能力、习惯的养成,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手段来调动优秀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的学法指导,是智能发展目标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生物课的学法,主要包括学习生物知识的常用方法、生物实验的观察方法、再现与保持的记忆方法、学习生物基本技能的方法和运用生物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学法指导的依据,可以从该课的知识培养目标、学生基础(包括知识基础与技能基础)与年龄、特征、教法选择与教学手段等方面作出说明。

6、说练习。一般是教师根据该课内容的教学目标,有目的地选定或编制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达到巩固已学知识和运用已学知识的目的。因此,它也应该是说课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教师选定或编制的题目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说练习,就是说明教师想选定或编制哪些题目和想要达到的“国标”等。不过,教师在说题目时,应简明扼要,?须面面俱到,应选择主要的讲述。

说课的形式可以多样。除了讲课前的说课,还有上课以后的说课。而且由于已经有了课堂实践的检验,可以在前述说课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上课的感受进行说课,重点说明上课过程哪些方面体现了备课意图,包括对学生达标情况的分析,说明自己作了哪些变和调整,作调整的意图和效果,提出进一步改进的设想等。当然,这种说课对教者的要求更高。经常开展说课活动,可以在教师中形成钻研教学业务、学习教育理论的浓厚气氛,加速教师都要及时进行讨论评价。甚至可以边说边讨论边评价,以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

第三节 生物说课的艺术

一、说课艺术的核心

1、说课要突出“新”。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只有创新才能突出说课的艺术。新是说课成功的关键。

方法新——不能平铺直叙。

40

结构新——要有起伏,高潮直叙。

练习新——要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智慧。

手段新——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图文并茂。

设计新——从导入新课、展开新课、巩固新课、结束新课等几个环节,要环环紧扣,具有新意。

开结新——开课到结尾要吸引听者,引起共鸣。

2、说课要体现“美”。美是艺术的核心。说课要跟讲课一样处处体现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内容美——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感受美、提炼美、提示美;

语言美——教师语言美是决定说课成功的关键;

感情美——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没有强力的情感,不可能把课说得成功。(表情亲和融合、讲授激情投入)

板书美——板书是教师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它以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教态美——教态是沟能师生情感的桥梁,教态美可以唤起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仪态端庄自然、着装整洁大方)

3、说课要找准“说点”说课的对象是教学的同行,他们会审视你的一字一句,一举一动。包括教学方法采用、教学的重难点的突出、教学环节的把握以及教学语言、语气、表情、称呼等。

因此,说者因置身与听者思维与学生思维的交汇处,站在备课与讲课之间。变换“说”位、编写“说”案、研究“说”法、找准“说”点。

4、说课要把课“说”活。说课的重点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上。即说课重理性和思维、将可重感性和实践。因此,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说课,必须详略得当、繁简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的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听众觉得没必要;说的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

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主要的一点就是因材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取“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点和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绘声绘色,使听众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听众都有“词已尽意无穷”的感觉。这就要求说课教师认真钻研说“材”说“案”,灵活选用“说”法,准确实施“说”程,这样,才能把课“说”活。

41

二、说生物教材的艺术(包含说教材、说目标)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2本节课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3、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说生物教法的艺术(包含说教法、说程序、说学法、说练习)

(1)、引入新课设计;(2)、教学思路和课堂结构设计;(3)、教学方法设计及其教育理论依据;(4)、活动方式设计;(5)、教学情境设计;(6)、学法指导设计;(7)、课堂设疑设计;(8)、教学高潮设计;(9)、课堂板书设计。

1、引入新课设计

新课开始能否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处于激愤状态,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引入形式应多种多样,可促人深省的发问、可背景丰富的实例、可引学人入胜的故事。简单明了的实验等多种途径进行引入新课。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创设最佳的情境。

2、教学内容设计

对于新知识的建立必须与知识的结构与学生的认识统一。例题与习题的选用要有针对性、层次型、多样性、趣味性、整体性、适度性。

3、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设计要体现课文特点、体现教学过程。要符合教学原理。

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教学原理。

教法设计要研究学生的求知起点、技能状态、思维方式考虑可接受性。

4、教学情境设计

好的教学分为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共振。通过启设部问创造情景;通过动手操作创设情景;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景。

5、课堂提问设计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沟通师生间的感情。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意向,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一环。

课堂提问注意要:确切性、系统性、层次性、启发性、针对性。

6、课堂板书设计

识记的信息有80%来源于视觉。所以板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

①体现知识脉络——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的过程到相关知识的纵横联系。 42

②体现活动脉络——让学生看到怎样问题、如何寻找对策。强化学生参与。 ③体现美的感染——板书的布局、层次、色彩、大小等因素的设计。

体现严谨、简洁美、对称美。

7、教学高潮设计

教学高潮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得到顶点。他是教与学得到最佳配合状态的时刻。设计高潮的方法;通过课堂表演或巧设悬念引发教学高潮。

四、说教学程序的艺术

1、讲授型教学程序设计

教授型程序:①铺垫引入,展示目标;②启发诱导,探求新知;③变式练习,反馈校正;④形成测试,评价回授;⑤归纳小结,深化目标。

本程序的特点是: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研究探索。

2、自学型教学程序设计自学型程序;①诊断学习,辅垫引入;②出示提纲,引导自学;③提问精廛,设疑解惑;④形成训练,证明评价;⑤归纳小结,发展深化。

本程序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3、研究型教学程序设计

研究型程序:①创设问题,明确目标;②独立思考,互相研究;③提问精讲,设疑解惑;④变式练习,反馈校下;⑤归纳小结,发展深化。 本程序的特点:强化了学生之间的互相研究、探索和争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发现型教学程序设计发现型程序:①创设问题,引导探;②产生猜想,指导论证;③运用结论,多方练习;④归纳小结,发展深化。

本程序的特点;让学生去观察、探索、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是诱导、点拨和创设问题的情境。

五、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的艺术

1、突出教学重点的艺术

①抓住题眼(题目的含义)分析;

②抓住教材的关键字词分析、研究;

③抓住教材中概括性、总结性的中心句、重点段分析;

④依据教材内容结构,层层深入;

⑤运用图表、模型、多媒体等突出重点;

43

⑥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急于救解的悬念突出教材重点。

2、突破教学难点的艺术

①集中一点法——通过许多问题的讲解集中解决一个主要难点问题。

②化整为零法——把一个比较难懂难解的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见指导学生弄懂小问题,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③架桥铺路法——设计一些铺垫,通过架“桥”铺“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④提问助答法——把教学难点化解为问题形式,通过提问助答等方式式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⑤迁移过渡法——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通过知识妙的迁移,帮助解决难点。 ⑥暗示点拨法——对教学中学生思维受阻或产生偏差时,应抓住症结所在巧妙点拔,是学生豁然开朗。

⑦动手操作法——通过有目的做演示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可有效突破难点。 ⑧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把不易理解的难点展示出来,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六、说生物实验的艺术

①生物实验的关键内容——说出生物演示实验成功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②实验的公示性和趣味性——说出生物演示实验对学生的示范性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内容。

③实验的创新设计——说对生物实验的改进、创新内容的设计。

第四节 生物说课的评价

说课活动能调动师范大学生学习教育理论、钻研大纲和教材的积极性,而评说活动的开展,则更能促使他们从更高的理论高度去研究说课,把握说课的方向,从而更有效地促使其自我加压。提高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一般而言,评价的内容应与说课内容相对应,包括评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方面。

一、教材分析的评。评析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程序

1、说课者对教材地位及前后联系的理解、分析是否正确;

2、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明确、具体,在教学设计中有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恰当,能否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

二、说课教法的评价。评析教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合理

1、是否适合该学科的教学要求、特点,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合理;

44

2、是否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选用教法;

3、是否符合学生的状况特点及对策是否合理;

4、是否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法的评价

评析学法是否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1、学法是否配合教法,与教法相适应;

2、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指导,所应达到的不同目标等;

3、是否明确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和学习习惯。说课讲演的评价。

四、教学程序的评价

评析教学程序的设计是否科学,是否能达到教学目的。

1、授课内容是否科学了思想教育;

2、教学结构是否合理,重、难点是否突出;

3、教法是否灵活多样,媒体运用是否恰当,学法是否指导得当。

五、说练习的评价

评析练习是否围绕教学目标,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设计。

1、内容上是否围绕重点,巩固新知;

2、层次上是否逐层深化,拾级而上;

3、形式上是否注意变换,方式交替;

4、数量上是否适度适量,紧凑而可以完成。

六、说课讲演的评价

评其表述是否语音正确,感情充沛,神情并茂,逻辑性强,语速适中;评其对教学指导作用,评其理论阐述的准确性;评其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严谨、可信、可用的情况。

1、使用普通话情况;

2、语言规范清晰情况;

3、讲演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4、讲演的思路和条理性;

5、教态情况;

6、肢体语言的运用情况。

七、说课答辩的评价

45

1、准确性——回答题目内容的准确程度,是否跑题或偏离题意要求。 2、敏捷性——对专家提问、插问的反应程度和应对能力。 3、思辨能力——对问题的辩论、探求、演绎和拓展能力。

为了便于操作,评分不防简化头绪,将等级定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部分。各项指标基本到位即可结合格分,对说得特别清晰、严谨、精彩甚至很富创意的则可酌情浮动,一时难以决定的可通过协商解决。如下表一所示。表1 说课评价量标表

中学生物教学论教案

46

第九章 中学生物学实验与生物课外活动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中学生物学实验的内容及要求以及初步掌握生物学实验的指导方法;

2.理解中学生物学实验与中学生物学课外活动的关系;

3.了解中学生物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指导方法。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实验

(一)中学生物学实验的内容及要求;(2)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类型及适用要求 一、

(一) 中学生物学课外活动 生物课外活动的意义和组织形式;

(二)生物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指导方法

第十章 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研究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1.初步掌握中学生物学教育研究的方法和研究 的一般步骤

2.初步了解国内外生物教育教学研究的动态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47

中学生物教学论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