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职工医学院科研计划项目课题申请书

课题编号:

河南职工医学院科研计划项目

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                                     

申 请 人:                                      

所在部门: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申请日期:                                     

河南职工医学院科研外事处

20##年制

填  表  说  明

一、河南职工医学院科研计划项目课题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的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地逐项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如无该项内容请填“无”,各栏空格不够,均可加页。

二、汉字请用国家公布的标准简化汉字,数字请用阿拉伯数字。《申请书》请采用A4规格打印。

三、封面右上角的“课题编号”由科研外事处填写。

四、研究经费以元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五、申请书左侧装订,用A4纸打印1份,与word电子文档同时报送,由各部门签署意见后汇总报科研外事处。

  

 

一、基本情况

二、研究内容及意义(立题背景、立论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实用价值分析等)

三、研究目标、预期结果、项目实施的计划进度

注:时间安排以月为单位

四、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五、实现本课题目标已具备的条件和基础(过去的工作基础;主要实验设备;现有研究技术力量)

六、项目创新之处

七、经费预算

八、审核意见

 

第二篇:河南职工医学院

河南职工医学院规划设计说明

第一章 建 筑

概 述

● 建设项目名称及规模

河南职工医学院新校区,占地800公顷,其中教学科研区用地700公顷,生活区用地100公顷,设计规模为在校生6000人。

● 河南职工医学院概况

创建于19xx年的河南职工医学院是河南市的三所示范性高职 院校之一,20xx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转制为普通高等学校。经过十四十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理工为主,兼有经济、管理、社会人文学科,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多科性地方大学。目前学校正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以争创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为目标,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同时,继续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和以继续工程教育为主的各类培训,积极为河南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 建设的依据和理由

河南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高技术应用型人 才。河南职工医学院长期以来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原校区狭小分散,严重阴碍了学校的发展。因此河南市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将学校整体搬迁至浦东新校地区办学,为学校在河南乃至全国创立一流的高职院校,及今后的长足发展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筹建河南职工医学院新校,是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新校区建设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项目。

新校区基地位于河南市浦东新区曹路镇。基址北以金海路为界,南至秦家港,西临河南市外环线500米宽绿化带,东有规划中的20米城市支路。用地平坦,交通便捷,金海路西连浦东世纪大道,距河

南市中心20公里,基地公用配套条件较为成熟。选择新桥地区作为河南职工医学院新校区,解决了学校发展的用地困难,更使学校能够立足浦东,服务河南,辐射全国,联系世界,融入了浦东新区改革开放、蓬勃向上的时代大潮中。

规划指导思想

● 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内涵变化

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将是:教育民主化、教育终身化、教育职能多元化、教育结构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内涵,由传统的只注重知识技能传授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精神、教学并重、知识传授与身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方面转化。这一趋势是本校园规划的理论基础。

● 结合申城“海派文化”和浦江两岸齐发展的城市形态特色和

时代风貌,创造绿色校园的形式特征

新校区为北窄南宽的水网地带,南北相距近700米,南侧宽800余米,而北端沿路仅260米左右,用地范围内需要保留秦家港、西横圩沟两条河流的自然景观,又地处外环线500米林带东侧,因而尊重环境,保持大环境的水形地貌,创造绿色校园的形象,不但可使学院成为社会的资源中心,同时也是大学自身和地区发展的需要。

● 遵循社会公共事业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律和操作模式

河南职工医学院新校区工程是一项重大的公共事业项目,其 投资大,周期长,影响广泛。在规划设计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优化,达到功能合理、投资经济、节能省地,既能分期实施又相对完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总体规划设计思想

● 人文精神

校园总体规划设计的中心是提供不同层次的场所,以邀召所有

教与学的人们进行多层次的交往,达到知识的掌握和身心的全面发展。这一包含人文精神的设计思想可概括为以下五点:

1.场所尺度:合理近人的场所尺度,不仅促成不同的人际交往,且增加同心凝聚力。

2.领域的归属感:空间设计中包含从公共性到私密性不同层级的完整空间系列,同时通过诠释这种层级的各种手法,标示场所的归属感和参与感的相关特征,以期避开归属感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3.基地的几何特征:基地的几何特征是场所记忆性的线索。

4.社区活动的舞台:场所邀召各类使用者参与,使得场所和使用者的“吻合”应有从紧到松的不同层级,使得场所给人以愉悦之意,给场所赋予记忆性。

5.活跃因素:光线、气候和地面植被的改变,水体的主导风的引入,使之成为活跃场所的元素。

● 理性结构,山水情怀

1. 引入周边风、林、水及河南人文景致于校园,整体融入区域 地景,形成天、地、人合一的环境。

2. 表达基地所处自然地形南北轴向方向性。

3. 前瞻性的生态校园,强调自然资源回留运用的环保及能源节 约观念。

总体规划构思

● 尊重基地中的地形水貌,服从地区人文和自然景致要求,融汇

沟通基地内的水网,形成湖面和小型山水园林,并使之成为校 园中的地景。

● 以风水绿洲为中心,动静分离,疏密互见,内外有别而又相互

渗透的功能分区。

● 反映教育民主化趋势的自由式校园布局,强调意境创造上的内聚

性;同时体现工业高技化特征。

● 人流车流分离,高效便捷的路网结构。

● 聚散合适,适度聚集,形成建筑布局的关联性。

● 线性骨架,弹性生长,分步实施,相对完整,逐步成型的操作模

式。

规划布局特点

● 自己式的校园布局,反映教育民主化趋势,强调意境创造上

的内聚性

规划以脉络的几何构图与“曲水绿洲”为主题的环境景观相融 面成自由式校园布局,表达山水情怀与结构理性交织,秩序与诗意相融的人文精神,传递着蕴含传统意味的现代气息。在自由式构图中,形式和空间的张驰、疏密、刚柔的对比以及合理近人的尺度而产生的场所同心感、归属感,自由式校园布局是由绿地型、景观型、广场型和林荫道型空间以及河岸亲水空间组成的公共开放空间网络,人行空间网络和车行空间网络所形成的校园空间网络成长而来,是植根于水土的肌理和脉络,是一种带有生态趋势的校园布局,这种布局趋势也顺应主导风向、波向、朝向,因而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大学师生特别看重学校的传统,而学校的传统又往往与校园的某个广场、某条大道、某幢建筑有联系,师生们正是通过这些广场、大道、建筑等逐步了解、认识学校的历史,取得认同感,增加内聚力。

● 合理的功能分区,不同功能的界定,有机成长的校园

校园主入口垂直于金海路,位于用地范围北端居中。校园分区 按动静、内外等功能划分为行政区、教学区、实误码科研区、运动休闲区和山水园七个区域。

1.行政区包括校、系行政用房,组合形成一幢综合楼,位于学校主入口东侧,分为对外接待和对内管理服务两大功能,分设出入口,可相对独立运作。

2.教学区以公共教室组团、后勤服务区为主,位于行政区用地南侧,与行政大楼一同在曲水一方,两者紧密相联。

3.实训科研区内是实验实训科研中心、图书馆、国际学院等,位于校园用地中心地带,环绕着“曲水绿洲”的主题布置。

4.宿舍区内是一组学生宿舍、公寓组团、食堂综合体和运动场地,位于校园用地内西横圩沟以东的独立地带。

5.运动休闲区内则是集中了大量的排球场、篮球场、网球场、

一个标准田径运动场和一个体育馆、一个游泳馆,位于校区用地西南向外侧地带,临外环线绿带和秦家港。

这一布置既把规划用地西南角较大但呈锐角的场地,通过建设正南北向的运动场予以合理利用,又可把运动场地、沿河绿地、预留发展和与市外环线生态林地系统联成一体则构建校园生态绿轴的必要举措。同时,体育馆、游泳馆的布置与设计也充分考虑向外展示职工医学院形象,方便本校学生员工使用。

6.后勤服务区包括紧邻运动场地的学生教工活动中心,位于教学区和宿舍区连接处的快餐厅以及医务所、浴室等,顺应人流活动规律,方便生活又相对集中。

7.山水园处于校园生戊景观轴的中间和诸分区的交汇处,既调节了校园内的小气候和学术氛围,又为整个校园的地景。

一般车行、货运都在五大分区外围,不进入各个分区、组团的内部,使得功能分区不仅在理论上成立,在实践中也能实现。

● 人流车流分离的交通体系,创造高效便捷的路网结构

一条贯穿南北的曲直线和东西向的弧形车行道把教学区、运动 区和生活区,首先分开。南北向这条最主要的车行道长约850米,道路景观安排得丰富、活泼,不仅经过主要的学校建筑,而且可以看到大片的中心绿地、广场和湖面,是线型骨架的主干。

其余几条次要的车行道都尽量在校区外围通过,不影响各大分区内部的宁静,设计中也力图减弱其形式上的几何性。

整个路网系统,在秩序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秩序,骨架系统在传统基础上更趋于合理性、人文性、生态性。

路网结构的合理性还在于其对于国家有关交通、消防、卫生防疫等相关法规规范的充分尊重与满足。规划建筑以多层为主,所有建筑外围均设有环形消防车道,短边长度超过24米的建筑物封闭内院,均设有消防车道进入。

沿左右两条南北向干道一侧均布置有大量的汽车停车泊位,在发展用地和游泳馆南侧秦家港北绿化带中也可以布置相当数量的地面停车;实验实训科研中心底层西侧架空,除消防通道外,均设为自行车库。各功能分区亦布置相应数量的停车场库。

● 聚散适宜的建筑布局,适度集中的关联性

相对集中的布局不仅节省用地,还符合学科发展的大趋势。当 今的学科发展,高度重视新型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极力鼓励学科的整合和跨学科的研究。许多大学都希望通过这种整合和渗透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提高人才的适应性。

在规划中,围绕着“曲水绿洲”,各教学组团逐次布置,构成校园的平面基本骨骼。把实验实训科研中心、图文信息中心、国际学院及公共教室组团,按结合紧密程度和闹静分区原则,分成几个体部,以廊、楼梯、塔楼相连,组成了不同形式的庭院,这一构成使得教学、科研实验、资讯和行政管理联系便捷和有序。

这一强调关联性的设计理念也运用到了生活区的规划中,学生宿舍组群基本构成一个大的组团集中布局,组团由若干可生长的宿舍单元楼组成,互相高低错落,前后以廊相连,形成宜人的庭园院落,不仅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又节约用地,便于管理。学生活动中心和食堂、浴室、运动场地或围绕或综合在组团周围布置,形成大的学生社区,有利社区化服务、管理。

● 线性骨架、弹性规划,分期实施,逐步成型的可操作模式

新校区规划留有发展用地,分期建设可能周期较长,未来科学的交叉重组以及学校发展的不确定性,要求规划在制约中有一定伸缩的可能,使得校园发展均衡有秩、有机统一,而且一期完成后有相对完整的校园形象和环境特征,后期施工建设对一期校园干扰较小。规划中留有余地使得校园的未来可行。而出留出的发展用地位置适宜,通过简单垢植被、景观布置,即可使其成为生态校园有机、有效的组成部分。

● 聚散有致,纯静清雅的环境特色,创造“山水学林”的绿色校园

意境

“堂虚绿野尤开,花隐重门约掩”。绿色校园的设计意念,是将 校园布局因地就势,处处成景,建筑错落有致的生态校园。

进入金海路侧的主入口,通过简捷明快的校大门,以严谨、庄重的绿化带状空间为引导,来到大门前开敞的主题雕塑广场——“腾飞”,周边配置环形绿化;雕塑东侧即为造型新颖别致的行政中心大厦,两者互为映衬;绕过环形“腾飞”广场,沿着中间南北向的水上林荫大道,来到了视野更为开阔的湖面上,湖水左右流转,富于变化

和节奏,湖的对岸即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实验实训科研中心,这一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建筑,投入眼帘,意示着核心区“曲水绿洲”的到来,其“绿洲”即为实验实训科研中心圆形大厅与南北两侧绿化结合形成的聚合性人文绿化广场;“曲水”即为源自周边水网,而贯穿整个校园的人工湖面活水系统。雕塑广场、绿地、湖水和建筑相互结合,呼唤出“山、水、学、林”校园四大景观元素。

中心区的湖水渐渐变成细流,延伸到处于学生生活区、图文信息中心和运动休闲区中间的山水园中,既丰富了校园地景,又使学生生活环境更纯静、优雅,透出淡淡的田园风情;园中小小的山丘成为各个视角的对景。另引支流分别进入宿舍区和学生活动中心内庭院,聚成颗颗明珠,镶嵌于幽幽学林中。学校用地西侧为规划中河南市外环线500米宽的防护绿化林带,通过校园内的生态绿轴和景观绿轴,与校园绿化融成一体,呈现生态校园的空间形态。

沿着校园内车行主干道,布置着主要的带状绿地,它们在功能上软化了各区与道路的接壤,隔离了道路上的噪音和车行干扰;也在视野上丰富了道路景观,形成校园中的景观路,而不是传统上简单的车行道。这些带状绿地贯穿了整个校区,成为学生间交流的纽带,在“腾飞广场”和“山水园”形成了两个高潮,一个是学生聚会的场所,一个是清幽明净的林地草坪,犹如这条纽带上的两颗明珠。

另外,建筑布局中的庭院空间、院落空间,强调环境的意境,尺度上怡人,功能上合理,从小处着手,以植草砖铺地为主,点缀草坪、观赏树种,配以灯具、座椅,塑造绿化空间的实用性、人文性,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

中心广场

● 中心广场位于新校区的核心位置,组织着核心教学区的各个教学

楼及科研、信息机构,表现着大学的个性。

● 中心广场以“绿洲”为中心向外层层扩散、发展,“曲水”先在

这里汇集成湖面,再向外延伸出去。

● 新校区的核心建筑——实验实训科研中心,临水而建,北侧留出

大片水池广场,并以圆形聚会共享空间,与周边建筑形成强烈视觉联系,结合自由而有序的水岸线,与图书馆结合起来,不仅利

用了原有的水系地貌,还结合建筑物的功能组织,成为宛若天成的“绿洲”,强调了中心区的多维校园空间。

● “曲水”并非强加的水系,而是利用了基地中原有地状面貌,围

绕着“绿洲”形成开阔的水面,使实验实训科研中心与公共教室组团隔水相望。

● 绕过家训中心圆形大厅,转而进入南侧另一块相对封闭的庭院空

间,以图书馆、实训中心、国际学院组合而成的这一建筑组群仍围绕着“绿洲”,呈环状布置,由廊道连接,形成完整的建筑群。烘托出“绿洲”的核心位置,也加强了中心广场的内聚性。 ● 内聚性、场所性、生态性、人文性是中心广场设计的宗旨。

实验实训科研中心

● 实验实训科研中心临湖水而建,并南北向成序列组合,北楼由方

形和圆弧两个简洁的体量组合而成,圆弧形曲面正对校园主入口,是北大门广场的视觉对景中心,也成为“曲水绿洲”和整个校园的标志性建筑物。

● 中心造型力求现代、空灵、内蕴,轮廓线平缓、舒展,塑造出新

世纪河南职工医学院的现代风貌。

● 布局上,考虑到实验实训中心是个内部功能复杂的综合性,也有

着功能、闹静分区的必要,兼顾规划用地北侧较狭窄和日照通风朝向等要求,设计而成南北向几个院落通过连廊联系的离列格局,北部安排大空间实训用房和交流聚会场所,南部院落则布置需要安静洁净的实验、科研用房。这样的线性发展格局也给建设带来弹性。

● 节能设计上,建筑主体南、东、西三方均考虑在实墙上开窗为主,

而北向朝向学校正大门的迎面则考虑采用新型钢材与玻璃幕墙相结合的“虚”设计,可以较好地降低能耗,又能突出建筑形象。 ● 临水在“曲水绿洲”的构图中心,设计一个圆形底层架空的共享

聚会大厅,是本设计的一个特色。这一大厅把实训中心北侧前广场、南侧图书馆北庭园和曲水对岸的公共教室组团,融汇成一体,起到了沟通、集散、象征的多重意义。

● 与地形及水势浑然一体,是实验实训科研中心设计的宗旨。

行 政 楼

● 行政办公楼位于北入口东侧,西北为主入口广场,南与公共教室

组团相联,东、北为规划道路。

● 行政办公楼造型从校园空间走向上和本身功能上考虑,设计为高

层建筑较为理想,成为教学区的一个识别标志建筑物。再考虑到与公共教室组团的联系组合,把行政办公楼的高层与裙房部分适当脱开呈“U”型布局,实际上是两座建筑物,即校行政楼和系行政楼。

● 功能上,校行政楼以南侧多层建筑为主,有单独出入口;同时,

与处在高层建筑上部的系行政用房共同使用高层下部楼层作为学校对外接待服务中心,布置校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值班室等。系行政用房与公共教室组团还设有单独的联系通道,为师生上、下课提供方便。

● 在交通上,车行从北入口进入向左——上车行道可直接开到行政

办公楼的北入口处,不影响校园教学区的宁静。

● 行政办公楼建筑面积8980平方米,主体高8层,建筑高度28.8

米。

● 现代化、便捷性是行政楼的设计宗旨。

图文信息中心

● 图文信息中心兼有图书阅览检索和校园网络服务二大功能,设计

考虑其功能上要求相对安宁,采光通风良好,而布置于实验实训中心东南侧,与国际学院毗邻围合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半封闭庭院,减少干扰;不对称的“工”字型布置保证了室内具有通畅的自然风和良好的日照。

● 在交通组织上,北部设置主入口与教学核心组团取得良好联系,

南侧则有次入口方便住校学生入读。内部阅览、采编、讲演等流线顺畅不交叉。

● 结合功能、层层退台,形成丰富轮廓和良好气势,是本方案的一

个特色。建筑造型现代、新颖而轻巧。

技术经济指标一

总用地面积: 333333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178230平方米 总建筑占地面积:44250平方米 建筑密度: 0.13 容积率: 0.53

绿化覆盖率: 68%(不含所有田径场,运动场)

技术经济指标二

河南职工医学院

河南职工医学院

第二章 结 构

一、 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Ⅳ类;基本风压值

0.60kN/m2。

规划中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均为丙类。

二、 规划中的房屋建筑层数只有行政办公楼为十层,其它教学实验用

房均为五层以下,结构选型采用钢筋砼框架。一般楼屋面为钢筋砼梁板结构。体育馆、游泳馆等大跨度屋面采用轻钢结构。

三、 拟建场地表层多为松软土,基础形式暂定桩基,以控制变形选择

桩基持力层。

第三章 给水排水

一、 设计依据

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19xx年版)

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19xx年版)

3. 《给排水设计手册》

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19xx年版)

二、 给水水源

河南职工医学院校园给水水源由河南金海路和规划道路市城 市给水管网供应,本次采用环状双水源供应,即在校园北部大门引进一路给水水源管接入加压泵房的清水池内;在校园东面再引进一路给水水源管接入加压泵房的清水池内,以增加水源的完全可靠性。

三、 给水方式

新校区位于浦东新区曹路镇,处于城市供水管网末梢地区,供 水压力不足,所以,整个校区要进行二次加压。新校区用地地势较为平缓,因此,本次给水方式采用区域集中加压供水方式。在服务后勤区内建给水加压泵房。在正常情况下,由变频调速加压泵站供水,采用定压变流量方式,在用水高峰时由泵站进行自动调节。

四、 给水压力

1. 城市管网接入校园的给水压力要求不小于0.20MPa。

2. 给水加压泵房的工作压力控制在0.30~0.35MPa。

3. 校园内用水最不利点出水压力达到0.02MPa。

4. 校园内大部分地区管网压力控制在0.30MPa左右。

五、 用水指标确定

1. 学生宿舍生活用水量标准:200升/人·日。

2. 非学历教育学生生活用水量标准:50升/人·日。

3. 教职工、学生淋浴用水量标准:150升/人·日。

4.教职工、学生食堂生活用水量标准:15升/人·次。

5.办公楼生活用水量标准:50升/人·班。

6.教学楼生活用水量标准:30升/人·班。 7.化学实验楼等用水量标准:30升/人·班。 8.体育馆、会堂用水量标准:5升/人·次。

9.室外消防用水量: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1次,一次灭火水量30升/秒。

10.汽车冲洗用水量:400升/辆·日。 11.道路广场用水量标准:20m3/公顷·日。 12.绿化用水量标准:15m3/公顷·日。 13.未预见用水量:按总用水量的15%计。 14.时变化系数:K时=2.0 六、 规划用水量计算

根据规划用水人数、床位数等指标,相应的用水量标准,经计 算得到规划总用水量为2870m3/日。

规划用水量计算表

河南职工医学院

另外:绿地用水量为100m/日。 道路广场用水量为50 m3/日。 未预见用水量为375m3/日。 总用水量:2870m3/日。 平均时用水量:120m3/时。 最高时用水量:240m3/时。 室外消防用水量:216m3/日。

室内消防用水量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有关规定确定。

七、 水构筑物容量计算

1. 清水池

清水池在本设计中起蓄水与调节水量作用,太大则引起浪费, 太小则用水安全性不够。

根据给排水设计手册,清水池调节容量可按10~20%考虑,因为本区处于城市管网末梢地区,相对而言,供水可靠性要略低一些,因此,需增加一定量的蓄水量。本设计将蓄水量提高到总用水量的25%左右。

则:清水池容量为574m3,取600m3,采用国标400m3的清水池两只。

八、 管网规划

由北面和东面各引入一根DN300的进水管进入清水池,由泵站 加压后出水管为DN300,在校区主要道路上规划DN250管形成环状。

给水管通常放在道路的东侧或南侧;南面西大门给水水源管放在道路的西侧人行道下,东部大门给水水源管放在道路的北侧人行道下。

给水管埋设深度为1.0米,如与其它管道交叉时可作适当调整。

九、 消防规划

在校园主要道路给水管道上,按照室外消防有关规范的要求设 置室外消火栓,间距120米设置一个。

重点建筑物要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计。

室外消防栓设置距道路路牙0.5米处。

十、污水工程

1.设计依据

(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19xx年版)

(2)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19xx年版)

2.设计原则

(1) 排水管网采用雨污分流制。

(2) 污水处理采用集中后送入校园污水处理设备集中处理。

3.污水量预测

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0%计。

根据计算:

规划总污水量为2224m3/日。

4.污水处理

(1) 校园内其它生活污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经提升泵站提升排入校园污水处理厂处理。

(2) 学生宿舍污水需设置污水化粪池预处理后方能排入污水管道内。

4.污水管网规划

污水管网分两片布置,东片主要解决学生宿舍等污水,干管布置在校园主要道路上,管径为d400。北片主要解决教学区等污水,干管管径为d400,排入污水提升泵站内。

污水管道布置在道路的西侧或北侧。

校园内污水处理设备放置于校园中心。

十一、雨水及防洪工程规划

1.规划依据

(1)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19xx年版)

2.设计标准

管道设计重现期:设计重现期P按1年计算,5年校核。

(1) 径流系数

校园内部:ψ取0.55。

雨水管排放口采用八字式出水口,均排入校园中部河道。 雨水管道布置在道路的中间。

第四章 暖 通

河南职工医学院校园规划方案,根据规划图,本工程包括教学楼、图文信息中心、实验实训科研中心、行政办公楼、国际交流学院、体育中心、学生教师活动中心、食堂、学生公寓、附属用房等。

在总图上设计锅炉房一座(与浴室等合建),锅炉房内设置2台4t/h燃汽(天然气)锅炉,锅炉烟囱附壁高空排放。

各单体的空调通风方案如下:

1.教学楼、实验实训科研中心、行政办公楼、国际交流学院、学生公寓等设计分体空调。

2.体育馆、活动中心设计集中空调。

3.各单体根据规范要求设计防排烟系统。

第五章 电 气

一、 供电

本工程初估用电量9700kVA,按一级负荷设计,请供电部门提 供两路相互独立的10kV电源,两路同时工作,互为备用。

在信息中心大楼内设10kV高压配电室。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使用带真空断路器的中置式高压开关柜。直流电动操作。采用高供高计计费方式。

采用组合式变电所,分布情况大致如下:

行政楼 800kVA×2台

信息中心 1000kVA×4台

学生生活区 1250kVA×2台

体育馆 800kVA×2台

功率因数补偿采用在各变电所内设置低压电容器集中补偿方式。

二、配电

本工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配电方式,采用塑料绝缘铜芯电缆穿金属管保护暗敷设方式,应急照明及消防设施采用阻燃型电缆双回路送至末级进行自动切换。

三、照明

各工作场所的照度设计值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选定,灯具选型配合建筑装修,光源采用荧光灯和节能灯。

公共场所及出入口疏散通道等处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 设置室外照明及建筑物立面照明。

四、闭路电视

电视信号来自市有线电视网,终端数约2000个。

电视信号分配网络拟采用分配——分配形式,各用户终端电平为73±5dB。

五、电话及计算机网络

本工程约需4000门电话,采用虚拟网技术接入市电话网。

按业主要求,校园内设置计算机网络,采用千兆位以太网。 上述两个系统拟采用综合布线,初估约8000点。

六、火灾报警系统

行政楼按高层一类建筑设计,为一级保护对象,应采用总体保护方式。探测器数量约300个。

七、音响

各楼内设置有线广播系统。

各较大教室内设置单独使用的扩声设备。

八、防雷与接地

据GB50057-94规范要求,本工程内的各建筑物按第二类或第 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屋顶设接闪器,采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中的钢筋作为引下线,基础钢筋做接地装置。综合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

楼内电子设备将采用专用防雷和其它保护措施。

配电接地方式为TN-S系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