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成果报告注意事项

QC小组成果报告注意事项

QC小组成果报告是QC小组活动课题全过程的总结和真实写照,因此,要求成果报告的整理人要掌握:

1、大量QC小组活动的基础材料;

2、整理成果报告的要求。

下面根据QC小组活动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自己参与QC小组活动辅导,就整理成果报告的要求、内容谈一些意见,供同行们参考。

一、 基本要求

1、文字要精练。

2、程序要清楚,逻辑性要强也就是说成果报告的整个过程要体现出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3、能用图表、示意图等形象化方式表达的尽量使用图表,而不用文字叙述。

4、成果报告要真实,不允许“倒装”和“穿鞋戴帽”。

5、要根据课题内容抓住重点,详略得当,整个成果要突出一条主线,即:找主要问题,找主要原因,针对要因制订对策,实施对策,要围绕课题的中心内容来阐述小组活动,切忌节外生枝,画蛇添足。

6、科技名词和术语应采用通用的统一名词,对专业性很强的名词要进行必要的解释。

7、计量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8、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有你们小组自己的特色与特点。

例如:创新型课题你的创新点在哪;攻关型课题你攻的什么关。

二、 整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灵活运用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十个步骤(创新型八步)。

2、整理成果报告不能就事论事。要提炼、加工、选择最能代表活动水平、最有说服力和最精彩的内容报告出来。

2、每一步骤之间要有过渡,要前后呼应。

3、开头要引人入胜,结尾要令人回味。

三、 目前成果报告存在的共性问题

1、机械地按程序编写,千篇一律,一个模式。

2、文字多图表少。

3、中心问题不突出。

4、逻辑性不强,前后不协调。

5、缺乏用数据说话。

6、工具运用不当,出现错误较多。

四、 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

QC小组活动是按PCDA循环的科学程序进行的,而成果报告是小组活动的真实写照,是依据活动过程整理的。因此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也应体现PCDA循环过程。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1.小组概况

企业概况或与发表课题有关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用户需求简况。

1) 内容:

(1)与发表课题有关的产品(工程)的简介。

(2)小组概况

1小组名称;

2小组成立时间;

3课题名称;

4课题注册编号;

5小组活动起止时间;

6小组类型(攻关型、现场型、管理型、服务型、创新型);

7人员结构及文化结构;

8组内活动分工;

9QC理论培训时间等。

2)常见问题

(1)缺少注册号;(2)缺少课题类型;(3)缺少小组活动起止时间;(4)受QC教育应在48小时以上;(5)缺少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分工。

2、选题理由

1)应阐述的主要内容:

(1)企业实现方针目标和中心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

(2)市场管销、用户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3)工作、生产(服务)现场的薄弱环节,以及质量、消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

注意:不同的课题可能涉及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理由,不要求面面俱到。

2)阐述的方法

(1)突出主要矛盾的写法。

(2)用数据说话。

(3)防止条款的罗列。

(4)采用数理统计工具和图表、示意图表达。

3)常用的选题工具:

(1)矩阵图;(2)雷达图;(3)排列图;(4)简易图表(折线图、饼分图等)。

3.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确定主要问题,是对选题理由的详细说明及具体依据,是原因分析的基础,是制订目标的依据。因此该部分是整个成果报告的关键,一般也是小组活动中工作量较大的部分。

1)主要内容 :

主要介绍小组进行了哪些调查活动及分析活动,从而找出1-2个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严重到了什么程度,为制定目标提供依据。比如:开展了哪些调查活动,查阅哪些资料,进行了哪些现场观测调查,征求了哪些服务对象的意见与建议,调查活动采用了什么方法,方式,如何进行的调查等。进行分析。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和事实。采用何种统计方法并经过计算和分析后对调查对象得出的结论等。

2)应注意的问题:

(1)必要时要简介课题的工艺过程或专业特点。

(2)注意说明调查方法的客观性、可信度、代表性。

(3)注意时间性。

(4)杜绝“三无”即:无调查方法、无数据、无分析。

(5)主要问题不可确定过多,一般一个为好,最多不要超过两个,防止主题分散,针对性不强。

3)现状调查常用工具:

(1)调查表

(2)各种示意图及简易图表

(3)各种原始记录、运行记录等数据表格

4.确定目标及目标值

设定小组活动的目标值既反映了小组活动明确的目的性,同时又符合质量管理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基本要求,可以使小组全体成员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从而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1)主要内容

针对主要问题的现状,设定本课题通过活动后将主要问题解决或改善到什么程度。

一是对于指令性课题,目标值放在选题理由之后。

二是对于自选课题,目标值放在现状调查之后。

2)设定方法

依据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

依据企业同类产品已达到的质量水平。

依据同行业达到的水平。

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

用户或国家的质量要求、企业或部门领导的指令。

3)应注意的问题

目标值应合情合理,过高难以实现会挫伤大家的积极性,过低会使小组成员觉得组织活动没有必要。

目标值要量化。目标值应和课题相统一。

目标:非创新型课题目标值不可设的太多,一般以1个为好,创新型课程目标可超过2个。

目标值的可行性分析要避免空话、套话。现场型可不进行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要客观、全面透彻。

5.原因分析

本部分是现状调查的深入,也是确定主要原因的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关键是正确表达主要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关系。

1)应注意的问题:

(1)要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2)从可以设想的所有角度收集可能产生问题的全部原因。展示问题的全貌。

(3)原因分析要彻底。

(4)要正确、恰当地应用统计方法。

2)原因分析的工具:

(1)因果图;(2)系统图;(3)关联图;(4)流程图;

亲和图一般不用于原因分析场合

6.确定主要原因

经过原因分析后,找出了各种产生问题的全部原因。

1)确认要因采用的方法

(1)现场直接观测;(2)散布图法;(3)试验设计、方差分析;(4)假设检验。

2)主要内容

(1)确定要因的方法及结果;

(2)确定要因的验证方案。如采用的方法、抽样的数量、方法、时间、地点等;

(3)验证的简要过程及结论。

3)应注意的问题:

(1)确定要因要有定量的验证,不能只是定性;

(2)确定的要因因果图中的末端原因,关联图中的末端原因或主要的中间原因;

(3)要因确定的数量不能过多,一般不超过5个为佳;

(4)确定后的要因要在工具图表中做出标记,以示区别。

7.制订对策

针对确定的影响主要问题的主要原因,策划切实可行的实施改进方案和活动计划,使主要问题得到解决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针对每个要因制订目标值;

(2)制订改进的措施。如操作方法、技能、设备、工艺、管理方法内容、服务项目、标准等;

(3)对策、措施要分开,对策表明干什么,措施表明怎么干,措施越详细越好。并确定责任人,规定完成的时间,必要时确定检查人。

1)常用方法

(1)对策表

包括:序号、项目、对策、目标、措施、地点、负责人、完成时间。

(2)树图与矩阵图联合运用。

对策表中的要因、对策、目标和措施、完成时间用目的手段型树图展开,对责任人用矩阵图表示。

2)应注意的问题

(1)对策中的要因项目,必须是经验证确定的要因,二者必须对应;

(2)对策是要因项目的改进方法或手段;

(3)分目标是针对每一要因所设定的改进要求。目标要尽量量化;

(4)措施项目是针对为改变现状实现目标所采取的作业步骤,应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5)措施的责任人不要求体现QC小组的全员。

8.实施对策

本部分主要介绍按制订的对策进行实施的情况及实施的效果。

1)应注意的问题:

(1)有的成果报告不介绍实施情况,只用按对策如期完成一句话带过;

(2)实施情况和前后内容不对应;

(3)要尽量采用数据,图表说明问题。

2)常用方法

(1)PDPC法;(2)箭条图;(3)甘特图。

9.效果检查

效果检查是整个成果的高潮,是体现小组成绩的具体显示,因此要客观实际,全面体现课题的活动成果。

1)内容

(1)检查对比活动前后主要问题现状的变化情况以及总目标的实现情况;

(2)检查其他相关指标的改进效果。

2)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与课题的主要问题和总目标相对应;

(2)要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取得的成果要有有关部门的认证;

(3)经济效益要有计算依据,对经济效益的计算应按《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规定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10.巩固措施

1)主要内容

(1)逐条列出新增、更改文件的编号、名称及内容;

(2)简要介绍实施这些文件的其他相关活动。

2)应注意的问题

(1)巩固括施必须是本次活动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2)涉及技术文件管理文件的修订、新增应说明编号、名称及相关内容;

(3)不能抽象,笼统、无可操作性。

11.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这部分是成果的结尾,它的作用应是使听众明确成果主旨,加深印象,增强信服力和令人回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