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溶液的形成》

新课改实施以来,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促使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使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科书设计的重点,全面、辩证地反映学生发展、社会需求以及学科内在规律这三个要素对教学设计的整体要求,在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导下,合理设计教学设计.

《溶解度》是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实验从观察比较食盐和砂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进一步理解溶液所具有的特征。通过对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探究,旨在于让学生理解溶质在某一溶剂中溶解具有一定的限度,意在指导学生根据问题讨论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并通过对“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一问题的自主研究活动,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同时获得“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的认识。

探究分为两步。第一步: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这是学生们在观察了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探究过食盐在水中怎样溶解得快之后常会提出的问题。那么,一杯水里究竟能溶解多少食盐呢?这就是本课第二部分要重点探究的问题。第步:一杯水里究竟能溶解多少食盐?学生们两人一组在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一份简单的研究计划。随后,各小组一边实验,一边做活动记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在班上交流研究结果。

本课没有什么知识难点,操作技能也比较简单。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理解的不够细致,只求了解个大概,故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错,理解不到位,容易出现知识性错误,包括在处理和回答问题时仍运用生活语言回答问题,与所学的化学知识脱节。我的设想是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研究活动过程,抓住本质,深刻理解随着溶解的进行,溶液组成也在发生着相应的

变化。

这节课的研究问题不是由我生硬地提出而是创设情景以演示实验和谈话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想要亲自动手研究的问题,这样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其实让学生真正科学地经历过程并非易事,学生在课堂热热闹闹地活动起来,并不等同于真正的科学探究过程,有形无神的活动不是我们所倡导的,关键是看你的教学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发挥作用,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自身行为的主导者、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人,无论得到的答案是对或错,都应当是调查研究的结果。我这节课的设计正是给学生大量的时间一勺一勺的加食盐,边搅拌、边观察、边记录,让学生真正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这节课设计时没有告诉学生应该用什么方法研究,具体怎样操作,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只提出了50毫升的条件,怎样制定研究计划都交给学生充分讨论。这给学生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提供创造空间。

这节课我安排了学生合作交流和汇报修改的活动,学生研究计划的制定、实验活动的开展、实验结果的讨论、汇报都是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实现的,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总体上看,这节课在理念上我是突出了教学生怎样学而不是学什么,在教学上强调让学生真正而不是形式地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巧妙地设计问题,利于化学概念的教学

化学概念原理是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在教学中也一直非常重视,如何提高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的有效性呢?《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一节的教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我在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记得我是用一个小故事引入的:“饭前喝汤,健康又苗条;饭后喝汤,越喝越胖。”妈妈边说边给小明端来了一碗汤,小明一尝淡了,要妈妈加点盐;小明一尝,还说淡,还要加盐;小明一尝,还说淡,还要加??。我就问学生食盐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在这碗汤中?学生异常兴奋,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有的说不知道。我问:你们想不想验证你的猜想?学生:想。我让各小组制定好实验方案后进行实验。我下去巡视时,发现有的学生用水多了,放了好多溶质都没到饱和。有的同学用水少,一会就饱和了。看大多数同学做完了,我问:你的猜想正确吗?有的说正确,有的说不正确,意见不一致。我又问“你在实验中通过什么现象判断食盐能否无限制地溶解?学生拿起试管说:看溶液中有没有不溶解的食盐。如这里面有不溶解的食盐,证明已经不能无限溶解了。学生们一致点头。然后,我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现象不一样,问题出在哪里?抽取不同结论的两个小组进行汇报,找到了原因。原来是用水量不同,所用溶质的量也就不一样。通过再次实验,最后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食盐,要指明在一定量的水中。??经过教师的一次次的问,学生的一次次的探究,学生逐步把握了“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溶剂中”、“在一定温度下”、“这种溶质的”这四个关键词语,形成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回想这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主动性参与学习,情绪高涨,切身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我已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回顾在以往教本节课时,我给出概念,讲解关键词语,演示实验;而学生呢?听、划、记、看。这节课却不同:我是将概念中的关键词设计成四个问题,针对问题设计了探究活动,通过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主动建构概念。在实施我看到了学生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我讲的虽少,而学生说的多了,思维更活跃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了。 通过对这节课教学的反思,我受到了很大的启示:设计问题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学生会处在兴奋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易被激发起来。把要解决的问题设成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学生在冲突中不断的自我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会不断完善、形成概念。这样比生硬的灌输更有效。

教学案例分析《常见的碱》

教学目的:

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由探究实验知道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准备:

1、(实验8-8)、活动与探究 2、补充实验

3、提前一天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新鲜的鸡爪。

教学过程 :

老师: 同学们,你们好!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碱吗?

学生: 有熟石灰,有草木灰,有氢氧化钠??

板书: 二、几种常见的碱

(1) 氢氧化钠(NaOH)

演示: {实验8-8},引导学生观察,然后互相交流。

板书: 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同时放热,

易潮解(密封保存)。

展示: 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鸡爪和一只新鲜的鸡爪。

老师: 由此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学生回答:有很强的腐蚀性。

老师: 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 使用时要小心,戴上手套。

老师: 因为它有强的腐蚀性,皮肤触上就象火烧一样,所以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提问: 如果不小心,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

学生:用水冲洗。

设问: 氢氧化钠有以上的性质,但它有那些用途?

课件展示: 氢氧化钠的用途(略)

提问: 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常见的碱?

学生: 熟石灰。

板书: (2)氢氧化钙{Ca(OH)2}

演示:{实验8-8}学生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归纳出氢氧化钙的一些性质与用途。

板书: 1、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2、特性:有腐蚀性。

3、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制备:CaO+H2O=Ca(OH)2(放出大量热)

生石灰 熟石灰

4、用途:

提问:常见的碱还有哪些?这些碱都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板书: (3)碱的化学性质

学生实验: 活动与探究(1)、(2)、(3)

老师巡堂指导,引导学生回忆、归纳、类推,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归纳和小结。

老师: 都 做好了吗?(教师一一地检查各小组) 谁来说说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一学生: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另一学生: 碱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另一学生: 碱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

演示: 补充实验(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并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然后教师小结。

老师总结: 指出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俗称、和碱具有的相似的化学性质,强调使用碱液时要十分小心。

课件展示练习: 1、有两瓶溶液,一瓶是石灰水,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如何用化学方法将它们鉴别?

2、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易潮解;B、氢氧化钙溶液有腐蚀性;

C、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D、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

3、下列物质长时间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且会变质的是( )。

4、下列物质中,溶于水时不会放出大量热量的是( )。

A、生石灰;B、氢氧化钠固体;C、氢氧化钙。

案例分

1、本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常见的碱的角度创设教学情景,引入新课,诱人深入,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兴趣。

2、展示新鲜的鸡爪与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鸡爪令学生惊讶,亲眼目睹氢氧化钠的腐蚀性之强烈,自然引入使用它该注意什么了。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密,一环扣一环,非常自然。

3、本课题的教学思路清晰,授课语言流利、简练,教态自然,板书工整,充满自信与熟练。对学生的回答能恰当地肯定、评价。

4、从总体上看,本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教师演示实验都很成功。采用多媒体,有效突破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我认为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教学效果比较好,基本上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整体教学过程及学生的练习反馈来看,这是一节较成功的新授课。师生的互动及小组生生互动进行的很好。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课堂气氛热烈,在教师面前学生没有顾虑、没有拘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5、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6、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我的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

7、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归纳,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令学生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

教学案例分析《酸、碱、盐的复习》

复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复习课的深度、广度和容量是新授课教学所难以达到的,它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好机会。以往的复习课,我很注重知识点的串讲和知识点的运用,但我发现学生只是习惯于做笔记,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复习效果不尽人意,更谈不上思维的创新和能力的提高。我想只要改变这种以老师为主的复习方法,将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讨、自主总结、自主实验,学生就不会乏味,而且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多方面都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本课学习目标是复习酸、碱、盐的性质,以及由性质引出来的酸、碱、盐的区别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精心挑选了4组物质:

a.稀硫酸、石灰水、硝酸铵溶液 b.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c.稀硫酸、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d.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

将每组物质在区别时可能涉及的物质名称和仪器列出名单,交给实验老师准备好实验用具。我想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设置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低起点、高要求的复习设想。

课堂上,我将事先设计的4组物质写在黑板上,问:“4组物质在类别上有什么共同点?”同学们都回答:“分别是酸、碱、盐的溶液。”我说:“你们能将它们区别出来吗?”学生开始分组讨论。

有的组的同学拿出小纸条将区别的试剂罗列出来,有的组的同学翻出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一一核实,有的组的同学时而大声分辩各抒己见,有的组的同学则各自思考??

当同学们讨论结束后,我让同学说出他们的方案:

a组的方案有:(1)CO2、Fe(2)CaCO3、CuSO4(3)BaCl2、CuSO4(4)Na2CO3(5)BaCl2、FeCl3(6)Fe、石蕊溶液(7)Mg(OH)2(8)Ba(OH)2(9)CO2、Ca(OH)2(10)CO2、BaCl2

b组的方案有:(1)看颜色、Na2CO3(2)CuSO4(3)Fe(4)测pH值(5)看颜色、FeCl3

(6)看颜色、NH4NO3 (7)Ca(OH)2(8)大理石、看颜色或CO2(9)敞口放置,看质量变化(10)组内的物质反应

c组的方案有:(1)HCl、石蕊溶液(2)H2SO4、石蕊溶液、CO2(3)用组内物质两两反应(4)Na2CO3(5)大理石、酚酞溶液、H2SO4 (6)CO2、酚酞溶液(7)CO2、石蕊溶液(8)HCl、CO2(9)HCl、酚酞溶液(10)组内的物质反应

d组的方案有:(1)CuSO4、Ca(OH)2或 Ba(OH)2(2)Fe、BaCl2(3)Na2CO3、 BaCl2(4)石蕊溶液(5)AgNO3、酚酞溶液(6)CuO、酚酞溶液(7)BaCl2、石蕊溶液(8)Na2CO3、CuSO4 (9)NH4NO3、 BaCl2(10)BaCl2、AgNO3

我将同学们的方案写在黑板上,不加评论。只是说:“这些方案的对与否,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检验一下。”同学们开始动手实验。

[创设情景,再次探究,先动脑,再动手]:有的同学边做实验,边发感慨:“这个方案简单,这个方案操作复杂,这个方案很妙,我没有想到??”也有的同学通过做实验对黑板上的方案提出了不同看法:例如a组中的(7);d组中的(5)??对于同学们提出的看法,我让他们说出理由,并再次质疑:“如何加以改正呢?”有了前面的讨论和实验,同学们很快说出了正确的方案。

实验结束后,我指着黑板上的方案,问:“每组的方案很多,大家能不能从诸方案中找出一个最佳方案?”学生本以为做完实验后就万事大吉,思维陷入一种停滞阶段。

再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掀起一个高潮。当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后,他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指出别人的不足,课堂辩论气氛热烈,一个好的方案引起全班鼓掌喝彩,一个繁复的方案让同学们修理得一目了然。

已经下课了,同学们的情绪仍然很兴奋,于是把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当成自主课后作业。本节课表面上没有复习罗列酸、碱、盐的性质,但学生学会了用酸、碱、盐的性质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化学复习课充满活力和智慧。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采取创境设疑、诱思探究的策略,注重创设生动的情境,设置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由于实验分组太少,有的学生没有动手实验,是这次探究活动的不足。

 

第二篇: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于才

案例一: 浓硫酸的性质演示实验

我手拿着一团雪白的棉花,像魔术表演大师一样,用手平举着,在同学们面前划了一个圈,又在讲台上向左平移了几步,此刻,我仿佛觉得讲台已经变成了我表演的舞台,我把它轻轻地放入试管中,再小心翼翼地滴入浓硫酸,渐渐地试管里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颜色的变化,同学们各个都为浓硫酸的神奇威力而惊叹,一团雪白的棉花最终变成了棕黑色的浆糊状物质,这个时候,我突发灵感,化学实验就像魔术一样,变幻无穷,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实验的演示变成化学魔术的表演呢?我为自己的这一举一动俨然像一位魔术师而得意着,我不正像一位魔术师在表演吗!然而,这节课的以后的日子里,这一幕又经常在我眼前闪现,更令我思索:化学魔术那么有魅力,那么吸引学生,那么令人投入,那么让人费尽心思,都想揭开这个谜底,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把化学演示实验演变为化学魔术,然而,这位表演的魔术师是谁更合适呢?我在思考着······

分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中指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要“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这段精辟的阐述让我意识到一个严肃的问题:难道我们的教师才是最合适的魔术师吗?我们的演示实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难道就是让学生们睁大眼睛好奇地看我们表演吗?这使我意识到了学习的主体、实验的主体问题,是学生还是老师?事实上,教师往往是教学过程中的优势群体一方,主动权往往掌握在教师手里,那么为什么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的教学效果却不同呢?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具有不同的教育观念,从而出现了不同的教学处理方法,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个观念的主要问题,我认为就是谁是事件的主体,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无论什么事情或事件,当我们有切身感受时,我们的印象就深,感触就多,可见谁是事件的主体,谁的感受就深,谁的体验就更直接,更感性,更深刻,更能促进自身理性思维的发展,学习也是如此,学习了新课标,读到了这段发人深省的一段话,我认为自己上次的魔术师的感觉实质上还是没有从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中真正走出来,还在充当着自导、自演、自弹、自唱的自我陶醉的表演者的角色。新课标要求我们转变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平等的首席。要让学生当演员,更要培养学生使他们成为导演,成为大导演,成为著名的大导演,试想没有实践,哪会有经验体会,没有经验和体会哪会有理性的思维,对科学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甚至运用,只有间接经验,没有实践是不行的,纸上谈兵终觉浅,而化学的学科特征恰恰在实验上,而实验的主体不是教师而应是学生,无论演示还是分组实验,教师都应该尽可能地放开学生的手脚,放开学生的头脑,给学生时间,给学生空间,给学生亲身经历的机会,给学生搭建表演的舞台,一显身手的舞台。

启示:此次教学事件的经历,此次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我再一次明确了:教学主动权虽然往往在教师,而正因为教学的主动权在我们手里就更应该合理把握,因为,我们的教学影响甚至制约着学生的成长、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无论何时何处都绝不能忽视真正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过程实质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因此,实验教学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实验过程中,表演的舞台应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化学实验的

魔术师,在魔术表演过程中,让学生真真切切、清清楚楚地去体会、去感知、去思考,而真正谜底的揭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去开起。教师应成为这一魔术表演过程中的舞台搭建者,表演过程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案例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演示实验

我请来了三位同学,到台上来,每个人都取出一支试管,学生甲滴加少量的稀硫酸,学生乙滴加少量的Na2SO4溶液,学生丙滴加少量的Na2CO3溶液,并且明确告诉下面的学生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加的是什么溶液,然后让他们各自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这时,三位同学的试管里均出现了白色沉淀,而且从表面上又看不出沉淀有什么不同,这时,我让同学们看好了,哪位同学手里拿的是盛有硫酸钡沉淀的试管,哪位同学拿的是盛有碳酸钡沉淀的试管,也让台上这三位同学盯住我,看好自己的那支试管,这时,我把三支试管都拿过来,均放在我手里,我把三支试管滚动一番,这时,我问,哪支试管是你们自己的,三位同学都很相信自己的眼力和判断力,纷纷挑出认为是自己的那支试管,下面的同学也帮着挑选,这时我逼问到:你敢说这一支一定是你的那支吗?几位同学面面相觑,会心地笑了,接着我提出,我们能不能想个方法来判断到底哪个是自己的?于是,大家积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的说:把沉淀高温加热看哪个分解,分解的便是碳酸钡沉淀,不分解的便是硫酸钡沉淀,还有的说,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看哪支试管里的沉淀消失,消失的便是碳酸钡沉淀,于是,大家展开了讨论,一致认为高温分解的方法,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不可取,而加入稀盐酸应该可行,于是,我让台上同学分别向各自所拿的试管中滴加了少量盐酸,那个自认为自己所拿的就是自己原来那一支的同学,却意外地发现试管中的沉淀在加了稀盐酸后竟然溶解了而且有气泡逸出,他知道硫酸钡是不溶于盐酸的,事实上判断错了,顿时他的脸色变得绯红,而另两个同学手里所拿的试管中盛裝的白色沉淀均未溶解,可到底哪个是自己的呢?因为都是盛有硫酸钡白色沉淀,试管又一样,没有区分的标志,此时,这两位同学心里也没了底,满脸地疑惑,这时我提出一个要求而且很苛刻,不准加其他试剂,怎样区分开这两支试管到底是谁原来所拿的?同学们苦思冥想,挖空心思,但还是没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我启发他们:这两支试管中所盛裝的物质有相同点即沉淀颜色相同,而且都不溶于稀盐酸,即沉淀都是同一物质硫酸钡,这只是大家看到的相同一面,这也是阻碍大家解决问题的屏障,这两支试管里还有什么其他物质呢?这些物质可否利用呢?大家想想看,这时大家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有些同学很快想出了方法:把这两支试管里的滤液分别向碳酸钠溶液里滴加,如果有气泡逸出,则表明这支试管里的滤液是盐酸溶液,则原来的试管里盛裝的是稀硫酸,同学们听后茅塞顿开,立即报以热烈掌声。趁势我又及时大家鼓励,同时,我又从化学反应的原理上进一步分析了此方法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使大家明确了为什么检验硫酸根离子必须要先加稀盐酸酸化的道理,这次实验,使我及同学们都有很多意外的收获,意外在教科书中的实验并没有提出如此有价值的问题,而此收获又巧在我把三支试管一混之刹那产生,此次教学事件之后,我在回味,在分析······。

分析:此次探究活动的展开是在混动试管的一刹那萌发了探究的愿望和问题,然而,问题是我们的探究式教学或探究学习,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呢?怎样才能使之成为我们新课程的重要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之一,于是,我想通过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来寻求分析和解答:课程标准的第一部分前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第5点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的课程结构中还在选修课程中设置了《实验化学》模块,旨在“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同时,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的第2点指出:“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

验”。二、过程与方法的第1点指出:“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第2点指出: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1点指出:“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中对探究学习提供了足够的活动时间、空间和广阔的应用天地并给予了很好的实施建议。那么我们探究的目标是什么,我们从中可体会出探究的重点不在探究的结果上而是在探究的意识、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和探究的情感体验上,当然,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探究最好是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最好是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最好是能找到可行并经检验合理有效的方法途径,这对学生自信心的提高很有益处,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的灵活的应用也有所裨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探究并不神秘,探究其实就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就在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是对我们教师来说,新课程,我们绝不是领着学生搞一搞活动就是探究,而是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实施探究过程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启示:探究式教与学,关键在于教师要创设探究的适宜的问题情境,而这一问题的产生既可以是教师的发现、教师的灵感,也可以是学生的疑惑甚至是学生的质疑或学生的探究欲望或冲动,这些作为我们教师,都应该及时地积极地去捕捉,而要更好地实施探究式教学,我认为,教师的问题意识是很关键的,探究的问题产生之后,我们还应该学会探究,科学的探究方法与过程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新课程的实施,不但要求我们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从这两个案例我们还可以看出,源源不断的新鲜的课程资源就来自我们的教学实践,来自我们的课堂,更来自我们的学生。

(本文的演示实验源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六章《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4月第1版

2004-6-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