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一个都不能少》影评

《一个都不能少》是19xx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由导演张艺谋拍摄。该片使用一般非专业演员制作的纪录片电影,故事主题是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在该片中张艺谋保留了演员本身的名字。本片获得十项国际电影奖项,包括金鸡奖、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是继《秋菊打官司》之后在威尼斯再次夺得金狮奖。因此,张艺谋也成为第一个在威尼斯双冠的亚洲人。

影片《一个都不能少》,讲述的是一个山村代课教师魏敏芝奉行高老师的嘱咐:一个都不能少,从而展开的一系列故事。从中反映出农村的教育落后,得不到物质保障,教学质量差的问题。当今中国有13亿人口,而农村就有8亿,上不起学,中间挫学的人基数很大,虽然有希望工程但是只是饮鸠止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农村生活的落后是中国长久以来的重大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重中之重。但是也反映了魏敏芝的诚信和坚持

影片讲述了一小学老师教一班穷苦的农村学生,因要回家放假回乡一个月,村长找来只有十三岁的魏敏芝担任代课老师,并答应给她工钱五十块。因为她答应了高老师“一个都不能少”,并且每天抄一篇课文,什么也不讲,也不让学生出去,就按点下课,天天查人。做着自己所答应的诺言“一个都能少”。当其中一个学生因为跑得快被拔尖去县里的学校上学,魏敏芝硬是不给人,最后让村长硬把人带走。而另一个学生张慧科因为家里贫穷欠钱,上不起学去城里打工去了,

又失了一个学生。魏敏芝一连不见了两个学生,不知如何向高老师交代,于是就决定到城里找张慧科。为了凑够足够上县城的钱,她带领学生去搬砖,想进办法去赚钱,甚至逼学生交钱,最终混上车。但是半路被发现,一路艰辛的走到城里。到了城里为了找到张慧科她先是发小广播,然后写寻人启示,最后在电视台问口站了一天半。终于见到了台长,上了电视节目,找到了张慧科,并且得到社会上热心人的帮助,得到了许多学习用品和资金。《一个都不能少》反映了农村教育的落后和贫苦。也突出了魏敏芝做为一个小学老师的责任心。

影片刚开始魏敏芝因为高老师的一句话“一个都能少”而天天看着学生,甚至不教课,也要保证人数。刚开始我们可能不理解魏敏芝的做法,只顾保证人数而不保证质量,。到了后来因为明行之被县里选上而不放人,更让我们感觉百思不得其解,认为她不懂得变通,一昧的遵循规章制度,其实她那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似雷锋般的执着与倔强,认定了一件事就会义无返顾的做下去。而影片在后面更体现的淋漓尽,让我们深深被这个只有13岁的小学带课老师所打动,被她那种品质和责任心所信服。魏敏芝为了去城里找张慧科想尽了办法,而到了城里又为了寻找走丢的张慧科而苦苦的寻找三天,不吃不喝,所有的钱都买了笔和纸,张贴寻人启示。在电视台门卫以没有身份证明而不让进,魏敏芝在门口苦苦等了一天半,见带眼镜的就问是不是台长,晚上吃别人剩下的面条充饥。为了一个不相识的人,只是有一个月的师生关系,为了一句“一个都能少”的诺言,而付出了那么多,这就是人性的真善美,这就是农村人的淳朴民风。

在张慧科的要饭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给他吃的,有的人给他活干让他自立更生。而城市中的热心人士和冷眼旁观人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出了人性的恶与善。当今的世界物质与精神发展极不平衡,人们只重视物质生活而放弃精神享受,导致自私自利,以自己为中心,贪图享乐。在魏敏芝为了能在电视台登上寻人启事,没有任何证件的她就在电视台门口死等台长,每碰到一个戴眼镜的人出来,就追上去问人家是不是台长。最终她用自己的执着打动了台长,当台长得知魏敏芝已在门口等了一天时,他怒斥女门卫的怠慢行为。台长的正义感和同情心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台长的举动也让我们知道了,城市中也有善良人士,城市中不仅仅是赤裸裸的金钱与金钱的关系,而且还有人道主义,充满者人文的气息。在面对摄像机镜头,循循善诱的女主持人让魏敏芝讲话,魏敏芝却无言以对,甚是木讷。但当主持人要她对电视机前的张慧科讲几句内心话时,这个女孩再也控制不住委屈,泪流满面地说,张慧科,你跑到哪里去了呀?我都找你三天了,你怎么还不回来啊?魏敏芝的真情告白又一次让我们动容。年仅十三岁的乡村教师竟有这样的毅力与执着精神,竟然有这样的责任心。魏敏芝的举动不仅感染了群众纷纷捐款捐物,又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人性的真善美,人心的善良与美丽。

在这部影片中,运用了叙事蒙太奇的手法,增强了故事的流畅性,使导演的表意和叙事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影片的开始处,乡间的田垄,贫瘠的土地,年代久远的土胚房等画面通过远景的呈现,渲染出水泉镇贫穷的面貌以及当地条件设施的简陋,突出那里恶劣的条件。

另外,在魏敏芝发现可以采用寻人启事的方式来寻找张慧科时,她立刻就买来了纸和笔在车站大厅的凳子上写了起来,此时,镜头对她身旁的一位正在睡觉的老大娘进行了叠化的处理,导演通过这种技巧转场的手法,将画面处理的很柔和也能表示出老大娘睡的很沉。电影是一种时空的艺术,导演通过这种方式将一晚上的时间压缩成短短的几十秒,体现了一种时空压缩性,也能从侧面反映出魏的执着。在影片的后半部分,魏敏芝作为嘉宾出现在市里的电视栏目中,她坐在摄影棚内,是茫然的,可是当主持人要她对着镜头说几句话时,镜头特写了她的面部,她泪流满面,眼神里满是对张会科的思念以及对这几天教师生活压力的宣泄。导演这样做,增强了人物情感的流露,让观众能够产生共鸣。

在音乐方面,本片采用了音响开头法,通过狗吠等声音,交代了农村的环境,直接明了,避免了罗嗦和复杂,另外,本片运用了二胡这种乐声凄婉悲凉的民乐,迎合了当时的气氛,切合主题,将故事推向了高潮,引得观众融入其中。例如:在魏敏芝被赶下车时,音乐声响起,画面中,她一个人在山路中走着,体现出她的一种无奈与难过,在张会科漫无目的的走在大街上时,此时的音乐便很好的体现了他的那种饥饿的状态和难过想家的心理。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魏敏芝三段唱歌的戏是非常经典的。第一次,是高老师要她唱,她很羞涩的唱着而且还跑调了。第二次是她和孩子们一起升旗唱国歌,大家虽然唱的参差不齐,可却完整的唱完了,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能唱全的歌。第三次是魏教孩子们唱歌,一共唱了两首,可是都没有唱完,跑调的歌,

拙劣的舞蹈,反映出当地教学状况的糟糕,师资缺乏,条件简陋。导演并没有通过大量的篇幅去表达,只是通过她三次唱歌就反映出这些问题,这种功力,值得我们学习。

《一个都不能少》放映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使人们的目光转向占中国大部分人口的农村,看到了农村教育的现状。如影片最后的字幕所说,在人们的帮助下,建起了许多希望小学,孩子们得到了捐助的书本。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志愿者如徐本禹等到落后的乡村中支教的高尚行为。中国究竟有多少农村处于那种状况,很难说清,现实可能更加无奈。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明显的城乡差距,即使同在农村,村长过的日子与平常人家也有很大的差别。电影中魏敏芝坚持不懈,感动了台长,播出了节目,找到了张慧科,结局圆满,但是,每一个失学辍学儿童都能这样找回来么?即使找了回来,生活依然窘迫,很有可能再次辍学。我看到了一篇新闻报道,称该电影的拍摄地——水泉村水泉小学,并没有因为拍这部电影而留住学生,现状可能比电影中的更差。生源都留到了其他条件较好的地区,而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或者是辍学。社会所给的帮助,也是很有限的。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部电影使更多的人将目光转向贫困的乡村,从现实意义上来讲,是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

青幽的大山下低矮的瓦房向我们讲述着山里人的生活内容。贫穷和落后是不言而喻的。但贫穷和落后不是可耻的,可耻的是我们不敢真实面对,而遮遮掩掩地逃避,我希望媒体能够多关注一下那些闭塞的大山里的事情,给山里人输送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让山里人从骨

子里认识到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我相信,像敏芝一样有着倔强性格的山里人会很快走出贫穷和落后的。想对正在大都市打工的或求学的山里孩子说,不要在都市霓虹灯下迷失了自己,应该奋发图强,努力拼搏,在工作岗位和学校里取得最好的成绩。等到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去改造那里落后的一切。还想对生在都市、长在都市,以后工作也一定要在城市的青少年说,当你空虚无聊时看一看《一个都不能少》,看一看大山里的孩子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拥有什么,相信你会感到你是多么富有。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许多人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做幸福,其实,重要的不是我们拥有什么,而是我们怎样去看待拥有。如果说《泰坦尼克》和《拯救大兵瑞恩》告诉我们“珍爱生命”,那么《一个都不能少》告诉我们:珍惜现在的拥有。

影片的结尾,魏敏芝让学生们用手中的彩笔在黑板上每人写一个字,魏敏芝先写了一个字:天。接下来是同学们写,轮到张慧科的时候,他说,老师我可不可以多写两个字?得到老师的肯定答复后,他写下三个字:魏老师。这是一个意味深长而又颇给人以温暖启示的结尾。首先,彩笔意味着孩子们有彩色的未来;其次,在魏敏芝眼里,她对高老师做出承诺后,她就得履行自己的承诺,高老师告诉她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她把它看得比天还重,所以即使历经辛苦,也无怨无悔。再次,辍学被找回的张慧科已经懂得回报师恩。黑板上的字代表是每一个人的憧憬和愿望,同时他们因受到热心人士的捐助生活将从次改变。伸出自己的一只手,哪怕只是小小的指头,也能带给别人一丝的帮助与温暖。展现我们善良的一面,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

让变成美好的春天!

对于这部影片,使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现有的教育问题。在中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依然是知识改变命运,这不仅使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有关毛坦厂中学的纪录片。视频中每个学生都在拼命地学习,他们认为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可以少奋斗几年。虽然,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但至少这是他们坚持下来的动力。然而在中国仍然存在许多贫困山区,对于山区里的孩子们来说上学的机会是十分难得的,所以他们渴望学习。因此,我很钦佩那些去贫困地区支教的老师,尤其是那些坚守下来的老师,他们真的很伟大。我想说的是,教育不平等问题依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希望国家、社会各界人士进一步关注。对于我自己,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绵薄之力。

 

第二篇:怎么写影评

怎么写影评

怎么样写好影评

正确的写法,应该按照议论文的一般框架,既有论点、论证、结论三大部分。

开头是提出问题,即论点部分。它应该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对分析的对象(即这部作品)做个简单的介绍:叫什么名字(标题),作者是谁(那个台拍的),属什么体裁(栏目),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什么主题等。

二是对这部作品做个总的评价,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如“这部片子拍得很成功”等等。

中间是主体,是提出问题,既论证部分。它要求具体分析这部片子的成功之处,有哪些创作经验。建议至少讲三个方面的邮电(或特点),而且每个方面分别写一小段,每个方面应该提炼出一句评语(即小论点)。小论点应该精辟、整齐、醒目,最好归纳的句式比较整齐。为了突出小论点,应该把它们放在各小段的开头,或改成粗题字排版,或省为小标题。还可在前面加上“第一、第二、第三”,或“首先、其次、再次”,或用排比句。这之后,在围绕这个小论点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应该结合片子的内容,举出具体例子,夹叙夹议,边叙述有关情节或镜头,边分析他们的表达效果,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里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光叙述内容,变成讲故事了;二是光发议论,或空洞抒情,没结合具体内容,与作品完全脱节,空对空,那也不行。请注意,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决定了文章水平的高低,篇幅要站全文的绝大部分,短了不行。 最后是结尾,是解决问题,即结论部分。这部分很短,主要对全文作总结,或指出其不足,或提出希望,或补充说明,或照应开头。有了这部分,文章就有头有尾,完整无缺,并形成一个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论文的常规写法,当然可以灵活掌握,不要把“框架”当成“框框”,束缚了思路。但就中学生而言,一般按这个格式去写较为妥当。建议先写好段落提纲,至少要想好要讲哪几层意思,然后按照提纲,一段一段写来。这样,论文的框架就很稳,就可以做大段落清楚,层次分明,小论点突出。

三、 要提炼出小论点 解决了题材和结构问题后,下一个难点就是,从那几个方面去分析?如何提炼出小论点?这个问题普遍感到头痛,我们不妨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学会提炼。

我们可以从观后评片中得到启发。可闻前后有什么阅读提示和思考题?老师对你们的作文有何批语?从这里往深处想,就能学会抓主题(中心思想)、结构(段落)、手法(写作特点)等。 建议大家学一点文艺理论常识。这样才能找到理论武器,提高鉴赏品位。如: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文艺的典型性,文艺批评,创作方法,流派,体裁,风格等。特别是“典型”这个概念应用很多。

还建议学一点电视常识。电视有自己的特点,如:形声兼备,视听合一,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用镜头语言说话,用蒙太奇手法等。如果能了解一些电视创作的手法,熟悉它的工作程序,就能从电视的角度来分析。 下面提出一些选题供大家参考。

1.主题方面。主体是作品的主要立意、中心思想。可以与相近题材的作品比,看哪个更深刻;也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它有什么现实针对性;还可分析标题是否精彩。

2.人物方面。作品的主角是个什么样的人,形象是否鲜明突出,性格特点如何,作品用什么实事来刻画它,次要人物有什么特点,与主要人物有什么关系。

3.选材方面。作品运用了什么材料来表达主题,这些材料是否真实、具体、集中、详略分明,那些材料特别典型,那些细节特别精彩等。

4.结构方面。作品分为几大部分,它以什么为线索,它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渡,怎样照应,结构是否严谨等。

5.手法方面。作品采用了哪些创作手法(如: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因小见大等)。这些是否成功、新颖、有特色等。

6.新闻方面。如果是新闻类作品,还涉及到许多新闻性问题。如:真实性,时效性,是否坚持了新闻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等原则,蔡方是否深入,支持是否成功等。

7.镜头方面。电视是用镜头说话的,它的镜头语言运用如何(构图、色彩、光线、速度、字幕、特技、声音等),那些镜头特别精彩,运用了什么蒙太奇手法等。

8.其他方面。除此之外,属于创作的各个方面,只要你觉得很有特色的,也都可以选。如:音乐、美术、表演、播音、主持等。 必须强调,以上这些绝不需要、也不可能全部讲到,只要选其中三四点特别突出、十分明显的讲。甚至可以知将其中一个方面,但必须讲深、讲细、讲透,而且它们也必须提炼出小论点。

四、 要全面考虑,掌握分寸 写文章最要讲辩证法,要全面处理各种关系,掌握好分寸,防止走极端。

1、要充分肯定优点,而不要专门挑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分析作品当然可以讲它的缺点,但必须掌握好一个度。有些年轻人眼高手低,用大半或全部篇幅讲缺点,这就很不应该了。要知道,拿出来的电视片,除特殊情况外,都是好的伙比较好的,甚至是获奖作品。正确态度应该是肯定优点,附带言其不足,在措词上、提法上也要谨慎,如用“美中不足”“瑕不掩瑜”之类。

2、要有专业眼光,但不要乱用专业术语。有人太急功近利,刚接触几个专业术语,就忙不迭地对号入座,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剩下“看镜头说术语”,变成“看图说话”。初学阶段似懂非懂,没有十足把握就不要乱贴标签。

3、要扣住作品,但不要拘泥于作品本身。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分析时必须 进行

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与同一题材、同一体裁、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进行比较,才能比出特色来。此外,许多作品都与时代背景有关,特别是新闻片,要特别留意它的拍摄(播出)日期。

4、要学会看电视,才会评电视。一般人看电视是为了获取信息、欣赏娱乐、消遣放松,这都是无可厚非。但立志当电视人的考生,就不能停留在这种水平了。他们看电视时,应该加上学习的目的,提高鉴赏水平,应该“带着学习的目的看电视,带着职业的眼光学新闻”。建议先学会看电视,养成良好的收视习惯。要多看中央台,多看新闻片、专题片、艺术短片,以及好的电视单本剧,而要少看电视连续。看电视的时候,不要以“小市民”的眼光看,而要带着问题看,边看边想。先要理解作品,深切感受每个镜头的表达效果,分析这样的良苦用心,当创作者的知音。还要与志同道合的同学议一议,与周围人交换一下看法。最好能强迫自己把看法写成文字,或一段文字,或小评论,然后请有关专家老师指导一下,练几次笔。

五、范文

《海上钢琴师》:永远漂泊的灵魂

雨后新晴,平静的海面上雾气氤氲,满载着希望与梦想的弗吉尼亚号缓缓地驶向大西洋的彼岸。忽然,一个兴奋嘹亮的声音响起:“美国!”整艘船顿时人声鼎沸,对着扑面而来的自由女神像摇手欢呼。纽约的美景如期而至,如此壮观,如此令人神往,大家却渐渐地寂静下来,面对这片神秘的大陆,内心里油然升起的,竟是一种不知所措的迷茫??

1900,这个诞生在新世纪第一天的弃儿,犹如遗落人间的天使。在人们争先恐后地扑向大地的时候,他却被遗留在这艘永远漂泊的弗吉尼亚号上。舞厅里、钢琴上,那个固执地把TD(TD牌柠檬)认为是“谢谢你,丹尼”(Thanks Danny)缩写的黑人船工收养了他,由此开始了1900如流星飞逝般的一生。

影片在1900的好友麦克斯满怀深情的回忆中展开,忧伤迷人的背景音乐里,满是令人唏嘘的感慨。八年之后,养父丹尼撒手人寰,在葬礼的那一天,飘荡而来的音乐却让1900与钢琴结下不解之缘,曼妙温馨的钢琴声竟奇迹的在那双稚嫩的小手间流转而出。从此他不停的弹奏,在这艘往返与欧美之间的船上,抚平着每一颗背井离乡、愁绪难遣的心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1900的眼睛永远澄澈迷人,那是一份未经世俗污染的纯真,他的琴声让漂泊的游子倍感销魂,忘却忧伤、忘却痛苦。正如麦克斯在1900滑动的钢琴演奏中忘却晕船的苦楚般,旅客们也在1900轻快的琴声中翩翩起舞,弗吉尼亚号上欢笑不断,上等仓里跳动的舞曲,三等仓中婉转的音符,都在1900的指尖流转而出。

然而,抚平旅客的孤独,终究也无法排解自己内心里面那一份挥之不去的寂寞,更深人静的夜里,独自一人,偷偷溜进电话房,拨通一个陌生的电话,期待那不知何处的远方,能传来一丝意外的慰籍,1900最终还是失望了,落寞的深情,让人心碎。或许,因其孤独,让他能洞悉背井离乡人们的忧伤与哀愁;又或许,因其寂寞,让他能神游大

地,感受着世界每一处的变迁。谁说创意来自经验与生活?1900独具一个的钢琴声里,分明流淌着一份尚未泯灭的单纯与灵性。

树欲静而风不止,在船上的演奏,竟也能引起所谓爵士乐鼻祖的嫉妒,在1900尚未明白为什么比赛,如何比赛之时,谢利来了,一场精彩的角逐即刻展开,谢利三段慵懒迷人的爵士乐演奏,最终还是败给了1900富满层次的琴声,一曲《笨蜂飞舞》让所有观者瞠目结舌。是的,代表世俗的爵士乐,又岂是这遗落人间乐音的对手。这里面也隐喻着1900与那一片神秘迷茫陆地的对立与矛盾,预示着他在船上永远漂泊的一生。

1900恋爱了,戏剧化地遇上那个曾经和他一起合奏的农夫之女,一曲柔情似水的钢琴演奏,阐述着一个青涩躁动的心灵,柔波荡漾的夜里,不知不觉的轻轻一吻,蕴涵着他无限的深情。不过她终究属于陆地,船到了,她也就离开了。1900第一次产生了下船的念头,当初农夫那一席改变生活,重新开始的话,给了1900无限的信心。然而在那段船与陆地的楼梯上,他呆住了,远方扑朔的雾气中若隐若现的高楼、舞风飘飞的海鸟,让他一片迷茫。正如他最后所说的,“我不是因我所见而却步,而是因我所不见而迷茫,诺大的城市,无边无际”,“如同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完美的女人”,这样的世界,让他手足无措,无从发挥。

这里我们无法责备1900的固步自封,这艘船上,他见证了太多失落与悲伤,跨出那一步真的就开阔天空,前途无量么?六年后离开的麦克斯无疑成了最好的反面教材。无限前程,无限风光,说到底,无非是些自欺欺人的话语,既如此,还不如跟着这艘饱经风霜的船逝去。

轰鸣的爆炸声中,弗吉尼亚号灰飞烟灭,1900也终于成了无人知晓的过去,忧伤的音乐袅袅而逝,唯有泪眼迷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