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文明史上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发生过的一些现象。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歇后语等。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一、传统节日:

(一)春节

1.春节的由来:

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长得比骆驼还大,跑得比风还快,叫声比雷还响。每年的十二月三十这天它都会跑到村子里,见人吃人,见兽吃兽,人们只能躲在屋子里把窗和门关得紧紧的。

又是一年的十二月三十,人们早早就把门窗关上了。这时一个外地人来到村子里,他见家家户户关门闭户觉得很奇怪,心想:大白天的怎么一个人都不见?他连忙走到一户人家门口,敲了敲门“是谁呀?”一个老人说。“我是一个外地人,借宿一晚。”老人家把外地人请进了屋子,并告诉外地人年兽的事情,外地人哈哈大笑,说:“我知道年兽怕什么?”“你知道呀,那太好了!”老人说,“我把村民们叫来,你跟他们说说。”村子里的人都来了,外地人说:“年兽怕三样东西,红色、火光、噼里啪啦的声音。”有的人听了说:“我回家找几张红纸贴到门上。”有的说:“我赶紧回家烧火去。”到了晚上,年兽来了,它见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着红纸,院子里又烧着大火,吓得四处乱跑。有一户人家正在用竹子烧火,突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年兽大惊,狼狈而逃。

就这样,年兽因为没有吃到东西,活活给饿死了,从此,人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2.“压岁钱”的传说:

大年除夕的晚上,很多孩子都能够得到压岁钱。为什么会得到压岁钱呢?这里有一个传说故事。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里出 1

来,专门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大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常常在除夕整夜亮灯不睡,这也叫做“守祟”。

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这年三十晚上,为了防止祟来侵扰,这对老夫妻不睡觉,一直逗着孩子玩,他们用红纸包了几枚铜钱,包了拆,拆了包。但随着夜渐渐深了,小孩子受不了,先睡着了。这对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几枚铜钱放在他的枕边。老夫妻年岁大,也熬不住,一看都已是四更天了,想来那祟该不会来伤害他们的孩子了吧!可他们刚一睡着,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妖就进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头的时候,突然孩子枕边发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

很快,这件事就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3.范文:

中国的传统节日-----过新年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买了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爆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新年中最有趣的要数我和小伙伴一起放烟火。晚上吃完年夜饭, 2

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烟花朝门外奔去,一出门就听见小朋友们的欢呼声。原来,在二村的小花园里正举行烟花比赛呢!只听见天空中“砰,砰”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真是形态各异,姹紫嫣红,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弹直冲云宵,还有像一个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见这样美丽的烟花心里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几十万倍。”于是,我赶紧拿出自己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向着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这时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嘿,嘿,”我这烟花一定比你们的好看,可是,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生米爆炸”,这烟火就像一颗花生米一样飞上了天空,但在上面只“啪” 的一声就结束了,一点也不漂亮。真让我大失所望。不过一转眼我就溶入到这节日的喜庆之中去了,看着天空被这些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的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二)中秋节

1.中秋节的由来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登上昆仑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王母娘娘赐了仙药给他,吃下就能飞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妻子嫦娥,就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当时后羿收了很多徒弟,其中一个叫蓬蒙,当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时,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他轻而易举地骗过了后羿。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飘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知道了白天发生的事,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3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和月饼,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范文

传统中秋佳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在这天,人们坐在月亮下赏月光、吃月饼。这不,趁着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也开始赏月光、吃月饼了。 我们全家人围站在阳台上,把大团圆月饼分成几块,分着吃,边吃着月饼边聊起天来。

我望向了远处的月亮,今晚的月亮特别明亮,圆月像一只雪球高悬中天,皎洁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几朵灰白色的、轻纱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动纱巾翩翩起舞。月光洒满了我的衣服,温暖着我的心。我觉得太阳的温暖过于热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光,才能这般地恰到好处。我的周围被月光照得雪亮。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挂下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月光照得树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婀娜多姿的柳树的稀疏的倩影,别提有多美了。 爸爸告诉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那天,相传,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那里面有黑色的影子,那就是广寒宫里的嫦娥、吴刚、玉兔和桂花树。

我凝神望着月儿,口里嚼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着月亮的传说,我又想起那句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到很晚很晚??

3.写开头的技巧

(1)开门见山法:通过四素句, 直接告诉读者。

这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资料:有对联、十二生肖、 4

剪纸,还有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中秋节,因为它是家人团聚的好节日。

(2)诗歌引入法:通过密切联系的诗词歌曲,直接突出中心。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学过的儿歌:“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3)列举比较法:通过类似事物的列举,强调习作的中心或者重点。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不过我最喜欢中秋节。

(三)端午节

1.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吃粽子、悬艾叶、佩香囊......

3.范文:

端午节

我们的祖国是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许多的传统文化,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祖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和我的家乡荆州有关的就是端午节。 5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法定节日,是世界闻名的节日了。

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他为了富国强兵,与当时的皇上产生了矛盾,被赶出了楚国都城,流放到其它地方。屈原亲眼看见自己的祖国被秦国攻破,心如刀割,自投汨(mì)罗河。人们听说屈原投江,纷纷前来凭吊,把包好的饭团投入江中。后来端午节人们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我在端午节时最喜欢吃清水粽,蘸白砂糖,好吃极了。我们在吃粽子时不要忘了屈原,他是楚国的大英雄,我们要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

小提纲1

题目:节日名称(春节、中秋节??)

第一段:介绍该节日的习俗

第二段:介绍该节日的由来,也可同时说说与它相关的传说

第三段:写出该节日你参加的或做过的一些事情

第四段:这个节日给你带来的感受,从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那些特点。

二、传统工艺

(一)剪纸

1.简介:

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它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剪纸的纹样大致可以分为: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还有人提出加上世界珍奇、现代器物两类,共计11类。

2.剪纸的特点:

中国剪纸的特点,表现为题材的寓意,所以寓意可作为分来的依据,由此可分为:纳吉祝福、怯邪、除恶、劝勉、警戒、趣味等七类。

3.剪纸的分类:

剪纸的分类应以用途为据,由此可分为:

6

(1)装饰类:贴于它物之上以供欣赏或增加它物之美的剪纸,如窗花

(2)俗信类:用于祭祀、祈福、怯灾、怯邪、驱毒的剪纸,如门神

(3)稿模类:用于版模、印染的剪纸,如绣稿

(4)设计类:能增加它物之美,或能宣扬它物的剪纸,如电影或电视的片头

4.范文:

剪纸

同学们,剪纸可是我国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它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算一下,已经传了60代人了!

其中主要的剪纸的纹样有:人物、动物、文字、花草树木。人们把剪纸贴在窗户,这个也就叫窗花,这样能让我们的家更加美丽。奶奶还告诉我剪纸不仅可以做窗花,还可与做门神,用来 辟邪呢。 我国许多农村妇女都心灵手巧,用剪刀左剪一下右剪一下,就能剪成无数栩栩如生、姿态各异的动物,花草,人物等图案。我眼前就放着一只美丽的小兔子。它全身通红,长着两只长长的耳朵,轮廓线里用剪刀密密地剪了许多小齿,好象它绒绒的毛。它的身上也“长了”许多绒毛,还装饰着舞动的花,可爱极了。只见它正皱着眉头奔跑着,似乎在想:我怎样才能逃脱老虎的手掌心呢?

看着这张剪纸,我想: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丰富啊,人们居然能把一张简单的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而且还栩栩如生。中国人民对自己传统文化多爱惜啊,1500多年了,都还在传承着,真了不起!我以后也要认真的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二)风筝

风筝的由来:

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7

小提纲2

题目:民间工艺名称(剪纸、风筝、??)

第一段:介绍该工艺的历史

第二段:介绍该工艺的作用

第三段:对该工艺品进行描述,或介绍其制作过程

第四段:这个工艺品给你带来的感受,从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那些特点。

三、传统诗词

小提纲3

题目:我最喜欢的古诗——※※※

第一段:介绍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第二段: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第三段:说说你最喜欢的其中一两 句,并说明原因

第四段,说说你从该诗中体会到了一些什么,联系中国的一些传统美德及细想,扩展开来说说。

习作作业

主题:生活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要求:把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进行整理,把你最想告诉大家的写成一篇习作。

提示:1、整理自己搜集到的或听到、看到的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

2、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可以写自己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3、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怎么写。

4、把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5、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丰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8

 

第二篇:第五单元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第五单元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有的放矢 认识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收集一些传统文化知识

文题设计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还可自拟)

写作导引

一、 说一说

1、 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贴过春联,你还记得你家春联的内容

吗?把他写下来。

2、 在春节时你家里都做了些什么,给大家讲讲。

二、 想一想

1、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你知道他是怎么来的吗?

2、 讲一个与中秋有关的传说故事。

文题全解

1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搜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许多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事物。

通过这些,你了解了生活中的哪些文化?贴春联、剪窗花、包饺子女、扎灯笼、做风筝以及各种各样的民风民俗你了解多少?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把它们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具体来说,你可以把自己了解的传统文化介绍给大家,也可以把自己参加过的传统文化活动写下来,还可以把自己做过的传统文化项目记录下来。 技巧指引

祖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经历了几千年文明的民族的宝库。它有许多世代相传、具有我们民族特点、在经历了数千年仍然焕发着异彩的内容。它们分别表现在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方面。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它们无处不在,特别是传统的文化习俗,使我们进入了新世纪生活仍然充满着智慧和快乐。比如:“中国人的过新年,写春联,贴福字,吃包饺子,守除夕,放鞭炮,给压岁钱,贴窗花,贴年画,贴年画,贴各种各样的剪纸。还有按照中国旧历记年的”鼠年、牛年??“以及十二生肖,还有中国像棋、围棋、京剧、古诗、书法??这都是令世界瞩目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小学生的生活中,这些传统文化无处不在。如:放风险筝,元宵节观灯,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看京剧,画谱,打中国结??简直数也数不完。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这次习作的内容。

怎样完成这次习作呢?

①选自己熟悉的内容,写自己喜欢的内容。

2

②可以把你搜集的图片,实物进行整理,写一篇文字说明;可以把你搜集的文字资料做成资料卡和专题“小手抄报”“资料库”;还可以把你对某样物品、某种活动了解的过程写出来;还可以把你参加到的某项活动及某种传统文化活动写出来。如:“美丽的风筝”或“放风筝”“粽子的来历”或者“包粽子”“中国京剧”或者“画脸谱”牛年说牛“或者”我的生肖“??

③写完后读一读,看看你所写的生活中祖国的传统文化的内容能不能让读你文章的人也喜欢它们。也就是说在写这些内容时,注意恰当地表现自己对这些传统文化内容的喜欢。

他山之石

贴对联

每年的除夕,人们都会在门框上贴对联,并放烟花爆竹。

贴对联的历史还要追溯到几千年前。那时的人们安居乐业,和睦幸福。但是每一年的除夕,都会有一个叫“年”的怪兽来骚扰人们,它把人们的鸡、羊都吃掉。于是每一年的那一天,人们就把窗门紧闭,不敢外出。后来人们试探到那个怪兽怕红色、光荣和声响,所以人们就把红纸裁成门框大小的条贴在门框上;那一天的晚上点许许多多的灯,使光非常强;人们还把竹子放在火堆里烧,火堆里的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这样就把“年”赶走了。第二天人们互送礼物表示祝贺。后来人们把红纸写上字贴到门诊框上,这样就形成了对联。再后来人们发明了火药,就取代了以前烧竹子的方法。

其实关于对联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呢!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精 3

妙,很多人想得到王羲之的笔迹,所以对联一贴出去就被人取走了。后来王羲之想了一个好办法,他把一副对联写好后,裁成两半, 一半写的是: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王羲之叫人把这几个字贴出去,果然无人去取,但王羲之的夫人看了很生气,王羲之却说:“夫人莫急,明日再看。”等到第二天大清早,王羲之叫人把另一半贴上去,就成了一副好对联了:

福无双至今日至

祸不单行昨日行

素材积累

寄托 纪念 特色 娴熟 精湛 神技 赞叹

赞美 风格 盛况 盛装 气氛 氛围 鲜艳

清新秀丽 仙翁须髯 艺术精湛 由衷赞叹 眉开眼笑

人声鼎沸 千姿百态 栩栩如生 铿锵有力 遥遥领先

◎ 看准了一只粽子,我便迅速地把它拎出来,在手里来回倒着,呵着气,解开绳子,一层层剥开碧绿的粽叶,那如出水芙蓉的粽子便呈现在眼前。咬上一口,含在嘴里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然后才慢慢地咽下去,那滋味就别提多好了!

◎ 瞧!那被人们誉为吉祥之物的龙,腾云驾雾,张着大嘴,可能正在呼风唤雨吧,比起那弯弯曲曲的蛇,龙确实是神气多了。 ◎ 潍坊风筝不仅表现了潍坊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且成为我国人 4

民同世界人民进行文化交流、增进友谊的纽带。

◎ 家乡的馄饨个儿小、皮儿薄、馅儿多,很讲究做汤,汤内佐料齐全,除猪油、酱油、味精、胡椒粉外,还要有葱花、蒜汁、榨菜丁等,五花八门掺和在一块,百味同尝。

◎ 蜡染的工艺看上去很奇特。先要把蜂蜡温化成汁,然后,用特别的铜蜡刀蘸取蜡汁,在白布上快速做画,蜡汁凝固后,再把布浸入蓝靛中染色,数日后取出,接着放入沸水中以高温脱蜡,直到蜡块脱去。方可得到一方蓝底白点的蜡染布。

◎ 我家乡扬州的剪纸,清新秀丽,线条流畅,最富有南方剪纸艺术的特色。就其技法来说,可以归纳为五个字:尖、圆、缺、线。尖如麦芒、松针,圆如秋月、玉盘,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条如仙翁须髯,飘拂自然。这说明扬州剪纸艺人技巧娴熟,艺术精湛。

◎ 龙舟你追我赶,谁也不甘心落后。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都站在配船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葵扇,双脚不停地跳动。划桨健儿使尽气力,木桨上下飞舞,动作整齐一致。敲锣打鼓的也在一旁呐喊助威。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