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类企业未来发展模式浅析

城投类企业未来发展模式浅析

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在经历了20xx年的信贷投放大潮和国家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刺激之后,20xx年初,一场规范和排查地方投融资平台(即城投类企业)债务风险的行动在全国展开。20xx年1月19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公开提出把“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今年宏观政策方面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城投类企业未来如何发展,怎样完善、规范现有运营模式,在完成政府各类建设任务的同时真正走向市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答的问题。

一、城投类企业发展现状

所谓城投类企业(即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实际上就是地方政府组建的不同类型的公司,广泛包括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政府通过划拨土地等,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大致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辅之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保证,融入资金后重点投向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城投类企业经过近些年来的迅速发展,数量急剧增加,规模逐渐壮大。

(一)城投类企业存在的必要性

追本溯源,目前各地纷纷建立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现实原因在于实行分税制以后可支配的地方财政资金有限,出现了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等。即地方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仅仅依靠地方财政无法满足需要,而建立地方投融资平台以后,地方政

府可以通过此类平台公司广泛吸引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资金缺口。因此,城投类企业的诞生和存在是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的。

首先,从融资功能来看,城投类企业能够帮助地方政府突破经济建设中资金短期不足的瓶颈,在政府指导下,完成项目的融资、建设乃至经营,为各类项目建设提供了“合理”途径。其次,从偿债来源来看,城投类企业一般是以地方财政资金作为偿债资金来源,尽管建设所形成的各类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大多属于非经营或准经营项目,企业内部收益无法形成偿债来源或者无法完全满足偿债需要,但通过市政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改善,可以使周边土地实现增值,并吸引企业入驻获得税收。因而从地方政府大的循环上来看,在较长的期限内是可以实现平衡的。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城投类企业通过大规模信贷推动所在地区的城市化建设,在促进经济增长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城投类企业目前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1、个体实力较弱,政府资源分散

以往城投类企业大多为承接贷款而设立,大多单纯利用政府担保进行银行贷款融资,没有进入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压力。因此,政府在企业建立之初对资源的调配往往缺乏通盘的考虑,优质的国有资产分布在不同的投资公司甚至不同的行政单位中,没有发挥出协同效应。这样建立的城投类企业大多资产规模较小,缺乏经营能力,盈利水平很低甚至长期亏损;同时,由于近年来政府大规模的城建投资计划不断上马,作为融资和项目实施的主要载体,其承载的融资压力巨大,自身资产负债

率通常很高,甚至超过财务风险警戒线,资产质量不断下滑,部分开始出现偿债困难。

2、融资渠道狭窄,后续资金有限

由于原有城投类企业净资产规模有限,缺乏良好的财务形象,可通过运用企业债券、中期票据、信托计划、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上市等方式实现融资、企业较少。因此,许多中小型城投类企业往往只能依赖于银行中长期贷款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过低,缺乏持续的融资渠道。这样的负债结构和融资渠道,使得融资成本通常较高,城投类企业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极大,没有形成良好的外部约束机制,也难以借助公开市场做大做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公司职能单一,缺乏持续经营动力

原有城投类企业往往因单个或某类政府投资项目而设立,仅承担该投资项目的融资及建设职能,按照政府要求进行投资和建设,没有经营性资源,也缺乏持续经营动力。因此,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许多城投类企业缺乏自身造血功能,仅仅承担政府投融资平台职能,资金使用效率偏低,没有考虑企业下一步的滚动经营。

二、破解发展困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当前国家调控形势和企业自身现实问题,城投类企业如何发展下去,做实做强企业,归根到底还需要自身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和资产架构,创造真正盈利模式来得以实现。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破解融资难题

城投类企业要充分发挥地方融资平台作用,通过推动所在区域的城建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创新突破城市发展的资金瓶颈,不再过度依赖于政府支持,通过利用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募集未来投资经营的资金。除银行贷款外,可充分发挥直接融资方式融资成本低、期限长等优势,在初期可选择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进行融资;后期可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逐步向好,通过选择适当时机上市融资,顺利实现资产证券化,只有这样才能为本地区大规模、高水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保障。

(二)创新经营模式

要合理有序的进行城市资源利用开发,通过推动“以项目为载体、以子公司为核心”的融资模式,进而创新企业经营模式和项目运作模式,通过对各类项目分类管理,理顺投入与产出关系,实现投资项目的投入产出综合平衡,对于基础设施、公共工程以及政府委派的重点项目等公益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政府采购模式,以市场化行为规范项目运作,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又确保了企业投资公益性项目的投资收益。对于可为企业带来投资收益的公用项目,建设完成后可积极申请政府特许经营权,探索企业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有效途径,建立顺畅运行的企业运营模式,做好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运营服务。

(三)实现持续发展

跟随城市发展步伐,果断调整业务结构和资产结构,寻求政府支持,将现有分散管理的存量国有资产整合在一起,秉持现代公司理念,进行专业化的运作管理,发挥整体资源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资产重组,淘汰劣质资产,调整资产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价值,建立有效体制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实现企业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

三、城投类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浅析

作为城投类企业,未来发展都将面临作为一个企业所必需回答的战略基本问题,就是如何重点解决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链延伸,公司持续经营和现代化管理问题。

企业发展战略

(一)实现产业链的延伸

城投类企业在顺利完成政府交给的投融资建设任务,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需要通过自身的发展,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使客户、员工和股东都能够得到理想的回报,努力做到“模式领先”,“资源持续”和“能力最优”。

三者之间,模式最为重要,作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商业逻辑,它解释了企业需要创造的核心价值。作为投融资平台的城投类企业存在的最大意义,实际上就是融资模式的创新。“模式创新”对于未来城投类企业发展来讲外延将会更大,将不仅仅局限在城市建设和融资领域,更要涵盖企业未来产业链延伸,实现业务模式和收入模式的创新,寻找能够

带来持续收益,创造与现有业务互通互补的商业模式,支撑企业未来的成长等诸多内容。

其次是资源和能力,这二者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资源”指的是广义的资源,资源的可持续性包含了未来各种资源的储备,资产结构的可持续,资产总量,结构和收益水平的可持续性,以及战略性资源的进入和非核心资源的退出。“能力”指的是企业能否面对成为一家现代公司的挑战,不仅是指开展业务的融资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而是在强调构筑能力的各种要素,无论企业开展何类业务,在观念,体制机制,知识技能和学习创新上的能力将会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成败。

从城市的发展方向来看,随着城市经济从“要素驱动型”向“效率驱动型”再到“创新驱动型”的发展,基础设施硬件建设总会有饱和的周期,城投类企业应该紧跟城市发展阶段,从服务城市基础设施硬件开发,逐渐过渡到区域综合开发,再到城市软件配套“现代服务业”经营开发,从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逐渐演变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运营服务商,到服务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城市发展综合服务商”。

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在保持现有核心职能的基础上,业务循环逐步扩展,力争涵盖投融资平台“四大核心任务”,即“投资建设”、“融资创新”、“城市开发”、“资产经营”,在不同发展阶段,布局不同的业务发展群落。一般来讲业务群落的第一层面是拓展并确保核心业务的运作,确保当前的核心业务,能为企业带来稳定业务营运收入和现金流,培育相关经验和技能,确立经营概念和经营模式;第二层面是通过发展新业务,进入城市开发板块,通过新业务的快速增长,与第一层面

业务形成良性循环;第三层面是开创未来的事业机会进入新兴业务板块,创造未来5-10年有生命力的业务,能够与一二层业务互动,形成独特竞争力。

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发展转型,还需要在细节问题上不断摸索研究。

(二)保证发展资源的可持续

这里说的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包括三方面:第一方面指的是资源储备可持续,包括项目、土地、资金、人员和智力资源储备;第二方面指的是资产结构和管理方式清晰,可持续,即做到分业经营,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第三方面指的是资产经营的可持续,通过战略投资与资产经营的互动,加强投资分析与投资决策,加强从工程设计到实施的全程成本控制,通过有效经营管理计划与控制,保证合理资产总量和收益水平,加强经营结果与前期对比和项目后评估,建立资产处置与资产重组机制。

(三)优化管理,提升能力

管理能力的提升,是现代企业打造百年基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城投类企业由政府特定目的型公司向一个真正的市场化企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企业的能力除了天生的资源禀赋能力,例如与政府的关系、区位发展优势以外,竞争的主要能力都来自于后天培育,这些能力包括如:

通过梳理内设部门组织架构,适应发展需要,明确管辖权属,形成线路清晰、责任明确、专业纯粹的管理脉络,并完善体制机制。完成制

度流程建设阶段性目标,初步形成内控风险管理体系,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强化考核机制,落实岗位职责,以能力定位置;量化指标体系,以责任心、执行力定收入;完善激励制度,全面提高集团各管理岗位的工作绩效。加强“熟前期、懂管理、会理财”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提升干部专业技能,培育学习和创新环境,促进企业智力资源的积累。

如果城投类企业能够较好的解答上述问题,企业将具备较为完善的公司运作机制,融资平台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对下属企业的产业规划和布局形成框架,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资产规模大、专业化水平强、市场影响力显著的公司,在肩负公用基础设施投资及战略性投资任务的同时,自身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形成产业投资与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

 

第二篇:高婧,大同市煤炭企业未来发展模式

序号:

编码:

山西大同大学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大同市煤炭企业未来发展模式 学校全称: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类别: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山西大同大学团委制

二OO八年

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

高婧大同市煤炭企业未来发展模式

高婧大同市煤炭企业未来发展模式

高婧大同市煤炭企业未来发展模式

C: 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大同市煤炭企业未来发展模式

山西大同大学 商学院06级工商管理一班

高婧 061102011105 指导教师:李有才

[摘要]:通过对大同市煤炭企业现状的分析首先阐明选择矿山旅游的必要性,

然而,要开展矿山旅游,还必须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国家政策影响对矿山资源做出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价与规划。在开发矿山旅游产品方面要考虑对于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终达到经济与生态双丰收的局面。

[关键词]:矿山旅游 矿山旅游规划 矿山旅游资源 矿山旅游产品开发

煤炭对于大同市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宝贵的资源财富,是我市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支柱,但同时,它作为一种一次性能源,在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发之后,资源储备逐渐枯竭,开采成本急剧上升,竞争力势必严重削弱。因此,会对企业本身以及大同市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使矿山经济可持续发展,矿山旅游将逐步成为煤炭企业的一种新型接替性产业。

一、 选择矿山旅游的必要性

煤炭市场由于其本身资源的局限性以及国家整体经济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主导地位也必将会被动摇。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煤炭资源浪费

由于煤炭产业进入壁垒低,改革开放后,随着地方自主权的扩大,为了追求局部利益,在煤炭资源条件比较好的地方,纷纷上马了大批小型煤炭项目,从而在煤炭产业中形成了很多乡镇和个体小规模的煤矿,导致行业内部之间的过度竞争,煤炭资源被大量浪费。

(2)产业转移较难

煤炭产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不可移动性和不可复用性,变现率极低。而且煤炭产业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性产业,退出产业涉及到大量人员分流安置问题以及其设备处置问题,费用很高。因此,保留其原有设备,进行较完善的维护,发

展成旅游项目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成本,还可带来经济效益。

(3)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

国民经济中的第二产业是我国煤炭消费的主体,第二产业的用煤量要占国内煤炭消费总量的80%以上。在我国国民经济调整中,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9xx年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19xx年占48.5%,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煤炭的消费量。

(4)节能技术的应用

近几年来,我国各行业节能效果显著,如电力行业发电标准耗煤由19xx年的392g /kw.h下降到19xx年的375g/kw.h。冶金系统吨钢综合能耗由19xx年的1.611吨标准煤,下降到19xx年的1.344吨标准煤。节能技术的应用,使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减少了对煤炭的需求。

(5)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比例上升。19xx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为74.6%,19xx年下降到71.6%,预计今年将下降到70%左右,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少用1300万吨标准煤,折合原煤1800万吨。

一旦矿山关闭之后,它所占有的大量废弃土地, 遗弃厂矿等遗留给进方政府,受资金限制难以恢复利用,给环境安全、人居安全产生隐患,动摇了地方持续发展。然而矿山旅游作为一个新兴旅游形式正逐步被社会所接受,在充分利用富有特色的矿区景观、地质景观,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可以将其作为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建成集教学、生态和旅游等多功能的特色旅游区。产业转移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矿山旅游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煤炭市场面临威胁的情况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因此,新兴矿山旅游不仅可以使煤炭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其经济效益在新兴主导产业的推动下得以延续或拓展,还可以减轻当地政府的负担。

二、矿山旅游规划

任何矿山工程服务期限都有成长期、鼎盛期、衰退期和资源枯竭期四个阶段,矿山旅游资源主要包括采矿场景、作业流程、生产设备、矿山环境、地质景观、地质灾害和矿山文化等,具有很强的历史性、科普性与观赏性,旅游者能亲身体验采矿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力量,感受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矿山旅游中

的采矿遗迹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矿山环境为自然旅游资源,所以矿山旅游资源是以人文特征为主的历史遗迹旅游资源。要想发展矿山旅游并不是一定要等到矿山关闭之后才开始,根据矿山工程每个阶段不同的特征进行适当的规划,都可以建成富有针对性的特色旅游景观。

(一) 采矿期旅游景观

矿山服务期的旅游景观主要包括采矿场景、作业流程、生产设备和矿区文化等,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是矿体开采所涉及的采掘场地、生产设备和加工场所。

(1)采场资源

采掘场地是矿山旅游的核心资源,主要提供大型露天矿山采矿工艺过程以及大型露天采矿的宏大场景。采矿过程中露出的地层剖面和地质构造是不可多得的关于矿炭地质的地文景观资源。大型露天采场的大型、现代、高速的生产场景蕴含人类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能力,留给人的意象是“愚公移山”精神。因而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如白云鄂博铁矿由主矿、东矿和西矿三个大型矿体组成,是典型的深凹露天矿。主矿高约1250m,顶处海拔1710m,从远处望去,宛如一座矗立在茫茫草原中的大梯田。在它的东部,东矿已被开采成了一个深达200m的大盆地,从上向下俯瞰,能带给人强烈的震撼,气势磅礴,犹如巨浪冲天,在大地、空气和心房震颤的同时,一生难得一见的宏大景观,尽收眼底。

(2)生产设施与设备。

独特的生产设施与设备也是矿山特有的旅游资源。鞍山齐大山铁矿是我国特大型露天矿,配备有国际最先进的大型采剥、运输和排土设备。它所采用的长达2km的原矿胶带运输系统,以每秒4m的速度将原矿送到选厂。该系统出露地表,外型设计精致、装备精良,尤如一条长龙蜿蜒在矿区,蔚为壮观。还有从美国和加拿大引进的“电动轮”矿山自卸车在矿路上轰鸣,当一辆载重达154t的“电动轮”高高举起车斗时,100多吨黑黝黝的矿石欢快地涌向粗破井,瞬间传出了隆隆的撞击声。向更远处极目望去,载重百作吨的“电动轮”变成了甲壳虫“,在矿区深处爬行。云博铁矿载重108t的电动轮汽车,车轮直径达到2.8m,使许多游客大吃一惊,纷纷拍照留影。平朔露天煤矿等现代化矿山的设备也是非常独特的,给游人一种新厅感,如果能乘坐上矿车,则更加刺激。

(3)加工场所

露天矿适合让游客参观加工场所,因为现代化露天开采的主要特征是大型化、集中化、高效率和环保,而且露天矿安全生产性高,因此矿物洗选、加工、冶炼等工艺也可发展为矿区独特景观,游客能够领略到穿、采、运、破、加等完整的工艺流程,学习了解采矿知识。采矿场景对于游客来说是现实的,有身临界其境的感觉,它相对于矿山关闭期旅游来说更逼真,因为后者只是采矿遗址,只能想象,需要配以其他辅助设备进行再现和模拟。亲身的体验使游客对煤炭是从那里来的产生深刻的印象。矿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人们对矿业生产与管理、矿区生活的新奇感,往往能激发其前往游览、观光的愿望,因此一些管理中心或者指挥中心也因为其内部蕴含了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等内容,而深深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往。

(二)矿山关闭期旅游景观

当一些矿山的矿业开发活动结束之后,会留下大量的废弃矿坑。将废弃矿坑改造成博物馆、娱乐场、风景区,就形成了多样的矿坑旅游景区,独特的采矿遗迹景观因其拥有的知识性、趣味性,又往往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等特点,让人联想起往日的辉煌,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青睐。如义马北露天矿已建矿开采40年之多,资源枯竭后,矿山的基础设施相当完善,如果对矿山设施进行投资改造,将露采矿坑蓄水,建成人工湖,矿井改造为观光通道,利用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等实物,配以声、光、电等技术模拟矿物形成、采掘、加工等过程,可以开展环境科普和保护教育。

如果是地下开采,由于矿山已经关闭,在排除安全隐患后可以将井工矿的主井建成立井,副井改造为平巷,可利用高差产生的副压通风。在井下修建常规采矿场景,如综采、炮采和巷采等工艺供游人丰富采矿知识和猎奇。

对于一些具有一定深度的矿坑,在矿坑环境与安全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建设成为娱乐城或专门的探险场所。如东京迪斯尼乐园虽然和世界各地的迪斯尼乐园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其中的西部乐园就是由废弃矿坑改造的,可以让游客体验美国牛仔拓荒的滋味,乘坐高速矿车,在矿坑里饱受惊吓。

三、矿山旅游资源

矿山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不仅需要科学评价,明确市场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旅游产品开发目标,更重要的是保障矿山正常生产、旅客安全和资源环境保护。首先对矿山旅游资源配置进行全面规划,其次进行旅游产品开发与建设,包括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通过运行、调整逐步使矿山旅游与矿区

环境、社会相和谐。开发与矿山旅游资源规划的核心内容同样是设计生产出有地方特色的、有市场生命力的旅游产品。矿山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核心是对旅游产品开发、游览线路、旅游设施建设进行空间布局、时间分期、设施设计。

(一)矿山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1)景观美学原则。

无论是矿山工业旅游还是生态旅游,都属于旅游业的范畴,都要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的基础条件,其中游览观光是各种旅游活动的最基础的层次。旅游资源要具有观赏性,一般而言,旅游目的地若缺乏观光基础,便谈不上旅游。游览观光又以自然及人文景观为对象,这就要求矿区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开发都必须符合美学原则,以便能陶冶人的性情,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矿山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在于其是由人工雕琢而成的。在开发与规划矿山旅游资源时,要将其历史特征、生产特征和自然特征与旅游气氛融为一体。

(2)生态原则

矿山开采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容置疑的,污染的环境是不利于旅游资源开发的,因此对于矿山生态旅游项目,除具有美学特征以外,还必须反映生态主题,具体应包括资源环境、生态科技、生态美学、生态产业、生态工程等有关内容。

矿山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对生态保护的力度要更大,并且一定要坚持矿山生产与复垦相结合,形成绿色矿山,为发展旅游业奠定基础。矿山工业及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始虽然是两个方面,但却是相互融合和不可分割的。因为在工业旅游资源当中也包含生态旅游项目。如齐达山铁矿于20xx年3月正式启动生态恢复和矿山复垦工程。本次复垦面积为7130亩,按照总体规划,复垦区将建成果树园区、牧草畜牧养殖区、观赏休亲区以及林区、草灌木覆盖区。而齐达山复垦区的核心部位,将营建一处由果木和观赏树种相结合,辅以当地野生花草的观赏休闲区。由于矿区生产过程包括了从矿产资源开发对土地及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到矿区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是对退化生态系统生态学及恢复生态学的全过程的印证和检验。因而在生态旅游项目开始时遵循生态学原则也是对矿山这部分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

(3)科教性原则

当前,我国的工业旅游产品客源就集中在专业市场和学生市场当中。大多数人选择矿山旅游都是怀着好奇与新奇,想要了解远离他们生活环境的特殊产

业。现代化的大型生产设备、先进的管理制度及其创新、矿业企业在新的发展观与现代科技水平下的经营理念与发展模式、矿业企业发展的历史文化积淀等均是传递现代科技与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所以,矿山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科普教育价值就成为主要的吸引力因素,忽视矿山旅游景区开发与旅游产品中的科学文化属性,必然会抹杀矿山形成一个具有多元文化景观与产品组合的旅游地域系统,从而直接影响矿山旅游的发展,使其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也就使其创新价值大打折扣。

(4)比较优势原则

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发挥产业优势。首先,旅游产业应具备产业间竞争的优势。产业间的竞争表现为资源竞争,其实质是不同产业对稀缺资源的竞争,是指该产业和其他产业相比,在资源配置中占有特定的优势地位,具有相对于其他产业更强的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从而能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得以发展、成长和壮大。其次,旅游产业还应具备显著的产业内竞争的优势。产业内的竞争表现为市场竞争,其实质是各区域对某产业市场的竞争。某企业在某产业领域内拥有产业内竞争优势,是指该企业在该产业内的国内外竞争中相对于其他区域占据特殊的优势地位,从而使该企业在该产业的国内外竞争中处于领先和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旅游业发展的本质在于旅游地资源与旅游者居住地环境的差异,从而产生吸引力,另外旅游地之间的旅游资源开始也应具有差异性,切忌雷同。矿区工业及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紧密遵循这一原则,具体就是要以矿山的工业及生态资源为依托,实施旅游项目的包装,而不是简单模仿和改造。

(5)梯次开发原则

矿区旅游资源开发是建立在采矿生产和采矿后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基础上的,其开发顺序也受采矿生产顺序和生态复垦次序的制约,因此旅游产品开发次序应是先工业旅游,后生态旅游,最终工业旅游与生态旅游共同发展。先利用已成熟的条件发展专项旅游如修学旅游等,后渐次深化开发,流动发展实现综合旅游,坚持以点带面共同发展。在生态旅游项目上,根据生态实践的不断深化而不断增加新的项目。

(6)安全性原则

矿山在生产中对矿体采掘产生不少安全隐患,如地表沉陷、排土场稳定性、剥离边坡稳定性等,要将矿区改造为旅游区就必须要对这些不安全的地点进行充分的安全防范和建设。尽可能的提高它的安全系数和减少它所存在的风险。矿山

旅游只有在最大的程度上满足游客的好奇心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然而游客对它所能提供的安全保障也必将相应的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它的安全防护措施也就成为发展矿山旅游的第一条件。

(二)矿山旅游资源的评价与选择条件

矿山旅游虽然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良好途径,但并不是所有的矿山都适合旅游开发,为了避免盲目开发矿山旅游资源,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需要对矿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进行评价和选择。

(1)矿山旅游资源评价指标

矿山旅游资源评价包括旅游资源的整体评价和旅游资源的单体评价两个层次。

它必须能够公正地反映客观事实。指标、评价标准等的确立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允许随意进行修改,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是评价合理性的基本保证条件。保证评价客观性,主要在于参数选择的合理性、权威性,以及评价实施过程、评价结果处理的非人为性。同时,评价指标的内容应该涵盖评价对象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三个阶段的情况;除了考虑被评价对象自身的因素以外,还要适当地考虑其他因素如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矿山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主要有:

A)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即矿山采掘场地与设备、矿山周围的自然环境具有很

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

B) 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即独特的矿山文化、生产工艺的历史价值、文

化价值和科学价值达到省级意义或全国意义。

C) 珍稀奇特程度,即矿山资源有独特的矿山景观,是相对于其它旅游项目更

为吸引人的资源。

D) 规模,即矿山旅游资源规模比较宏观、集中,景观数量较多。

E) 完整性,即矿山景观较为稳定,矿山设备较为齐全,能够表现一定的文化

内涵。

F) 资源影响力,即大型矿山所具备的先进设备,采掘场地能构成容易拥有较

高知名度的矿山景观。

G) 适游期,即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能适应较多的游客使用和参与,使游客感

到物有所值。

H) 附加值,即矿山应该有较高的安全措施,能够保证游客的生命安全。

(2)矿山旅游资源的选择条件

一般来说,大中型矿山采矿系统复杂,设施齐全,安全性高,旅游产品种类丰富。国内外的相关调查表明,在工业旅游产品中,消费者对于和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以及和自己平日根本接触不到的产品或领域有强烈的举。矿山工业旅游就属于后者。因此,如果说企业或矿区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或独特性,那么将其开发为旅游产品后将有更强的竞争力。也就是说,大中型企业或矿区往往具有工业旅游开发的优势,特别是规模在全国同类中处于领先水平的资源,对旅游者将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矿区的知名度对于开发工业旅游产品至关重要,一般全国名牌矿业企业开发工业旅游,品牌优势明显。大同矿务局作为我国最大的动力煤生产企业,这一点,也正是大同煤炭企业在全国领域内所具有的领先优势。

同时,拥有理想的区位条件也是至为重要的,大同矿区地理位置并不处于边远地区,因此,它较容易获得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的支持。它与城市结合成的矿区城市关系有利于形成密集的景我窨结构,特别是旅游景区可以利用城市的交通、通讯等服务系统提高景区的质量,并结合城市旅游的开发,组合形成多系列、多元文化的旅游地域系统。但是,由于矿区一般又可分为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等,其本身的空间布局较为分散,景区内旅游项目的分散程度必然高于其他景区。因此,改善矿山的内外交通条件是提高矿山旅游开发环境质量的首要任务。

(一) 矿山旅游资源产品的开发

旅游产品是由景观、设施和服务三类要素组成,路线和日程安排仅作为整个旅游产品的一个组合。矿山旅游产品开发是否突出特色,是矿山旅游规划的质量标准之一。突出特色是旅游规划的生命和灵魂。旅游者之所以慷慨解囊、不辞辛苦外出旅游,主要目的是为了领略异域风情、观赏异地景观,体验异乡生活、感受不同文化,以满足其求异的心理需求。

(1) 利用矿山基础设施。

一 是展示采矿工作过程和安全防范过程,可以让游客深入地了解到煤炭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以及矿井工人的日常工作任务,使他们亲身感受到采矿工作的艰辛,以及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二 是矿体结构、地质构造、次生地质灾害观摩,这是游客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所陌生的环境,通过对矿坑的观摩,使他们对煤炭的由来产生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是游客在科教需求上的满足;三 是矿山文化景观的体验,通过真实的所见,使人们对于矿山文化以及历史有了深

刻的认识,满足他们的猎奇心和知识探索感。因此,矿山生产场景与遗址是矿山旅游产品的主要特色。

(2) 矿山旅游服务。

在线路和日程中,可以在矿工生活区新建与矿工宿舍类似的住宿区,游客在参观完矿山景观后,可以由公司组织一些矿工平时生活活动的模拟,使他们在领略矿山磅礴的气势的同时还可以深入细致地感受矿工的生活。真正地将自己的这段旅游生活与矿山工人现实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这样,就使游客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感受到每天不同时刻矿山的面貌。在矿区内还应该设置一些展览厅或纪念品出售厅,用以陈放可以代表矿山风貌的小型纪念品和特色品,比如煤雕,在煤炭上雕琢的画面不仅可以是矿山的采掘场地、先进设备、采矿工人的劳动场景、矿坑遗迹、该矿对国内外游客的祝福,还可以是这个城市的一些特色,如我市的云岗石窟等。煤雕所代表的含义可以是多方面的,然而它对于煤矿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它用煤炭的形式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文化。通过煤雕在市场上的流通,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矿山的文化,矿山企业的文化,在打造企业特色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的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近年来,工业旅游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旅游业“十五”规划中将工业旅游列为第五个要开始的旅游新产品。实施生态旅游、观光型矿山旅游产品开发虽然有一定的困难和风险,但从国内外经验看,只要科学合理规划,保障资金投入,按照绿色矿山、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建设,加强矿区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矿山特色旅游必将成为大同市矿业地区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产业,最终实现矿山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的。

[注释]:

1.修学旅游:是指在旅游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或者以学习某类东西为目的进行的旅游过程,例如到国外进行学术考察。

2.排土场:又称废石场,是指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

3.边坡:是指操作面一边有坡度的地方。

4.次生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工程结构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地震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与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参考文献]:

1.《大型煤炭企业文化力与能的评价研究》,刘全顺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xx年4月第1版。

2.《中小旅游企业成长之路》,卢建亚著,旅游教育出版社,20xx年4月第1版。

3.《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重塑与提升》,吴奇修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5月第1版。

4.《衰退工业区的产业重建与政策选择——德国鲁尔区的案例》,任保平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xx年12月第1版。

5.《发展与转型》,李小宁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xx年3月第1版。

6.《旅游地质资源与人地关系耦合》,骆华松、杨世瑜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xx年5月第1版。

7.《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xx年18卷第2期。

8.《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管理办法》

9.《可持续发展基金为大同带来什么?》,大同政府网。

10.《神奇的矿山旅游》,王永生著,中国国土资源报,20xx年1月14日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