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记叙文

自考“大学语文”:

记叙文:

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一、译文:

齐国有个名叫冯谖的人,生活贫困养活不了自己,托人请求孟尝君,愿意在孟尝君门下作食客。孟尝君问:“先生有什么爱好?”回答说:“他没有爱好。”又问:“先生有什么才能?”回答说:“他没有才能。”孟尝君笑了笑接纳了他,说:“好吧。”

左右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他,给他粗劣的饭菜。过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呀,回去吧!(这儿)吃饭没有鱼。”左右的人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吃,比照中等门客的生活待遇。”过了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呀,回去吧!(这儿)出门没有车坐。”左右的人都笑他,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为他配车,比照上等门客的生活待遇。”于是(冯谖)坐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拜访他的朋友,说:“孟尝君把我当上等门客看待。”后来过了一段日子,(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呀,回去吧!(这儿)没有能力养家。”左右的人都厌恶他,认为他贪心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先生有亲属吗?”回答说:“有位老母。”孟尝君派人供给冯母吃用,不使她贫困。于是冯谖不再唱了。

后来孟尝君拿出账册,询问门下各位食客:“谁熟悉会计,能替我到薜地收债吗?”冯谖署名说:“我能。”孟尝君看了很诧异,问:“这是谁?”左右的人说:“就是唱?长铗呀,回去吧?的人。”孟尝君笑道:“他果然有才能,我真对不起他,还没曾见过面。”(孟尝君)请(冯谖)来相见,道歉道:“我忙于事务,疲劳不堪,忧愁思虑太多,心烦意乱,而且生性懦弱无能,沉浸在国家大事之中,得罪了先生。先生不以此感到羞辱,愿意替我到薜地收债吗?”冯谖说:“愿意去。”于是准备车马、整理行装,载着债据出发,辞别时(冯谖)问:“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说:“看我家缺少的东西买吧。”

(冯谖)赶着车往薜地,派官吏把应该还债的百姓都叫来合验债券。债券全部核验后,(冯谖)站了起来,假托(孟尝君)命令将债款赏给这些百姓,并烧掉了那些债券。百姓高呼万岁。

(冯谖)马不停蹄赶回齐都,清晨就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奇怪他回得迅速,穿好衣帽接见他,说:“债收完了吗?怎么回来得这么迅速?”(冯谖)说:“收完了。”“买什么回来了?”冯谖说:“您曾说?看我家缺少的东西买?。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猎狗、骏马充实了外面的马房,美女充满后庭;您家缺少的东西,惟有仁义了!(我)私下为您买回百姓的恩义。”孟尝君说:“买仁义是怎么回事?”(冯谖)回答道:“现在您有块小小的薜地,不爱抚百姓,把民众看作自己的儿女,反而用商人放债的办法来获取利息。我私下假托您的命令,将债款赏给这些百姓,并烧掉了那些债券,百姓高呼万岁。这就是我替您买回的仁义。”孟尝君很不高兴,说:“好的,先生算了吧。”

一周年之后,齐王对孟尝君说:“我不敢把先王的臣子当作臣子。”孟尝君回自己的封地薜去。还差百里未到,当地的百姓扶着老人带着幼儿,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孟尝君回头看着冯谖说:“先生为我买的仁义,今天才看到。”冯谖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得以避免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穴,还不能得以高枕无忧。请让我为您再挖两个洞穴吧。”

孟尝君给(冯谖)五十辆车,五百斤黄金,往西到魏国游说。(冯谖)对惠王说:“齐国在诸侯放逐他的大臣孟尝君,先迎住他的诸侯,就能富国强兵。”于是惠王把宰相的职位空出来,把原来的相国调为上将军,派出使节,用千斤黄金,百辆马车,前往聘请孟尝君。冯谖抢先坐车赶回,告诫孟尝君说:“千斤黄金,是贵重的财物礼品,百辆马车,是地位显要的使臣了,齐国君臣该知道这件事了。”魏国使者先后三次往返,孟尝君坚决辞谢不前往。

齐王听到这个消息,君臣十分惊恐,派遣太傅拿着千斤黄金,两辆四马花车,一把佩剑,一封书信向孟尝君道歉说:“我糊涂,遭受祖宗神灵降下的灾祸,被阿谀奉承的臣子所迷惑,得罪了你。我不值得你看重并辅助,希望你顾念先王的宗庙,姑且回国统领全国百姓吧!”冯谖告诫孟尝君说:“希望(您向齐王)请分出一些祭祀先王的器物,在薜地再建一座祭祀齐王祖先的宗庙。”宗庙建成,(冯谖)回报孟尝君说:“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安心享乐了。”

孟尝君当了宰相几十年,没有细小的祸患,这正是冯谖的计谋。

二、人物描写方法:本文主要以行为、对话刻画性格的人物描写方法

1、冯谖

性格特征: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

表现手法: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

写冯谖故意藏才不露的试探。他在表示“愿寄食门下”时,故意说没有什么特长、爱好和技能,让人觉得他只是一个平庸之辈。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求食鱼、求乘车、求养母,仿佛是不知餍足的小人,同时也大大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这是先抑。

但当孟尝君召人收债时,他自告奋勇,挺身而出,迅速“市义”而归。在“市义”一节中,冯谖全部核验诸民借据之后,认为孟尝君宫中珍宝珠玉、狗马玩好、美人婢妾都不缺,唯一缺少的是仁义爱民,所以矫命焚券,买回民心,假托是奉孟尝君之命,以债款全部赐还百姓,出现“因烧其券,民称万岁”,这一生动细节,集中刻画冯谖具有民本思想的远见卓识和临机大胆决断的性格特征。

在孟尝君失势就国看到“市义”的奇效后,冯谖又作出了更远的谋划,为孟尝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从此高枕无忧,长保荣华富贵。由此可见,冯谖起初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一波三折、峰回路转、起伏跌宕、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2、孟尝君

性格特征: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

表现手法:孟尝君与冯谖形成对照。冯谖的再三弹铗,反托出孟尝君的宽容大度。而当冯谖大展奇才的时候,又显出孟尝君的目光短浅:他不懂“市义”的意义,不明诸侯之间的矛盾可资利用,不知借宗族关系保护自己。而冯谖则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来赢得民心,利用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的矛盾来抬高孟尝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人物之间的映照,使全文波澜迭起,姿态横生。

三、思考简析

1、谈谈你对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的看法。

答:这是冯谖为孟尝君“士为知己者死”信念的表现,也是冯谖目光远大的深刻体现。

1)“市义”来赢得民心,孟尝君罢相至薛,深受百姓拥戴。

2)游说于梁;巧借诸候重聘孟尝君造声势,帮助其恢复相位。

3)

2、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主要目的是抱。

从刻画冯谖形象看,文中的“左右”“贱之”、“笑之”、“恶之”作用:欲扬先抑,侧面反衬。

垓下之围

——司马迁

一、译文:

项王的军队在垓下扎营,士兵很少,粮食吃完了,汉王的军队和诸侯的士兵把他们包围了几层。夜晚听到汉王的军队在四面八方都响起用楚方言所唱的歌曲,项王就十分吃惊地说:“汉王已经把楚地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就在夜间起来,在军帐中喝酒。(他)有个美人名字叫虞姬,常常得到宠爱,跟随在项羽身边;有一匹骏马取名为骓,常常骑着它。于是项王就悲愤激昂地唱起了悲壮的歌曲,自己作诗道:“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压倒当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能奔驰;骓马不能奔驰啊可以怎么办,虞姬啊虞姬啊将你怎么办!”唱了好几遍,美人(虞姬)跟着他唱。项王流下了几行眼泪,左右的随从都哭了,没有人可以抬起头看他。

于是项王就跨上战马,部下壮士骑马跟随的有八百多人,当夜从南面突破重围,纵马奔逃。天亮时,汉王的军队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用五千骑兵去追赶他们。项王渡过淮河,能跟从而来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王到阴陵,迷失了道路,询问一个农夫,农夫欺骗说:“向左边走。”项王向左走,就陷入在大片低洼多水的泽地里。因此汉军追上他们了。项王就又引领士兵向东走,到了东城,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而)汉军追赶的骑兵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对他的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参加七十多次战斗,所遇到的敌方都被击破,所攻击的对手都降服,曾经都没有战败,于是称霸天下;然而今天最终在这里被困住,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战败的罪过。(我)今天一定必死无疑,愿意为诸位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一定要打胜他们三次,为诸位突破重围、斩杀敌将、砍倒帅旗,让诸位知道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战败的罪过。”于是(项羽)把他的骑兵分为四队,向着四面。汉王的军队把他们包围了几层。项王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们拿下对方的一个将领来。”命令面向四方的骑兵奔驰而下,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王大声呼喊着奔驰而下。汉王的军队都如草随风而倒。(项王)于是斩杀了汉军的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的将领,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大声呵斥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十分惊恐,倒退了几里。(项王)和他的骑兵分三处集合起来。汉王的军队不知道项王在哪一处,就把军队分成三队,重新包围上来。项王就骑马奔驰,又斩杀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了百余人。又聚集他的骑兵,只不过死掉他的两个骑兵。就对他的骑兵说:“怎么样?”骑兵都心服地说:“像大王说的一样。”

于是项王就想向东渡过乌江。乌江的亭长移船靠岸等待,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了。请大王赶快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王的军队赶到,是没有办法渡过的。”项王笑着说:“上天要我灭亡,我为什么要渡江?况且我项羽和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进发,现在没有一人能回来,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悯我而拥护我为王,我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在心里难道不羞愧吗?”便对亭长说:“我知道你是性情谨厚的人。我骑这匹马五年了,从未遇到的对手,曾经一天内跑过一千里路,不忍心杀了它,把它送给你吧。”就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兵器交战。仅项羽所杀的汉军有几百人。项王自身也受到十几处创伤。回头看见了汉王的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旧相识吗?”吕马童面对他,把项王指给王翳看说:“这就是项王。”项王便说:“我听说汉王用千金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给你个好处。”(说完)就自杀身亡了。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蹂躏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相争被杀死的有几十人。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将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他的一个肢体。五个人到一块把他的肢体拼合,正好都对。因此把项羽的土地分成五块: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

太史公说:“我听到周先生说,虞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瞬子,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瞬子,项羽难道是虞舜的后代吗?为什么他的兴起这么突然呢?那秦王朝的统治严重失误,陈涉首先发难,四方豪杰蜂拥而起,相互兼并争夺,多得数不过来。然而项羽没有尺寸之地,趁机从民间起义。三年的时间,就率领五国诸侯灭了秦朝,把天下分割并封赏王侯,政令由项羽发出,自称为“霸王”,居位虽然没取得较长远的好结

果,但却是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未曾有过的事情。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归楚地,废除义帝而自立为王,怨恨王侯们背叛自己,这就难以成功了。以武力征伐之功业自负,逞强一己之能而不以古代成功立业的帝王为师,说要立霸王的功业,想用武力征伐来治理天下,五年最终使他的国家灭亡,自身死在东城,还不觉察醒悟,不自我责备,实在是大错特错了。却以“上天要我灭亡,不是用兵(失败)的罪过”为理由,这难道不荒谬吗?

二、简介:

《史记》的艺术成就《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着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3)强烈的抒情性。(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三、中心思想:

本文所现现的项羽是一位悲剧英雄形象,他的性格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英勇无比,能征善战,知情重义;

2)不善用谋、不善用人、只家逞匹夫之勇,导致众叛亲离、最后由强而衰、走向失败,却不理解自己失败的原因。

文中的慷慨悲歌、诀别虞姬,愧见江东父老、宁死不辱,赠马亭长、赠头故人等情景的描述,让人体会到项羽这个风云英雄多情、知耻、重义、仁爱的另一面,表现出了更鲜明的个性。

四、写作特点:1)集中的场面描写 2)多角度的个性描写和心理刻画 3)语言生动传神 4)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

五、思考简析:

1、理解司马迁对项羽的历史评价:

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在对项羽作盖棺论定时,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项羽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正是因为他政治上犯了短视的错误,而专门凭借武力来经营天下的结果。

2知耻、重义、仁爱的另一面。

结合“乌江自刎”这一节中的细节描写谈谈项羽的性格:

“乌江自刎”这一节中,主要写到了

1)项羽骑马逃到乌江,茫茫江水阻绝了去路,这时乌江亭长“舣船待”,并要他快走,这时“项王笑曰”无面见江东父老,这里的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镇定安详的笑,这个细节表现了他“知耻近乎勇”的性格。

2)项羽对自己的死毫不在意,却不忍心爱马被杀,因此以赠亭长。既是对亭长好意的报答,又是对战马的爱怜深情。

3)最后又有头颅留赠故人这样一个出人意料、千古未闻的细节。“故人”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项羽却慷慨赐头,说“吾为若德”。

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的淳朴、真挚、重义深情、慷慨大度的性格特征。

3、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1)这段话是谁唱出来的?

答:这段话是项羽唱出来的。

2)“虞”指谁?根据这一情景后出现了哪一个成语?

答:“虞”指虞姬。出现的成语是:霸王别姬。

3)这段话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气概、情形和心情?

答:这段话表现的气概是英雄盖世,表现的情形是英雄末路,表现的心情是英雄气短。

4)表达了项羽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项羽对虞姬与骏马的难舍之情,将一种缠绵悱恻,名爱于虞姬,又无力将爱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的复杂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项羽失败的原因有:

1)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 2)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3)放逐义帝招致众叛亲离 4)迷信天命,不自责

5、“田父绐曰”表现了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

一、译文: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和吴郡人张籍翻阅家里的旧书,发现李瀚所写的《张巡传》。李瀚对自己写的文章很自负,所写的《张巡传》也写得很详尽周密。但还是遗憾有不足的地方:没有给许远立传,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职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却)把指挥的权柄授予他,而处在他之下,没有什么猜疑和妒忌,最后和张巡一起守城而死,建立了功勋,保全了名节。城池沦陷而被俘虏,只是死的时间与张巡前后不同罢了。张、许两家的儿子才能和智慧低下,不能理解他们父辈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死而许远受俘,怀疑他是怕死而向叛贼说了屈服的话。许远果真怕死,为何苦苦地守着小小的地方,吃他自己所爱之人的肉,来同叛贼抵抗而不投降呢?当他在围城困守时,城外连极微小的援助都没有,(他)所要效忠的,只是国家和君主而已,而叛贼告诉(他)国家已经灭亡,君主已经死了。许远看见救援(的军队)不到,而叛贼来得更加多,一定以为他们的话是真的。城外已经没有援兵可等而仍然拼死守城,人吃人都将要吃完了,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计算日期知道死亡的期限,许远不怕死也就很清楚了。哪里有城被攻破,他的部众都死了,唯独(自己)蒙受羞愧耻辱求活命的呢?即使最愚笨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唉!难道说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吗?

发议论的人又说许远和张巡分开据守城池,城池的沦陷,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拿这个来辱骂许远。这又和儿童的见识没有不同。人要死的时候,他的五脏六腑一定有先患病的地方;拉扯绳子并把它拉断,它断开的地方一定是绳子的某一段。旁观的人看到它们如此,却相随着责备某一内脏和绳子的某一段,他们也太不明事理了!小人喜欢议论,不乐于成全别人的美名,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像张巡、许远所成就的事业,是如此卓越,还不能免于非议,其他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张、许二位刚开始困守睢阳城的时候,岂能知道人家最终不来救援,应丢弃城池预先逃跑呢?假使这里不能据守,即使躲避到别的地方又有什么好处呢?等到他们没有救助陷入困窘的时候,带领着他们那些战败受创残剩下来的伤病而又饥饿瘦弱的士兵,即使想撤离围城,也必定不能达成。张、许二位是贤明的,他们议论得很很精辟了。守住了睢阳一座城,捍卫了整个国家,凭借千百名渐趋覆没的士兵,抵挡上

百万日益增多的军队,遮护着江淮流域,阻止了敌人凌厉的攻势,国家没有灭亡,那是谁的功劳呢?在当时,弃城逃跑、贪图活命的人,不能用一两个来计算;拥有强大的军队却坐视不救的人,四周都是。不追究议论这些人,却用死守城池来责备张、许二位,也就可见他们自列于叛逆乱臣之中,制造夸大失实的谣言来帮助叛贼攻击张、许二位。

我曾在汴、徐二州的节度幕府任推官,多次来往于两州之间,亲自到那称为“双庙”的地方去祭奠过。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当时的事情,据说:南霁云向贺兰求救,贺兰嫉妒张巡、许远的名声威望和功劳业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援救。(贺兰)喜爱南霁云的英勇和豪壮,不听他求救的话,硬要留下他,备办了酒食和歌舞,邀请南霁云入座。南霁云慷慨激昂地说:“我来的时候,睢阳城内的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什么食物可吃了!我即使想一个人吃,从道义上说也不忍心;即使吃了,也咽不下去!”于是拔出随身佩带的刀砍断一个手指,鲜血淋漓,来给贺兰看。满座的人非常震惊,都感动激奋得为南霁云流下了眼泪。南霁云知道贺兰最终没有为自己出兵的意思,就骑马离开了。将要出城的时候,抽出箭射向佛寺的佛塔,箭的半截射进了佛塔上边的砖中,(他)说:“我回去打败叛贼之后,一定要消灭贺兰!这支箭是用来作标记的。”我贞元年间经过泗州,船上的人还指着佛塔告诉我。睢阳城失陷后,叛贼用刀威胁张巡投降,张巡不肯屈服,随即被拉走,将要斩杀他;又劝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对着南霁云呼喊道:“南八,好男儿一死罢了,不能做不义的事屈服!”南霁云笑着说:“(我原)想要有所作为;您说这话,我岂敢不死呢?”于是(他)没有屈服。

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年轻时就跟随张巡;等到张巡起兵讨伐叛贼时,于嵩也曾在围城之中。张籍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到于嵩,于嵩当时年纪六十多岁了。因为曾经跟随张巡的关系,起初得到了一个临涣县尉的职务,(他)喜欢学习,没有什么书不读。张籍当时还小,粗略地听过张巡、许远的事情,了解得不够详细。据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像天神一样。(他)曾经看见于嵩读《汉书》,对于嵩说:?为什么老读这部书??于嵩说:?还没读熟。?张巡说:?我读书不超过三遍,终生不会忘掉。?于是背诵于嵩正读的书,背完一卷没错一个字。于嵩很惊讶,以为张巡碰巧熟读这一卷,于是随意抽出其他各卷来测试(他),没有不都是这样。于嵩又拿书架上许多书试着用来考问张巡,张巡随着提问背诵毫无迟疑。于嵩跟从张巡的时间很长,也没有见过张巡经常读书。(他)作文章时,拿起纸笔就写,不曾打过草稿。刚开始驻守睢阳城的时候,士兵将近上万人,城里的居民户口,也将近几万,张巡通过见一面问了姓名,以后没有不认识的。张巡一发怒,胡须就蓬开。等到城池失陷的时候,叛贼捆绑着张巡等几十人坐等着,将要杀害(他们)。张巡起身小便,他的部下看到张巡起身(以为赴刑去),有的站起来,有的哭了。张巡说:?你们不要害怕!死,这是天命。?部下哭得不能抬起头来看。张巡被杀时,脸色不变,安详得同平常一样。许远是个宽仁忠厚的老成人,相貌如同他的内心一样;(他)和张巡同一年出生,月份和日子在张巡之后,称张巡为兄长,死的时候年纪四十九岁。”于嵩贞元初年死在毫州、宋州一带。有的传说于嵩在毫州、宋州一带有田宅,有个习武的人抢夺霸占他的,于嵩将要到州里去告状,被那个武人杀害。于嵩没有儿子。这是张籍说的。

二、主要内容:

1、为许远辩诬,在辩诬中补叙许远的英雄事迹

2、颂扬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历史功勋

3、补叙南霁云的英雄事迹

4、补叙张巡的英雄事迹

叙述方式:夹叙夹议

描写方法:主要以人物描写

抒情和议论方式:

“当二公之初守也”一段中,作者既驳斥了“责二公以死守”的谬论,阐明了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又在行文中借助反诘、对比手法,表达了他对张巡、许远的敬佩,对袖手旁观、见死不救者的蔑视,对“设淫辞”以惑众者的憎恶。

抒议结合,情理交融,事理昭昭,激情烈烈,同时收到了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的双重效果。

用侧面烘托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描写:

1、 贼兵南下,“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2、 睢阳被围,“擅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3、 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4、 霁云射矢明志,“贞元中”,“船上人犹指相语”

5、 将就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对比的手法:“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一是“千百”与“百万”的对比,二是“就尽”与“日滋”的对比,这是力量悬殊的对比。

三、文中塑造人物性格突出,形象鲜明,概括许远、张巡、南霁云的性格特征,并分析作者所用的描写手法:

张巡:忠心报国、临危不惧、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许远:

南霁云: 贺兰进明: 1、张巡的性格特征:忠心报国、临危不惧、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1)肖像描写:① “须髯辄张” ② 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2)语言描写:“当汝勿怖!死,命也。”

3)侧面描写:将就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4)细节描写:

① 如读书过目不忘,不过三遍,就能记一辈子;

② 写文章不需要打草稿,一挥而就;

③ 对守城的近万名士卒,只要见过一面,以后没有不认识的。

2、南霁云性格特征:忠义仁忍、嫉恶如仇的爱憎感情和忠贞刚烈、舍生取义、正气浩然的英雄气概

1)细节描写:行为描写

① 南霁云抽刀断指,表示自己回去的决心。如此贺兰就不能够再留了。

② 南霁云有朝一日我破了贼兵,我饶不了你贺兰。抽矢射塔表现了南霁云的嫉恶如仇。

2)语言描写,慷慨陈词

① 不忍独食:贺兰强留南霁云,宴请他,南霁云说,“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② 以矢为志:“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③ “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不敢不死!”

3)侧面描写:

① 用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嫉贤妒能、狭隘自私来对比衬托;

② 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③ 用汴、徐二府的人长期流传南霁云的英雄事迹来渲染;

④ 所需的表情、感受,表现南霁云的英勇以及后人对他的敬佩之情。

四、思考简析:

1、本文为什么作“后叙”?

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觉得有所缺憾,是补李翰所为《张巡传》之缺憾,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着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致在书后,所以本文叫作“后叙”。

2、理解文中为许远辨诬的驳论着眼点和论证方法。

韩愈为许远辩诬的驳论的着眼点:采取了先驳论点后驳论据的方法。

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就是韩愈针对污蔑许远的两种错误论点进行批评,用的是事实作为论据。

1)文中为许远辩诬时,先驳斥“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的论点,驳斥时用当时的艰难形式和许远的表现的事实来证明“远之不畏死亦明矣”的正面论点,从而驳斥反面论点。作者所用的主要论据是“外蚍蜉蚁子之援”而犹死守;信以为“国亡主灭”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而犹死守。这三个“犹死守”,都可推出许远不可能“畏死而辞服于贼”的结论。

2)接着驳斥“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据,驳斥时用了法,以“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两个例子做类比,证明城陷必有所始,是由于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而不是许远不尽力,诬陷的根据站不住脚。

3、结合原文说说韩愈行文气势充沛上,充满激情的特点。

例如在为两公辩驳时,说“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这一段文字显得义正辞严,慷慨激昂,真有立懦起顽、震撼人心的力量。

为什么“守一城,捍天下”,因为睢阳守卫战遏制了叛军的攻势,捍卫了江淮地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为唐军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4、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1)这段话中的“远与巡”分别指谁?他们事实上都是什么样的人?

“远与巡”分别指许远和张巡。他们事实上都是精忠报国、为国献身的英雄。

2)这段话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

运用了类比法进行论证。说明了当时整座城池已危在旦夕,迟早要被攻破,不应该因为许远镇守处先陷入敌手,而辱骂、诽谤他。

3)“远”被诽谤的原因是“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一、译文:

郭橐驼,不知道起初叫什么名字。(他)患有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起而俯下身体走路,有点像骆驼的样子,所以乡里人称他为“橐驼”。橐驼听到这个称呼后,说:“很好,这样称呼我本来就恰当。”于是舍弃他的原名,也自称“橐驼”了。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的西面。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大凡长安城里有钱有势的人家要修建观赏游览场所的以及自卖果子的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雇佣他种树。看橐驼所种的树木,有的是移栽的,没有不活的,而且高大茂盛、果实结得早而多。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仿效学习,也没有人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活得时间长而且生长茂盛,只是能够顺着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使它的本性获得充分发展罢了。大凡种树的习性,它的树根要舒展,给它壅土要平整,它的土要用旧土,给它捣土要坚实。这样做了以后,不要去动(它),不要去担心(它),离开后不要再回头看(它)。栽种时就像爱护子女一样,栽好后(搁置在旁边)就像丢弃一样,那么它的自然天性得到保全而且它的本性得到发展。所以我只是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诀窍;只是不抑制减损它的果实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的果实结得早而多的窍门。其他种树的人就不是这样:(种树时)树根屈曲还换上了新土;他们给它壅土(的时候),不是培土过了量就是培土不够。如果有能与此相反的人,却又对树木爱护得过分,担心得过多,早晨看了傍晚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再回头看看。更严重的用手指甲去抓树木的表皮来验看它的死活,摇动它的树根来察看它的松实,这样树木的本性就一天天丧失了。虽说是爱护树,其实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树,其实是仇恨它:所以不及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问的人说:“把您种树的道理,移用到为官治民的道理上,可以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而已,治民的道理,不是我的职业。但我住在乡里,看到当官的喜欢烦琐地发布命令,好像非常爱护百姓,却最终给百姓造成灾难。早早晚晚官吏就来喊叫说:?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播种,督促你们收割;早点缫好你们的丝,早点纺好你们的线,养育好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猪。?一会儿击打着鼓把他们召集拢来,一会儿敲打着木梆把他们召唤来。我们小百姓停止做食吃饭去慰劳官吏,尚且没有得以空暇,又用什么使我们的人丁兴旺和我们的生活安定呢?所以(生活)困苦而且疲劳。像这样,与我的职业,大概也有相类似之处吧?”

问的人笑着说:“不也很好嘛!我问养树(的事),却得到了治民的办法。”

(我)为这件事作传来作为当官者的鉴戒。

二、中心思想:

本文是一篇借为人物立传的形式而发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散文。

作者借植树能手郭橐驼之口,揭露了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反对当官的人“政乱令烦”,主张“顺民之天以致其性”,阐发了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全文虚构了一个人物——善于种树的郭橐驼。说他种树能“顺木之天而致其性”以此类比做官的人管理百性也要顺乎民意,只有“养民”才能治国。

三、层次段落: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2自然段。介绍郭橐驼名字的由来、性格、职业和才干。

第二部分,为第3自然段。通过对话、对比来阐述郭橐驼种树的经验,突出全文中心“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为第4、5自然段。与种树之理类比官理,指出当时做官的人喜欢频繁的发命令,百性时时都得接待,使民不得安居乐业。

最后,点明记叙这件事是要以种树比喻做官。再以郭橐驼种树的经验类比做官治民“传其事以为官戒”。

四、写作特点:

1、本文幻设为文,以寓言为本。虽曰传记,但更多虚构成份,用此寄寓作者的政治主张。

2、本文在说理方面总体上运用类比方法,体现了民本思想:

(1)种树与治民相类比:

① 种树道理与为官治理百姓的道理相对比;

种树提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

② 用种树要“其莳也若子”,类比做官要爱护老百性;

用种树要“其置也若弃”,类比治国要让百姓休养生息。

(2)用“他植者”种树“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类比当官的“长人者好烦其令”。

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表面上是说种树的道理,实际上每一个都类比着一个治国养民的道理。如此层层类比,环环相应,说透了种树的原理,也就把治民的道理讲清楚了。

3、本文在说明郭橐驼种树的道理时采用了手法:

(1)郭橐驼种树与“他植者”种树,在原理、态度、方法和结果诸方面都构成了对比。

郭精于种树,其他人窥伺而不得。

(2)他植者中特别粗心、马虎、过于疏懒者,若不过焉则不及、与爱之过殷,忧之过勤相对比。 这一系列对比,将种树过程中的是与非、正与误、利与弊都衬托得十分清晰。

(3)种树的道理与做官的道理相对比。

4、剪裁详略得当:

全文对郭橐驼这人的原名、家氏、朋友交往等都略写,却详写他种树的经验、方法。再写与他对比的他植者时,略写态度马虎、疏懒的,详写“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这是为了与后面写的“长人者好烦其令”作类比,揭示这做作法表面看是爱,实者为祸。这样写使文章脉络清楚、前后照应、文气通畅、中心思想更加鲜明。

五、疑难词语:

1、驼业种树

业:以什么为业。意动用法,可以译为: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

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 蕃、安:均为使动用法,使什么繁荣、安定。译为:又靠什么使我们人丁兴旺、生活安定呢?

3、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

隆然:就是脊背弯而高耸的样子。 类:是类似,好像。

4、甚善,名我固当

固:本来。 当:相当,相称。

5、且硕茂、早实以蕃

硕茂:高大茂盛。 实:结实。 蕃:繁植,这里是多的意思。

6、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寿:是活得长。 孳:是繁植。 天:指事实发展的自然规律。 致:获得。 性:指树木的本性。

六、思考简析:

1、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效慕,莫能如也。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概述郭橐驼种树技艺的高超。

(2)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主要体现了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广为“争迎取养”,这是社会影响大,侧面烘托;

二是“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这是种树的结果;

三是他人“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这是对比反衬。

(3)这里除了正面描述外,还运用了什么现方法?

除了正面描述外,还用了侧面烘托和对比反衬两种表现手法。

(4)作者为什么先写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

作者先写橐驼种树技艺高超,是为了后文借种树之道来类比治国之理,阐发文章主旨。

2、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居吾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溟鸣彭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1)举例说明这段文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排比:“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

对偶:“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溟鸣彭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2)“长人者好烦其令”揭露了当时社会弊端。

(3)作者用种树之道来说明“官理”,运用了类比表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