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范例

人物专访范例

“学习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只有当学习变成我们精神生活的必备元素,吸引我们的思想,激发我们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学习。”

仲夏,在总参某工程维护部队党委机关集体学习时,政委孙学富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作了《增强学习力,提高领导力》的发言。其独到的见解、深入浅出的阐述,引发与会党员干部的强烈共鸣。 三天不学习,说话没底气

——认识决定学习的态度,必须崇尚学习、终身学习

走进孙学富的办公室,犹同进了一座小型图书馆,各类图书、报刊资料琳琅满目。随意打开几本,处处可见由各色笔写下的批注和标记——

“学习是人的终身伴侣。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一所没有书籍的房子,犹如一间没有窗户的房间。读一本好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 孙学富为何与读书学习如此有缘?这得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

因为家庭原因,孙学富直到12岁才走进学校,直接上了小学五年级。由于基础不扎实,连续参加几届高考都未能如愿。当兵后,他发奋自学考入军校,此后边工作边学习,从步兵专业中专生到新闻宣传理论大专生,又从法律专业本科生到领导科学研究生,凭借数十年勤学不辍,他的能力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成绩越来越多,机遇一次又一次眷顾他。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师职领导干部,各种荣誉也如影随形。20xx年,还被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荣立二等功。

“学习,不怕起点低。巴金老人说得好,苦学能够战胜一切,学问的宫殿不分贫富都可以进去。”特殊的成长经历让孙学富深刻体会到“成才靠学习、立身靠素质、进步靠实绩”的道理。他诚恳地对记者说,学习对我而言,确实是人生的“第一需要”。只有把学习当成终身必修课,才有资格随时接受组织和群众的挑选。 孙学富进而解释道,三天不学习,说话没底气。学习不是为了做官,但做官必须学习。一个人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越多,眼界就越开阔,精神就越充实,思想境界就越高。

孙学富进而推演出一个党员干部综合素质计算公式:“长×宽×高=优秀”。“长”,就是要有一技之长,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宽”就是知识面要宽,做复合型人才;“高”就是思想境界要高,能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廉洁奉公。并归结说,这就是官兵为何最敬佩博学多才的领导的根本原因。 路径有多种,问题为中心

——方法决定学习的深度,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

“无目的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孙学富常对班子成员说,既然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素质、解决问题,就必须坚持“以现实问题为中心”,或者说“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而不能“以书本为中心”,单就学习论学习。

实践丰富多彩,群众智慧无穷。广大官兵是部队建设的主体,向官兵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向实践学习。据此,孙学富把每一次蹲点调研当作学习。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孙学富在经常性的跑面蹲点过程中发现,分散在全国200多个值勤点的上千名官兵,面对偏僻闭塞的环境、单调枯燥的生活,因地制宜创造了诸如“石头文化”、“根艺文化”等许多文化育人的好做法。回到机关后,经过深思熟虑,他向领导班子成员提出全面总结概

括官兵创造的经验,构建具有工程维护兵特色的文化体系,靠昂扬向上、格调高雅的军营文化凝聚兵心、鼓舞士气、确保安全、促进发展。

很快,他们出台了《建设工程维护兵文化体系实施方案》,启动了“百千万”工程(五年内为每个连队购置百件文体器材、千张音像光盘、万本图书)。学习有资料、娱乐有器材、活动有场地,使久居深山的官兵从此告别孤单和寂寞。

尝到甜头的孙学富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短期安全靠管理,中期安全靠制度,长期安全靠文化。每一次到基层,自己都能从官兵身上学到充满智慧的工作方法、充满创新精神的管用招数,从而增强了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把工作干好、把难题破解掉的信心和决心。”

在营区综合整治项目中,孙学富带领“一班人”从建筑工程理论到给水工程知识,从网络通信技术到电子工程应用,虚心向科研院所专家请教,深入实地勘查论证,最终科学制定出符合部队实际、投入少效益高的最优方案,实施后基层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从这一成功实践中,孙学富又得到启发:领导干部眼界要开阔,思维要敏捷,决策要果断,就必须从“单一式”学习转向“兼容式”学习,树立全方位、多领域学习理念,坚持急需的赶紧学,打基础的系统学,强素质的扎实学,开眼界的抽空学。

为此,他把学习作为第一责任,既当“班长”又当“校长”,建立健全党委议学、个人述学、领导查学、集体评学、组织考学制度,去年以来先后组织两级党委机关集体学习7次,举办系列讲座32次、专题报告16场,部队学习风气日渐浓厚。他们抓学习深化和转化的经验,先后4次在全军、总参等有关会议上交流,17次被上级转发推广。

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为了加深理解所学知识,从走上领导岗位那天起,孙学富的学习模式就从过去的“读书加笔记”变为“读书加写作”,力求通过写作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粗浅的认识精深化、感性的东西理性化。

光读不善用,再学也无用

——运用决定学习的力度,必须学有所用、用有所成

在孙学富看来,学习的终极乐趣在于运用学习成果创造性地解决矛盾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不仅是软实力,也是战斗力。据此,他一直奉行学用相融的工作学习一体化理念,在真干中真学,用真学服务真干。

上任之初,部队有13名滞留老干部、22名滞留转业干部、23名伤病残人员,还有60套住房被违规占用。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久拖不决,引发了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孙学富带领“一班人”反复学习有关政策制度和上级指示精神,通过采取主官挂帅限期督办、专项工作组限期落实、保障经费限期到位等方法,仅一年时间,滞留5年的老干部全部移交,滞留多年的转业干部全部报到,伤病残人员全部离队。

长期以来,该部队只有一些零散的单项建设规划,一直没有整体建设发展规划,影响和制约了部队建设科学发展。在孙学富的倡导和主持下,党委机关先后组成16个调研论证小组,制定出该部第一个《五年建设规划》。以此为依据,他们一改过去“撒胡椒面”的做法,把各方面建设需求统筹起来考虑,实现了经费效益和整治效益最大化。去年,他们累计完成了19个基层单位全面整治,接通了2个大队机关和27个基层单位军事综合信息网,总参军训和兵种部专门在该部召开基层综合整治观摩会,推广他们的经验。

采访结束时,孙学富饶有兴致地对记者说,“职务提升并不意味着能力素质会自然而然地提高。提高能力素质靠什么?靠学习——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官兵学??学习让我们的思想更年轻、视野更开阔、方法更有效、行动更有力。”

 

第二篇:如何写人物专访稿

?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

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

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

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

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关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说来说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么。三是记者的采访态度不端正,也有学识有限。有的记者提问时信口开河,对对方回答不理解,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从而与记者拉开了心理距离。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采访对象的谈话情趣。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二、消极应付采访。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探讨。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

话。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笔者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警察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笔者就问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何说的、如何想的。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在采访残疾音乐家方放(国际大奖获得者)时,他因为反感采访,加之紧张,采访无法进行。笔者就问古典吉它与民谣吉它的不同等他所熟悉的问题,使他放松。

四、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用老话说,采访也是功夫在诗外。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笔者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全国先进法院院长时,院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笔者事先了解被采访者古文造诣很深,对法家思想和军事很有研究,就问他对韩非子、荀子、商鞅和《吕氏春秋》的评价,通过对商鞅"轻罪重判重罪不将至也"的看法,自然而然他就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采访进行下去了,并改变了采访对象的态度。原只限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延长到五个小时。

五、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只有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要问粗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六、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七、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不要像法官审判一样问:"是,还是不是。"提问语要注意具体,可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比如问一个农民:"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吗?""买了怎么办的?到哪去找?找谁?"

八、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九、适当使用些激将法。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用有分量的尖锐提问使一些回避主题的采访者不得不直面回答。成功的采访,所提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提一般性的问题,有意突出其尖锐的一面。有分量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名记者法拉奇就是以提问尖锐近乎挑衅而闻名的。笔者在采访一致力于改变的某单位领导时,提出:"你用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推行改革,群众会告你专制强权,也许以后会影响你的政治前途,你有可能会成为牺牲品,你对此怎么看?"这个问题一下就引起了该领导的重视和兴趣。采访完后,他说:"本来想应付一下,念念材料就完了,可你的问题不得不让我说话了。"而在采访一位有争议的企业家时,笔者直言不讳地问:"人们对你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你对此怎么看,你对自己如何评价。"这个问题打开了采访对象的话匣子,也撕开了他的防护衣。后来采访对象说:"你是第一个涉及到这一问题的,我一下就觉得你对我很了解,而且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我。"

写一篇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专访是采写者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提问是关键。问题问好了,第一步就走好了,离目标也就近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