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报告

题 目影响西畴法斗乡初中生地理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分析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职称/学历) (讲师/研究生)

20xx年 12月 27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报告

影响西畴法斗乡初中生地理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分析

【前言】

学习动机是为唤起与维持学生学习的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教师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2]中学地理学习动机对于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直接推动他们学习地理的内部动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关于学习动机.心理学的理论颇为丰富, 动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学研究课题,它涉及到心理现象的方方面面,每一种理论只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动机的某些方面,那种一般的、普遍适用的、能解释所有动机现象的理论并不存在。中学阶段是培养地理学习动机的关键。

【主题】

1. 研究背景

1.1 地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地理教育不仅帮助孩子认识生存区域,还有助于他们描绘和理解生活的复杂世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综合素质。[4]地理教育旨在帮助人类认识家庭、社区、城市等生存环境,理解人类与环境、资源、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一个家、社区以及整个世界之间的概念联系。

1.2 地理教育面临很多困境

目前,由于受到传统观念、教育体制(特别是高考)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在九十年代历经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之后面临诸多困境。一方面,学科理论研究呈现匮乏。近年来,教育学与地理学在中外学者的努力下日趋系统化和理论化,其学术论著丰富。而在地理学与教育学的沃土上繁衍起来的地理教育学,在国内的研究者寥寥其数,其研究成果的水准参差不齐,越来越难以直接为全国20多万名地理教师服务。另一方面,地理教育在实践领域遇到不少危机和挑战。很多中学校长、教师和学生对地理课程不重视,认为“能通过会考”就行,特别是在1994——2001 年间,高考取消地理考试,更助长了“地理无用论”的错误看法。至今,仍有很多人认为地理就是“背记”地名、山川和物产等名称的课程。地理教育的真实面目和重要价值尚没有被正确认识。

1.3 地理学习动机成为当前地理教育研究中急需探讨的问题

在地理教育研究领域,现有资料对地理学习动机的讨论只有一些笼统的经验描述性研究,而基于详细调查资料的透彻分析和解释几乎空白。那么当前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现状如何?有哪些特点?又受哪些因素影响?

2. 研究现状

2.1 地理学习动机理论研究

2.1.1 学习动机理论

[1]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而言就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5]学习动机作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推动力,最能反映学生学习行为的目的性、能动性特征。比较有影 1 [1]

响的学习动机理论有卡芬顿的自我价值论、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1]卡芬顿(Cavington)的自我价值论在理论取向上,从学习动机“负面”着眼,企图探讨“有些学生为什么不肯努力学习?”卡芬顿认为,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成功的经验会带给人自我价值感,多次经历之后对自我价值感的追求,自然成了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机。当成功难以追求时个体会改以逃避失败来维持自我价值。学生对能力与努力的归因随年级而变化,这可能是因为学习动机降低了的原因。自我价值论发现的学习动机问题显示了教育的反效果,即学生的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而减低。

[6]美国心理学家韦纳(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被认为是解释学习动机最有系统的理论。韦纳认为,学生通常将学业成就的成败(如考试)归为六个原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和外部环境。同时可以按照因素性质,将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因素来源(个人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稳定性(稳定与不稳定),能控制性(可控制与不可控制)。

2.1.2 学习动机理论评析

对于学习动机的概念界定已比较完善,对于学习动机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已有大体一致的看法,并且各理论都相信所有行为都是有动机的,不同意存在所谓没有动机的学生。

各理论的分歧主要在于对引起动机的原因的解释不同。相比之下,强化理论的观点与现代认知心理学存在若干对立的观点,韦纳的归因理论更适合教师在对学生学习心理辅导中应用,卡芬顿的自我价值论则更适合以“逆向思维”的视角反思学校教育中动机的培养。

目前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可以根据引发学习动机的原因(或起源),将其分为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内在学习动机是由学习活动过程本身的因素诱发出来的动机,使人可以从学习活动对象、活动过程中得到需要的满足,学习过程本身就构成了对自己的奖赏,进行学习不需要外力的推动和外在的奖赏。外在学习动机是由学习过程之外或之后的刺激诱发出来的动机,所追求的需要不能通过学习过程本身得到满足,只能通过外在的附属物才能得到满足。

2.1.3 地理学习动机

很多地理教育研究都提到了地理学习动机的重要性,但对地理学习动机给与明确界定的较少。[7]白文新等认为地理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励和引发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一种需要。[8]陈澄认为,地理学习动机是驱动学生学习地理以满足其学习需要的动因或力量。

[9]夏志芳认为,地理学习动机是学生个体发动和维持其地理学习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各定义虽然都以地理学习为中心展开论述,但其表述并不十分理想。几个定义几乎都由学习动机的不同概念版本加了“地理”二字平移而来,并且使用的“力量”、“心理状态”等词过于概括,理解起来比较模糊。

笔者认为,地理学习动机与语文学习动机、英语学习动机、数学学习动机等只存在目标指向上的不同,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地理学习动机实质上就是“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动机”的缩略语而已。所以试图赋予独特解释,建立一个特有术语的意义不大,甚至弄巧成拙,造成晦涩难懂的情形。 2

2.2 国外研究现状

[10]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的加剧,地理教育在世界各国的重视程度较以往有很大加强。1991 年,《美国2000 年教育纲要》首次把地理与英语、数学、科学、历史一起列为5 门核心课程。随后,英国、瑞典、日本等国都提高了地理学科教育在本国基础教育中的位置。在检索国外地理学习动机研究后,主要为在高等教育阶段提高学生地理的学习动机的资料,未能查找到关于中学阶段的有用资料。

2.3 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主要在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以及期刊网上检索“地理学习动机”,大部分学位论文涉及研究比较多,大部分研究的主要是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2篇论文分析了中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的现状,而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在各篇文章中都没有深入探究。经过中国国家图书馆数据库查询,目前没有正式出版过以地理学习动机为主题的书目,但一些讨论地理教育和教学论的书籍对此有一些涉及。

[8]陈澄指出,地理学习动机是地理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活跃的因素,并引用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内驱力理论予以分类阐述,然后提出了培养和激发地理学习动机的策略。

[7]白文新、袁书琪等提出地理学习动机的培养对地理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认为地理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外两部分,亦可按奥苏贝尔理论划分为三部分,并提出了地理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策略。

夏志芳认为还没有资料说明我国中学生缺乏地理学习动机。[9]“严格的说,他们不爱学的是现行学校的地理学科,缺少的是对地理课本中‘死知识’的学习动机”。他提出地理学习动机可以分为近景性学习动机和远景性学习动机,也可以分为来自内部的动机和来自外部的动机两大类,二者互相联系、交替发生作用,使学习保持持久的积极性。同时,他认为影响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的因素有社会大背景、学校的课程策略、地理教材、地理学习结果和地理教师五个方面。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地理学习动机培养策略。

[11]褚亚平在强调学习动机重要的同时,也将其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他认为中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动机包括多种不同因素,其构成为:与地理相关的兴趣爱好,了解远方地理事物,地理学习成果运用于其他学科,探索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欣赏中外文艺作品,学会看地图,得到别人的尊重,与别人交流,让父母满意,获得好分数,从事与地理有关的职业,报考文科高校,报考地学类高校,尊重或安慰地理老师等十四个因素。此外,还提供了一组百分比形式的调查数据,但没有原因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结】

综合已有研究文献来看,地理学习动机的研究有以下特点:

1. 重视地理学习动机对地理学习的促进作用

地理学习动机研究是地理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著述都指出地理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地理有着重要意义,应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并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

2. 概念界定不清晰

3

有的著述将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混为一谈,也有的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并列而论。而按照心理学的研究,兴趣是动机(严格说是社会性动机)的一种,学习兴趣的概念范围是包括于学习动机之中的。

3. 对策与建议多,现状与原因分析少

相关著作提出了很多培养和强化学习动机的策略、方法,但很少有关于现状的数据描述和原因分析。很多文章都是笼统的经验性描述,个别论文虽有一些频数统计调查,但问卷设计简单,样本量少,未进行信度和效度评价,对原因的分析较为模糊。那么在现状不甚清晰,原因不甚明确的前提下提出的培养策略,如何保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4. 对学科课程内的学习动机差异没有论述

学科教育中,地理是唯一横跨自然、社会两大科学领域的综合性科目,这是地理不同于其他科目的特殊性。也正因为如此,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同一学科内即出现了很大差异,但上述文献对此未有提及。

【参考文献】

[1]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现代心理学[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 沈方,刘振锋.中学地理学习动机及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10.3l(3):91-98

[3] 吴郁芬. 中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5

[4] 张海. 普通高中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现状研究——以兰州市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

[5]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心理学基础[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6] 张春兴. 教育心理学[M].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10.

[7] 白文新,袁书琪. 地理教学论[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7

[8] 陈澄. 地理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00

[9] 夏志芳. 地理学习论[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93.

[10] 张超,段玉山. 地理教育展望[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8

[11] 褚亚平. 地理学科教育学[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05-206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