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写作模板

故事写作模板

主题:(促使主角做出行动的原因,即主角的欲望或需求。必须为一种情感或者一种状态)

干扰事件:(扰乱人物生活的困境或者危机)

主角:(戏剧行动的发起者,干扰事件的受害人,必须是“人”)

对手:(戏剧行动的主动或被动回应者,有时也指故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为“人”)

故事模拟设计步骤(主故事模板撰写步骤)

一、主旨陈述(主题+基本动作+目的句)

寻找主题

试着问自己:“促使(主角)行动的情感/欲望/需求是( )”

切记,( )内必须是一个名词。他可以是一种简明、直接,的情感。例如爱。也可以是一种与情感相联系的需求和欲望,比如成功。(例《公民凯恩》《罗拉快跑》)

写下主题

确定主角

为主角设计姓名、性别、性格、年龄、身份。如果有可能,设计好前史,即主角曾有的并且可能对现在的行动产生影响的经历,在故事中可以此为主角设计奇特的行动。(例《罗拉快跑》,收到录取书后家长的不同反应)提示:最好写自己熟悉的社会角色,尽量避免“陌生人”。

最后,写下“(主角的名字),这是一个??样的男/女人”

设计干扰事件

设计一个打破主角稳定生活的事件,可大可小,但是必须与主题发生关系,一般来说,即会对主角满足其需求或欲望产生威胁。设计方法:可以从主角的前史和目前的职业、日常生活入手,代入角色思考,本着令主角产生强烈情绪波澜的目的,从稳定中寻找突破口。

自我练习:正在聚精会神上课的学生,最在乎什么,突然发生什么最令他失望? 望子成龙的高考生家长,最关注什么,发生什么会让他们难过或惊喜? 一位单亲妈妈,最害怕什么?

一个小偷,最渴望什么?

(例《克莱默夫妇》《公民凯恩》)

最后,写下“(主角)遇到了??(干扰事件)”

确定基本动作

根据主题和主角的特质,设计出主角的基本反应,并(最好)用一个及物动词(词组)将它概括出来(不强求)。例如,一位母亲在儿子犯罪之后,从包庇儿子到鼓励儿子自首,整个过程,它的基本动作就是帮助,而对手也自然出来了,那就是儿子。确定基本动作相当于定方向,主角在整个故事从头到尾的基本动作必须是一致的,否则故事肯定出了问题。确定基本动作可以便于我们检查自己对于故事情节的设计。

写出目的句

根据主题和基本动作,用简明的句子将其合理串连在一起。这往往也是故事的核心冲突。即“主角想要做什么”。例:《哈姆雷特》:

正义——谋杀

哈姆雷特想要杀死克劳迪厄斯国王。

(那么核心问题其实也就昭然若揭,就是哈姆雷特能否杀死国王)

到此,主旨陈述(主题+基本动作+目的句)便完成了。

二、戏剧性前提

设计戏剧动作

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戏剧动作。戏剧动作不同于物理上的动作,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引发了另一个人的反应,这一整个环节才是一个戏剧动作。

由此可见,戏剧动作必然是由主角和其他角色(包括对手)共同完成。一般来说,对手领导阻碍势力,并对主角的行动做出反应。但是,一个故事往往还有其他人物对主角的行动做出反应,他们可以是“敌人”也可以是“战友”,但是,无论怎样,所有戏剧动作,都适用一个原则:

情感——(动作)行动——反应

即戏剧动作是由主动方出于某种感受(需求、愿望、欲望),做出相应的动作(行为),同时引发了被动方的反应。必须要保证动作和情感的统一,否则人物的行动就会显得莫名其妙,生硬虚假。而在设计主要情节时,主题就是主角的行动初衷,以此设计主角的行动便会准确方便很多。同样,故事中的其他人物也需要依照这个原则设计行动,尤其要注意对手行动的设计。也要保持这种情感上的始终如一。

要点:主角的要求一定不能满足

当戏剧动作展开时,主角的行动必须不断被阻挠,从而不断产生戏剧动作。这样,主角的愿望会随着动作的展开转变,他们就会被抛进冲突(即未获得解决的戏剧性动作)之中。冲突可以不断升级,从而产生增加张力,故事情节随之展开,冲突也可以结束(例如结局),选择权就在于你。

找出戏剧问题

戏剧问题包含两部分,一是在干扰事件发生后,推动情节发展的危机。这里的危机主要是由主角的前史和性格特质决定的。例如主角是一个工作狂,中年男子,很少有时间陪妻子,但是很爱妻子。干扰事件是一个男人发现他妻子和别的男人在床上。那么隐藏危机就是之前说的主角的一系列情况。二是核心问题,也就是在主旨陈述中所写的主角的目的能否达成。

建立戏剧性结构

在舞台戏剧中,幕与幕之间存在一个短暂的间隙,供观众休息。剧作家会在每一幕结尾处安一个“扣”或者“包袱”,来吸引观众,挽留观众。而对于参加艺考的你们,更需要吸引住阅尽万卷、疲惫不堪的考官们,使他们有兴趣读完你的故事,对结局产生期待。因此,在故事写作中,也需要适时安排“钩子”(在后面我们称其为转折点),合理设置情节,形成科学的结构。

在艺考当中,通常写故事的字数要求是1500字。那么,以1500字为例,大约15个字一句话,一篇故事大概有100句话。以黄金分割定律为基础,结合众多优秀的故事以及戏剧作品,总结出最常用的结构设置如下:

开端:占5句话(第一个干扰事件出现在第3—5句话之间)

发展:占20句话(第一个转折点出现在第20—25句话之间)

中端:占50句话(第二个转折点出现在第70—75句话之间)

结尾:占25句话

如果有中间点的话,一般出现在60到65句话之间(尽可能地接近第二个转折点) (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关键是不要盲目下笔,要打有准备之战)

转折点其实就是另一种干扰事件,只不过一个故事里可能有无数的干扰事件,但是转折点却是有限且几乎固定的。第一个干扰事件必须出彩,它是你吸引住考官眼球的第一次机会。它是主角面临的第一次危机,它必须给后续出现的干扰事件和转折点提供契机,而且需要有升级冲突的空间。下一个重要的干扰事件,即第一个转折点,将会给主角带来一个新的挑战,并引导故事进入中段,此时,主角应该面临更大的危险,同时其对抗者也会获得继续与其对抗的新的驱动力。其后的中段将会是主角的消沉期,此时主角似乎处处碰壁,困难重重,事事不顺,解决问题的希望似乎越来越小。而中间点就发生在这里。在这个点,主角必须面对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将使得他的生活产生永久的改变。并且,随着这种决定的做出,主角往往被断尽后路,走上悬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而且认为自己不可能再向前进了。这时,第二个转折点就会出现,它促使主角意识到自己不能放弃,必须追求自己的目标,并驱使主角走向冲突的最终解决。即使那个终点可能是毁灭。它的出现也就意味着高潮的来临。而这一切就会发生在结尾。

一般来说,第一个转折点可以处理得相对“温和”一点。(但是我不是很提倡,因为考官阅卷的特殊形式决定了我们必须快速抓住考官眼球,且不断给予他刺激,形成“一山更比一山高”的惊喜,使其对后续情节保持期待)但是第二个转折点,却应该是戏剧性的最高潮阶段,应该形成整个故事最为紧张的关键时刻。因此,第二个转折点就需要很有“魅力”。它通常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真相大白型,主角处理了生活中那些他害怕或不愿面对的问题。第二种,峰回路转型,多见于惊悚或刑侦类故事中,主角发现当初头号怀疑对象并不是真正的凶手,与此同时,真凶正手握匕首埋伏一旁。第三种,狗急跳墙型,主角似乎已被击败,毫无希望,输掉一切,感到孤独无助。然而,某些事却驱使主角必须要采取行动,孤注一掷解决问题。

要注意的是,不管哪种类型,第二个转折点都应该为主角提供故事开始以来最大的风险。而且,转折点(尤其是第一个)的位置非常重要,牵一发而动全身。考试时不要盲目开写,宁可多花点时间确定转折点。

三、撰写故事模板

故事模板分为两部分,主旨陈述和戏剧性前提。

主旨陈述=主题+基本动作+目的句

戏剧性前提=干扰事件+戏剧问题+第一个转折点+第二个转折点+中间点+后续干扰事件以及一些有意义的小细节

故事模板格式如下:

主角: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状况、性格、有意义的前史。

主旨陈述: 主题——基本动作

目的句

戏剧性前提:第一个干扰事件:

戏剧问题:

第一个转折点:

中间点:

第二个转折点:

以《吴老蔫的故事》为例写故事模板:

主角:吴老蔫(吴天福),男,四十岁,农民。文化水平不高,胆小怕事,迷信多疑。以前家里很穷,经商致富后总担心钱被抢,十分在意自己的钱财。

主旨陈述: 畏惧——舍弃

吴老蔫想要保住钱财(消灾)。

第一个干扰事件:吴老蔫在街上偶遇的算命老汉说吴老蔫今年要破财。

戏剧问题:吴老蔫本就是没什么文化的农民,胆小怕事,迷信多疑,勤劳肯干,以前家里很穷,经商致富后总担心钱被抢,十分在意自己的钱财。

(当他听到算命老汉说自己今年要破财的时候,因为本来就担心自己挣得钱被人偷走,于是十分笃信这个预言。

他和媳妇商量后,决定把钱放进铝饭盒,锁入柜中。)

核心问题:吴老蔫能否守住钱财?

第一个转折点:一个持枪蒙面人闯进吴家,吴老蔫在其威胁下选择交出钱财保命。

(此后,老蔫着急上火,躺床上半个月。这更体现了他对钱财的重视。也为他之后他赚了钱再次去算命老汉那问平安埋下伏笔)

干扰事件一:老蔫又赚了钱,为保稳妥,再次去找算命老汉问平安。

中间点:同一个歹徒再次造访吴家用同样的手法抢钱。(老汉选择破财消灾,导致他钱财散尽,迫使他在之后只能搏命)

第二个转折点:临近过年,歹徒第三次到吴家抢钱,吴老蔫已无钱可交。

(此时他只能决定搏命)

提高篇

一、人物设置

特殊的前史和性格

前史包括人物关系、人物背景、人物职业、人物身份等等(例:《天使爱美丽》《罗拉快跑》《第一滴血》《城市猎人》)

着眼真实,代入思考

(从日常生活中,你和周围真实的人相处的方式,代入角色的身份,设计一些特殊的行动)例:有些事你对同学说,却不对父母说。

坚定主题,合理发展人物

逻辑性,英雄即使发现自己的阴暗面依然是英雄,恶棍即使洗心革面但仍然是“恶棍” 《罪恶的羔羊》

超越读者的期待

替你的人物选择某种虽符合逻辑,却不太合拍甚至不恰当的行为,例《尽善尽美》 让一个微不足道的决定导致天崩地裂的结果,例往面包里放洋葱

与读者期待背道而驰 例《夺宝奇兵》

超越人物套路

打破常规的人物设定,但是必须仍然合理并符合逻辑,这需要从内部寻找人物的驱动力。提供给读者一些线索和提示,给观众以预示,使他们更容易接受人物的变化可以用“如果我是??”的代入法思考。

例:一个懦弱的书呆子,去参军

一个小孩,却有成年人的体魄

一个特工或者私人侦探,却笨拙无能

一个五好学生,却厮混夜店

势均力敌

主角一定要有力量,必须具备解决戏剧问题的能力。但不能高大全,也不能一无是处。 给对手一把刀,对手愈强,冲突愈激烈

二、时间陷阱

可以设定特殊的时间,用时间逼迫人物做出选择。例如“最后一分钟营救”“定时炸弹” 特殊纪念日

三、空间陷阱

设计特殊的场景,利用空间的压力参与冲突。

例如:楼梯间、电梯、停车场、大桥底下、公园

家长会现场、朋友聚会,例《刮痧》

四、语言潜文本

故事语言以通俗为主,对话要富有动作性、性格化、专业化、潜台词

例:鲁智深、口头禅、特殊人物的特殊语言《生活大爆炸》,疯子有疯子的语言风格,杀手有杀手的语言风格

五、动作力度

牛顿定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组作用力。在故事中,通过控制动作力度来调节冲突,控制情节发展,配合动作点。凡是有行动,必然会引发反行动。

例: 第一组

行动—— 反应——

我掉了钱包 你捡了起来

我说:“这是我的钱包。” 你说:“好吧。”

我伸手要钱包。 你把它还给我。

第二组

行动—— 反应——

我掉了钱包 你捡了起来

我说:“这是我的钱包。” 你说:“糟糕。”

我喊道:“警察!” 你逃跑。

第三组

行动—— 反应——

我掉了钱包 你捡了起来

我说:“这是我的钱包。” 你拿刀架住我脖子,说:“现在是我的了。” 我夺你的刀 你把我打晕,逃跑

人物反应使得冲突加剧,并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六、增加赌注

增加主角的压力,通过把主角在乎的东西置于危机中,来激化冲突。

例:一个贫困高考生,爷爷病危,妹妹突然决定辍学为其省学费,全家希望集于一身。

《007》

七、谨慎选材

生活经历:要从熟悉的校园家庭生活入手,或者从周围熟悉的职业领域(父母亲戚的职业)入手

有感而发:不能靠想象生搬硬套

有“戏”可挖:不能记流水账,要高于生活,有意挑选容易出戏的题材

八、独特视角

小而平凡的视角、人物情感的视角、变形异化的视角

《寿宴》《罗生门》《变形记》丰子恺作品《剃头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