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记叙文写作的几点思考

高中记叙文写作的几点思考

一、高中记叙文到底写什么 写什么就是立意和选材的问题。

二、平时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1、立意不深,甚至出现低幼化倾向。——立意问题

2、视野狭窄,所选材料雷同,出现了“撞车”现象。——选材问题

3、材料陈旧,所写事情“假、大、空”。——选材问题

4、材料杂糅 缺乏剪裁。

三、 如何立意与选材

写作学上,立意决定选材;实际操作中,也可以由选材决定立意。

把作文题放入熟悉的生活中表现。老舍说过:“最熟悉的,不管多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就可能产生出最好的作品来。”

(一)回归写作传统,落实三种意识:

1、用“作文思维观”突破“作文常识观”

写熟悉的生活要求思维突破。以“尝试”为例,一般的同学拿到作文题目后就会想到写成功的尝试,而不会想到写失败的尝试。这是思维定式。突破单向思维后就会发现,可以辩证的思考,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再接着展开联想和想象,比如生活、生命、社会、自然、历史、未来等角度,到底有哪些素材可供选择。

2、用“感悟生活法”更新“死背素材法”

来看一篇作文。20xx年北京卷:

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

试以“转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学生胡编乱造,什么父母双亡啊,父母离异啊,瞎编各种转折。但是换个不为难考生的作文题目,可以叫同学写的轻松快乐异彩纷呈,如我的老师,同学们在作文里还是千篇一律,老师纷纷在课堂上晕倒啊,老师打着雨伞来给我补课啊,还有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啊。写我的母亲,就是半夜一觉醒来妈妈怎么还没睡觉,妈妈还在台灯下面在改作业呢,妈妈的头发已经花白了。再熟悉的人和事,我们的同学无所感无所思无所悟的话,还是在写别人嚼过的东西,我们身边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可是同学很少去写,一动笔不是李白就是苏东坡,我就纳闷了,你是熟悉爹妈,还是熟悉李白苏东坡啊,为什么有这种状况,这不就是因为李白苏东坡是别人给他感悟过的嘛,他在享受别人感悟过的文字成果,根本不是对自己生活的认识。这样死背素材当然写不出好作文。

3、用“务实创造论”取代“空想创造论”

于漪老师在谈当前中学生作文时,曾经指出,现在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钙”现象。学生作文暴露出不关心他人,不关心社会的共同弱点。“缺钙”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思想的贫乏,对当前世界的冷漠,无法把握,对自身的缺乏必要的观察洞照。

手足情深

(新加坡)尤今

孩子们坐在厅里看电视里的武打片,我在房间写信。

突然,厅里传来一声粗暴的呼喝,接着,是女儿尖利的哭声。

我冲到厅里,5岁的女儿双手按住左耳,哀哀痛哭,8岁的儿子则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

置身事外的老大,迅速向我报告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老二看戏看得兴起,站起身,呼喝一声,学剧中人飞出了一招“连环三脚”不偏不倚,踢中了妹妹的耳朵。

我拉开女儿的双手一看,她的左耳后,出现了一道一寸来长的裂痕,丝丝血水渗出来。

我一面替她敷上消毒药水,一面大声斥责老二;丈夫更是拿出了藤鞭,准备打他手心以示惩罚。然而,涕泪滂沱的女儿却抽抽搭搭地为他求情:“爸爸,不要,不要打他!”

“罪行”太深,不得不打,两边手心,各打了3下。他不敢呼痛,只是静静地搓着手。一双眼睛牢牢地看着妹妹的耳朵,眼睛是不能掩饰的悲伤。

把女儿抱上楼去,哄她入寝。老二悄悄尾随,站在床边,伸出鞭痕犹在的手,把一片胶布递给我。

夜里,家人都已入睡,恍然间,我突然被搬动椅子、摁亮电灯的声音惊醒了。一跃而起,冲到女儿的房间,就在那一刻,我看到了极为难忘的一幕:

我家老二,跪在老三床畔,正轻轻地拨开她的头发,低着头,细细地看着她耳后的伤痕。

一股热潮,蓦地泛上了我的双眼。

【点评】只有留心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才能慧眼捕捉,熟中取新,发掘新意。

(二)写作中奠定“细节”“感悟”两大基石。

材料选择细节描写的角度,要注意四点:

1、角度要新。从一个角度写多了,也会感到呆板乏味。因此,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尝试从新的角度去表现人物。

立意是灵魂,材料是血肉。临场作文,在经过审题,把握题目的范围、内容、重点之后,一般展开联想去搜寻材料,即按题目规定,选择要写的人和事。作为考生,应将自己头脑里储存的材料通过联想尽量罗列出来,并对不同材料立意进行比较,辨出优劣,做出取舍,从中选出较佳立意来。

例如《雨中》:

(1)在细雨蒙蒙中,我校某男女在谈情说爱。

(2)大雨中,我和某同学共用一把伞愉快回家。

(3)雨中,父亲支撑着久病的身体,坚持送我到校。

(4)我和同学在雨中挥泪告别,因为他被逼去城里打工,为自己挣结婚时的彩礼。

纵观四个立意,第四个揭示出学生失学的社会根源,立意深刻、新颖,为最佳立意。

2、角度要小。选择写人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角度选择得小一些,小中见大,效果就好。

如朱自清的《背影》、作家方方的《父亲的烟事》、孔庆东的《老钱的灯》。

3、角度要集中。写作对象的素材是分散的、零碎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应设法找到特定的角度,便于把人物形象反映得集中突出。

我们再来看一个作文题目:

离别是一种难舍的情绪,总是那样令人伤感、令人回味,请你以“送别”为题,写一篇作文。

拿到这个题目估计同学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我们先来看一篇文章。它采用了镜头组合式结构。

(1)材料:每天早上我去上学,妈妈都送我出家门。

(2)材料:我的一个亲戚或朋友将要到远方去,我去车站送他。 (3)材料:我爷爷死了,在下葬时,我为他送别,忆起过去种种情景。

虽然取材并无不妥,但是写的太杂了,显得中心不集中。

4、挖掘要深。

遇见慈悲

暑假的某一天,和爸妈一起去金顶烧香拜佛。山顶上矗立着一座背倚青天、金光闪闪的建筑物,不远处却是一群脚踏污泥。挥汗如雨的工人。导游解释说还

要再修一座塔。我心想,慈悲为怀的佛竟会贪一座塔么?何必让如此多的工人受苦受累呢?

不解归不解,爸妈为我买了最贵的香,我也正儿八经的转了几个圈,许了个不靠谱的愿,但总觉得有些不是滋味。一炷香真贵,我随意许下的心愿真值这么多钱吗?那些深扎在这里的人,他们心底也许有着比我强烈得多的心愿,却多少年都舍不得买下一次呈给佛祖的机会,只有让难言的艰难融进汗水,缓缓渗进佛寺脚下的土地里。

上完了香,我沾了点灰,心中很是不耐烦。我边拍灰边抱怨时,正好与一位刚抬起头的工人四目相对,他的目光草草扫过我,眼神中有一丝温和,一丝迷茫,一丝疲倦,又或许什么也没有。他的脸灰蒙蒙的,衣服上也满是泥浆。岁月在他的面容上刻下深深的沟壑,在我眼中却像一道道吞咽疼痛的伤痕。他转过身去和两个同伴一起搬一块大石板。石头很重,一下子抬不起来,他们甚至需要一两声无力的口号来振奋或安慰自己。无数次的托举让这些普通的石头变成高高在上的佛雕,勾勒出歌舞升平的盛景,他们还会不会记得,那些裸露着青筋的颤抖的手?

世人皆曰我佛慈悲,慈悲在哪里,我没有见到。我只是见到一群小人物,日日生活在佛光笼罩中,永远在用弯曲的背脊显示一种无奈的虔诚,他们受到了怎样的保护?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闷闷不乐的准备下山了。在路的拐角处,我又遇见一群工人,看上去正在休息,衣着也不是很整洁,很多人脸上还凝着汗水,却个个笑得开怀。她们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梨,吧唧吧唧大声啃着,夹杂几句我听不懂的戏语,这群人快乐的无所顾忌。望着他们眼中亮晶晶的光点,我有点疑惑了,这片闹哄哄的笑声闯进了我构想的“悲惨世界”,让人有一种虚幻被击破的满足感。我突然觉得,自己的杞人忧天不算悲悯,只是狭隘的用自己的生活去衡量别人的幸福。谁说这些快乐的人中间,没有我刚刚看到的那一个?谁又敢说佛不在他们中间,正笑嘻嘻地和大家分享辛勤劳动后的甘甜?也许,我冤枉了佛的慈悲,也冤枉了靠自己吃饭的劳动者的快乐。

幸福在于心境的澄明,而不是因了谁的慈悲而苟且安乐。真正的同情也不应是滥施同情,而该去用心尊重。佛将继续注视着世间的悲欢离合,而不姓佛的我,也将在他的注视中遇见更多??

赏析:即事抒怀,一次登山许愿的经历引出作者对幸福对同情的思考,见解独特,感悟深刻。

四、学一点高考记叙文的几种结构模式。

由于不少考生一味模仿部分高分作文,片面追求形式上“创新”,致使考场上出现大量的“四不象”作文;有些考生忽视常规作文的结构训练,缺乏快速架构作文的能力,所写作文思维紊乱、残缺不全、颠三倒四、主次不分,不能让阅卷人在快速审读中迅速把握其思维逻辑,自然只能得到较低分数。

因此结构必须有头有尾,层次清楚,清晰明朗,条分缕析,使阅卷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

一、时序顺进式(平铺直叙式,平实叙事式)

即选取生活流程中的某一事件片断,按时序进程进行描写,其内容层次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其模式如下: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画)→结尾(议论点题)。

20xx年江苏卷作文试题: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怀想天空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黄金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写景简洁,突现神彩!]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我们勤劳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起笔先点出“烈日”两次,重复得好!]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的义务。[说得本分!]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可怜农家父母心!“搞好”,此词用得妙,传神。]

农家子弟努力学习吧!全力以赴吧!我们敬爱的父母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埋头在烈日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那种滋味,你们体会过吗?[此处喊“口号”了,但听来顺耳,入耳。前两节,均说“我们”、“他们”,请品味。]

在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前两天,我体会到了。又热又累。当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把麦子割完,到家洗个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个小时。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就起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全是农家父亲的质朴话语,多情而又实在!有几个家长让孩子在高考前两天劳动的?]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学校里起早起惯了吧。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铁盆里。然后,我进入厨房做饭。

我做好饭,洗好衣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紧吃过饭。碗都没涮,便骑车下地了。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说:“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垄,再吃??”[白描。父亲的言语,平淡中见“浓”!]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头,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这就是当农民的父亲,在田野上,在烈日下,对“后天”高考的孩子进行的“临考告诫”!苍天和大地都在倾听……]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麦子。[不愧是农民的孩子!没有考前烦躁,没有“营养品”,没有父母高招“安慰”,只有本本色色的“劳动”!]回到家,我没有吃饭。洗了个澡,就睡了。[与前文呼应,真是累得瘫了!]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凉快”二字,极为重要,很沉重!]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此为一个大大的“亮点”,全文生辉,一切皆活。“怀想”出来了,“天”出来了,比天还“大”的农民出来了,比天还“亲”的父亲出来了。一切皆在不言之中……]

【注:文中点评为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所作。】

点评: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最大的亮点在最后:“考场很凉快”,与麦地很热对比;“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天下还没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文章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这种机智!

二、平列展开式

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断或将同一内容的几个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基本模式是:

材料 ①

开头(引出材料)→主体 →结尾(抒情、议论)

材料 ②

沉默的父爱

6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是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兴趣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芒万丈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点评】听无声的闲花在落地,看不见的细雨也湿身。大雪无痕,大爱无形,父亲的爱是沉默的,也是浓重的。写父爱的文章当是海量,这篇考场作文的高明处,在于选取贯穿自我成长过程的三个镜头,并定格于父亲的眼神和脚步,以表现父亲鼓励、鞭策和期待的大爱。最后一段写出自己对父爱内涵的感悟,令人心动。只是,从全文看,父爱的特点是“严”是“厚”,“柔和的春风”“淡泊”一类的概括是不准确的。

【启示】正如沉默无言情自浓的父爱,客观细腻的描绘也自涵深情。

三、对比映照式

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反衬式组合。其基本模式为:

正面材料

开头(引出材料)→ →结尾(抒情、议论)

反面材料

说明: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做准备。至于先写正面材料还是先写反面材料则视作者的构思和材料特点而定。

非典型性忙碌

20xx年上海高考话题作文“忙” 上海考生

小李头脑精明,遇啥事都喜欢拨拨心头的金算盘,看看能否从中赚点零花钱。可整日如此小打小闹,小李觉得太没出息了。这不,他一边看着新闻,一边在沙发上又打起了金算盘

又是非典!正冥思苦想不得出路的小李被新闻吵得闹火,腾地一下子起来关了电视。可坐回沙发后,长期精打细算养成的第六感觉又让小李坐卧不安,总觉得没抓住什么。

这时,女友小凤拿着一袋板兰根开门进来了。

“小李,最近非典传播情况严重,医院来了好多病人,确诊是非典的就有两个,我决定最近呆在医院。这是医院发的板兰根,记住要按时喝。出门要戴上口罩,可记住了!”

小李心不在焉,一句也没答理小凤。小凤气得马上回医院去了。

小李不愧为一个精明人。一包板兰根就让他大受启发。第二天,他就忙开了。 他先是调查了一下非典传播最严重的几个地方,列出了四大“财区”:北京、内蒙古、山西、广东。继而买进一大批白醋、板兰根,急急飞至内蒙古。要说蒙古人就是豪爽,小李没过几天就发了一笔横财。想到北京消费水平之高,小李更是偷着乐。却不想,天子脚下,百姓人人觉悟很高,小李却落得个铩羽而归。咬咬牙,小李决定杀向广州,再赌一把。由于他头脑活络,专挑小乡村出手板兰根等药物,居然让那些村民心甘情愿地掏钱给他,甚至于疯狂地抢购。

一连几天,小李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四大“财区”。好几次,小凤给他打电话都没时间接。小李说:“全国闹非典,忙啊!”

医院已连续几天收到非典疑似病人了。

小凤也已好几天没好好地休息了。那双原本水灵灵的眼睛熬得通红,似乎还夹杂着几缕血丝,眼圈黑乎乎的。头发也略显凌乱,大概好几天没仔细打理了吧。 “小凤,快!又有病人送进来了!”

话音未落,刚眯上眼、靠着椅背想休息一下的小凤便像弹簧般跳了起来,向医务室冲去。这一幕已不知上演多少遍了,小凤对此也习惯了。

现在让她最感不安的是:打给小李的电话总没人接。其实她只想跟小李说一句:“对不起!非典闹得厉害,最近不能陪你,忙啊!”

【点评】这篇考场佳作在构思上颇具匠心。作者抓住“非典”这一突如其来的、最能展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件,运用概叙与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浓墨重彩地写出了小李与小凤截然不同的两个形象,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

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第一部分总写小李与小凤之“忙”,第二部分分写小李利用“非典”赚钱之“忙”,第三部分分写小凤为“非典”无私奉献之“忙”。文中并未置一句评论,然而在人物形象的对比中已凸现了主题。(唐惠忠)

【抑扬褒贬式】

抑扬褒贬式是本意为了褒扬某人或某事物却先故意贬低之,或本意为了贬低某人某事物却先有意褒扬之。具体做法上既可以在一个人物身上寄寓着褒贬,使之相互映衬,也可以在两个或多个人物身上各寓褒贬,使之产生对比。或者,对人或事的褒贬并不直接道出,而在事件的发展中慢慢显现出来,以此造成情节的曲折跌宕。

20xx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为“这也是一种_____”,要求考生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这也是一种芬芳

20xx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 福建考生

爷爷是个老中医,家中总是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草药。我总是喜欢端着小凳在一旁静静地看爷爷磨药,熬药。可当那一缕缕药气逐渐弥漫整个屋内,我却厌恶地远远躲避。

小时候常在药铺里玩耍。高大结实的柜台,黑褐色的漆面,发黄陈旧的标签,一副小秤,一双巧手在重重的药柜之间穿梭不歇。爷爷时常会像变戏法似的对哭闹的我拿出几枚甘草片,我含在嘴中,一丝淡淡的甘甜萦绕舌间,于是忘记了药铺苦涩的气味,嘴角微扬,畅想着在遥远的山中,是不是也有人温柔地采摘这些草药,然后晾晒,品尝??(善于联想)

童年是在一碗碗褐色药汤里度过的。爷爷佝偻的背影,药罐里冒出的气体,还有不断舔舐着罐底的蓝色火苗,都一一定格在时光碎片里。那时爷爷总会端着一个白瓷碗,手里带着两块冰糖,笑眯眯地递送到我面前:“良药苦口利于病,乖囡囡,喝了药身体就好了。”我却时常任性地将药碗打翻,留下爷爷独自躲在屋内哭泣(这就哭啦?气的吧)。

在病榻上层能靠看书画画来消磨时光。于是从家中破旧的中草药图典里认识了许多美丽的名字:白芷,半夏,紫宛,青黛??爷爷不厌其烦地告诉我它们的功效作用。我常常想,她们前世一定是温婉绰约的美丽女子,然后化作这些草药给病人以最大的安抚。《红楼梦》里林妹妹让人惋怜的身影,也许只有药香的衬托才楚楚动人吧。夏喝香薷解暑,冬喝冰糖燕窝??氤氲里的潇湘馆才显得如此与众不同。(该考生肯定看过《红楼梦》,肯定的!)

还曾和爷爷去乡间采药,一路上的阳光明媚或是细雨霏霏,背着背篓的爷爷专注地捻着一颗草药,细细地嗅着。回来路上,竟看到一家小小的药铺。爷爷熟悉地和他们打着招呼。原来,这样的草药香,已然成为一种独特的旋律(改成“气息”怎样?或者干脆改成“芬芳”,以扣题),飘散在天涯海角,散落在城市乡间每一个角落,给病人带来最温柔的健康保证。

爷爷又在熬药了,我不再逃避,“乖囡囡,快让药气熏一熏才好呢!”药香如蝶,满室翩飞,满室氤氲里,是爷爷慈祥的笑容,和我理解的沉思。(写的很温馨啊,有诗意)

这样苦涩的药香,却成为我心中最香醇的余味与芬芳,伴随着爷爷的爱,细致,绵软,濡染浸透我的人生。这缠绕而挥之不去的药香,是我生命最美好的芬芳!

四、穿插回放式

即利用思维可以超越时空的特点,以某一物象为线索,将描写的内容通过插入、回忆、倒放等方式串联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操作的关键是选好串联的物象,并围绕一个中心截取生活中的材料。

其模式为:

开头(交待物象,引出材料①)→发展(引出材料②)→高潮(引出材料③??)→结尾 (抒情、议论)

20xx年高考全国卷ⅳ卷(甘肃、青海等地区)话题作文“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说明?”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

层薄薄的白银。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

请以“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这又是一个关系型话题,命题意图在于启发考生要关注别人,不能因某种利益而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父亲的布底鞋

在我的心目中,父亲一直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的胸怀宽阔如大海。 父亲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白底黑帮,宽宽大大,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格外落伍。我曾经笑着问父亲:“你现在已经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了,怎么还穿这么土的鞋子?”父亲微笑了许久,没有说一句话。

父亲曾经对我说:“孩子,你别以为现在咱们有钱了,可咱的血管里流的是农村人的血,咱的骨子里要有农村人的那份质朴和忠厚。”我听着父亲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父亲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没有好衣服穿,还吃不饱肚子,但是父亲学习很刻苦,肯下功夫,老在班里拿第一名。

在贫困的威胁下,许多孩子都辍学回家去放羊,但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一个老实却又坚毅的庄稼人,咬着牙说:“再苦再穷,也要让娃儿把学上出来。”就这样,爷爷用他宽阔的肩膀和晶莹的汗滴硬是供完了初中,而家里也因此穷得一无所有了。父亲,以他农村孩子的吃苦耐劳和憨厚聪明,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县重点,但(却)也在爷爷的心头升起了一片愁云:“娃儿这么争气,可到这县城中学上学的学费从哪里来?”爷爷在炕头辗转反侧愁了一晚上都没愁出个结果。第二天早上,爷爷沉着脸对父亲说:“今天早晨你跟我去割麦。”懂事的父亲眨了眨眼睛,像明白了什么,二话没说拎起镰刀就跟在爷爷身后迈出了院门。

可当爷爷迈出门槛后,不由愣住了,父亲也愣住了———全村老小男男女女都站在门外,有的手里拎着半截米袋,有的提着一只瘦鸡,有的捏着几张破损了的沾满汗渍的钞票,有的托着几件陈旧却干净的衣服??村长四爷爷微微笑着说:“咱村祖上风水好,出秀才,小三子(父亲的小名)替咱村争了一回脸,咱村人脸上光彩??大家来送送娃儿??”眼泪顺着爷爷脸上的皱纹滑了下来,爷爷对父亲大吼一声:“给大伙跪下!”父亲“嗵”的一声,双膝落在泥土地上??

父亲后来对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都穿着布底鞋吗?那天我走的时候,村里四奶奶塞给我一双布鞋说:‘小三子啊,这年头大伙儿都困难是实情,可人活一辈子,不能老想着自己,还要多替别人着想着想,谁家没有个难处啊?你四奶奶我活到这把老骨头,就盼着子孙后辈能出个人才,将来做个大官,让咱村子所有人都能吃饱饭,孩子们都能念上书。’后来我上了大学,见了世面,可每当我面对城里灯红酒绿的世界时,我就想到当年全村人送我的情景,人得活良心,人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看着父亲眼角闪光的泪珠,我忽然明白了父亲当年大学毕业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的原因:人不能光活自己。

【点评】《父亲的布底鞋》就是以父亲的“布底鞋”为线索引出一系列的人物和事件,但是作者并没有开篇就点出“布底鞋”所蕴涵的深意,而只是给人一个简单的印象:“布底鞋”代表着农民的“质朴和忠厚”。文章的最后一段实际上不仅仅回扣了前文中的“要多替别人着想”,更进一步通过父亲的身体力行,将“人不能光为自己活”的主题再次深化,使得文章的立意整体得到提升。这种三段式的层层递进,揭开了“布底鞋”的层层内涵,也体现出作者行文的用心良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