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 读后感

一曲挽歌唱悲凉

——评迟子建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摘要】迟子建,当代著名作家,也是当今时代文学创作的佼佼者,她的作品是文学花园中的又一朵奇葩。她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独特的价值立场,在文化激流中勇敢的握紧自己的笔,温情书写着一篇篇动人文章,像人们诉说着人性的期望,价值的追求,和温情的人心。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深深的吸引着读者,《额尔古纳河的右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曲文化挽歌,悲凉,悲怆。鄂温克民族的人民在一次次迁徙生活的最后走出大山,逐渐丢弃原有的部落习俗,融入汉族生活,鄂温克文化渐渐消亡。迟子建在书中所想表达的是痛惜一种在生态文化的意义上具有突出价值的原住民文化,在作为现代化象征的汉族主体文化的挤压与逼迫之下,最终无奈地消亡的痛心与无奈。

【关键词】文化挽歌 鄂温克民族 悲凉 风俗习惯 现代文明 消亡

迟子建是一位用自己的心去写作的作家,用积聚二十余年心血建构了颇为独特的文学世界,她极其注重感情的审美追求,使得文学创作成为她生活情趣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迟子建已经先后获得过两次鲁迅文学奖,而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又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这次我就浅谈一下自己对《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解读。迟子建笔下的文字向来提倡真、善、美,批判假、丑、恶为主旨,她真诚地对待生活,对待艺术,用心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她用自己的激情去书写可歌可泣的故事,塑造一个个鲜活独特的人物形象,以此唤醒人们的现实的思考,对现实的深思和反省,留下那难能可贵的精神家园的净土让人们在此歇息,等待着人性的回归,回归自然,《额尔古纳河的右岸》就是这种风格和精神的代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对迟子建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授奖辞中写道:“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迟子建怀着素有的真挚澄澈的心,进入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世界,以温情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迟子建的文风沉静婉约,语言精妙。小说具有诗史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由此可以看出《额尔古纳河的右岸》是一部集大成之作,也是逐渐消失的原住民文化的悲怆挽歌,让人读之不禁潸然泪下,扼腕叹息。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故事,迟子建是以一位九十多岁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叙述的,小说中分为:清晨、正午、黄昏、尾声四章,在这四章中讲述这鄂温克民族人们的爱与恨,他们的欢乐和忧愁。这部小说可以用‘悲凉’二字形容作者所见所闻的鄂温克部落的生存现状,以及这个行将消失的鄂温克部落的人文精神、文化底蕴、民族特色、坚贞爱情??。小说采用了她喜欢的‘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谱写了一首弱小民族生存抗争的挽歌。通过走进大自然来重新安顿被社会意识形态摧残的灵魂,倡导人类、自然、宇宙的原始之和谐。迟子建对于人与自然之关系中所蕴涵的道德问题的思考,在世界文学中也是具有超前意义的,这让这部作品就更加的厚重,显示出其个性化与多元化的美学品味和艺术价值。

在阅读《额尔古纳河的右岸》时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的是鄂温克人对于自己赖以为生的大自然那样一种敬若神明般的敬畏与拜,而同时我也被在极其艰苦恶劣环境中生存的坚韧意志决心和生存能力所深深震撼。小说中,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塑造一个个鲜明的人物性格,描绘这鄂温克族人复杂的心理和人

性,用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叙述着悲凉的鄂温克族的百年历史,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读者心,使之怆然泪下。作者将文学艺术与民族文化紧紧相连,极具智慧的迟子建表现出卓越超人的艺术才能,独特的艺术构思,表现了鄂温克民族慢慢走向消失的过程。文中的“我”是第一人称叙述,是一位历经世事沧桑的九旬老人,是鄂温克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她自称是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这也就预示着鄂温克民族的文明的衰落和慢慢消逝。一个以部落生存为基本特征的民族居然连酋长都不再产生,它所预示着的当然是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游牧民族的彻底解体。这将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倒退与悲哀,也是一曲哀婉缠绵的挽歌。

文中的鄂温克族的人们生活早额尔古纳河的右岸那片茂密的原始丛林中,一次次的迁徙着,繁衍生息。文中生动的描绘了游牧生活的鄂温克民族的生活习惯,他们住的地方叫做“希楞柱”,是一种用松木杆搭建的简易帐篷里,他们以放养驯鹿和狩猎为生,有储藏食物的专门仓库——“靠老宝”;他们高兴的时候会一起跳“斡日切”舞来庆祝;部落里的人得重病时,不是找医生来医治,而是会请萨满(巫师)来“跳神”以祛除病魔,部落里人死了要举行独特的风葬仪式;斯特若衣查节是他们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每到这时,人们就会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交换猎品,有的氏族之间还会联姻;他们信奉“玛鲁”神??这些鄂温克人奇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汉族或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形态,他们似乎生活在封闭的原始文明中,不被世俗打扰着,使我们这些习惯于生活在所谓的现代文明中的“现代人”感受到了边地原住民文化中那种悠远、淳朴、神秘的远古气息。然而作者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展现鄂温克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更重要的是想向读者展示鄂温克人在极其艰难的生存困境中激发出来的坚韧的生存意志与生存能力,更有鄂温克人在强大的

现代文明侵入时奋力挣扎却无可奈何的尴尬悲凉。这一百多年来,他们经受了外族人们的侵略,经受了瘟疫的侵袭,饥饿的折磨 ,还有恶劣的生存环境,这些都没有让他们放弃本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坚韧的守在赖以生存的原始深林的大山中,保持独立的民族特性。然而最终,随着社会的变迁文明的演变,他们的原始文明在受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他们的森林被工业文明一点点蚕食着。他们试图反抗,保留下祖祖辈辈传承的生活。只是留下的人越来越少,下山的人越来越多,因为那里有着丰富的物资最后是剩下“我”和“安草儿”在这里孤独的守着,这是多么悲凉与辛酸。更衬托渲染悲剧性色彩的是“我”的坚持守候,当激流乡新上任的古书记上山动员“我”搬入定居点时,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不无悲愤地表示,“我们和我们的驯鹿,从来都是亲吻着森林的。我们与数以万计的伐木人比起来,就是轻轻掠过水面的几只蜻蜓。如果森林之河遭受了污染,怎么可能是因为几只蜻蜓掠过的缘故呢?”是啊,工业文明的发展,汉人对环境的破坏远远多出鄂温克人,记得书中曾描写一段山下之人的柴火都是伐新鲜繁茂的树木,而鄂温克人所燃烧的树木都是树林里枯枝落叶和枯死的树木。由此看出鄂温克族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只然而汉人犯下的错误,造成的人为灾难为什么偏偏要让无辜的鄂温克人来承担呢?当他们一旦放下猎枪,走出森林,融入山下的生活,他们也就失去了可以维系民族文化命脉的土壤,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无可挽回的消亡,这个民族的文明再也难以继续。可是,谁又能听到这哀怨缠绵的挽歌呢?处于封闭边缘地域的少数民族和他们的文化在强大的主流文化面前从来都是弱不禁风的小舟,只有被洪流所淹没,被主流文化同化。正因为如此,在《额尔古纳河的右岸》中当迟子建让一个九旬鄂温克老人叙述他们民族的历史直至消亡时才更多了一份抗争的悲壮与无奈,多了一份悠远的悲悯,多了一份彻骨的文化之殇。独特的民族文化渐渐消亡,

或被汉文化同化,那珍贵的宝藏渐渐流逝着,我们却无可奈何,这一曲民族文化的挽歌唱出多少辛酸无奈与悲凉啊。

【参考文献】

第七届矛盾文学奖授奖词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的解读 解非

迟子建文集:第3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论迟子建小说艺术特色》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25卷 第4期 1997:173.

 

第二篇: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在这个浮躁的大时代下,加上是理科生,所以我读的书并不多,不过毕竟算是对文学有些许兴趣(相对于理科而言),故而在上大学以后买了不少现代、当代小说来阅读,其中就包括我这里要说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坦白地说,这部作品并非我心目中最喜欢的。在我所读过的,但从中国当代小说来看,个人更喜爱王小波的《红拂夜奔》和阿来的《尘埃落定》,但之所以拿这部作品来说,是因为它与它的作者——迟子建,有许多值得书写的地方。

最开始认识迟子建是从她的短篇小说开始的。《北极村童话》《逝川》《采浆果的人》等等。当时读着这些小说,我被她纯粹、洁净而自然的文字深深打动。在她的笔触下,远方的北国那片宁静、安详的土地浮现于我的脑海,眼前随之生成了大兴安岭中云雾、白雪、松林、野花、芳草、溪流的映像。于是《额尔古纳河右岸》成为了我最期待的一本书之一。但后来整本书读下来,老实说,我感觉这部作品还是没完全达到我的期望。

在我看来,这部中长篇的、风格类似于史诗的作品,并不如她的短篇小说精彩。这本书主要致力于叙述鄂伦春族的山林生活,但是在对环境、景物的刻画和渲染反而不如她的一些短篇小说那么充分和精彩。然而这毕竟是一部十多万字的作品,信息量确实是很大的,故事的情节也描写得非常细致。整部小说的时间跨度有近八十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一位大兴安岭鄂伦春族女人的一生,并以她漫长的一生反映了鄂伦春族最后的那段山林隐居的岁月。在的这一生中,“我”目击得最多的,也是最能触碰人心的,就是死亡。

可以说,死亡是这部小说的主旋律,从故事开头“我”年幼的姐姐列娜在驯鹿背上睡着摔下来最终冻死,到“我”的父亲林克在暴风雨中追寻驯鹿而被雷电劈中身亡,再到弟弟鲁尼与弟媳妮浩的孩子们接二连三地充当“代死”的生命而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早夭,在马背上冻死的“我”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最终到被错当成猎物而被自己哥哥射杀的“我”的小儿子安道尔,被母熊残忍杀死的“我”的第二任丈夫瓦罗加??在这部小说里,大概平均每十页纸就有一个生命要凋零,而且每个人的死都有伴着各种不同的意外和突然,时时让人猝不及防,扼腕叹息。

这就是我要拿这部作品写读后感的主要原因。我想,之所以要将死亡不断拿出来敲击读者,跟作者经历的丧父之痛关系之深。十一年前,作者那与之相濡以沫生活了数年的丈夫遭遇车祸猝然离世,给了作者极大的精神打击。我觉得,这个事件是迟子建创作的分水岭,将她的写作生涯分为两个时期。在丈夫去世之前,她写的文章比较浪漫,淡然而平缓,像童话,犹如一幅幅淡彩渲染出来的画作,干净、明亮而不至于艳丽浮华。而在丈夫去世以后,她的文章出现了很多的死亡情节和伤感元素,画面也成了炭笔的素描(特别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只有黑白灰之间的转换。《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虽有不少描绘大兴安岭风貌的文字,然而在我看来,那也完全是近乎黑

白灰的——皑皑的白雪、阴郁的密林、昏沉的天空、静默的额尔古纳河,和在这里面世代繁衍生活的乌鸦、黑熊、灰白驯鹿,还有艰苦的鄂伦春人。

那么,这些满载悲情色彩的作品意义何在呢?在我看来,文学有时候并非要告诉世人多么深刻的道理,也未必要表达多么崇高的思想。文学可以是一种很纯粹的宣泄,有时像“凝眸处从今更添一段新愁”一样轻柔,有时像“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一样沉郁。当你书写完一段文字,解了心中的结,那么这段文字就已功德圆满,不管它是雅是俗。如果这段文字能够流传,能够打动看过它的人,那它就是无可挑剔。迟子建这部作品写在丈夫离世之后,在这个由她自己创造出的虚拟世界中,她让人们一次次地经受生离死别,让死亡显得那么的平淡而简单,以此为自己的丧父之痛找寻平衡感,让这难以承受的痛显得不那么剧烈。从作者的角度来看,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自我安慰的目的,所以这部作品,这十多万的文字,已然完成了使命。而随着这部作品的出版、得奖、获好评,越来越多的人阅读了,思考了,感动了,也由此缓解了自己的伤痛,那么,这部小说已经足以流芳。这份直视死亡带来的伤感和触动,唤醒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怜悯感,使人们不禁带着这份怜悯去看待他人,看待自己,思考情感,思考生命。

流水无情,当霜风带走了大兴安岭的最后一声鹿铃,鄂伦春人的山林岁月完结了。但世界并没有在意这点点变迁,无数的生命故事仍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