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走近母爱说课稿

《走近母亲,感受母爱》语文综合实践

活动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下面我就《走近母亲,感受母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从主题的产生、学情剖析、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方法、活动设计,活动评价七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主题的产生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

这是多么让人动容的话语,这是儿女对母亲最深切的的感恩和怀念。可是,在我讲解老舍先生的名篇《我的母亲》的时候,却被孩子们脸上的不以为然和冷漠所震惊,这世间最无私的母爱竟然在现代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逐渐褪色,这是多么让人心痛的事情!因此,我设计了这堂课,就是希望让孩子走近母亲,感受母爱。

二、学情剖析

中职二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向成年初期过渡的阶段,意识上希望自身向成人方向发展,但行动上仍偏向青春期。所以,他们从来不会去关心父母的疾苦,只能是父母无条件的满足自己的需要。不知感谢、 1

不会感激、更不懂得感恩。因此,我希望借本次实践活动课,努力唤回同学们感恩母亲的良知,并以此为契机,让这种感恩的心加以延伸。

三、活动目标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的精神,综合实践课要求学生在研究和探讨中完成。由于学生在以往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倾向水平不同,因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母亲的爱,唤醒学生麻木的心灵,感受亲情的温暖和可贵,培养感恩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行为目标:引导学生在自主反思、合作交流、体验感悟、实践操作中学会感恩。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在“做”中享受生存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学会感恩,以爱和理解的心态去对待父母。

四、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培养感恩意识。

活动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感恩母亲的行动,进而学会用行动去回报整个社会,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活动方法

情境教学法:本堂课通过问题情境,音乐欣赏,视频感悟等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在情感共鸣中完成活动目标。

六、活动设计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坚持学生自主发展的原则,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均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并在活动中力求使每个学生主动参与、 2

主动尝试、自主探索,把“自动权”“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在情境中探索。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活动设计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寻找母亲的启事、徜徉在母爱中、我心中的母亲、最想说给母亲的一句话、为母亲做一件事。

(一) 寻找母亲的启事

假设有一天,你放学回家,却发现每天都会在家等你回来的母亲不见了!你找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没有母亲的消息!

她失踪了!

你必须写一个寻找母亲的启事,到处张贴,希望可以早日找到你的母亲。

寻人启事要首先交待走失人的身份、特征。主要包括走失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外貌、衣着装束、说话口音等内容。这是鉴别走失人 的主要依据,一般要非常详细,体貌上有明显特征的要特别指出。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兴趣,撩拨学生的好奇心,

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开始刻意地关注母亲。

让我失望的是,很多学生根本不能完成这则简单的寻人启事,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愧疚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之下,导入第二环节,徜徉在母爱中。

(二) 徜徉在母爱中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部分,因此我把这一环节设计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赏图片,感母爱;听音乐,明母爱;讲故事,悟母爱;看视频,品母爱。

首先展示给学生一组图片,直观的感受母爱。

3

然后播放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并讲述歌曲背后的亲情故事。 接着在学生情感产生共鸣的基础上讲述一个感人至深的母子亲情故事。

最后播放著名演讲家邹越的一段演讲视频,使学生深深陷入母爱亲情的温暖漩涡之中。

四个环节之后,我会用很特别的方式诠释母亲,加深学生的印象。 这一环节中,通过多种手段,从听,看,感,悟四个方面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现代媒体技术直观性、声画并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特点被发挥的淋漓尽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达到精神集中与愉悦并存的境界,从而把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在学生的感恩之心、愧疚之心进一步加深的前提下,进入下一环节,我心中的母亲。

(三) 我心中的母亲

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在学生情感产生强烈共鸣的基础上,我会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卡片,然后展示七个关于母亲的问题,在深情的歌曲伴奏中请同学们当堂完成。毫不意外,依旧有一大部分同学无法完成,于是我请他们带回家去,和自己的母亲一起完成。课后我回收集整理学生带回家的卡片,展示在教室里。

本环节的设计重在提醒学生关注母亲,关心母亲,珍惜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关注身边每一个为自己默默付出的人,做一个会珍惜,能珍惜的人。

(四) 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

这一环节是本活动的第二个难点。让学生把自己最想对母亲说的一 4

句话写下来,回家之后再把这句话对自己的母亲大声地、深情地、毫不羞涩地说出来。最后和自己的母亲一起,把这句话做成明信片,拿到教室来交流展示。

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审美、绘画、想像、创造、探究等能力均得到提高,而且加强了语文学科与各综合学科的整合,

对母亲的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敢于表达并知道如何表达自己自己的情感,

付出给予一个最直接也最温馨的回报。

(五) 为母亲做一件事

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但母爱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

所以,今天回家,请每个同学为你的母亲做件事情。哪怕是一个轻轻的吻,哪怕是一句关切的话语,哪怕是泡上一杯香浓的茶,亦或是为母亲刷刷她常穿的鞋子……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怀一颗感恩之心,不仅感恩父母,还学着去感恩自己的师长和朋友,感恩给自己微笑的陌生人,感恩蓝天,感恩山泉……

这一环节是活动的最后一个部分,主要的设计意图是将课堂和家庭连接起来,把语言和行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学生懂得自己是社会人和自然人,让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来感恩。

七、活动评价

通过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了机会,引导他们走近一直 5

被忽视的母亲,多角度去了解母亲,了解母亲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付出。

活动中,重视了孩子和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并进一步付诸行动。关注了孩子内心的成长,并扩大了主题,引导他们做一个有责任感、有使命感、会感恩的人。

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课,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生活中领略语文的美好。

6

 

第二篇:大学语文说课稿[1]1

大学语文说课稿

一、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是高职高专院校为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公共基础课。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基础性、工具性与审美性、人文性的统一,它以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为目的,同时注重对大学生人文精神与品德素养的培养,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面向基层和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素质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应该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因此,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我们将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通过大学语文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具备阅读、鉴赏、分析、评价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大学语文课的学习,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就鉴赏教学而言, “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继续。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讲,必须注重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让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自动自觉的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应用到生活中。
    其次从写作能力的提高来看,高职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未必是欣赏类文章的创作,而是指针对专业、工作、生活需要的各种写作实践,如应用写作。写作能力是当今人才必须亟待加强的,大学写作应以立足于学生已基本具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写作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对写作材料的搜集、处理能力;并从文体学角度把握不同文体特征,以具备常用实用文章的写作能力。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体现在具有文体感的文章的写作上。
    3.德育目标(情感目标):高职院校是培养的人才,不是机械的只懂得课本知识,而不会实践操作的大学毕业生。 我们这门课程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的传布、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这种功能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要使学生在各个经典文章的感染教育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情感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课程中,这种功能从实现的途径来看有三种情况:第一是通过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以及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对它们做出的阐释、评价,或者说,是阅读什么、写什么、听什么、说什么中的“什么”来进行的。第二是通过语言本身,语言就是对“人的精神教育”,文即是道,语言本身内蕴着思想、人文、德育、态度。第三,技能中也包含着“德育”、“思想”、“人文”、“态度”。对于他人的作品,哪怕主张和自己相反,也能按照原意,公正无误地理解,养成这种包容的态度,就是国语教育中的思想教育。”总之,大学语文课程所灌输的人文精神,所培养的各种能力都体现了职业教育对学生素养与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着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原则,我们将本课程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基本能力,尤其是注重阅读鉴赏、综合分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我们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寓人文教育于语文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安排

本课程按照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在第一学年讲授,周课时两节,共80学时。

(四)考核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大部分,分别占30%和70%。平时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10%,学生在发言、演讲、朗诵、辩论等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占20%。期末考核主要以考试为主,考试可采用开卷、闭卷、口试等形式进行。

三、课程教学资源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选用了张慧全主编的《大学语文》(原子能出版社,20##年8月第一版)作为基础教材。之所以选用这本教材,是因为它更侧重于审美性和人文性,且在编排体例上也有所创新:全书以我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为经,以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为纬,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编,先概述每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和鉴赏方法,再选取名家经典进行欣赏,既高屋建瓴使学生了解文学史知识,又广泛涉猎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此外,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我们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参考书目,并且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藏书和网络资源,使学生走出课本知识体系的局限,构建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四、课程的教法和学法

1.学情分析

由于高校的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仅靠在有限的课时内学好语文是件困难的事,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在同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程度的学习要求,给予各类学生不同形式的辅导,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

2.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力求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把“接受型教法”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做到课堂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语文,从而真正落实语文即是生活的新理念。我校学生大部分都属于思维比较活跃的类型,枯燥无味的课堂只会让他们感到厌烦,老师一味的向他们灌输知识,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为此,我重点设置了以下几种教法

情景设置法——激发兴趣,逐渐深入。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3.学法指导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沉淀的四种境界。在学法上重点采用了:
    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
    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写作文学分析和文学批评)。

其中,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课程教学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两课时,采用词作导入=>初步感知=>引导分析=>深入感知=>概括归纳=>运用新知六个步骤设计教学,具体过程如下。

(一)导入

朗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引导学生回顾辛词引出词人。让我们跟着梁衡一起去感受辛弃疾。

(二)初步感知

初读课文,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内容:

1.积累词语

2.文中引用了辛弃疾的哪些词作,有什么特点?

3.文中记叙了辛弃疾的哪些情况?

4.理清作者思路,了解辛弃疾的生平。

(三)引导分析

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辛弃疾及其作品特点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

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介绍辛弃疾的事迹,结合课文内容简要概括其生平。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辛弃疾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他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初露锋芒=>变生肘腋=>南下归宋=>坚决抗金=>数度起落=>壮志难酬

2.阐述辛词的特点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著有《稼轩长短句》,代表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四)深入感知

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以了解辛弃疾由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了解他的词作及其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性:

1.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2.为什么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3.从文章所引用的词中,看出辛弃疾得的是什么心病?
    4.辛弃疾在带湖别墅闲居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5.辛弃疾的词与其他文人的词相比,其独特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独特性?
    6.哪些因素促使辛弃疾成为一代爱国词人的?

(五)解读提示

1.“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21页第二段】
   2.“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21页第三、五段】
    3.“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23页第十段】
    4.“一个正当壮年又阅历丰富、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却每天在山坡和水边踱步,与百姓聊一聊农桑收成之类的闲话,再对着飞鸟游鱼自言自语一番,真是“闲愁最苦”,“脉脉此情谁诉”?”【24-25页二十三段】
    5.“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25页24段】
    6.“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26页30段】

(六)分析文章特点

体会联想对表现辛弃疾形象的作用: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简要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就联想到他的《破阵子》《水龙吟》两首词,引述下来并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以及朝廷的心态,揭开了其中的谜底,这就是他太爱国、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诽谤,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再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总之,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

(七)小结

本文是一篇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散文,作者抓住词人最为动人心魄的闪光点进行勾勒,以酣畅的笔墨将词人的诗词创作的特色、形成过程与其生平交融起来叙写,分别从爱国、忧民、郁郁不得志以及在历史激荡、个体遭遇间所形成的词风等诸方面来突出词人的个性风采,将其豪迈绝伦的个性抒写得淋漓尽致。

词人本身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政治家、军事家。辛弃疾“把栏杆拍遍”,把爱国之歌一首首唱响,把悲怆之声一声声喊响。他曾经埋头苦干,他曾经拼命硬干,他曾经为民请命,他是中国历史的脊梁,他是中华民族的支柱,他是中国文化的血肉。

(八)作业

扩展延伸:比较辛弃疾《破阵子》与岳飞《满江红》在内容和写作方法上的异同

六、课程反思

   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如何从单一的讲授模式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高职高专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如何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挂钩,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人文性质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如何把人文教育贯穿于每一堂课中,这是我们备课时必须注意的关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