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陵中学学生社区服务实施方案

苑陵中学学生社区服务实施方案

一、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意义

初中新课程方案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八大学习领域之一,是学生必修的学习领域,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课程,是不从属或依附学科的综合课程。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旨在打破教室的束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与生活体验,实现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其课程内容以广泛的社会资源为背景,强调与社区乃至社会多层面、多维度的接触与联系,着重构建一个更为真实、开放的学习环境。

二、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管理

社会实践的实施地点既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时间安排应相对集中,每年一周,三年共3周;组织形式宜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 公益性是社会服务活动的最大特色,服务者的志愿与义务是判断某种活动是否是社区服务活动的标准。社区服务活动安排在课余时间实行,采取教师组织和学生自主安排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如果是学生自主安排,每组至少由3人组成。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遵循“重结果,更注重过程”的原则,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标准和有关规定,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学分认定。

学校在组织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前,应该将活动方案告知家长,征求家长意见,家长可结合子女的身体情况给学生以特别提示,以便在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某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情况下,校方可提供其它更合适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在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患意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

(一)新生军训:

时 间:每年的8月(共7天)

参加学生:七年级

课题活动的目的:

让同学们学会吃苦,同时也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形成优良作风、严守纪律的良好品德,为进入新阶段的学习提供身体和思想准备。

组织程序:

1.苑陵中学共建单位——新郑市教导大队有关领导协商联系,确定活动内容、时间及来校人员;2.组织部队官兵与年级主任、班主任面见;3.由班主任带官兵与学生见面;4.活动具体实施;5.军训会操;

6.活动结束后每位学生将收获体验写成报告上交。

评价方法: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军训会操的效果、教官的评价。

(二)值周活动:

时 间:待定

参加学生:七八九年级

课题活动目的:

强化学生主人翁意识、民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自治能力和管理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加大对学生行为规范监督的检查力度,构建和谐校园。

组织程序:

1.成立领导小组,由政教处具体协调,校值周领导小组、政教干事、年级主任共同配合,班主任具体组织实施;2.召开大会进行动员及提出要求;3.活动具体实施;4.值周结束后每位学生将收获体验写成报告上交。

评价方法:

学生的参与态度、积极性、收获体验、班主任评价。

(三)这周我当家:

时 间:每学年寒假、暑假

参加学生:七八九年级

课题活动目的:

使学生深入生活、体会生活、感恩父母、报答长辈。

组织程序:

1.制作分发实践登记表;2.联系家长;3.活动具体实施;4.总结活动体验。

评价方法:

实践登记表的完成情况、家长评价、学生本人收获体验。

评价方法:

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本人收获体验、家长反馈、班主任评价。

(四)手拉手心系贫困小伙伴收集废品、捐书、捐物义卖活动: 时 间:每年的3月中旬

参加学生:七八九年级

课题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关心弱者的爱心和善心,教育出有责任感的学生。 组织程序:

1.召开动员大会;2.组织学生捐书捐物;3.联系废品收购;4.组织安排义卖;5.收缴义卖款项;6.对贫困生捐助。

评价方法: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收获体验、义卖所得款项数额、班主任评价。

(五)寻找校友的足迹:

时 间:每年寒假

参加学生:七八九年级

课题活动目的:

学会交流、交往,了解学校历史,了解校友的事迹,培养学生爱校的品德。

组织程序:

1.召开动员大会,明确活动目的,交代有关事宜;2.活动具体实施;3.所收集的材料整理成文。

评价方法:

参与的积极性、所收集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班主任评价。

四、社区服务活动的安排

(一)环保绿化活动:

时 间:每年3-4月,组织各年级的学生参加环保绿化活动。 课题活动目的:

亲身体验环卫工人为清洁城市、美化家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培养学生的公德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通过了解目前人们存在的不卫生、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法。

组织程序:

1.与市环保局联系,选择部分学生由环卫工人带领对社区进行卫

生清洁与城市绿化劳动,事先要和街道居委会有关工作人员协商,得到他们的支持协助;2.在劳动过程中实地观察,了解随手乱扔、随地吐痰等行为的发生及对环境的影响,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法;3.活动结束后,由环卫工人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4.书面总结收获体会,将拟订的改善社区环境问题的方法提交相关部门;5.向全校师生发出“净化我们的生活环境”的倡议。

评价方法:

劳动的态度、环卫工人的评价、老师的过程评价、提出改善社区环境问题的方法的质量、书面体会总结。

(二)科普宣传活动:

时 间:每年的5月份

课题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走进社区宣传科普知识,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了解社会,提高学生本人和社区居民的科学知识水平。

组织程序:

1.在各年级组科普兴趣小组;2.每周进行1次的科普知识的培训,内容主要有家庭用电常识、化学与生活、提倡科学反对邪教、环保知识等;3.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在社区内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如宣传画、宣传单、标语等,也可以进行一些科普问题的解答和辅导;4.每次活动后进行书面汇总。

评价方法:

学生在培训过程中的课堂表现、活动的参与热情、表现及效果。

(三)今日说法

时间:每年的9月-12月

课题活动目的:

提高学生对法律的关注,培养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增强法律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服务社区意识。

组织程序:

1.在各年级组建法律兴趣小组;2.结合思想政治课学习,每周进行1-2次的法律知识培训,内容主要为《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及一些程序法的法律条文的解析,并辅助相关的案例分析;3、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在社区内进行现场义务法律咨询;4、每次活动后小组成员把前来咨询的法律问题进行书面汇总,

并写出收获体验,同时对社区居民关注的法律热点进行归纳,以便在今后的培训中有所侧重。

评价方法:

学生在培训过程中的课堂表现、书面总结、法律咨询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对活动知识的实际运用和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四)关注孤寡老人行动:

时 间: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学生个人或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对社区或附近的敬老院孤寡老人进行志愿者服务关爱活动。

课题活动目的:

1.开展“关爱老人”敬老院义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新时代的新雷锋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学习实践新时代的新雷锋精神,范文之规划方案:中学生慰问孤寡老人活动方案。 2.增强共青团员责任意识,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体现新时代青年的人文关怀。 3.增强同学们的道德素质修养,增加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家的爱心,让大家更了解社会弱势群体,关注着庞大而特殊的群体,从中学会关爱,学会感恩。 4.唤起社会的老龄意识,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强化对老人尊敬关爱意识。 5.丰富大家课余生活,多做有意义的事情。

组织程序:

1.与附近社区、街道居委会或敬老院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协助;

2.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与孤寡老人聊天,缓解他们的心理寂寞、为孤寡老人表演节目等;3.活动结束后,由社区或敬老院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4.书面总结收获体会;5、向全校师生发出“敬老爱老”的倡议。

评价方法: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孤寡老人的评价的评价、老师的过程评价、书面体会总结。

 

第二篇:济宁市育才中学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与社区服务课程设置方案

济宁市育才中学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与社区服务课程设

置方案

日期:20xx年10月9日 点击数:390

济宁市育才中学

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与社区服务课程设置方案

一、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开设的目的: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是新课程八大领域之一综合实践的内容,它是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的基点,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大线索组织课程的,通过课程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情感体验和探究经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生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学会人际沟通;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培养关注人生、爱国热情、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社会实践课程内容:

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

1、军训:必修项目。主要进行国防教育、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2、校内实践活动:主要指学校传统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传统活动主要有: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成人仪式教育及重大节日活动等;学生社团活动指学校社团成员围绕某一主题共同组织开展的活动。

3、校外实践活动:

(1)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如学工、学商、学农林牧副渔、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

(2)外出参观、考察、访问或调查。结合研究性学习,实地参观和考察的内容一般涉及本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德育基地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调查的内容一般是指现实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等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环保、国情、民情调查,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性和探究性的调查;还可以参加社区的政策调研、政策研究等。访问则一般以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特殊人物、特殊群体等为访问对象。

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的确定是学校提供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学校为学生提供多个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性地选题和开展实践活动。

高一年级社会实践课程设置

开设学

第1、2项 目 必修 活动内容 军训 要 求 全程参与,时间学分 2分

学段 满7天

全程参与,时间必修 安全演练 0.5天

“融入1、参加学校运动会全程参与,时间育才”(必选) 2天

校内实2、参加学校艺术节、选一项活动内践系列英语节、科技节等重容,时间2天(或自选活大活动 累计12个工动 3、学生社团活动 时) 必选 祭扫烈士墓活动 全程参与,时间

0.5天

“携手1、学校图书管理员见

育才”习实践 选一项活动内校内实2、学校餐厅劳动实践 容,时间3天(或践自选3、学生公寓管理实践 累计18个工第3、4活动 4、校园劳动、植树、时) 学段 绿化等

“学工1、火(汽)车站服务

学农”员、列车员、商场营选一项活动内校外实业员体验活动 容,时间3天(或践活动2、农村暑假体验活动

(暑假3、厂矿暑假体验活动 累计18个工完成) 4、勤工俭学活动 时)

5、志愿者活动

高二年级社会实践课程设置

开设学

段 项 目 活动内容 要 求

科技参1、参观科技含量高的厂

观、考矿企业(如小松山推、选一项活动察实践鲁抗制药等) 内容,时间活动 2、学生自行组织的考察0.5天

参观活动

1、组织承办学校大型活

第5、6动(如运动会、艺术节学段 “建设等)

育才”3、校园环境整治活动 选一项活动校内实4、校园环保活动 内容,时间1践自选5、校园降耗节能活动 天(或累计6活动 6、校内社团活动 个工时)

7、校园绿地认养(满2

个学段)

第7、8济宁自1、济宁文物古迹历史探选一项活动0.2分 0.3分 0.3分 0.2分 1分 0.8分 学分 0.2分 0.2分 0.8分

学段 然生态

和文化

生态调

查实践

活动

(暑假究 2、济宁景观细说 3、古运河探究 4、微山湖探究 5、“曲阜三孔”探究 6、济宁特产探究 内容,时间3天(或累计18个工时)

完成) 7、济宁民风习俗探究

三、社区服务内容:

1、社区文化活动;参加社区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科普宣传、助学帮困、拥军拥属、文娱活动等。

2、社区环境建设;参加环境建设;参加社区内力所能及的物质文明建设活动,如环保卫生、绿地领养、板报橱窗制作宣传及其他志愿活动等。

3、社区见习管理活动;调查社区社情,参与社区规划,提出社区建设合理化建议主,体验社区管理工作。

4、志愿者活动;在学校建设志愿者基地,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在公共活动场所(如公园、商场、图书馆、敬老院等)参与管理服务等、

5、公益活动;参加社区开展的各种为公众谋利益的活动,如与环保卫生等有关公益劳动,大型活动义务工作、志愿者活动等。

实施途径:

(1)、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社区服务活动。

(2)、自定时间参加学校社区服务基地的服务活动。

(3)、自定时间自选单位进行社区服务。

高一年级社区服务课程设置

开设学

高一阶

段 项 目 活动内容 老年公寓服务活动

1、安全宣传

第1、2

学段 社区文2、法制宣传

4、社区自愿者

1、社区社情调查

2、体验社区管理

第3、4

学段 社区见工

活动(半年)

4、社区植树活动 习活动 3、领养社区绿地每人可选一项,也可以自己确定其他活动内容。时间1天(或满6个工时) 0.2 化活动 3、文艺演出 要 求 选一项活动内容,时间2天(或累计12个工时) 根据本人兴趣特长,每人选1-2项,也可以自己确定其他活动内容。时间2天(或满12个工时) 0.4 0.4 学分 必选

高二年级社区服务课程设置

开设学

高二阶

段 项 目 活动内容 必选 社区卫生扫除活动

1、人口与保健宣传

第5、6

学段 社区文化活动 2、环境卫生宣传 3、科普宣传

4、拥军拥属活动

5、照顾孤寡老人活动

1、调查社区社情

2、参入社区规划

第7、8

学段 社区见3、提出社区建设合理习活动 化建议

5、社区节能降耗调查 要 求 时间1天(或满6个工时) 根据本人兴趣特长,每人选1-2项,也可以自己确定其他活动内容。时间2天(或满12个工时) 根据本人兴趣特长,每人选1-2项,也可以自己确定其他活动内满12个工时) 0.4 0.4 学分 0.2 4、体验社区管理工作 容。时间2天(或

三、活动实施的过程

1、活动前教育

组织者在活动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礼仪等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的发生,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制,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内容选择与活动规划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形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小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个人活动计划,将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和指导老师,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3、活动实施

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实践地负责人的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开展情况,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4、总结交流

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学校每学年安排一次社会实践的总结交流.

四、评价考核及学分认定

1、每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学生认真填写《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并提交相关的活动方案、过程证明材料(照片、活动记录、证明等)、总结报告。

2、班主任依据学生提供的材料,参照小组及实践地点负责人的意见,确定该生本次活动等级,合格以上,给予相应学分。同时提交给学校学分认定机构审核。

3、学校学分认定机构对班主任提出的初步意见和学生相关的资料进行复审,合格者盖章确认学分。

4、不合格者,由班主任及时通知学生重修。

5、学校每学年公示一次学生积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