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动机特点与教学对策

论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动机、特点、问题与教学对策 摘要:学习动机是二语习得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学习的效度。学习动机的生成是社会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由于客观条件不断变化,学习动机也是不断变化的。本文在查阅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试图分析学习动机并且通过访谈和观察学生课堂表现的方法调查了部分留学生学习动机、特点并分析了其特点和对汉语教学所起的作用,探讨以有效提高外国人学汉语的积极性。

关键词:外国人;汉语;学习动机;教学对策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国际交往不断增加,汉语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提升,许多国家出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据统计,截止到20xx年底,世界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经超过3000万,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所学校开设了孔子学院或者网络汉语课堂。外国人的汉语学习与其本族语习得相比较,其学习过程、特点及其规律多有不同之处。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也多种多样,比如年龄,学生的个体认知差异,教学环境等,还有学习者本人的情感因素,如动机、态度等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影响很大。本文在查阅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试图分析外国人汉语学习动机并且通过访谈和观察学生课堂表现的方法调查了国际学院部分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特点的基本情况,以便找到正面激励他们学习汉语动机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一 动机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因素。而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情感因素是动机、态度和个性。所谓动机就是对某种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为达到该目的而做出一定的努力。动机是个体积极学习和成长的一种先天的能力和倾向。外语学习动机影响外国人的汉语学习,决定其学习的效度。受强烈动机驱动的学生对困难有很强的忍耐力,会通过各种 方式达到既定目标,这种学生比动机强度弱的学生更容易习得汉语。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了解学生是出于何种目的来学习汉语的,并结合客观条件加以培养和激发,以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二 外国人汉语学习动机分析

外语学习的动机一般分为和,工具型动机一般是外部动机,融入型动机一般是内部动机。工具型动机是学生往往把外语看成达到某种实际目的的根据;融入型动机是学生往往是因为喜欢某种语言,继而喜欢说这种语言的人,为了跟说这种语言的人打交道,与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有更多的接触。根据查阅的相关资料以及对留学生的访谈和观察,发现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各种各样。但很多学生还是有一个比较核心的学习目的。不同的学习目的产生不同的学习动机。 一些学生认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汉语的一大魅力。他们学习汉语为了想了解中国人的文化、习俗和艺术;便于欣赏中国的电影、电视、戏剧和歌曲等;希望到中国旅游;便于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便于与说汉语的人交流 ,结识更多的朋友;想使自己显得更有知识和涵养,他们认为会说汉语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项技能,汉语是比较难的一门语言,学好了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很明显,这些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是自发的,就是想学习,想和说汉语的人打交道,属于文化融入动机。

另外一些学生学习汉语则有明显的工具性动机,为了一定的职业目的。他们

学习汉语为了考大学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想毕业后直接用汉语从事外贸、外交、导游或其他有关工作;希望找到比较好的工作,相当汉语老师,汉语翻译;为了满足父母、朋友的要求;为了汉语水平考试等。这些学习目的都是有一定的外在压力的。

而实际上,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动机并不是单一不变的,大多数人都是几种动机兼备的而且是不断变化的。他们可能是为了将来的工作需要而学习汉语,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为中国文化所吸引而产生融入的学习动机,也可能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感觉特别难就放弃了。

三 外国人汉语学习的特点、问题

外国人汉语学习的目的多种多样,学习特点更是诸多的国别化,个性化。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积极性高。学生普遍认为汉语很重要,他们怀揣着讲一口流利汉语的热望来到中国,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是学习动机的组成部分,学习动机在影响外语习得的诸因素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积极性高更有利于他们的汉语学习。

2、过度依赖拼音,重听说轻读写。由于他们的母语和汉语的区别太大,大多数学生不想写汉字。的确,汉语是一种独特的古老文字,是一种语素音节文字。对于非汉字圈的学生来说,书写汉字的确是一大难点。有点学生汉语说的很流利,但就是不会写汉字。汉语难学,难就难在汉字的书写。很多学生的母语都是拼音文字,而汉字从字形上不能直接了解发音,拼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这种区别,使得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为汉语学习,特别是汉字的掌握带来负迁移。对于初学者而言,不仅每个汉字的读音和写法要依靠记忆,而且还要依靠记忆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牢固的联系。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对于习惯了拼音文字的人来说,写汉字本身就是一大困难,常常不是多一画就是少两笔。因此,在读和写的环节上,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学生普遍表现出对汉语拼音较高程度的依赖。

3、欠缺勤奋、持久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大多数西方学生来看,一般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常常表现得较为积极,接受知识较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自律性较差的特点则显露出来。迟到、旷课的现象渐渐增多。这一点对于亚洲学生来说,还不太明显。

4、关于语音语调和语法偏误。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定的语音体系和发音特点,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正确地发出母语中没有的语音就相对困难。汉语学习中,如日本人很难区分前、后鼻韵尾n[n]和ng[ng]。在他们的语言中,语序不是语法手段,词语本身的变形或者黏着的附加成分决定了它们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句子成分的位置发生变换,句子的意义不变。而与之截然不同,作为孤立语的汉语没有词形变化、黏着成分,词是由语素按照一定顺序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按照一定的顺序构成的,因而语序和虚词是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

四 教学对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是实施各种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动机对于语言学习的结果具有预测性,对于外国人学习汉语,只有了解了他们的学习动机、特点,并为之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在查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及对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特点的调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知识文化教学,强化文化融入动机,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内在兴趣。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灿烂的古文明令世人叹为观止,崛起的中国

也让世人瞩目。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适当补充学生感兴趣的中国文化风俗,适当开展中文歌曲、影视教学等,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氛围活跃,教学内容丰富,更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扩大其知识面。此外,汉字书写比赛,汉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形式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

2、选择合适的教材,提高教学效率。

针对那些具有工具性动机的外国人,教师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学的安排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这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精选那些使用频率高,没有地方色彩的句子供学生使用。如听说练习中,要教他们在同中国人会话时用“是,是的”来表示同意说话人的观点,而不刻意使用如“可不是吗”,“那可不是”等具有地方色彩的口头表达方式。

3、创造环境条件,是汉语学习接近母语习得过程。

母语习得过程是使用的过程,边学边用,学用互相促进。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创造环境,让学生学有所用,加强课堂听说的训练,尽量使训练情景化,真实化。对于低年级学生,要采取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技巧,强调直观和形象,恰当的运用游戏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技能。

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而他们的学习目的又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博采众长,借鉴语言学习动机最新研究成果,发展中文学习的动机研究,并在教学中创造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语言教学环境。使学生对汉语学习产生自发的兴趣,学生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 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3] 冯小订.短期留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4] 黄年丰.外国来华留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和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5] 李纯玮.国际化视野下的汉语教学---泰国孔院学生学习动机分析[J].文教资料,2011.12

[6] 张珂.试论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与教学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2008.4

 

第二篇:留学的决策

留学的决策

作者:

来源:《中国教师》20xx年第08期

近年来,许多家庭宁愿花巨资送孩子留学也不愿参加国内高考。据教育部统计,20xx年高考弃考人数为84万,20xx年高考弃考人数接近100万,其中因留学而弃考的学生高达21.1%。20xx年以来,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放弃高考选择留学的学生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统计,20xx年,北京高考统考人数为70 857人,实考人数为6.8万多人,近2 000名学生放弃高考[3]。不难发现,放弃高考而选择留学正成为一种趋势。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和基础教育学校正陷入怪圈之中。其一,211大学和985大学人满为患,相对普通的高等院校、大专院校和高职院校招生困难。其二,升学率高、资源配置好的中小学门庭若市,相对普通的中小学门庭冷清。面对这种现状,部分家长不得不采取留学的办法,以免陷入教育体制的怪圈之中。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呢?

一、支持留学政策

留学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既为我国培养科技人才,又加速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播,还加快我国国际化的进程。尽管留学人数逐年增加,但我们仍然支持留学政策,鼓励留学,毕竟每个国家的教育都有其自身优势,我们应取他国之长为我所用。当然,每年留学的人数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既保障国内的资源互补,又满足人们到国外留学的意愿。

二、加强留学管理

关于加强留学管理,有三方面内容需要强调。一是规范留学中介。国家应建立、建全留学法律制度,规范留学中介,取缔不法留学中介。二是加强留学教育。使家长和学生认清留学目的,作出理性的选择。三是开放留学信息。让家长和学生及时了解各国教育政策,使学生顺利出国,安全学习。

三、鼓励学成回国

留学生回国不仅可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推动我国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更能不断加快我国民主建设的步伐,有利于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为此,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吸引留学生回国就业和创业。自19xx年以来,国家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外留学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的意见》《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若干意见》,并加大资助力度,为留学生搭建创业平台。目前,留学生回国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有十几万留学生回国,回国人数的年增长率达30%左右。具体来看,20xx年的留学生回国人数达到18.62万,比20xx年的13.52万增长了37.7%[4]。

但是,留学生不愿回国的现象也并不罕见。目前,国内物价飞涨,生活压力较大,就业机会较少,环境日益恶劣,教育、养老保险等政策不到位,导致一些留学生不愿回国。一位国内名校毕业生,八年前去美国留学,两年前回国工作,但面临国内房价只涨不跌的状况,尽管国内公司为她提供的报酬相当丰厚,但最后她仍然放弃国内生活,选择移民加拿大。这位名校毕业生的理由是:在国内生活压力太大,各种保障制度不够建全。针对这类留学生,不该遣责其不爱国,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但是否能努力杜绝此类现象不再发生或较少发生,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鼓励出国人员回国政策的同时,有效解决其他各方面问题,为在国内生活的留学生增加幸福指数。

四、加快教育建设

为了较好地应对“留学热”问题,我们应加快教育建设。为此,至少应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在基础教育建设方面。一是国家要加大教育投入,使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享受教育资源。二是学校应积极采取比较合理的评价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的实施办法,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加快新一代的师资培养,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积极重构教育信任机制,树立家长对国内教育的信心。第二,在高等教育建设方面。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发展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专业,改革教授评级制度和学校管理制度,积极与国外知名学校合作,创办一流的合作性国际学校。二是努力与国际交流和接轨,积极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创办世界一流大学。三是进一步扶持民办高校,把民间办学与国家投资相结合,进一步放开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并加大国家的投资力度。

五、加强文化意识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传统文化思想熠熠闪光;同时,当今的中国社会不断开放,趋于国际化和多元化。为此,我们不仅要注重文化的传播、选择、整合与吸收,更要坚守我们的民族文化。所以,作为留学生面对外来文化,既应采取包容的态度,明确文化是多元的,又要知道民族有国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其实,加强民族文化意识,即以批判的意识面对任何一种文化。的确,在中西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有的人被西方思想文化所奴役,从这个意义上看,留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丢弃民族文化便成为“留学热”问题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归根结底,“留学热”问题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在教育领域的缩影。只有国家在各个环节上为百姓着想,为人才考虑,才可留住百姓,才能吸引人才,才会留学再热也不怕。因为留学只是为了学习国外所长,学成之后要回归祖国;因为没有人愿意离开自己的祖国,祖国才是真正温暖而幸福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李爽.我国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J].宏观经济管理,20xx(4).

[2]唐冰丹,刘丹,韩建,杨娟.中国学生留学十大目的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xx.

[3][4]王辉耀.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xx)NO.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 (责任编辑:梁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