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署假芒种杯

2012署假芒种杯“经典润心灵·读书伴成长”读经典写作文

比赛

沈阳市 东北育才实验学校小学部 一年八班 姓名王俊喆

《晚安,我的星星》读后感

《晚安,我的星星》是著名作家冰波写的。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天晚上,夜晚的星星有很多、很多,狮子大王决定给大家分星星。狮子大王先挑了一颗最大最亮的星星,然后是猴子、猫头鹰、小松鼠、小乌龟、小蜗牛、小黑熊,大家都选了一颗自己喜欢的星星。但是小老鼠没有赶上,只好选了一颗不亮的星星。可是不久,那颗星星掉下去了,但是小老鼠并不放弃,在山边找到了一块黑石头,它用洗、晒等方法都不能让石头发亮,最后,大家找到了萤火虫,但是太少了,狮子和小猴带来了更多萤火虫,石头终于亮了而变成了天空中最好看最亮的星星。

故事中的小老鼠太爱星星了!无论如何也要把那颗星星发亮,不放弃。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小老鼠成功了。小老鼠对星星的爱把我深深的感动了,小老鼠对星星的爱值得我学习,狮子、小猴子们的团结友爱也值得我学习。

文中的插图很好看,所和?句子也很美,但是我注意一个问题,文中夜晚星星那么多,我们夜空中的星星怎么那么少呢?我去问妈妈,妈妈说:“其实现在天上的星星还是很多的,但由于受空气污染和灯光的影响,晚上天空的能见度降低,我们能看到的星星就少了。”所以为了看到更多的星星,我们应该爱护环

境,让我们能有一个干净的天空。

 

第二篇:《芒种》

《芒种》

《芒种》文学月刊是国内外发行的综合性月刊,素有全国文学月刊“四小名旦”美称。 上半月版文学月刊,名作名家读者者作者关注下大众综合性文学月刊,创刊于1 957年1月,由齐白石大师题写刊名.由沈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国内外发行的缩合性文学月刊,月发行高达30万册,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城占有重要地位,首被全国番为文学月刊“四小名旦” 《芒种》自创刊以来,真诚面对读者,以“关注社会现实,反映百姓生活,” 副主编吴山先生回忆《芒种》创刊

从19xx年东北大区撤消后,我调到沈阳市文联开始,就在主任(那时叫主任)王化南的主持下筹办文化刊物。到19xx年经过调整、锻炼编辑队伍等工作后,经市委研究批准创办文艺刊物。随即开始商讨刊名问题。文联内部提出了好几个刊名,如沈阳文艺、沈水文学、盛京文学等,但大家意见不一,各有看法,难以确定。有一天,王化南忽然对我说:我去博物馆请高人给出个主意吧!当时我乐得马上叫好。因为王化南曾当过东北文化部文物处长,和那些老文艺家们很熟。第二天他从博物馆回来就说:“我向张拙之、胡文效、杨仁恺、李文信和沈延毅等都征求意见了。30年代在上海呆过的胡、李二位研究员说就叫芒种吧。”我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刊物名字,但我知道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节,俗话说,“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嘛。接着王化南说,听二位研究员说,那是个“芒种半月刊”,是在鲁迅支持下,30年代在上海办的进步刊物。办了没有几个月,因主张抗日,就被国民党给查封了。她的主编是曹聚仁先生。

这个“芒种”的名字大家研讨了一天,经过上下反复商讨,终于被确定下来了。19xx年4月8日,又经省委批准出版《芒种》月刊了。19xx年1月5日,她真正地诞生了。 在《芒种》出版的几十年里,我总想从过去的文艺刊物和书籍中找到关于上世纪30年代《芒种》的一些只言片语,也曾想去找到过去的老编辑谈一谈,但未能实现,始终感到遗憾。说来也巧,去年住宅暖气分户,翻箱倒柜,把我在市政协领到的一些全国各省市的文教资料

翻了出来。其中有一册南京师范学院编的文教资料简报(7-8、1981)。我顺手阅读起来,正好读到署名曹艺纪念鲁迅百岁诞辰的文章,刚读两页就发现曹艺先生就是曹聚仁先生(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著名作家和编辑家)的亲弟弟。他提到其兄聚仁《暨南后页》一篇中回忆说:“19xx年,我便移家到上海去,住在法租界的金神父路花园坊,一面做暨南大学教授,同时也兼了复旦大学、大夏大学的教课。从那年起,我主编了乌鸦为商标的《涛声周刊》和后来的《芒种半月刊》,也开始替《申报·自由谈》和《立报·言林》长期作稿。当时《芒种》是曹聚仁创办的,鲁迅曾是曹的撰稿人,也是他的支持者。因反对国民党扼杀文化政策,《芒种半月刊》出刊一两个月后即被封杀,而她的续刊——乌鸦商标的《涛声周刊》还继续出了几期,是由曹聚仁先生的亲弟弟曹艺(作家、编辑)和曹礼吾、陈子展等协编的。到19xx年时,《涛声周刊》亦被国民党查封,曹氏兄弟都被缉拿,遭到迫害。 19xx年初,我们的刊物定名《芒种》月刊后,就张罗请书法家写刊名。当时沈阳的几位知名书法家如霍安荣、沈延毅、齐瑞麟等都请到了,还请吴英同志照鲁迅先生的字摹写了“芒种”两字。大家眼光不一,一时难以决定。后来还是王化南同志请博物馆几位研究员出主意。研究员胡文效主动推荐请齐白石大师给题写刊名,并说:“齐白石不但画好,字也非常出色。齐白石常自谓他的第一是字,第二是印,第三才是画。”但大家都觉得不易请,又恐花费太多。王化南说:“你们不知内情,原来齐大师的开山老师是胡文效的父亲胡沁园大师,从幼年起齐白石就在胡家做工,学木匠,并向胡大师学画、习书、作诗,直到后来成名,享誉画坛。沁园大师逝世时,齐白石恸撰挽联:?诱我费尽殷勤,衣钵信真传,三绝不愁知己少;负公尤多期望,功名应无分,一生长笑折腰卑。?齐白石始终对胡家存感恩之心。胡文效在京时常去探望白石老人,白石称胡文效为小东家。”大家听到这都乐了。因而胡文效一到北京,齐大师就给题写了。当齐白石大师的墨宝展现在编辑部时,大家都惊喜万分,眉飞色舞。请几位书法家看了,也都交口称赞:写得挺拔、苍劲、秀美,充盈着勃勃生气。就这样,齐白石大师的墨宝为《芒种》的创刊增了光,添了色,一直到今天。

由中国导演张律执导的《芒种》,日前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亚太电影节中获第一名。《芒种》已先后在戛纳和釜山等国际电影节获奖,今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也有放映该片。《芒种》由韩国电影公司投资,出身于中国内地的朝鲜族人张律出任导演。电影以朝鲜族中国人为描写对象,讲述身居中国东北的朝鲜族裔妇女崔银姬 (Liu Lian-ji)以当小贩为生,和儿子相依为命。一天,银姬分别遇上改变她一生的两个男人──公安(王同辉)和朝鲜族同胞,命运从此出现波涛。

《芒种》导演张律是作家出身,从没接受过电影训练,作品以小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题材走写实路线。

《芒种》是他的第二部剧情长片。今次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亚太电影节的“影像组别”获奖,张律可得到六千五百美元(约5万港元)的奖金。

来稿方式:信箱:qklww163@163.com(注明刊物) 责任采编:赵编辑 q q :523174340 快捷咨询:189xxxxxxxx ,更多期刊登陆:163期刊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