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计划

贫困山区初中小班化素质教育

课题研究计划

1、课题名称:贫困山区初中小班化素质教育研究课题

2、课题来源:省级申报立项课题

3、课题研究类型:教学类

4、课题主持人:龙山县红岩中学——聂锐

5、课题研究者:谢先凤 刘斌 陶世进 龚远春 尚成 胡玉凤 彭华

田倩 聂 锐 童光现

6、研究时间: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

研究要点

一、统一认识

1领导班子统一思想。组织教导、教研组长、学科负责人学习小班化教育的有关资料,明确小班化教育的意义、策略、方法、途径,统一思想的基础。

2教师层面转变观念。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小班化教育的区域性推进和实施》《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等资料,通过学习提高认识,明确了小班化教育的目的、意义。集中时间组织教师开展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小班化教育基本方法等理论的学习,转变教师的观念。使全体教师树立先进的小班化教育理念:(1)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2)有效教学的理念;(3)个性化的教学理念。让教师转变一个思想:由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整齐划一的传统教育变为尊重学生的特点,适应每个学生自我发展的

教育。

二、 改善学习环境。

加大经费投入,向小班化教育的班级倾斜,开通绿色通道,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为班级布置环境,切实改善师生的学习、工作、健体环境。

三、构建小班化教育的模式。

策划与配置:小班化的环境设置、师资配置;对活动安排、授课形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师生交往、教学管理、评估考核等模式的策划和构建。

(1)创设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环境A、重视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B、把学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作为教育过程;C、营造宽松积极的教学氛围。班级环境布置总体设计丰富多彩。促成积极情绪的形成,使教室变成师生共同学习、生活、交往的、具有家庭般温馨的场所,并根据教学要求排列课桌,力求安全方便实惠。

(2)师资配置树立小班化教育的新理念:变教学生“学会”为教学生“会学”;变课本知识学习为本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变注重学习的结果为注重学习的过程;变以教师为主的教为以师生合作教与学;变信息单向传递为信息双向或多向交流;变全班统一教学为实施“个别化教育”;变课堂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为生命成长的“小社会”。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A、树立教育民主的思想;B、提高一种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C、强化师德教育,纯化师生关系。

(4)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施行多元智能教育,如活动教学、游戏教学、分组学习、互教互学、室外教学、师生交流、作业面批、作业展评等。

四、加强与先行试点学校的联系,安排教师外出取经。与开展小班化教育较早的其它学校取得联系,学习他们的经验。并积极做好大班化与小班化衔接准备。

五、开展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研究。

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安排有关小班化教育教学的专项研究,集思广益,扎实推进。在学校教研活动中把是否体现小班化教育的理念作为研究内容。

对我们来说,小班化教育才刚刚开始,困难在所难免。但我们坚信:小班化教育一定能成功,开展小班化教育的研究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研究措施

1、课题实施细化分层研究。课题组每月进行一次课题活动,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研究的小主题,根据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调整研究措施。

2、制定学期研究方案。研究教师根据本学期的研究重点,结合自己的教育问题,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计划要目标明确,措施详细,操作性强。课题组每位成员在一单元教学完成后,应作出单元小结,整理整个单元中的教学情况,并针对研究过程中的实际随时做好调整工作。

3、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认真写好教育教学日记,不断总结得失,进行反思,及时上传相关研究资料。

4、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每月需认真撰写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案例、教学反思,定期做好总结。

5、与其他学科、其他老师密切协作,定期做好学生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为后断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6、课题组成员每人开一次公开课。

具体时间段安排:

第1步、准备阶段(2011.3—2011.4)

A、召开课题组领导会议,确定课题研究人员及其具体分工,研究制定课题的实施方案。

B、召开课题组教师会议,每人申报一项课题下的具体研究项目,写出立项报告。

C、建立课题组资料库。

第2步、实施阶段(2011.5—2012.8)

A、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理论和科研方法的自主培训,包括专题研讨、教学反思、个案 研究、经验总结和课堂观摩等。对重点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总结初中小班化素质教育 的设计方案、方法、形式、内容等方面的内涵和标准。

B、搜集、分析各种资料,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各项理论研究,每人每学期争取完成1~2篇课题论文或者案例。

C、为了确保课题的有效进行,20xx年10月进行第一次阶段性

小结,20xx年7月进行第二次阶段性小结和结题审查。

第3步、结题和推广示范阶段(2012.9—2013.6)

A、20xx年9月开始对第二阶段研究工作中提出的初中小班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标准、和课内外教学案例等材料进行收集整理; B、组织课题组结题动员大会,确定各成员的具体分工;

C、继续进行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丰富实践材料,完善课题结论;

D、20xx年6月通过对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完成结题。

时间段活动安排

20xx年5月-20xx年7月初中生素质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谢先凤 刘斌

20xx年8月-20xx年12月小班化素质教育优秀教案汇编 陶世进 龚远春

20xx年1月-20xx年1月小班化学生素质成长个案集 尚成 胡玉凤

20xx年3月-20xx年1月小班化素质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汇编 彭华 田倩

20xx年3月-20xx年5月小班化素质教育实验论文及报告 聂 锐 童光现

 

第二篇:小学课题研究计划

2006-2007学年度吴江市实验小学课题研究计划

2006-2007学年度吴江市实验小学课题研究计划

指导思想:

以市教科室主任会议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十一五课题申报为契机,依托全校教师,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扎扎实实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具体工作:

一、 扎实开展主课题研究:

本学年是我校“十一五”课题的启动年,我们要在去年申报成功的基础上,成立“十一五”主课题研究小组,在校长室和上级教科部门的指导下找准抓手,扎扎实实开展主课题研究,力求创造性的实践成果,真正起到科研先导的作用逐步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我校的“十一五”课题“培养探究品格:小学生科学素养最优发展的深化与拓展研究”已被江苏省教育科学院立项为重点资助课题,本学年的重点工作主要有:

1. 围绕探究品格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文献研究,研究的范围包括国外

关于探究品格的研究、国内关于探究品格的研究、各类课程标准中

关于探究品格的研究以及素质教育理念中的探究品格,从而梳理出

我校探究品格的内涵特征,确立探究品格的培养范围,为进一步开

展“我校学生探究品格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探究品格培养

的目标研究”等子课题的深入开展提供支持。

2.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主课题进行各子课题的申报工作,成

立十一五主课题下子课题研究小组,全面架构主课题研究网络。

3. 以“苏州市关于深化素质教育的三项规定”的实施为契机,扎实

开展“六小”(小课题、小故事、小实验、小创造、小探索、小制

作)活动,并通过全体教师的参与,丰富探究性校本课程,扎实开

展小学生探究品格培养的探究性校本课程的研究工作。

4. 以“金钥匙少儿科学院”的架构为主,开展金钥匙少儿科学院的

实践活动,首先在已有研究院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资源,构架更

为丰富的研究主题,如“环保研究院”、“机器人工作室”、“电

子技师工作室”、“生态研究院”、“模型工作室”、“地质研究

院”、“军事研究院”等,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活动中

培养探究品格。其次,在已申报的助理研究员的基础上,进一步健

全小院士的评比申报工作,并与外界相关单位进行联系,提升院士

的等级。再次,成立“吴江市实验小学科技协会”,与吴江市科协

紧密联系,构架由“教师、家长、社会技术人员”参与的科技教育

委员会,有效的指导学校的特色建设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最后,加

强金钥匙少儿科学院内环境与全体学生的互动,由全体研究员成立

“金钥匙少儿科技知识征答委员会”以及“金钥匙科技擂台组委

会”,将金钥匙少而科学院的活动努力辐射到全体同学。

5. 以“STC”教材的实验为契机,进一步抓好科学学科对学生进行探

究品格培养的研究,吸纳STC教材的精华,能动的作用于目前的科

技教育中,恰当的改编教材,使我们的科学学科能更好的承担起科

技教育的任务。在此项研究中,我们要成立专门的子课题。

二、 务实开展行动性研究。

进一步完善学校各级各类课题的管理、考评工作。为进一步落实课题的管理机制,学校将修订以往的教科研成果(课题)考评制度,引领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加强吴江市“十一五”课题的管理与实施工作。此外,本学年重点要作好学科中心组的校级课题申报、实施工作。

本学年我们把教研组与教科组合并,在上学期开展校级课题立项答辩会等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八个一”引导教研组长运用行动研究法指导本组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工作,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益:

1.订一个课题学习制度(与本课题相关的学习每学期不少于4次)

2.有一个课题研究方案

3.作一份课题研究小结

4.上一节课题研讨课(每人没学期至少1课)

5.写一份课题研究月报(进展、困惑等)

6.传一篇教育教学文章(每月1篇),用以编辑《实验动态―行动研究版》以及《金钥匙》

7.建一个课题研究专贴(方案、活动信息、照片、研讨课教案、评课、执教者反思、课题小结

8.组织一次课堂观察或沙龙活动。

在上述“八个一”要求的基础上,制定考评细则,期末进行考评,评选先进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