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教学案例戴艳玲

《我是什么》教学案例

逸夫小学 戴艳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生生互动合作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这种多项互动合作是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发挥的独特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提的问题成为教师的资源,从而实现教学的多向互动合作。

如:我在教学《我是什么》这一课时,充分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抛出大问题:“我”会变成什么?学生纷纷抢着回答。

生1:我会变成汽、云,变成雨。

生2:我还会变成雪、雹子、露珠和霜。

我接着追问:如果你是它,你最想变成什么呢?为什么?请找出来与小组同学读一读,说一说。

于是,教室里一片热闹的场面。他们有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争着说;有的绘声绘色地表演起来??

师:选你喜欢的段落来读。

生3:(读第一自然段)我想变成云,因为云轻飘飘的。

生1:“ 漂浮”是什么意思?

生4:就像小船在水上漂。

师: 你真行。

生5:什么是红袍?

生6:“红袍”就是我穿着红衣服。

生7:我知道,白衣服就是白云,黑衣服就是乌云,红袍就是朝霞。

师(微笑):你们知道的真多。老师也来说一句,红袍就是指早晨天边的朝霞和晚上的晚霞,也叫夕阳。下面请喜欢云的小朋友带着对云的喜爱读一读这一段。

生2:老师,我喜欢雨。(生2读有关雨的句子。)

生4:我来考考你,那你知道雨是怎么来的吗?

生2:是云碰到冷风才变的。

生8:老师,我想是云在和冷风打架打输了,它哭了,这样就下雨了吧。??

一节课下来,学生自由地选择他们所喜欢的来读,期间,课堂中充满了想象,充满童真。他们敢于问,敢于想,敢于说,敢于评。完完全全地走进大自然中,用他们的语言去与大自然说话。他们懂得课文写的“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在海洋里跳舞、唱歌。”中“睡觉”是水平静的样子;“散步、奔跑”是水在流动;“跳舞、唱歌”是海水在翻滚及它发出的声音。

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堂课的教学,既依托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由教师的大问题:“我”会变成什么?如果你是它,你最想变成什么呢?为什么?引出学生对“云、雨、雪、霜??”的喜爱,而产生了许多的小问题:“漂浮”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红袍?我来考考你,那知道雨是怎么来的吗???整堂课以学生的自问自答为主,教师的点拨、指导,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浓入文本,由感而想,由悟而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教师也真正扮演了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第二篇:0是什么数教学案例

0属于什么数

在教学合数与质数之后,在练习中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在0、1、0.8、19、45、28、306中,( )是质数。( )是合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其中,0属于哪个范畴呢?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往往教师们抱怨不该出现这样的题目。(书上明确规定:为了方便,在小学阶段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除0以外的自然数)课堂中,学生对于0这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生1:我认为0是合数,因为它能被1、23、4等自然数整除,也就是说0的约数有1、2、3等自然数,0的约数有无数个,所以,0是个特殊的合数。

生2:我认为他不对。根据约数的特点,一个数最小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约数是有限的。如果0是合数,它的最小约数就是1,最大的约数是这个数的本身,这就是0.这显然是有问题的!又因为“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与生1说的“01的约数是有无数个”不符,所以,0不能算是合数。

生3:我认为0既为是质数,也为是合数。因为假若0是合数,它就可以写成几个质数连乘的形式,而0=( )Ⅹ( )呢?只有任意数再乘以0才能得0,这时0又成了质数,自相矛盾!所以,我认为0既不是质数,也为是合数。

反思;

1、对于这道题目上,有的教师只是说一句,0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一笔带过。但是,我觉得“0属于什么数”这个问题

本身并不重要。同学们善于思考,勇于表达,勇于探索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感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作为我们教师,我们为仅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

首先,教师要“导”而不“包”。教师应立足学生装已有的知识水平,紧紧抓住学生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去探究,而不能对学生大包大揽,限制他们的思维。教材中有些例题和练习并不是学生十分喜欢的内容,对此教师要善天变通。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地想、讲、编、议,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这是教师不断的运用教育机智,灵活调整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结果。

其次,教学要“放”而不“松”。通过开放的谈话、提问、练习等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通过有效的整合他们的思想,实现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 教师要“容”而不“纵”。在每个班级中,总有一些学生是学习的困难者,总有一些学生不于交流。教师要多关心这一群体,对其在学习中迸发出来的“小火花”要精心呵护。错了,耐心引导而不大声训斥,对了,要充分表扬而不轻易放过,在宽容、和谐的环境里逐渐树立起他们的信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