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

分享到:

20##-06-30 14:56  作者:  来源:第一范文网  字号:T|T

摘要:一、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 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

推荐导读

  • 四六级成绩查询通道
  • 20##年考研复习规划
  • 20##年雅思考试备考辅导
  • 2012考研热点问题解答

  一、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

      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五、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1。物体的分类《学习分类》《区别上下、远近》

  2。《区别前后,左右》《认识1和许多》《分组游戏》

  3。《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比较轻重、厚薄、粗细》

  4。《学习排序》《认识2和3》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认识4和5》

  6。《认识梯形、三角形》《认识圆形和椭圆形》

  7。《填图形》《图形变换》《认识6》

  8。《认识7和8》《复习8以内的数》

  9。〈认识9和10〉,认识1----10的数序,

  10。学习1--50的数数。认识0

  11。学习1---10的倒数,数字的用处

  12。学习2的组成及加,减法

  13。学习编应用题------2的加减

  14。学习3的组成,及加法,口编应用题

  15。学习3的减法和口头减法

  16。学习4的组成及加减。

  17。学习4的应用题。

  18。复习分类、图形等知识

  19。复习2、3、4的加法及口编应用题

  20。总复习

  六、综合实践安排

  自己动手制作三角形,椭圆形,梯形等。

  七、教学措施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二篇:学前班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学前班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按数群计数,5的组成,6和7的组成,5的

加减,6的加减,数的记录,制作统计表,单数和双数,7的加减。8的组成和

加减,测量,9的组成和加减,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球体和圆柱体。二等

分和四等分,10的组成和加减、认识时钟、认识人民币等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

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实际学习内容,加减法的处理不以10

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教材并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

合的认识,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加减法学习混合,算法多样。空间与图

形包括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形状、大小。分类与统计都重视对过程的经历。

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1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写0—10的数。体会基数与

序数的含义,经历比大小、高矮、、轻重、长短的过程。体验“比”的方法。

2、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感受日常生活与其的密切联系。

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整时、半时、记时方法,体验时间的长短。

4、认识物体的位置、顺序、大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学会简单分类、统计,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

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 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

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

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

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