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基本格式

华南理工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二00 年 月

说 明

1、 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规范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特印发此表。

2、 学生应在开题报告前,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主动与指导教师讨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3、 此表一式三份,一份交学院装入毕业设计(论文)档案袋,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学生自存。

4、 开题报告需经各系或论文指导小组讨论、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合格后,方可正式进入下一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

全日制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基本格式

文献综述内容:

(正文)

备注:1、文献综述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等。

2、文献综述必须切题。

3、电脑打印,用A4纸。内容为小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页边距左边3.2cm,右边2.54cm,

上下边距2.54cm,在左边装订。

 

第二篇: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

题 目 浅析湖南村域转移劳动力人口结 构特征及其影响—以新金村为例

姓 名 李晓程

学 号 104130061

院、 系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吴映梅

职称(学历) 教授

20xx年 12 月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从18世纪开始,就有许多的经济学家提出:人口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古典经济学代表人亚当·斯密等的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理论;古典经济学派代表大卫·李嘉图等人的人口增长阻碍经济发展理论;人口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索维的经济适度人口理论,都说明了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到现代外国学者创造了许多的理论依据。

1.1 人口经济理论

1.1.1 悲观主义的人口经济理论

悲观主义的突出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 J·H·赫茨勒(J.H.Hertzler),他认为人口危机既是现代化水平低的表现,也是阻碍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保罗·埃里奇(P.Ehrlich)在 1968 年针对世界人口规模进一步膨胀、速度加快、势头猛的形势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人口爆炸的观点。丹尼斯·梅多斯(D·Meadows)提出增长极限论,将悲观主义人口经济理论推到极至,认为对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最有影响的五个因素分别是: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这五个因素相互影响并相互制约。而同时各种因素的变化均源于人口增长,这样人类不要经过太长的时间就可能达到危机水平。为了避免危机发生,必须抑制人口的增长。

1.1.2 乐观主义的人口经济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经济学家与人口学家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对增长形成因素和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推进经济增长的对策,与悲观主义人口经济理论形成鲜明的对照。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赫曼·康恩(Herman Kahn)和著名经济学家朱利安·林肯·西蒙(Julian Lincoln Simon)。他们认为长期发展趋势良好,增长的潜力巨大,长期的经济增长对人类是有效的,不会导致世界末日的到来。人类以地球为中心开展各种经济活动,将来可以开展到太空中去,空间可望无限扩展。同时,他们还从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和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动力两方面论证了人口经济关系,并分别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发达国家已实现人口转变的历史,得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也终将到来结论[2]。 4.1.1.3 适度人口经济理论

适度人口经济理论与前面悲观论、乐观论有所不同,其拓宽了人口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该理论从动态角度分析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说明人口增长可能给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和有利影响,以及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最适宜的关系,寻求适度人口增长率。其代表人物有法国人口学家阿尔弗[1]

雷·索维(Alfred Sauvy)及美国经济学家斯彭格勒(Spengler,J.J)。索维将技术进步因素纳入适度人口分析体系中,创立了动态适度人口理论,把众所周知的适度人口概念从适度人口规模扩大到适度人口增长率。斯彭格勒在其所著的《面对零增长》中则对经济适度人口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3]。 1.2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从人力资本角度研究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舒尔茨将人力、人的知识和技能定义为人力资本,认为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在更大程度上带来经济效益,从而在现代经济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贝克尔则强调教育、培训对于人力资本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人力资本投资、生育率、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新的人力资本分析方法,丰富了人力资本理论[4]。 1.2.1 人口经济增长长波理论

人口经济增长长波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库兹涅茨和伊斯特林,他们分别从人口-经济环路和经济-人口环路对国民收入、人口增长、收入和消费、生育率等变量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其中库兹涅茨把人口变动和经济增长的波动联系起来,对美国经济增长波动和人口变动长期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伊斯特林在库兹涅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发展,从经济-人口环路方面研究经济变量对生育率的长期效应问题,其主要观点是:收入水平、消费期望水平与生育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5]。 1.3 在人口结构方面的研究 1.3.1年龄结构方面的研究

瑞典学者G· 桑德巴格(1999)认为人口年龄结构分为四种类:型标准型、发展型(或增长型)、静止型和退化型,列出各种类型的构成系数。19xx年,联合国划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标准表1:

表1:联合国划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标准

老年人系数

年轻型 4%以下

成年型 4~7% 30~40% 15~30% 20~30岁

老年型

7%以上 30%以下 30%以上 30岁以上

少年儿童系数 老少比 年龄中位数

40%以上 15%以下 20岁以下

以上不同指标的数值,在反应同一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时,一般来说结论应该是一致的。但是也有可能出现矛盾的情况。如在两段高峰年代出生的人口,一批进

入65岁以上,一批在14以下这就会出现少年儿童系数为年轻型,而老年系数为老年型的情况。当然这种情况是比较少的,而常见的是一些处于过渡状态的情况,即少儿系数为年轻型,而老年系数为成年型,或是少儿系数为成年型,老年系数为老年型等。19xx年德国统计学者K·巴劳德(K.Ballod) 提出了“蟾养人口系数”为儿童组人口和老年组人口的和与生育年龄人口的之比。不少西方人口学者对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的论述主要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开展的。特别是对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中出现的老龄化和人口红利现象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从其研究结果来看,人口红利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在发挥作用,也有政策因素在其中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中指出的东亚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腾飞和人口红利存在的关联性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认识年龄结构的重要性,同时,在人口结构政策制定和实施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可见,西方学者对人口年龄结构的研究充分考虑了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3.2 性别结构方面的研究

在人口性别结构研究方面,Mason(1995) 的研究结果表明妇女地位上升,则生育率下降;若社会中妇女地位较低,生育率的大小取决于非社会经济因素,而若社会中妇女地位、权力、威望和自治能力较高,社会经济因素对生育率具有决定性影响。在性别比失衡问题上,西方学者强调观念、政策的效应,然而各个国家在生育文化上具有很强的根源性及男孩偏向(Coaler and Banister,1994;Gu.B.and K.Roy, 1996),从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而这种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统生育文化的存在及个别地区不合理的生育政策(Greenhalgh and Li,1995)。Croll(2001)进一步指出当生育数量和性别不可兼得时,在有可能产前确定性别时,他们会选择以较小的心理代价来实现自己子女的性别期望。因而传统文化中的男孩偏好是主要原因,而性别选择性流产是家庭实现男孩偏好意愿的重要途径(Pison,2004)[7]。

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人口结构的研究也在很早就开始了,早在四五千年前,中国代根据人的某种标识,就把总人口分成若干不同的组成部分,一直到近现代,各个时期的思想家们都注意分析人口结构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到现在主要集中在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个影响和社会的保障两方面,但直到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本有关于人口规律的科学专著,来克服分散研究和一般研究的不足,人们还不能获得各种人口结构的完整知识[8]。

2.1刘长茂、张纯元(1991)编写了《人口结构学》,在书中根据不同的标识,将人口分为许多结构,建立科学的人口体系,并对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阐述。 [6]

2.2杨华斌(2006)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结构、性别上存在的问题有留守妇女多、留守老人多、留守儿童多、留守妇女普遍素质偏低、对新生事物难以快速接受、对新科技难以有效掌握应用,导致科技推广难,留守妇女不能及时享受科技成果带来的方便与效用。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乃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儿童较多。

2.3周丽萍(2011)认为,当今社会,人口结构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强,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社会的进步[12]。中国社科院人口所所长蔡防(2004)强调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劳动力结构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提出了应对措施。

2.4张继红,(2006)利用人口-经济模型分析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诸多不利影响,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有着较强的影响。性别比、乡村人口比、老年抚养比越大,人均生产总值越低,表明这一地区的经济受阻。而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滞后还阻碍社会的发展[10]。

2.5王美东(2002)认为,农村人口结构对农村杜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分别从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性别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年龄结构看,农村人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从文化结构看,大量低素质劳动力无益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从性别结构来看,偏离常态的出生性别比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11]。

参考文献:

[1]刘辉.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影响浅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10).

[2]张安良.山东省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3]李竞能.人口理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20-26.

[4]吴忠观.当代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3-18.

[5]刘家强.人口经济学新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44-48.

[6]刘清芝.中囯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7.

[7]谢武贵.湖南人口结构均衡度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1.

[8]孙长茂《人口结构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1-10.

[9]翟振武.计划生育使中国人口缩減4亿大规模流动加剧分布不均[J/0L].中国人口信息网,2011-11.

[10]周丽萍.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11.

[11]李恩强,李晓燕.欧美社会保障制度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议[J]改革与理论,2003,2:18-21.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