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生命意义展观后感 (3)

参观生命意义展观后感

今天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今天我随队参观了生命意义展室,遗体捐献者留下的言语虽然简单朴实,却非常触动人心。一位老干部这样写道:“遗体早就决心献给国家了。原因有二:第一,我参军时才十七岁,还是孩子,不懂得多少革命道理,是共 产 党教育我长大成人的。我本应为国家做更多的工作以报答国家,但因为历史上发生的不该发生的事,使我平庸地度过了后半生。现在唯一的补偿办法只有将遗体献给祖国。第二,我当兵走时家里只留下一位年过花甲的妈妈。参军一去十多年不能在妈妈身边行孝,欠妈妈的太多了。现在妈妈已经离我而去,无法补偿。我想将从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奉还给国家——母亲。也算是给妈妈一点儿补偿吧。我很感谢老伴和孩子们对我这一选择的支持,并希望在我死后能将此事妥善办好。至于国家怎样使用遗体,那就一切听从国家的安排了。”多么质朴的言语,平淡的语气仿佛在讲一件家常琐事,却是将生命的最终归宿献给了国家,献给了医学事业。一生为国家鞠躬尽瘁的老干部,却仍然感觉自己奉献得不够多,对党和人民深存感激,渴望在人生的最后再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的觉悟,难道不是党员的闪光点吗。

一位医学爱好者这样写道:“本人虽然不是医生,但是业余爱好医学多年,对医学有粗浅的了解,由于条件所限,在医学上未能深造,深深感到遗憾。我参观你院后感觉标本少得可怜。我想人体标本是教学不可缺少的东西,过去听说人的尸体是从外地运来,如同仪器一样运到天津,来之不易,我想人死之后火葬也好土葬也好,又有什么价值?为什么不做一些有益于人们的事情呢?祖国医学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某些地方还是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本人有生之间在医学上没有造福于人类,死后愿将尸体献出,作为在医学上的贡献,以便培养出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救人之患,以此了却本人多年的夙愿。”最为一名医学生,对社会这样的关爱感到很感动,只是怀着对医学的喜爱就做出如此大的牺牲,为了医学事业的发展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看到这些,我不禁自我反省,我对这社会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呢,我作为一名医学生,对医学的热爱是否能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为医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呢,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去学好医学知识才能对得起他们的奉献。

有一位没有留下名字的病人这样写到:敬爱的党组织:我的颈部肿瘤已经长大,而且速度之快是很惊人的,已经堵得小米粒难进,只能进水,奶,而且吞咽十分费劲,估计再过几天水也难进了。我的尸体很有科研价值,一生动过8次手术,身上有10个刀口,为了后世人的幸福,早日攻克癌肿,我决心,家属也同意,我死后将尸体献给天津医学院做科研用。”一生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想到的不是尽量延长自己的生命,而是让以后得癌症的人活下来,不再忍受那种痛苦,这样把国家当做自己的家,把人民当做自己的亲人,是怎样崇高的境界。“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伟大的楷模。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书法家的遗嘱,他这样写到:“本人四十多岁就有贡献遗体的愿望,现年已经七十五岁,总的志愿是 生前助人为乐,死后仍要助人为乐。我愿将自己能用的脏腑挽救患者,部位男女老幼,来个生死之交,觉得也颇有诗意。本人一生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熬夜,所以观察一下我的脏腑,可借以教育狂吸烟和酗酒的同志们和青年们。在我结束生命时,如能推行“安乐死”愿以我为始,因我一生看过,许多亲友临终前的痛苦,无益的抢救,输氧输液,白白延续病人的痛苦,折磨了病人也折磨了或者的人。”书法家的言语间充满了对生命生死的豁达和幽默,让人在欣慰的同时感到心灵的震撼,只有对生命的旅程问心无愧的人才能这般淡然地谈论生死吧,还用美丽的语言冲淡了死亡原本会带给人们的恐惧。

这次参观带给我的震撼是长久而巨大的,以后每每想起,也会有所感慨和反思。既然我志愿加入中国共 产 党,就要珍惜党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培养,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做对党和人民感恩的人。

 

第二篇:生命意义展

今天上午,我参观了生命意义展。一份份遗嘱陈列在眼前,我从之前的漫不经心到感动,最后,我深深的震撼了!

从遗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留下了这些遗嘱的人们生前从事的工作并不相同。其中,有为新中国的建立立过战功的革命前辈,有在文化发展史上留下精神财富的知识分子,有默默无闻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工人.农民,也有为他人的健康兢兢业业奉献了一生的医务工作者。但是,他们无偿捐献了自己的遗体的遗嘱是相同的,他们为祖国医学事业做出的贡献是相同的。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老干部的遗嘱:

1、不报销过世后遗留的医疗费

2、重症不治疗抢救,不浪费国家的药品资源。

3、如遇到不可治疗的疾病如半身不遂,不允许家属喂食以维持生命。

4、死后遗体捐献给医学院,祖国作最后一次贡献。

我被深深的震撼了,这是无产阶级的忠诚的代表,他的精神世界是崇高的,这是对无神论的最坚定的支持。 让我感到骄傲的是,我校的钱雅勇副教授,也捐献了遗体。作为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我会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努力学习。

当我看到这些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的遗嘱时,每张遗嘱都给我强烈的震撼。其中有一名建筑工人也捐献了遗体,虽然语言太过直白,但他的真诚更令人感动,他的精神世界是纯洁的。

面对这一张张的遗嘱,我扪心自问:我为社会作了什么贡献?我对他人有什么帮助?我以后应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学习?当我面对困难时又怎样克服?当自己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应怎样处理?看过生命意义产后,我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办了。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观看过今天的生命意义展后,我对生命,对死亡,都有了新的感悟和启迪。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死后都要穿戴整齐,入土为安,就算到了现代,人死后也要穿寿衣,火化后要放进骨灰盒,举行悼念仪式等等,可是一位普通的建筑工人竟然立下遗嘱,受他死后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不要花圈,不要骨灰盒,不接受礼物,不穿寿衣,而且还要把他的遗体捐献给医学院,遗体的全部器官供医学研究用,一个普通的工人竟然有如此高的觉悟,真令人吃惊。还有一个老人,他不仅无条件捐献遗体(包括眼球),而且病故后所余医药费不报销,病重不抢救,为的是不浪费国家药品!爱国精神多么可敬!他甚至说如果患偏瘫等不能治疗的疾病,不许亲属或执行人给予饮食维持生命!多么为他人着想!这听起来似乎都有些残忍,可它是真的,遗嘱就在我的面前。

我觉得一位知识分子的遗嘱上写得好,“人”就像一支蜡烛,当他燃烧到芯灰脂尽的时候,自然就熄灭了。而另一位医院老院长则认为生和死是“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生是起始,应多贡献,少索取;死是“归宿”,应补充生前贡献之不足,如此则死而无憾。没错,人死后火化,举行仪式,穿金戴银有什么用?不如把无用的尸体贡献给国家医学上应用,不仅变废为宝,还省去繁杂的仪式过场,为中国医学事业做出贡献。人体标本是教学不可缺少的东西,如果大家都不愿意捐献,那可想而知中国医学的发展就会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那时最先受害的就是老百姓自己。

洁白如玉的精神世界中,需要勇者去充实,需要打破世俗观念,树立崇高的道德风范,死后愿为她增添一朵小花。

从出生开始,祖国母亲给予我们很多,我们也直接或间接地从国家索取了不少帮助,作为一名有良知的中国人,我们应当有机会就回报祖国,回报社会,而捐献尸体是我们最后一次回报祖国的机会,为祖国尽最后的一份力量。

唯物主义

生命另一种延续

不大的展厅里面挤满了前来参观的同学,但是没有平时的嘈杂与不耐烦,相反,一种肃穆的气氛笼罩了整

个会场。同学们那一张张稚气的脸上在此时显露出一种带着敬畏的严肃神情。这是一场名叫生命意义的展览,墙上挂着的不是色彩缤纷的图片,而是一张张遗书。它们的主人身份各异,有大名鼎鼎的教授,也有普普通通的清洁工人。但是这些遗书却清一色地表达了同一个愿望——志愿捐献遗体。内容平实而朴素,却一字一句重重地敲打在我心上,文字透露出的震撼力将我牢牢地定在原地。除了仰望不想再做别的,仰望这些遗书,仰望这些伟大、无私的逝者。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古中国人便对人体存有一种敬畏之情,视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是父母上天的恩赐,神圣而不可侵犯。死后保留全尸更是视为对上天的一种尊重。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旧观念已逐渐被人们抛弃,但人们依旧习惯为自己筑坟立冢。这些捐献者们却冲破了这一世俗,这需要非凡的勇气和对和科学的事业的崇高信仰。他们生前也许平凡,甚至平庸,但在这时,他们的生命都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我的心底。

同时,身为中医学院学生的我,在此时突然感觉到有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压在了我的肩头。时光如箭,岁月如梭,虽然现在我还是一名大一的新生,七年的大学生活看似漫长,但也许还在我留恋大学校园的时候,我已经到了和它说再见的时刻。到那时,我便真正走上了医生这个岗位;到那时,救死扶伤便成了我真正的职责;到那时,我的双肩便真正需要承担起生命的重量。这些遗体捐献者的前辈们是用他们是的身体为我们铺筑前行的道路,为我们指引前行的方向。我们学的每一页课本看似简单,也许就包含了无数前辈的无尽心血。我们做的每一个实验看似平常,也许就包含了生命的代价。现在的我们是汲取前人探索的结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这是时代给我们的一种幸运,同时也交付给了我们更加沉重的责任。现在的我们不是应该,而是有责任,有义务尽自己的全力完成大学学业。因为我们需要对得起父母的期望,自己的梦想;对得起前辈的牺牲,对得起将来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对得起我们身上那个医生的称号。

那些伟大的捐献者生命的意义也许便是为科学奉献了自己。而我们生命的意义便是致力于博大的医学事业,用用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热忱,用自己的努力,诠释医生的意义。

人踩着进化的道路一路走来,并将沿着它继续走下去。然而其过程缓慢,绵延万年,纵使它可以进化至于完美,如今仍逃不过生老病死的经历。

生老病死之中,能为人力左右的目前只有病而已。倘若我们能更加透彻的研究病理,了解更多的更直接的治疗方法,我们就能挽救更多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生命,减少更多不必要的生离死别。病理研究的来源或许就要是罕见疾病的活体,但更多的,是已逝去的人留给我们的病痛在他们身上刻下的痕迹。

也许正是生前被病痛折磨的痛苦经历,善良的他们选择不让后人再次经历他们经历的苦痛。一生的奉献还不够,他们要散尽生命全部的能量,用最后一点余热温暖他人。纵然他们许多人的名字,没有被记住,但他们的精神却印在每个人的心上,感动了每个人,融化了每个人。

常言道:医者父母心,因而,作为医生,在为他人奉献自己的力量时会感到由衷的开心与安慰。有了这样的动力,面对困难时才能不懈努力,攻克难关;面对危险时才能不暇自顾,舍己为人。即使生命已经终结,也要让它为了他人而绽放出最后的最美的花朵。感谢他们穷尽一生之力只求医道发展的精神,感谢他们捐赠逝后身躯以某他人幸福的境界。

莫道人非圣贤,圣人一直就在我们之中。以最最神圣的方式,默默无言的造福着后世的每一个人。

言有尽而情无终,正如生命短暂却能意义绵长一般。对每位因病痛逝去的人,我们感到哀恸;对每位奉献生命最后力量的人,我们心怀感恩!

当我们从活力四射的中学时代跨入大学的门槛,当我们从千百万种专业中挑选出医学这一神圣的专业时,也许心中早已对生命的意义萌生了一丝想法。是奉献,还是享受,是幸福,还是坎坷,直至今日,当我跨进这扇门,当我被那庄严神圣的气氛所笼罩时,那一刻,生命的意义似乎在心中越来越清晰了。

看着一份份无私捐献者的遗书,那一刻,我被震撼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做出这样伟大的决定呢!他们铿锵有力的字体中让我再次看到了一颗颗坚定的爱心。也许他们来自各地,但却拥有着共同的心愿,那就是为医疗事业作贡献。那又何尝不是全人类的幸运呢。他们身患重病,为不让家人

朋友费心,他们宁肯独自承受痛苦,即使身体瘫痪,即使生命将要走向尽头,仍然选择坚强面对,仍然向医疗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将生命的意义在最后一刻点亮。

在这些捐献者中有好多并非从事医疗事业,也许他们的职业很平凡,也许他们的生活很艰难,但却拥有着一颗温暖着整个人类的心灵,病魔无情的“践踏”,身心承受着剧痛,让他们对生命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大爱无疆,他们用生命换来了医疗事业的发展。

如今我们已肩负了济世救人的重担,为了不让更多的人被疾病缠身,更为了让更多的生命活得轻松,过得幸福,也为了让更多的笑容浮现在他们脸庞,更为了那些无私捐献者的付出能够得到回报,身为医疗事业的新一代,当我们做出学医的决定时,就已注定我们的大学时代要比别人更多一份责任感,更多一份对生命的关爱。也许生命的意义是珍惜,是乐观的面对挫折;也许生命的意义是健康,是幸福的陪伴家人;也许生命的意义是传承,是无私的奉献社会。无论是大爱,还是自爱,我想真正感动我们的是他们的真诚,是他们对生命的珍视……

生命的意义在此时此刻被阐释,在此刻被传承,在此刻让我们为之动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