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现代诗歌的赏析

初中现代诗歌的赏析

现代诗歌的欣赏是指读者对现代诗歌作品由感知到感想的过程,它与生活情趣,个人爱好,文化修养,个人审美标准和时代审美标准有关。

一、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诗歌常饱含强烈的情感,而作者的情感又是通过诗歌中的形象来承载的,这个形象来源于生活中一些具体的可以感知的事物,这些形象又创设一种意境去感染人们。所以,在理解现代诗歌的时候,我们要对诗歌反复阅读,从形象与意境入手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诗歌的题目、诗歌或中心句入手,分析作者的情感,如《乡愁》(余光中),《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从文中标题我们就可以理解作者的感情;《我爱这土地》、《乡愁》(席慕容)从文中诗眼“爱”与“乡愁”这两个诗眼可以感受作者的情感。

二、明确诗歌的表现手法

现代诗与古代诗相比,它更具有表现手法的新颖性、修辞手法的变异性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现代诗歌常借助修辞来增强艺术表现力。一般常见的修辞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要让学生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修辞对于增强诗歌的表现力的作用。如《雨说》诗人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表达对中国儿童的祝福,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现代诗还常常运用想象与联想的艺术手段。在具体的学习中我们要结合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中的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诗人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与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诗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三、知晓诗歌的形式特点

中国诗歌的发展从原始的劳动号子——诗经——楚辞——汉魏乐府歌行——唐诗——宋词——元曲——“五·四”以后的新诗——当代多元化形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人习惯把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叫做歌,诗言志,歌抒情,现代人一般把二者统称为诗歌。《

我们先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给多种多样的诗歌大致分一下类型。 ① 按内容性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

② 按语言格式的不同,可分为:歌谣(民歌、民谣、儿歌、童谣)、楚辞、格律诗、自由诗等。

③ 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古体诗、新体诗、近体诗、新诗等。

④ 按题材的不同,可分为:咏史诗、军旅诗、山水诗、田园诗、乡土诗、城市诗等。

⑤ 按与其它体裁相结合的不同,可分为:散文诗、寓言诗、童话诗、谜语诗、赋、骈文、诗体小说、诗剧等。

⑥ 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叙事诗、小诗、微型小诗等。

还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如按风格、流派、作用等分又会有不同的类型。

我们在感受诗歌的情感的同时,还要品味诗歌想象凝练的语言,体会诗歌和谐、优美的韵律,体会它鲜明的节奏。诗歌常用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

四、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

现代诗赏析要体会现代诗歌的意境,揣摩现代诗歌的感情色彩,在诗歌赏析中更要有自己的感受,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要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一些启示。如余光中的《乡愁》,诗人借助“邮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表达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星星变奏曲》这首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这在胧诗中非常有代表性。在艺术上,它也颇能体现胧诗的一些特点。如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譬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这使得这首诗含蓄胧,意境优美。

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蛐蛐和蝈蝈》(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使人们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当然,对现代诗歌的赏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反复训练。中考中诗歌的赏析也不可能出现太过深奥的问题,我们只要掌握现代诗的赏析方法,应该能够得心应手。

 

第二篇:怎样鉴赏现代诗歌

怎样鉴赏现代诗歌

江苏赣榆厉庄高级中学 仲丽 邮编:222121 电话:82708121

在高中课本里,编选了一部分现代诗歌,大部分学生反映读不太懂。不知如何鉴赏。下面就教学心得谈谈自己的浅陋之见,以给同学们一点帮助,并就教于方家。

(一)通过抒情解诗

抒情是诗歌的主要特点之一。任何一首优秀的诗,都是诗人真挚感情的结晶。因此,赏析新诗可以从感受诗情入手。在具体分析中,我们如果能正确把握作者的不同的喜优、爱恨之情,就能判断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歌颂什么、痛斥什么等等问题。如韩瀚写张志新烈士的诗歌《重量》:“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

诗人发挥了自己独特的想象力,精心构置了一个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中心,这就是“生命的天平。”抽象意义上的“生命”本来是无形的,因而也无所谓轻重。诗人借助“天平”这一具体可感的意象,赋予无形之物以有形,并且衡量出不同生命的轻与重。诗人在“生命的天平”的一头安放着烈士“带血的头颅”,另一头则是“所有的苟活者”,使读者由对这一形象画面获得视觉上的不平衡感的同时,体会出诗人对烈士的无限崇敬,对他人、对自我的否定与批判,读者的灵魂怎能不为之震撼?它必然会在读者的心灵深处产生一种共鸣。

(二)通过事件解诗

有些诗,作者描绘的意境、突出的主题往往和人物的活动有关。鉴赏这类诗,必须抓住事件,把事件理清。有时还要把事件补充完整,把事件作为鉴赏的钥匙。如《水乡行》一诗:水乡的路,/水云铺;/进庄出庄,/一把橹;/鱼网作门帘,/挂满树;/走近才见,/几户人家住;/榴火自红,/榴浅舞;/家家门前,/锁一副;/要找人,/稻海深处;/一步步,/踏停蛙鼓。/蛙声住,/水上起暮雾;/儿童解缆送客,/一手好橹。读后判断,到水乡来的是哪类人?A、毕业回乡的学生;B、定期前来的干部;C、本乡本土的居民;D、饶有兴趣的初访者。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先来分析一下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从诗句“进庄出庄”“送客”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中写的事件是一位客人到水乡找人,结果未遇,只好离去。所以我们可以判定这位客人不是A、C是两项。再看,这位客人因不知道要找的人会在稻海深处而未遇,以及客人对水乡环境的新奇感,对“一手好橹”的赞叹之情,我们不难发现客人不是对水乡熟悉的人,于是又除去C项。这样到水乡来的应该是D项,即饶有兴趣的初访者。

(三)通过形象解诗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如诗人艾青的《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要分析这首诗的主题,我们就不能不重视所咏之物——礁石。礁石的特点是坚硬的,作者把它放到一个又一个浪中,但礁石依然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礁石已不是一种简单的物,它已蕴涵了作者的情和志,象征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抓住了礁石这一形象,中华民族那种不向命运低头、对前途充满希望、百折不挠的形象就突出出来了,同时,我们也可以概括出这首诗的主题,即表现出了一种不怕厄运、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反抗精神。

(四)通过哲理或事理解诗

有些诗歌,可以从推敲作者所表达的哲理或事理方面来鉴赏。如阅读臧克家的《有的人》这首诗,我们只要弄清楚为什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个问题,全诗的主旨就明确了。

1

(五)通过想象解诗

诗歌是浓缩的智慧,以最有限的诗句,拓展出无限的空间;以最精短的形式,承载起最博大的内涵。所以,有时需要我们去想象,即对诗歌内容、作者、背景作综合性思考。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读这首诗,要抓住三个要点:第一节的“黑夜”、“黑色”,第二节中的“光明”。“黑夜”象征着那场空前的浩劫,这种“黑”是扼杀光明的结果,黑夜便是光的坟墓,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特定时代的象征;“黑色的眼睛”在这里具有双重寓意:一方面是指这双眼睛曾被“黑夜”所欺骗、所熏染,另一方面是指这双眼睛在被欺骗之后发生的深刻的怀疑,它在黑暗中,渐渐培养起一种觉悟,一种适应力和穿透力,它具有了全新的品质,最终成为“黑夜”的叛逆,成为“寻找光明”的生命意志的象征。

有了这种语感,你就会因“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得到一个意象:漆黑笼罩,夜已漆黑,眼已漆黑,一切皆黑,这个世界除了黑,一切皆无。但是“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却在这一片黑暗中显示出了一个亮点,这个亮点虽然也是黑色的,但是这却是黑得发亮的眼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它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是多么顽强,即使是在最黑暗的环境中生存,即使被最恶毒地摧残,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也不会磨灭。黑暗的巨大和善性的顽强于是就在对比中得到了彰显。

短短的两句诗,冠以一个博大的题目,揭示一个庞大的主题,一代人就被顾城浓缩成两行,无尽的话也被顾城浓缩成18个字。《一代人》既是一代人的自我阐述,又是一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对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不止以上几种,其他的如句式、结构、章法、节奏美、跳跃性等等都是我们鉴赏诗歌的途径,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和灵活地把握各种鉴赏方法,以达到现代诗歌鉴赏的审美目的。无论用什么方法,读懂一首诗,并能产生共鸣,就是成功。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