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综述

题目: 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综述

作者姓名: 何凯俊 单位名称: 梅县区松源中学 联系电话: 137xxxxxxxx

 

第二篇: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方法与策略研究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方法与策略研究

王世勋(中山市华侨中学)

内容提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卷、比较分析法,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方法和策略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部门、学校、家庭社区、体育老师都要行动起来,紧密配合,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 关 键 词:促进 学生体质 方法 策略

1目的和意义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弱则中国弱。学生的体质下降已经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乎国家社稷、民族强弱的大事。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明日的栋梁。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必须提升到国家的层面,并且需要探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2方法内容

2.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卷、比较分析法。

2.2研究内容

2.2.1学校体育教育中关于学生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2.2.2在校学生运动习惯的调查与分析。

2.2.3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原因调查报告。

2.2.4家庭教育中关于体育锻炼存在的误区和对策。

2.2.5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督导评估中关于体育的调查与分析。

2.2.6社区体育如何对学生自觉锻炼进行引导。

2.2.7关于高考增加体育科目的可行性报告。

2.2.8如何在学生阶段保持体育教育的连续性。

3分析和讨论

3.1学生体质的现状

从19xx年起,我国共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中国青少年体质在过去20年内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1/4的城市男生是“胖墩”;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31.67%,初中生为58.07%,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高

达76.02%和82.68%。我国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3.2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3.2.1应试教育

学校和社会还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不良倾向。应学生负担重,奔命周旋在补习班、辅导班之间。学生的运动时间不足、睡眠不足。“每天锻炼一小时”只成了一句空话。学校把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出给其它文化课,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以求取得尽可能高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已成了某些学校的潜规则。

3.2.2意识淡漠

表1.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原因

原因 怕苦、怕累 没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

比例 54.5% 51.3% 50.0% 其他 34.1%

表2.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客观原因

原因 负担过重、活动时间少 学校体育锻炼设施不健全 学校没有要求

比例 53.30% 67.50% 48.50%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客观上的学业负担过重,学校体育锻炼设施的不健全加上学生自己主观上怕苦、怕累,导致学生没有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对运动不感兴趣,直接导致学生体质的下降。

3.2.3运动量小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取代《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后,没有发挥出体育课程本身具有的作用。反而,由于人为地将体能指标的标准降低了,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体质的下降(见表3、4)。从两表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以耐力跑的指标下降幅度最大。

表3.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最低标准比较

50米(秒)

标准与成绩

3、4年级 5、6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锻炼标准(男)

体质标准(男)

锻炼标准(女) 9.2 6.7 11.2 10.6 9.5 9.0 139 164 104 136 136 152 27 29 无 无 24 27 立定跳远(cm) 仰卧起坐(次/分)

体质标准(女)

11.6 11.2 97 129 无 11

表4. 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最低标准比较

标准与成绩 50米(秒) 1000/800米(秒) 立定跳远(cm) 仰卧起坐(次/分)

初一、初二、初三 初一、初二、初三 初一、初二、初三 初一、初二、初三

9.7 5.20 5.10 5.00 1.48 1.59 1.70 无

9 5.52 5.45 5.29 1.49 1.64 1.79 无 无 无

28 13 无 无 26 15 锻炼标准(男) 10.1 9.9 体质标准(男) 10.2 10 锻炼标准(女) 10.6 10.6 10.7 4.50 4.45 4.45 1.20 1.21 1.21 28 体质标准(女) 10.9 10.5 10.7 5.26 5.23 5.16 1.30 1.31 1.36 12

表5 我国7-17岁青少年肺活量下降一览表

1979 年 1995 年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男 2308 毫升 90 毫升 53 毫升 168 毫升 38 毫升 33 毫升

女 1978 毫升 90 毫升 53 毫升 78 毫升 44 毫升 41 毫升

3.2.4重视不够

调查显示:有20.9%的家长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66%的学生每天运动时间不到1个小时。有49.7%的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参加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已足够,家庭不用再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与投入,仅有15.9%的家长认为家庭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能发挥学校替代不了的作用。

家长对体育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受到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家长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家庭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方面投入远远不足。为了考上好学校,学生不得已把牺牲身体健康作为代价。在升学竞争的巨大压力下,出现了两极化的学生群体:胖墩和豆芽儿。

3.3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方法与对策

3.3.1学校

3.3.1.1抓好落实

一、中央及各级政府应制定出关于如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文件。落实文件精神,是每所学校、每个校长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二、身体素质只有通过体育锻炼才能得到提高,没有足够的时间作保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只能是纸上谈兵。保证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如学校组织当天没有体育课的学生参加一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应排进课表,形成制度。寄宿制学校要实行学生出早操制度。三、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许多地方和学校通过调整作息制度,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活动时间一般为25至30分钟。

3.3.1.2加大投入

学校越扩越大,学生越来越多,教学楼越起越高,活动场地却越来越小,器材人均也越来越少。这是很多学校的现状。没有场地、缺乏器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每年应从办学经费中拿出固定的资金用于购置器材和改善运动设施。

3.3.1.3足课齐师

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为3课时,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每周为2课时,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或挤占体育课时。体育学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学校应配备足额的专业体育教师。非体育专业的教师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更不具备应有的专业素养,对于体育课堂事故的预防、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问题,非专业教师都不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这会直接导致体育课堂教学和竞技训练中的危险潜伏率上升,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阻碍体育教育的发展。

3.3.1.4转变观念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如何培养孩子充满爱心、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勇于奉献、敢于负责、积极进取、敬业乐群的良好品德和协作精神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把提高学生的体质当做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注重少数体育精英的竞技运动能力的同时,更关注大众学生体质水平的群体活动。

3.3.1.5加强宣传

营建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学校应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广泛深入地开展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宣传,并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自觉地参加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3.3.2教育行政部门

3.3.2.1督导评估

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工作,纳入对中小学校的综合督导内容反评估指标体系,加强督导检查。同时,将这项工作列为对学校日常工作的检查、校长年终考评及有关的工作评比内容之中,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各校,让这些规定落到实处:凡未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地区、学校和班级,不得评为先进单位,第一责任人不得评为先进个人;凡不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班主任,

不得评为先进班主任;凡不积极参加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学生,不得评为三好学生。凡参加组织指导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体育教师、班主任及文化课教师,均应计算额外工作量。

3.3.2.1重视群体

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广泛收集意见的基础上,加大对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检查评比表彰力度,并形成制度。围绕落实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的倡议,引导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并形成制度。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并召开体育工作现场会,传播典型经验,发挥典型的引路作用,推动全区群众性体育工作的开展。并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体项目比赛,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3.3教师

3.3.3.1文化课教师

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大力支持体育教师的工作。狠抓课堂质量,让学生从书本中解脱出来,还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健康知识的人文价值,强调用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传达人文的关怀。

3.3.3.2体育教师

体育课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应紧紧把握。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质、体能,如何让学生尽快地掌握运动的技术技能,如何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体育教师要时刻思索、探索。

要增加中小学生每天的运动量,从而达到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标准。只靠体育课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让体育课向课外延伸。由家长协助监督完成。通过推行体育家庭作业,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兴趣,同时也会加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促进家庭的和谐,也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3.3.4家庭社区

家庭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家长要有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可以减轻学生的文化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的思想。协助学校督促子女去活动并按质按量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同时,抽出时间陪孩子活动帮助孩子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社区主动与学校联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体育活动,利用社区的体育器械,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益的活动。将学生的课余时间从电视、电脑前吸引到体育活动中来。

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社区的活动空间和新型的器材资源、家庭的亲情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立体网络,尽可能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和时间,切实提高体质水平。

3.3.3国家政策

增加体育考试。教育部应着手研究制定在中、高考增加体育考试的详细办法,在全国各地区的中、高考中增加体育考试。同时注意中考和高考在项目的设置上要有连续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重文轻武,学而仕则优,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决定的。这些观念在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然而,我国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要想在短期内有所改变,必须从高考、中考上下功夫,将体育纳入考试内容,才能启动导向作用,警示家长、学生、学校、教育官员从思想上重视体育。

4结论与建议

4.1 教育部应着手研究制定在中、高考中增加体育考试的详细办法,在全国各地区的中、高考中增加体育考试。同时注意中考和高考在项目的设置上要有连续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群体活动并在组织各项比赛时重心向群体活动偏移,督导、评估学校时要有力度。

4.2学校要抓好落实国家的各项关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法规和政策,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开足课时,配齐教师,转变观念,加大宣传宣传力度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的理念深入人心。

4.3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都加以关注,在操作层面上,学校、社区和家庭都要很好地联合起来组织开展课外活动。

4.4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一是在师范大学的体育系或体育与健康学院等开设健康教育专业,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健康教育师资;二是鼓励在岗的体育教师自学医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尽快担负起学校健康教育的重任;三是对承担健康教育的现任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在岗培训,以提高健康教育课的质量。体育老师在思想上重视学生的体质、体能问题,将提高学生的体质体能、运动技术,培养学生终身锻炼习惯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

4.5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国家政策、教育部门、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体育老师都要行动起来,紧密配合、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一定要有基本的运动负荷,中国学校体育,20xx年第6期

[2]梁伟国:教育导向偏差是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因——访钟南山教授,中国教育新闻网2007.3.08

[3] 魅力人生: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魅力人生,2007-01-10

[4]张洪潭:学校体育新近课改旁观,体育科学研究,2003 Vol.7 No.3

[5]我国现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2007.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