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简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为什么生活是提供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

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是关于艺术本质的最基本观点,其他观点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艺术由艺术家创造出来,以诸如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思想和情感。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对艺术技艺、艺术语言的传统的学习,这使艺术家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表现能力。然而这些准备并不够,其创作之所以能够感动欣赏者,在于一种情感的涌现,这种情感必然来自于艺术家的生活体验。情感再现是艺术表现的灵魂,艺术家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也就无法与他人取得情感的共鸣。所以,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而艺术正是一种对生活的智性表现。

艺术是生活的真实反映,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如实再现客观世界,表现主观世界。 艺术是一种形式语言,具有其自身的审美意味与形式法则,因而艺术很少直接地再现生活。 首先,艺术的真实是假定的真实。内容上,艺术形象并不是客观的事物本身;形式上,在三度空间中存在的真实实物,在绘画中只能表现于二度空间内。这种真实正如毕加索所说:艺术是谎言,然而这种谎言能使我们认识真理。第二,艺术的真实不仅是客观的真实而且是本质的真实。也就是说,艺术不仅能真实的反映事物的现象,还能通过现象表现本质。举例:巴洛克时期西班牙画家维拉斯凯兹创作的《教皇英诺森十世》。

艺术是生活的能动反映。艺术家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的作品,首先因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是有选择性的。其次,不同的艺术家根据同一社会生活也可以创作出不同的艺术作品。此外,每个艺术家的生活具有非同一性,他们对生活的不同体验,也是艺术作品能动反映社会生活的一方面。举例:五代时期荆关董巨四大山水画家因生活环境不同分为北方雄伟南方温润的两种风格。

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活也起反作用。不同艺术时期不同的大环境下创造出纷繁多样的艺术作品,其中先进的艺术对生活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艺术作品对生活起阻碍作用。同时,艺术家的创作还受到诸如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的影响,有时这些因素甚至以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于艺术家的创作。但不能否认,艺术的确能够反映一种社会生活的境遇,超过反映艺术家个体生活的思想和情感。

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需要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和灵感,而且要对生活作出判断和评价。艺术作品就是从主观方面折射出生活对艺术家本人的影响,艺术世界中的人物和情境都是艺术家人生阅历和生活实践经验的结晶。总之,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艺术创作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看,都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引用参见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试述情感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 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一切艺术都必须具备的、必不可少的本质特征之一;情感是区分艺术形象和非艺术形象的界限之一。情感使艺术家成为创作的主体与核心,体现了艺术家能够自由驾驭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情感既是艺术创作的动力,也是艺术欣赏的目的。

情感在艺术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对艺术技艺、艺术语言的传统的学习,这使艺术家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表现能力。然而这些准备并不够,其创作之所以能够感动欣赏者,在于一种情感的涌现。首先,情感在创造艺术形象时具有变形作用。任何艺术形象都会在情感的作用下发生符合目的的变形,情感使艺术家观察到的是变了形的物象。其次,情感在创造艺术形象中具有动力作用。艺术创作的直接动因是感情,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体现。情感在艺术欣赏中也有重要作用。这体现在情感在艺术中具有感人作用——艺术表现情感,因而以情感人。

在西方绘画史上,古典主义时期的理性严谨到了浪漫主义时期成了一种刻板。浪漫主义时期饱含情感的创作让后世观者看到时产生令人激荡的情感共鸣。从后印象主义的梵高为起点,艺术家的个性与情感更得彰显,举例:梵高《向日葵》。受此影响的表现主义绘画也别具风格,举例:蒙克《呐喊》。

不仅在美术方面,音乐史和舞蹈史上,关于艺术表现情感的理论研究也一直持续不断。然而大家普遍的共识是:艺术必须依赖于艺术家的情感才能够获得一种生命的价值。一件没有情感存在的作品,诸如我们所理解的理性主义的艺术,其唤起的是一种激动人心的崇高感和权威意识;而现代意识主张自由和平等,艺术家凭借细腻而敏感的艺术语言,才能使其作品更富自由和开放性。倾注艺术家情感的作品,总能够唤起观者的生活记忆,以至于艺术作品与观者的距离消失了。

科学总是“以理服人”,而艺术往往追求“以情动人”。也只有关注人的情感,艺术才能在充满想象力的空间中继续发展。艺术是包含了多种复杂含义的综合体,且直接呈现于人类的视知觉面前,这是艺术的两个品格。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也就是说,艺术就是将人类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把人类情感转变为可见可听的形式的语言符号,把人类情感的种种特征赋予了形式从而使人类实现了对其内在生命的真诚表达与交流。

试述艺术创作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系

文化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其中的精神文化是核心。而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一方面受到文化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反过来影响和作用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艺术的起源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在整个人类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艺术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阶段。同时作为文化独特的组成部分,艺术又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

文化艺术创作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当下来说,发展文化艺术创作事业,是社会主义新阶段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

文化大发展的前提是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我国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艺术创作还有以下要求:

第一,必须极大解放艺术生产力,提高艺术的生产水平,弘扬主旋律,实现多样化。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二,必须在质和量两方面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精神需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

第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包含着艺术上的百花齐放,必须遵循“双百”方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繁荣的方针。”“双百”方针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对学术研究和学术创造的肯定和拓展。

此外,还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艺术创作加快发展,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创作的新局面。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艺术创作既面临着许多有利的条件也面临的严峻的挑战。艺术家应注重艺术创作的精神内涵和开放的品格,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艺术作品三层次结构说

艺术作品的三层次指的是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三者由浅及深、由表及里,以形象层为中心。他们相互关联、不可分割,都从属于艺术作品的整体。

艺术作品的第一层次是语言层。艺术语言是指用以完成艺术表达的独特媒介。所有艺术作品都是通过艺术语言来完成的,每一种艺术样式都有自己的艺术语言,每一件艺术作品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具体来看,艺术语言又可以分为物质媒介层和形式结构层,二者都具有重要意义。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知觉,就是为了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仅仅是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演唱。艺术史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

艺术作品的第二个层次是形象层。物质媒介经过一定的组织就固定为具体的艺术形象。它是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创造出来的形象,同时又是具有一定内在意蕴的形象。它处于艺术语言和艺术意蕴的中间地带,是极为重要的中间层次。艺术形象一方面传达着深层意蕴,一方面制约着表层语言的处理。因此,艺术形象就成为艺术作品表现的中心。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人物、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这些被创造出来的客观存在的艺术形象,构成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艺术长廊。也让我们从这些个别性的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一般的艺术意蕴。

艺术作品的第三个层次是意蕴层。艺术意蕴是形而上的,就是爱、生命、善与正义、真理、自由和宇宙之道,或者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它是艺术家对人生和世界的感悟。当艺术家的感悟无法用陈述性的语言表现的时候,他们就会用诗的语言,用音乐、舞蹈、绘画等作为艺术手段,塑造出完整的艺术形象,通过艺术形象把这些东西表现出来,“尽意莫若象”;当我们面对艺术形象时,艺术形象就会指引我们通向艺术作品的艺术意蕴,“寻象莫若意”。艺术意蕴处于作品的最深层次,具有丰富性、不确定性、超越性、不可言传等特点。意蕴是一种弥漫在作品整体中的东西,它不仅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而且通过艺术语言来表现。

优秀的作品总是具有深厚的艺术意蕴,具有阐释不尽的永恒魅力。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他学习绘画时画的许多鸡蛋之间所存在的就是意蕴的区别。意蕴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没有意蕴就不能成其为艺术作品,然而没有语言和形象,艺术作品也就无法呈现出来供人欣赏。

审美教育的含义与特征

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审美教育的传统源远流长,古希腊柏拉图学园,春秋晚期的孔子的教育思想里都包含着对审美的注重。近代蔡元培先生提出了著名的“美育代宗教”思想,肯定了审美教育的社会文化价值。

审美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审美能力的培养,第二是审美观念的培养。其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基础部分,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乃至拥有审美的判断力。而审美观念对于审美教育而言乃是最关键的,是指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联系的美丑观念。

审美教育的三个特征是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以情感人。们指的是要用审美的意识培养人的真善美性情。就像很多人谈到的那样,心地善良的人会发现和珍惜美好的事物,而痛恨一切的悲观失望者,就只能看到肮脏和丑陋。

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核心,也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观摩和倾听大量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讲述艺术概论、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目的在于构建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基本理解的知识框架。

审美教育还是人格教育、情感教育。“德智体美劳”中的“德”指的就是“美德”,暗示出真、善、美是三位一体的,积极的世界观和崇高人格与美育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自启蒙运动开始,艺术表现情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最终得到了证明,情感的表现是艺术的生命,情感使艺术作品与人产生共鸣,这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实际上,审美教育具有某种抽象思维的特征,其不仅仅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引导,其成果的取得更依赖于学生的审美敏感性。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美的内涵,还需要更为广阔的知识和文化背景以及对于个人的精神价值的判断力。所以学生应该接受一定程度的艺术创作训练,以便对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本身有直观的感受能力,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其对艺术的鉴别能力。

多年以来,中国的审美教育在教育体制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然而教学成果不甚理想;伴随着国人文化阶层的提升,对于艺术和审美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审美教育具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艺术的审美性

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的概念在历史上的演义中内涵不断发生着变化。我们现在称美术博物馆展览的绘画、雕塑是艺术,音乐厅演奏的交响乐是艺术等,所以有很多人认为艺术是高不可攀的东西,是一种至高的精神文化。人们在看到博物馆展出的印象派油画时会不禁惊呼:“太美了!”这种情形实际上是在文艺复兴时期逐渐确立起来的审美观念——艺术与“美的”等同起来,艺术被认为必须以“美的原则”来创作,因而我们就不难发现一种追求美的气质在艺术作品中不断被展现。

艺术的审美性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功能,其观念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可以概括艺术史发展的历程,并且这种影响仍将持续下去,源于人类本身对于美的向往。由于现代哲学思想的推动,以及审美趣味的延展,我们对于美的体验越来越宽泛:诸如古希腊高贵单纯之美,中世纪神秘而超脱之美,非洲大陆木雕质朴而豪放之美等,甚至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我们可以克服审美障碍,从“丑”的作品中发现美的存在。

实际上,审美性不仅仅存在于形式的意义,还在于其思想价值的意义。艺术创作依据美的原则,通过对美的传播可以教化人心,诸如蔡元培现实曾经提出“美育代宗教”的思想,认为真、善、美是三位一体的,所以有“美德”之称谓。因而有些人指出,实际上美的艺术可以是我们原本并不轻松的生活得到“扩展”,美的艺术鼓励我们发现美,可以慰藉我们疲劳的生活,重燃对生活的希望。艺术真实的内容和情感能够唤起观众的思考,能够引领观众发现美的本质,这一点才是艺术审美性的最高境界。

谈谈艺术创新与继承艺术传统的关系

艺术本身是一门创造性学科,必不可少的是创新;然而任何创造活动都有其固有的表现语言,这有一定要通过继承传统,向前辈与大师学习才能为艺术家所掌握。谈继承与创新哪个更重要,就像谈“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对经典的悖论一样,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关系使艺术的生命得以不断的延续。在这个过程中,创新以继承为基础,继承的过程和结果又不可缺少创新。两者相辅相成,相长而生,成为艺术的一个基本的发展规律,也是每位艺术家都必须面对的课题。

艺术的继承,就是前代艺术对后代艺术的巨大影响以及后代艺术对前代艺术的积极成果的继承保留。它揭示了艺术发展历史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是古今中外一切艺术发展都应遵循的普遍规律。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戏剧,流传下来的各种精彩作品向我们展示着历史的厚重,也昭示了过去的人们的审美态度。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传统,能够存在即说明今人与古人在艺术形态和审美观念上大概一致的连续性。

创新也是一切时代、一切民族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艺术创新是艺术的任务、本质所决定的。从艺术作品来看,艺术创新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从艺术家角度来看,表现为对他人和自我的超越;从创新程度来看,可区分为同一风格延续中的创新与不同风格转变中的创新。

纵观我国陶瓷工艺的发展,便可窥见继承与发展的摸样。从东汉瓷器刚刚成熟到隋唐时期陶瓷技艺的大发展,这中间不乏许多个继承与创新的循环。瓷器出现是工艺美术史上材料应用的创新,也是建立在继承陶器烧制技术的基础上的创新;青花瓷自元代出现,如果不是带着创新的继承,就难以在明代达到高峰。此外,元代瓷器奇异的形态式样也昭示着政治、社会、宗教、文化对艺术的发展也有密切的关联。

综上所述,艺术的内在结构决定着继承传统的必然性,也决定着艺术自身存在着的求新求变的基因。艺术的风格形式演变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继承与创新同生同在。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手段,创新是继承的目的。与此同时,继承应该是批判的继承,创新应该是有依据的创新,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艺术家作为创作个体,应该开放自己的审美理想与创作观念,不仅在艺术的内容形式、表现手法上创新,也要注重对艺术观念本身可能性的开拓。

谈谈形象思维的特征 试述艺术创作中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的关系

形象思维是借助于具体形象来展开的思维过程,亦称直感思维。由于艺术家、文学家在进行创造活动时较多的运用形象思维,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艺术思维。它相对于抽象思维而言,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以表现作材料,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连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具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独创性和审美性等特点。

形象思维有以下三个特征:一,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基础的;二,形象思维必须从客观世界获取材料并运用想象;三形象思维不想抽象思维中的归纳和演绎那样直接,它的过程比较复杂。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地、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的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映,是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过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

灵感思维是长期思考的问题受到某些事物的启发,忽然得到解决的心理过程。灵感是人脑机能,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灵感是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的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灵感的产生建立在平时艰苦思考的积累上,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稍纵即逝等特点。灵感思维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潜意识与显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的理性思维认识的整体性创造过程。在人类历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杰出的文艺创作,往往是灵感这种智慧之花闪现的结果。举例:张旭狂草公孙大娘。

在艺术创作中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共同作用。第一,三者都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为艺术家提供创作观念、艺术形象、创作灵感等;第二,三者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第三,三者的联系是内在的,这取决于它所认识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三者的联系是不同的模式,在认识中也不是起着同等重要作用的;第四,三者的辩证统一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逐步完善的,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试述艺术的意境与意蕴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生活的“境”,“意”和“境”是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意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相熔铸的产物,他是情与境、意与境的统一。它是指艺术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意象整体达到情与景高度融会,艺术家自我与客观物象实现深刻交流而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有:情景交融,景生情,情生景;虚实相生,虚实相互融合转化的结果;意与境谐,创作主体的审美精神和生命意识与作品中的美感气氛相互交融与和谐;韵味无穷,是指那种使人得到美的感染的韵致、情趣和滋味。

意境理论最早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创作中有“意象”和“境界”说。在长期美学探讨的背景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的意境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已经首先是“情景交融”,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对象之中,成为一种客观化的情感,即移情于景,借物抒情。

意蕴是指藏于艺术作品内部的意义或意味,其中蕴涵着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感性的、具体的、可以多重理解的,需要欣赏者靠心灵去感悟、体会。艺术意蕴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艺术意蕴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意蕴予于各门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之中;第二层次,意蕴包含在作品的形式构成之中;第三层次,意蕴是作品中的物象、时间、情节等的指称意义和表现意义;第四层次是文化意义,也就是约定俗成的意义和本质的意义。

意蕴的特征:第一,从一定意义讲,意蕴就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第二,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第三,深层意蕴往往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第四,与作品的主题不同,意蕴往往是优秀的作品才具有的品质和属性。

试述艺术批评的作用

艺术批评是指艺术批评家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所做的科学分析和评价。艺术批评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的接受方式,从一定的立场观点出发,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分析阐释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作品的得失、作品的艺术特征、作品所包含的艺术规律等问题。艺术批评建立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之上,是艺术欣赏的深化。

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审美性、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它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艺术家的创作与大众接受之间起沟通、调节、引导作用;第二,影响、指导艺术创作,进而影响艺术接受;第三,艺术批评不只对作品本身,还会对作品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调节。

除此之外,艺术批评还有更为具体的四个功能。

第一,对艺术作品而言,艺术批评能够做出深入地分析和判断,指出其艺术特色,揭示其审美意义,评价其审美价值,使其审美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第二,对艺术创作而言,艺术批评能够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予以积极的推进。艺术批评是艺术传播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帮助艺术家更深刻地认识艺术规律,也更深刻的认识自己。所以贺加斯把艺术批评比作“磨刀石”,它虽不能直接切割东西,却可以使刀更锋利,使艺术创作更成熟。

第三,对艺术鉴赏而言,艺术批评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性分析评价,加以正确的引导。艺术批评可以实现对艺术作品的深层透视,将一般接受者难以达到的审美层面挖掘出来,艺术批评的理性深度可以为接受者的鉴赏活动带来宝贵的启示和实际的帮助。

第四,对社会文化而言,通过艺术批评可以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然而,艺术批评在很多时候也显示出滞后性的特征,诸多的艺术批评指向具有先锋和创新意识的艺术家的作品,证明了艺术批评自身的保守型,但这并不能否认艺术批评对艺术创作的推动和影响。艺术批评很难为艺术创作提供直接的指导,然而艺术批评善于汲取当代哲学、社会学等很多学科的理论成果,确实提供了诸多艺术观念实施的理论基础。

试述艺术发展与文化自觉、文化自立、文化自强的关系

文化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其中的精神文化是核心。而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一方面受到文化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反过来影响和作用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文化艺术创作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当下来说,发展文化艺术创作事业,是社会主义新阶段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

文化自觉,是指民族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是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没有文化自强,一种文化就难以自立,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

我国春秋战国出现思想文化高峰、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与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的卓越建树密不可分;我国唐宋时期诗词、散文发展之所以形成鼎盛局面,与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唐宋八大家等的杰出贡献密不可分。欧洲文艺复兴铸就的艺术辉煌,离不开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的艺术创作。18世纪欧洲古典音乐的兴盛,离不开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维也纳三杰”的音乐成就。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与艺术发展的关系有:第一,艺术发展必须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进而实现文化的自觉、自立、自强;第二,文化自觉、自立、自强离不开艺术与文化创新,离不开艺术家个性的发挥和张扬;第三,文化自觉、自立、自强必须尊重艺术发展、艺术创作、艺术美的创造的客观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艺术创作加快发展,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创作的新局面。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艺术创作既面临着许多有利的条件也面临的严峻的挑战。艺术家应注重艺术创作的精神内涵和开放的品格,为我国文化的自觉、自立、自强做出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