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

《生命里最后的读书会》读后感

周 成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生命里最后的读书会》。

作者在事业达到高峰而疲惫不堪时,得知母亲胰腺癌晚期。他一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件事并自然地跟母亲沟通。偶然的一天,他们开始阅读同样的书。为了在母亲之后的化疗中两人可以一起探讨这本书。两个人的读书会就这么开始了。

在固定进行的读书会期间,他们开始了一段阅读广度和人生深度的对话之旅。从热门惊悚小说到经典畅销书,从诗歌到悬疑故事,从异想天开到精神层次探讨??穿插着作者对儿时的回忆、母亲的不平凡经历、各自的人生际遇,借阅读,他们探讨了勇气、信仰、孤独,感恩、学习倾听甚至葬礼等多个话题,分享着各自对文字和生命的态度和观点。最终,他们可以真诚地交换彼此对死亡的观点了。正如作者所说:书让我们彼此更贴近,让我更了解母亲的一生和她的选择。

“书是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它对抗病魔、死亡与恐惧。这本书是母与子的最后对话,但其中不乏人生哲学与生活智慧。每一场母与子的精彩对话,都是日常生活的智慧浓缩,通过阅读书籍,他们分享了关于信仰、感恩、接受、宽容、勇气、信任等各自的看法和体会。读后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平静,让我们的心变得宽广而坚强。

读完这本书,我得到三点启发:一、要多陪伴父母;二、学会与父母相处;

三、开展家庭读书会。

一、多陪伴父母

本书的作者,一心扑在自己的事业上,为此疲惫不堪。突然有一天得知母亲胰腺癌晚期,他此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与母亲沟通。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在父母健康的时候,我们总是认为陪伴父母的时间还长着呢,所以总是只顾着自己的小家、顾着自己的工作、事业。而父母也不想过多的打扰子女的生活,不愿拖累子女,所以总是尽量地报喜不报忧。也许有那么一天,你突然发现,父母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甚至没有了。父母已经不在原地等着我们回去陪伴。我们想尽孝道也已经不可能了。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给我们留下无限的遗憾和悔恨。所以,当我们父母还健在时,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可以多陪伴父母,从父母那里获得温暖、安慰,可以报答父母,让他们晚年生活得更加幸福。

但当前老龄化到来,空巢老人比例已近半,而独生子女的政策、严峻的就业形势等多种因素使得“陪伴”成为奢望。为此,20xx年7月1日起,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新法第18条第2款规定“(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爱,现在该尽孝道的时候,报答的时候,若不能多陪伴父母,多看望父母不仅不合情理,也不合法。因此,为了父母的幸福,为了自己心安,必须多陪伴父母。

二、学会与父母相处

本书中,作者偶然的一天找到了与母亲自然沟通、相处的方法。这也给我一个启发,我们如何与父母相处呢?

据最新调查显示,在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0%。不少子女也埋怨,和年纪大的父母相处越来越困难。按理说,正常家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能相互包容的。但父母年纪大了就会和以前有些变化,为了提高

陪伴的质量,我们一定要学会与上了年纪的父母相处,尤其是婆媳之间和翁婿之间。

要正确和上了年纪的父母相处,必须对老人的心理要进行分析。最难以相处的属于愤怒攻击型。特点和表现:他们中间有的性格粗鲁,唯我独尊,喜欢为子女和晚辈做决定;有的不承认自己衰老,稍有变故就会闹情绪。有的老人本来很正常,然而失去工作和社交圈子之后也会产生攻击性。相处之道:对待此类老人不能简单敷衍或者硬碰硬,而不理不睬更是加重了他们的心结。老人在气头上时子女可以暂避锋芒,通过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来改变当时的情景,来消除老人的怒气,事后再平和沟通。

三、开展家庭读书会

本书主要讲述了母子之间的对话,也给我一个启发,我们不仅要多陪伴父母,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我们还需要多陪伴自己的孩子,与孩子经常交流,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世界经济组织在他们关于青少年的阅读能力调查中提到:家财万贯,不如满室书香。因为文化资产的影响力更胜于物质财富。也就是说,家里图书的数量、种类愈多,父母愈常和孩子讨论书籍、电影、电视节目的内容,孩子的阅读能力也愈强,他也就为自己将来参与社会竞争赢取了一张最有价值的通行证。

影响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来自家庭,但目前中国家庭存在不少不利于孩子阅读能力培养的因素。据调查,中国家长,即使是在北京这样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城市,能够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家庭比例也不足20%。不少家长把孩子的阅读活动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把阅读等同于看闲书、等同于和学习无关。家长不注意与孩子进行语言的交流和沟通。孩子生活在一个缺乏语言刺激的家庭中,缺少了重要的语言经验的积累。这不但影响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会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影响孩子在人际关系中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我建议可以开展家庭读书会,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表达各自的观点;把书中的内容变成家庭剧,父母和孩子一起演出等都是非常不错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保持每天的亲子阅读的时间,这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更为重要。每个父母都能、也必须承担起辅助孩子阅读的责任,每天花30分钟陪孩子读书。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父母给予孩子读写支持的多少,将显著影响孩子的读写能力。

最后,我想说《生命里最后的读书会》这本书内涵深刻,值得一读。

 

第二篇:《生命生命》读后感

读了《生命 生命》这一课,让我明白了许多。起初,我不明白怎么珍惜生命,但是读完了,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读了“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这一句,仿佛我也感受到那种生命力,种子不怕困难,用自己的嫩芽冲破就坚硬无比的外壳,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它知道自己生长在一个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但它并不难过,而是勇敢地面对,虽然只活了几个小时,但是我很敬佩它那种不屈的精神。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从句话我联想到

那些失业人士,他们都认为自己已经不能再走进这个社会,而自行了断,一死了之。我想对

他们说:“你们不能不爱惜生命,应该爱惜生命。败了,也应该自己站起来,应该充实自己,重新再来,用不放弃!

一想到自己,觉得很惭愧。以前,我看见一只小蚂蚁都要把这条小生命弄死。现在,每

当我发现有一只蚂蚁在咬我,想弄死它的时候,就想起它毕竟也是一条小生命啊!我打消了

这个念头,轻轻把它放到地上,让它回到自己的家。

学了这篇课文,让我懂得了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能放弃生命,我应该珍惜生命,我

必须对自己负责,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

最近,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名叫:《生命生命》。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生命虽然短

暂,但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杏林子在灯下写稿时,捉住了飞蛾,它极力挣扎,飞蛾的求生欲望

让作者震惊。墙角掉进了香瓜子,它的生命力令人肃然起敬。杏林子为自己(删去)静听(自

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令(她)作者震撼。文中的句子:“虽然生命短

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个句子令我感受深刻。杏林子

12岁就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手不能抬,肩不能扛,连脖子都不能随便动。因为得病的

缘故,杏林子很早就不能在学校读书,可是她一连十几年带病坚持自修,最后成为了台湾有

名的作家。

这让我想到了一些生活中和杏林子一样爱惜生命的人。在我们班中,唐老师就是我们的

好榜样。上课时,她注意利用每一分钟,上好课,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下课的时候,她

也毫不浪费时间,在办公室里认真地改作业,甚至,中午都不休息。为了做好一个课件,为

了完成好一次试卷分析,(她)不辞辛苦地工作着。她是多么(的)得珍惜时间,热爱生命

呀!(可是),而我们班有个别同学却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他们上课时不听讲,写作业时

东张西望。因此,他们的作业总要一拖再拖。周末,在家他们的(家庭)作业经常写不完,还要到老师办公室补作业,牺牲老师的休息时间。长时间积累的恶习,令他(们)考试时写

作文很慢,完不成作文,成绩下降,还拖我们班的分数。这就是不爱惜生命、浪费时间的(结

果)下场。

在社会(上)也有着两种人生观截然不同的人:有的人四肢完整,头脑灵活的人,却很

懒惰,不愿意工作,做事情挑三拣四。他们宁愿去向人们乞讨,也不愿靠劳动吃饭,这是让

我瞧不起的。而一些残疾的人,却靠着自己残缺的躯体,为社会作着贡献。脚没了靠两只手

撑着,把轮子当脚,去为人拉货挣钱。学好一门手艺,为人修车挣钱。他们不给社会增加负

担,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他们是多么让人尊敬。

这篇文章令我受益匪浅,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以后也要多读这样的文章。

是那飞蛾求生的欲望告诉我?是那瓜苗不屈向上破砖缝的精神告诉我?还是那代表生

命的心跳在告诉我?

是的!它们都在用行动无声地告诉我:它们有多么热爱生命!

即使那只飞娥早已知道,自己是逃不出人类掌心的,可它仍不放弃,极力挣扎,鼓动

双翅,没有放弃一丝一毫的希望!即使那截瓜苗生活在没有阳光、泥土的砖缝中,都不怕困

难,在这么恶劣的生活环境下努力成长,尽管它只活了几天;即使那代表生命的心跳声是如

此短暂,可我们依然可以用它来为人民服务!

再查查本文作者杏林子的资料,我感慨万千:杏林子12岁就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

大部分关节遭到损坏,手不能抬、肩不能举、头不能转、脚不能行。这一切使她的生活行动

都困难重重,但凭着她坚强的毅力和数十年来的自修,杏林子被评为第八届“台湾十大杰出

女青年”之一呢!现已有小说、散文、剧本等四十多本了。最震撼人心的是:杏林子做出了

要把全部稿费捐献给“残障福利基金会”的决定。

是啊,生命是自己的,我们可以让它有价值,也可以让它黯淡无光。所以,我们要对自

己负责。我们应好好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辉煌!

《生命生命》读后感

我知道了我们要珍惜生命,使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我要告诉大家一句话,人一生下,

就一步步的走向死亡。我们要珍惜生命。

今天,我读了《生命 生命》这一课,使我懂得了许多深刻道理,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

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的几件小事中,展现出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

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看那!小飞蛾的“挣扎”,意味着生命面

临着严重的威胁时的一种抗战,挣扎着的飞蛾让“我”分明感到:凡是生物,都有一种强烈

的求生欲望,都极其珍惜自己的生命,小小的昆虫竟然如此,更何况是人呢?

像这篇文章的作者原本就是关节损坏的人,她就像文中所说的那个小瓜苗,在这样的情

况下生活,真是不容易,她曾经还获得过十佳女青年奖呢!她虽然关节损坏了,但我相信她

一定非常爱惜声明,珍惜生命,我们和她比起来的话,可能真是大巫见小巫了。所以,我们

从现在开始,一定加倍爱惜声明,珍惜生命,要让我们活的更加光彩有力,更加有意义。 我们和杏林自比起来,我们可差远了!想到这儿的时候,往事便在我脑海中回荡。

那发生在音乐课上,我们下去的时候,同学们的吵闹声打破了上课的寂静(包括我),

到了音乐教室,吵闹声更是响彻云霄了,音乐老师一来,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了,可是,过

了不一会儿,教室里又像菜市场一样了闹了,老师便大发雷霆,但我们还是死性不改,我们

整整在音乐教室多“停留”了10几分钟。后来又有一节音乐课,我们下楼梯时就像在深山

老林里一样安静,在音乐教室里我们表现得更出色,被老师再一再二的表扬,让我们在音乐

教室里少呆了10分钟。我终于知道上课认真听讲是个大好处。

我知道了我们要珍惜生命,使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我要告诉大家一句话,人一生下,

就一步步的走向死亡。我们要珍惜生命。

学完《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我感受很深。飞蛾求生,瓜苗生长,自己的心跳......。这就是生命。

前些天,我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在实验中学里,有一位高三的大哥哥,突然患上了白

血病,不到两周的时间,他的心脏就停止了跳动。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我们。眼

看高考就要来临,他却要在天堂里进行这次考试。我想,他一定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完,还有

很多理想没有实现,比如:他还没有回报父母,还没有实现上大学的梦,就在天堂里安息了。

人们都为他感到遗憾。

听到这个消息,我深有感触: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而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做

的事情却有很多很多,所以,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我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

习,还要爱老师,爱父母。不让生命白白地浪费,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