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府镇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刘府镇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规定,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课程管理意识,开创学校办学特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安徽省课程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把课内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把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和直接经验体验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课程以灵活性、适应地方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落实国家课程方针并开设地方课程,适应学校办学方向,开设的活动课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不仅为学生共同发展奠定基础,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三、课程实施

(一)国家课程

1、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控制在省颁课程所规定的范围内。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安排传统活动、运动会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2、晨会、班队活动等每周至少安排一课时,主要进行常规教育,开展少先队中队活动,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由班主任教师自行安排。

3、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并在六年级进行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

5、学校开设英语课,起始年级为三年级。

6、各门课程均应相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养成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二)地方课程

1、根据国家与省规定,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与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型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课时统筹安排与综合使用原则。

2、地方课程从《安徽省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中选取《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安徽优秀文化》、《行为规范》、《写字》作为地方课程,从一至六年级有选择全部开设。

3、学校在四——六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

(三)学校课程

我校的学校课程将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它们分别是:

1、传统文化:古诗文诵读

2、环境保护:我与环境、地震的防护

3、口语表达:英语会话

4、传统体育:跳绳

5、农村生活:种植与养殖、身边的动物、昆虫世界

(四)开发隐形课程

我校对隐形课程的开发每学期都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逐步在隐形课程中强化育人环境。首先,我校坚持每学期的主题教育月活动。特别是教室布置及板报等都纳入每月教育主题中。我们将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和美育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力争让每棵花草都会说话,每面墙壁都能育人。形成了生动活泼、和谐共处、开拓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制度保障

(一)目标管理及任课情况安排原则

1、为促进国家课程方案的实施,落实课程管理,音体美设专职教师同时要求音乐教师每两周教会学生一首歌,并能做到站队唱歌放

学,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大型文艺活动。体育每周须有班级比赛活动,每学年不少于一次由全体师生参加的体育比赛活动。

2、为保证地方与学校课程及国家课程非考试科目的实施,尽量跨年级交叉安排教师任课。

(二)、校本教研

为加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实施,安排任课教师语文每周二开展学习教研、听评课活动,并由教研组长写出活动记录。

(三)、目标管理

1、所有科目均须备课并体现书面教案再上课,可参考其他教师已有的教案,但必须体现其使用性。

2、备课时数以一学期应有课时计算,各种作业布置合计不少于上课时数。但语文、数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非考试科目不留书面作业,品德与社会、科学、英语、不留课下书面作业。

3、以上措施通过教师评估考核实施。

刘府镇中心小学

二0一二年八月

 

第二篇:老城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老城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及《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的精神,确保我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按照本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关系,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

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能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不断丰富社会经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六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一至六年级设音乐课、美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加强课程的选择性。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和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增强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三年级至

老城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老城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4.课程的设置。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分科课程。

5.三至六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学校根据省教育厅确定的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工作的目标和步骤,加快推进本校小学英语教育。

6.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尽可能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专题教育的内容如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在相应的课程中尽可能渗透。

20xx年9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