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故事(品社)

在我记忆深处有这样三句话:“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佛家的三重境界,我觉得这三句话很好地印证了我对教学内容处理能力提高的过程。初次接触课改后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时,打开书本我看到的仅仅是几张简单的图画,几行简练的文字,别说是老师讲,就是孩子看两眼都能明白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事儿。这真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啊!”一年之后经过学习我知道了这些简单的图画,简练的文字背后隐藏着生生不息的生活资源,其中蕴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必须精选教学内容,重视活动的设计,注重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已经是够简捷的内容了,怎么再精选呢?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教参和课标,教学内容的选择该从何处下手呢?哪有那么多活动呢?蕴含的价值观我怎么没看出来呢?可谓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弄得我一头雾水。就在这茫然之际,兰凤浴主任耐心的帮我逐课、逐个环节、逐句过渡语进行推敲。为了让我讲好第一次公开课,她亲自带着自己的儿子龙龙(当时还是我校三年级学生)和宋继岩老师在二百货的商场里一遍遍的录制作为消费者购物的最佳画面。兰凤浴主任把我扶上了马背,在她的精心的指导下,送了我一程又一程。

这一路走下来就是10个春秋,十年里,已经记不得多少次研讨、多少次市级、州级、省级、国家级赛课、观摩。但每一次出课对自己都是一次磨练。使我渐渐懂得了:“能备好教材是教学效果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关键是要正确解读教材、充实教学内容和挖掘教学资源”。

一、教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空间。

我们都知道《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涉及很广泛,包括:社会生活、地理、历史、道德、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内容采用综合主题的方式,有机融合了各个领域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的课程。并且以儿童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生活区域为中心,逐步扩大;以儿童现实生活的今天为出发点,向过去和未来延伸,将各方面内容交织起来构成课程的综合主题,每一个主题,可根据地方特色进行增加、删除、减少、补充,是一种开放式的建构体系。

教科书采用了大开本,充分利用了每页的空间,同时采用大量的照片和图画,设计了几个主要人物,学习的内容又是以几个人物的对话、旁白、作文、日记、问题等形式出现,帮助学生学习和启发学生思考。在文字边上留出了空白处,让学生也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儿童更是这样,他们特别好奇和渴望知识。一本类似于连环画、科普读物的开放式的教科书肯定会使儿童爱不释手。《品德与社会》这门教材的开放性,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留有很大余地,更有利于师生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客观世界。

既然《品德与社会》课程涉及了多种学科知识,是一门综合型课程。那我就要改变过去那种分科教学单兵作战的方式,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使自己由学科教师变为综合型教师,我充分挖掘各种资源为本学科教学所用。以四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为例和语文学科进行细心的梳理比较,不难发现内容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梳理结果展示如下:

在教学《汉字的创造和发展》一课时,教学内容本身就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汉字是学生在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了,每天都要阅读它、书写它,在汉字的帮助下,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各种信息和传递各种信息,还能记录下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留传给后人。同

时,这一内容也和语文课知识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为语文五年级上册76-90页就有《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文字》、《我爱你汉字》??这样几篇课文。所以,完全可以大胆的针对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内容,结合语文课文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在了解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在头脑中就意识到汉字的“创造与发展”这部分的相关内容在语文课上学过,只不过品德课是在对汉字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深入了解而已。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一课,谈及古代人为了传递信息想出了很多的办法,由于各种原因,要及时传递信息还真是不容易:正如南宋诗人陆游的《渔家傲》中说到“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为什么是书回已是明年事呢?使学生意识到古代的通信方式虽然在当时已经是很先进了,但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致使古代人们通信难啊!;杜甫的诗句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藏着哪些通信方式?为什么说:“家书抵万金?”使学生了解到,当时社会能收到一封家书多么难啊!从哪里能看出通信难呢?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说明了过去通信实在是太难了!;“鸿雁传书”出自哪个故事?《苏武牧羊》的故事中,苏武为什么让大雁送信???????千百年来这一行行满含深情的诗句,就是在向人们诉说着古人通信难的那种惆怅与无奈啊!

学生自己就会发现《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和语文学科有密切的联系,这样学生学起历史知识来就不会感到陌生,不感到遥远。将驾驭教材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使学生更喜欢上我们的品德课了,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感悟到,原来各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厚此薄彼。

二、教材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留有充足的空间。

我们的教材,只规定了单元授课时间,对每课的授课时间没有做要求。也就是说,具体某一课上一课时还是二课时,可由老师结合自己和学生的情况,灵活地进行设计和安排。教材中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前后调整顺序,甚至也可以用更有效的活动形式来取代它。

以学校去年的开放月为例,那是在11月1日开始,为期一月,当时,有家长参加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正好有这样一课“家里的钱从哪里来”,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恰好需要家长来到课堂上参与教学。意义和作用是不用多说的,请家长在自己孩子面前讲述挣钱的那种艰辛、那种酸甜苦辣,对孩子会有很深的触动,甚至会改变孩子的一生。我认为完全可以灵活调整进度和单元的顺序,于是我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把这一单元、这节课就挪到11月份,调整了教学进度。恰到好处的利用这次开放月的机会,使家长参与其中,从而减少因教学给家长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带来影响。使我们的家长一次性的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是很好吗?学校很是支持,经了解,这种做法更是赢得了家长的满意。

同时我们的教学计划还要结合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少先队工作计划等,进行灵活设计和安排。如:消防、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安全知识教育、心理教育、卫生教育等等进行巧妙结合,效果都是很好的。这样的课例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这样,我们品德课上起来也有了内容,繁琐的程序都让别人去做了,我们只是点拨、指导、情感上培养升华即可。何乐而不为呢?

三、对教材进行改编,一定要吃透教材,并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如:“选购商品”一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是:“学习选购商品的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在购物活动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的一般知识。”教学中,老师是给学生补充例如“消费者协会”的性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意义这类范围大的,概念性的知识呢?还是让学生增加“延吉市消费者协会的位置、投诉电话是多少、如果在购物中有纠纷,怎么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这类的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显而易见,无论从教学目标,还是学生发展的角度,都应选择后者。

对于教材中的范例,老师可以适当取舍或选用用当地的、最新的、学生自己的例子来取代它。教材中有一些内容是教学活动中的范例,它们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这些教材中的范例,如果是经典的、合适的,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如果范例不适合当地,不适合本班学生,老师就可以用当地的、最新的、学生自己的例子来取代它。

如教学《家乡的变化》,教材中呈现了两组图来反映家乡的变化:一组是低矮破旧的房子和新建的高楼,另一组是窄旧的公路与新建的立交桥,这明显是表现某个城市里的变化,不能代表所有的城市,也就更不符合延吉市的实际。因此,我在这节课中就完全不用书中的例子,让学生调查延吉市城市与郊区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情况,或通过家里的照片、或是访问等形式,了解延吉市市容市貌及郊区的的变化,收到的效果更好些。

四、教材的梳理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要吃透教材,对教材知识内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三维目标进行系统梳理,做到心里有数,成竹在胸,教学中教起来方能游刃有余。

五、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设计成了观察、体验、探究、调查等体验活动。

美国休斯顿一家儿童博物馆里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对于小学生来说,参与体验是一种最佳的学习方式。

对这些活动,我以前觉得麻烦或是怕学生做不好,流于形式。于是,就省略了这部分内容。我记得,那是在四年前,教学开放周开始了。按教学进度,当时的几节课还真得安排学生事先进行课前查找资料。为了使自己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并产生亮点,我在每节课前都安排学生查找了相关资料。就这样很快一周的教学任务顺利的完成了。终于,紧张的气氛结束了,该我松口气了。常态课上也就把布置学生课前准备活动的事情淡化了,后来就在我讲授《探索古遗迹》这节课的一个环节时,我突然想到,如果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该多好啊!我也不至于讲的这样枯燥乏味,更不至于这样累。就在这时一个男生举起了小手,我还以为他要上厕所,停下讲话。问到:“有什么事?”这个男生说:“老师,我课前查找了资料,我能讲给同学听吗?”当时,我心里这个激动啊!真是及时雨。这时,竟然又有一个女生也举起了手。我连忙说:“太好了,快给同学们讲讲吧。”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当时课程进行得这个顺利啊!并且还产生了师生互动交流,学生主动参与的场面,完全符合学科特点。对学生夸奖之余,我不由得脸有些发热,心里这个愧疚啊!我这个老师得过且过,和这两个同学相比,真是相形见绌啊!从此我彻底改变了做法,麻烦不是问题,做不好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这个过程。于是,我尝试着带学生们完成了几次活动,让他们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怎样做更好,同时,也培养出几个有组织能力的小组长,以后的活动就放手交给他

们去做,在长期的实践中,他们自然而然的也就会摸索出一些经验。这时,只需要我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正确的指导、对他们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就可以了,让他们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中,以前我也有过布置的调查内容与要求不切合实际,学生的调查结果没有价值的事例。例如,在一次教学前我不假思索的根据教材的提示,要求学生调查去年自己家全年的家庭日常消费情况。从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一眼就可以看出调查结果不可靠。但这并不能怨学生,因为这是我一周前布置给他们前置性的准备。用一周的时间,调查去年一年的消费情况,学生也只能自己胡编乱造了。如果我就利用这一周的时间,让学生把家里这一周的每一笔收入都记录下来,然后再指导学生具体分析这周的花销,这不但保证了调查的真实性,也会对家庭的日常消费起一个健康的指导作用。

布置学生做好课外调查,体验、探究等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形成学习规律,养成学习习惯。由于受学生年龄、时间、安全性、社会因素等方面的限制,有一些社会调查开展起来会有困难,于是我精心确定社会调查的内容和要求,尽量把调查的内容设计得着眼点小一些、可操作性强一些、让学生更加感兴趣。

如何备教材,我在摔打中真的学会了,但是一次次讲课中我还是败得很惨。为什么一堂课下来就没有预想的那种效果呢?进修学校小教部李玉丹主任的一席话让我顿悟,品德课堂要生成精彩,增强实效,还要备好学生。备好学生的关键在于把握预设及生成。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重要一点就是,课堂上要敏锐捕捉学生的信息,迅速作出判断和反馈,只有从学生入手,才能真正实现全面教学。

以前,我总是希望学生的回答符合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中的问题,否则我会十分着急,即使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者有价值的问题,我也不予理睬,或者敷衍而过。这是因为我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按预定的教案在演课,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中来,就怕节外生枝,我应付不了,把课演砸了,不允许学生出“格”。每当我回味时总觉得这样的课很难焕发生命的活力,没有激情、乏味枯燥得很。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坚持动态生成式的教学,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跌跌撞撞中我不断思索,总结着教训,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讲授六年级上册《历史的丰碑》,我在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意外的“小插曲”。当播放故事《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敌人在碉堡里猛烈地向战士们扫射??。这时,董存瑞猛地顶提起炸药包,冲向敌人的碉堡??”这个故事还没播放完,只见一个坐在后排好动生站起身抓起自己的书包向上举起,说:“董存瑞炸碉堡。”当时学生哈哈大笑,纷纷转身向后看。因为以前听专家讲座时学过如何处理这样的案例,于是,我不慌不忙的说:“胡浩,你的表现很好,我要表扬你。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表扬他吗?”学生疑惑不解了。我接着说:“刚才他听故事非常认真,而且被故事情节感动了。“那他刚才的表现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学生开始议论说:“课堂随便说话不礼貌。”“他扰乱了课堂秩序,这不好”“那么,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会更好?”学生说:“等听完故事再表演”。好的,我们继续听这个故事。同学们聚精会神的地听讲。故事播放完毕,我继续引导,胡浩,这回你再给同学们用心的表演一次吧????然后引入下一环节。在课堂上,

常常会有一些意外的事件发生,从而打乱了原来预设的教学过程。这节课原来的预设目标只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初步感知英雄事迹,没想到中途出现了这段意外的插曲。但是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并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这一教学资源仍与本课的预设目标有关,及时把它转换成了一个具有更深层次价值意义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使生成的信息成为富有灵性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活力倍增。

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我发现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我在每次出课前都一遍遍的跑到主任室,在与主任共同备课、推课、磨课中使我掌握了很多教学方法。原来我只能按照预设好的语句与学生交流,多一句也不敢说,那时嘴上说着这句,脑海里还在想我下一步要说什么、该做什么,生怕给忘掉哪句或是哪个环节。看眼神实际就能看出我在溜号,把心思都放在自己身上,放在演绎教学思路的程序上了,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那时,虽然有师生的交流,但那不是心灵的交流,没有情感的传递,老师和学生真是各唱各的独角戏,情感该升华时却失去了激情的涌动。学生对这样的课堂自然也不会感兴趣。我和学生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鸿沟,阻碍了师生心灵与心灵、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撞击。那么也就很难形成真正的激情,达不到真正的生动。

我力求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灵活选择或是经常变换教学方法不断的给学生以新鲜感,为的是更好的吸引学生,教无定法,重中之重就是让学生积极体验和主动参与。

(一)“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他们牢牢地吸引住。”我感悟到无论是好的开头,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抓住学生的心,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想尽一切方法调动学生的热情和情感。

“导入新课”虽不是本课程教学的中心环节,但也十分重要。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它却影响着整整一堂课的成败。好的开头就像一首歌的前奏曲,它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热情、兴趣和情感,使这堂课上得十分精彩、生动,有时也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本课的信心,启发学生明理,指导学生实践。因此,有必要去研究,去探讨,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方法。我了解到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谈话导入;解题导入;悬念导入;借图导入;名言导入;引趣导入;故事导入;歌曲导入;疑问导入;激情导入;成语导入;游戏导入;借物导入;浅议导入;学文导入;活动导入??”

我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灵活选择或经常变换导入方法,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体验探究,让课堂活起来。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曾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仔细阅读,不难发现,两份课标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体验”这

个概念,认为体验在儿童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是对它的最好诠释。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操作、去实验、去做事情;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解放学生的时间——不将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把课余时间还给他们。”

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学习经历呢?我是这样做的:

1.精心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体验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教学中,我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中,激起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真情。

“驻守在边防线上”一课,我抓住了本课设计的主要思路:“激情”。以激情为主线,让学生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如:在导入部分,我先播放了国庆阅兵时的录像片断来创设情景,观看过后,不用多说,学生从录像中的场面、整齐的队伍、雄壮的乐曲中自然而然地就感受到了解放军叔叔的威武;又如视频《边防战士落泪谈家人》的播放,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情感氛围,很多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流下眼泪。再如:在整堂课的过程中,提供给学生的都是与教学内容十分相符的图片、音乐,一幅幅画面、一段段镜头,学生们仿佛置身其中,一会儿热血沸腾,一会儿热泪盈眶,为学生更深入了解边防军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激发了学生热爱解放军的情感。感受到边防战士为保卫祖国舍小家保大家的奉献精神。所有激情的铺垫到位才使学生们有感而发!

2.设计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多样化的体验活动,运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体验性学习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从学生参与度出发,可开展集体体验、分组体验和个体体验。还是讲授《伸出爱的手——走进残疾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我设计了多样化的体验活动,有体验肢残人士的活动、体验盲人的活动,其中有全班性的体验,也有个别同学的个性化体验。而在体验盲人生活时,我设计了:让全班同学闭上眼睛写一首《静夜思》谈体会;一位同学蒙着眼睛在另一位同学的帮助下完成指定任务、一位同学蒙眼单独完成指定任务。全班同学用左手穿衣服、系红领巾??通过多样化的体验,学生体会深刻,从而轻松获得切身感受,加深了对残疾人的理解、认识和关爱。教学形式上采用学生喜欢的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教学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3.关注探究过程,实现自主体验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在探究过程中通过体验找寻答案,从中获得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讲《家人的爱》一课时,课前我安排学生通过

采访父母、爷爷奶奶,回忆家人之间的亲情,体会家人在生活中互相关爱。同时把与家人的合影带到课堂上来,引导学生回忆在各自家中发生的事,如自己生病时、过生日时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并让学生组成临时家庭演一演,调动多重感官参与体验,进而真切地感受家的温馨与幸福。

(三)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动起来。

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只有来自于学生生活中的东西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从孩子的生活出发才能有利于每个学生愉快的动起来。平时我在设计活动时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童心”去设计吸引孩子的活动。设计的活动只有先吸引了自己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把知识的讲授转变成充满童趣的游戏等活动,有时是快乐的教学游戏,有时是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有时是生动形象的情景表演,种种的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动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起来。

如:在讲《遵守交通规则》时,首先我组织学生做一个小游戏,让一部分孩子举着自己制作的标志牌,另一部分学生手里拿着老师事先写好的有关标志名称的纸条,以找朋友的方式找一找,找到自己的朋友,这样在找朋友活动过程中,学生对交通标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演一演在有信号灯的地方,交警怎样指挥,汽车、行人何时通过。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这样学生们便能够主动地去遵守交通规则。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实效,也会使课堂上出现生机和活力。

在一次次的历练中,如今我可以抛开教案的束缚运用自如,全神贯注的以学生为中心,用我的情绪感染着学生,用自己的真情感动鼓舞着学生。我注意倾听每一位同学的发言给予他有效的评价和引导,这时我发现我的语言不是僵硬的而是有亲和力的,这时我和学生的心灵是没有距离感的,学生很自然的就会投入到我营造的学习情境之中,我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教学风格,学生更喜欢上我的品德课了。我的追求就是让学生在我的课堂充满真情、充满欢乐。

这一路走来,总结得与失之后,略有感悟,教学中还要备自己——准备自己。为了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我要继续有选择的多读品德教学方面专业性较强的书,涉及的层面要广一些,深一些;多接触社会,自己所教的学科就是《品德与社会》,作为老师就应该有选择的多接触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了解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有利于融汇贯通到教学中;学习少儿频道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学习主持人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将它们转化到课堂教学中来,打造一个孩子们喜爱的新型自我。

安维民校长跟我说的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不要成为一个只会讲课,而没有理论素养的教师,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有吃苦的精神,更要有专研的劲头。”正是这句话激励了我,我常常把我出的课整理成理论文稿以及教学感悟、论文发表在各大刊物。先后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市级名教师、州级骨干教师、省教学新秀;延吉市品德学科兼职教研员。所撰写的教育论文、教学随笔、案例分析等28篇稿件在《延吉教育》、《延边晨报》、《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发表。所授课例多次在市、州、省、国家举办的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20xx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首届新课程小学优秀课例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而且是吉林省在此学科荣获的唯一一等奖;送课下乡七次;承担了州级、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并结题。经过

多年的学习和积累,形成了“体验+探究”的教学特色以及“简约、朴实、严紧”亲合力较强的教学风格,赢得了学生家长及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在教研组内起到骨干带头示范作用,促进团队成员专业快速发展,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中,教研组成员所授课例多次在市、州荣获一等奖,所带团队被评为延吉市品德学科优秀教研团队。

一次出课一次成熟,开始要依靠领导、老师帮助备课,到现在可以独立备课,进行教学研究。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教学能力的提高,我已经为自己找准定位,那就是教好《品德与社会》学科,现在对这一学科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悟懂了其中意味深远的内涵、意境、价值和乐趣,此时已经拨云见日。我发现“看山还真是那山,看水还真是那水”,看“山”,会给人无穷的力量,看“水”,会给人美好的心情。我要会看《品德》教学内容中的“山和水”,这才能让学生和自己的心灵始终“山清水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