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三国文化广场成功申报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材料

平原县三国文化广场申报材料

一、项目摘要

三国文化广场,属于平原县城区水环境改造工程的重要部分。该处原为三里杨水塘,因作为源水的邓五沟淤塞而变为死水一潭,周围杂草丛生,水质污染严重,周边环境极差。20xx年初,县委、县政府从改善人居环境、弘扬历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决定对该处进行彻底整治,通过水面开挖改造、沿岸硬化、绿化和亮化美化,凝入历史文化,营造良好的城市人文景观,并引入黄河水,补充地下水,为城区供水提供补充水源。该项目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下,通过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于20xx年10月10月胜利竣工并向居民开放。昔日荒草漫地、臭气熏天的水塘,变成了碧波荡漾,绿树如茵,以传统文化为依托,适合现代人民生活方式、审美方式的文化休闲广场。

二、项目申报陈述

三国文化广场位于平原东城区的核心区域,早年地势低洼,邓五沟从旁穿过,积水较多而成,对改善东城区的水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因邓五沟淤积、堵塞,无来水水源而成为死水,自净能力差,直至污染严重,蚊蝇遍布,臭气弥漫,影响了周边环境质量。同时,也严重阻碍了东城区的泄洪排水,成为城区安全度汛的重大隐患。周边居民多年来一直期盼能够得到改造,县委、县政府也多次进行研究、探讨,制定改造方案,但因多种因素制约而未能实施。

1

三、目标确定和实施过程

1、确定重点

为尽快改善东城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东城区的快速发展,20xx年初,县委、县政府把改造三里杨水塘、建设三国文化广场、治理东城区的水环境作为改善民生、造福群众的一项重点工程,决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三里杨水塘进行改造和环境整治,确保当年开工,当年完成,当年投入使用,真正把三国文化广场建设成为惠民工程、精品工程,促进城市社会和谐发展。

2、目标和策略的形成

平原县城建城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融汇了自三国以来长期的文化积淀。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原三里杨水塘区域作为城市补充水源和承载平原历史文化的休闲场所,促进东城区发展的核心景观区域。改造该处水塘及周边环境,建设三国文化广场,对于提升城市品位,弘扬历史文化,锻造城市特色,改善人居环境,加快东城区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资金动员

三国文化广场作为城市水环境整治和历史传承文化载体建设的重点工程,是集弘扬文化、休闲娱乐和城市水源补充功能于一体的东城核心景观区,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在建设资金的筹集上,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入为辅。政府将所收取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建设维护税,用于项目的拆迁补偿、水面清挖、沿岸硬化绿化和美化工程,缺口部分由城市开发经营收益补齐。为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高水平,按照“以人为本、厚 2

重大气、彰显个性”的思路,聘请中央美术学院张绮曼教授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由中铁十局和北京鑫地园林公司进行投标承建。县委、县政府对项目建设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抽调专业的工程管理人员和监理队伍,组织协调和管理工程施工,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高标准、高质量、快速度,再现了平原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4、项目过程

三国文化广场工程自20xx年4月初正式动工建设,同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使之成为我县又一项改善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整治水环境的亮点工程、传承历史文化的精品工程,受到了社会各界及外来人员的认可和赞同。

三国文化广场项目是平原县改善民生、传承文化的重点工程项目,为确保该项目规划设计的高起点,聘请知名专家,按照“以人为本、传承文化、突出特色”的规划理念高水平编制了项目规划设计。规划控制总面积18万m2,其中设计水面10万m2,硬化铺装4万m2,绿化4万m2,总挖深5m,设计库容45万m3,建成了大小乔木、灌木、花卉草坪与硬面结合,高杆灯、庭院灯、景观灯和草坪灯交相辉映的滨水绿地,以及水中构筑物、音乐喷泉、雕塑、小品等内涵丰富的精美景观和配套休闲娱乐设施。在整个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省建设厅、市建委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关心和帮助,得到了广大拆迁户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各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和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使项目建设按照既定计划、要求圆满完成。县建设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部署,主要领导从规划设计到工程 3

施工亲自靠上抓,组建项目建设管理班子,由一名副局长亲自组织现场施工,抽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抓组织、抓招标、抓管理、抓协调,积极协调、督促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有关部门开展工作,保证了三国文化广场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使整项工程成为一项阳光工程、精品工程、百年工程。

首先是库区清淤、清挖和土方外运工程。三国文化广场所处位置原为一处淤积严重的水塘,如若对水面进行彻底整治,首要的就是必须彻底清淤、清挖,整治、恢复水面。通过对该区域进行反复调查、测量、研究和论证,最终确定在原水塘的基础上,进行清淤、开挖,扩展原有水面,增加库容量,引入黄河水,变水塘为平原水库,既解决了影响周围群众居住生活环境及东城水环境的问题,又为城市提供了补充水源。

其次是解决水库来水水源。来水水源问题是彻底解决三国文化广场水库水体污染,变死水为活水,改善周边水环境的根本问题。根据该区域水系分布情况及水库位置,确定对原邓五沟进行清淤整治、改道、衬砌,在水库上下游分别修建节制闸,根据需要及时引黄河水进入水库,从而保证了水库的来水水源。

三是水库沿岸绿化硬化,营造景观。水面整治完成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尽快形成景观,形成特色,为群众提供高水平的休闲、游玩场所。根据平原建城历史悠久,特别是因东汉末年以仁和著称的蜀汉昭烈帝刘备曾两度在此做县令的传说、故事对平原人民形成的源远流长的影响,以及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打造“刘备坐平原、三国文化城”品牌的城建思路,硬化绿化营造景观,雕塑小品烘托文化,采用高档花岗岩板材或雨花石对水库沿岸、周边 4

人行小路进行铺砌,种植观赏乔木、灌木和草坪对广场空地进行绿化,中轴线的雕塑设计强调从历史到现代的时空纵向发展,重点布置红色牌楼、桃园三结义脸谱造型和浮雕墙、凤凰、金色年华雕塑,通过桃园三结义组雕及4个浮雕墙,反映刘备坐平原时亲民、爱民、富民的“仁和”思想,体现了平原古朴、厚重的历史文化,寓意现代平原的社会和谐、文明诚信;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与祥瑞的化身,把它作为整体水景的视觉中心和桃园三结义的背景,从水面展翅凌空,既表达了对平原人民的美好祝愿,也展现了平原欣欣向荣的光明前景;广场北侧通过金色年华雕塑,象征着平原人民对缔造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环线雕塑通过对汉魏时期历史、文化、科技的艺术化再现,丰富的知识性与游人形成多方面互动,潜移默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隐喻今天的和谐社会,从而使整个广场成为群众日常休闲和展示平原古朴厚重历史文脉的重要场所。

四、项目取得的结果

三国文化广场的建成,进一步改善了平原县的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彰显了城市特色,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切实改善了城市的人居环境和水环境。建成后的广场景观以水面为主,硬化、绿化为辅,凸显湖光潋滟、绿树掩映、音乐缭绕、灯光烘托、雕塑隐喻、动静结合的景观效果。昔日淤积、污染严重的臭水塘,变成了现如今碧波荡漾、绿树如茵、文化氛围浓厚的休闲娱乐场所,吸引了大部分城市居民前来游玩、休闲,锻炼身体,增加了居民的活动空间,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 5

同时,通过对水塘进行清挖、蓄水,修建水库,治理水污染,引黄河水45万立方米,使城市的水环境有了大的改观,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补充水源。

二是传承并发扬了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广场雕塑的规划设计中,把平原的历史人文特色与广场环境特色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分挖掘汉魏文化开放、恢弘的艺术特征,并广泛吸收借鉴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宝贵经验,以贯穿广场南北大门的中轴线和环绕水库周边广场及水上雕塑为整体布局,中间配以雕塑小品,无不表现出平原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今天的人民群众诚信、文明、开放,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成为平原县弘扬历史文化,锻造城市特色,打造“刘备坐平原、三国文化城”品牌的亮点工程。

三是增强了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拉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过去蚊蝇肆虐、臭气熏天的状况,严重阻碍了该区域的发展,居住在该区域的居民,不断向基础条件较好的旧城区聚集,而三国文化广场的建成,使周边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成为了平原县城声名远播的重要地段,吸引了大量的客商来此投资创业,成为平原县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新亮点。

二〇〇八年五月五日

6

 

第二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材料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材料

湖北省宜昌市滨江公园生态保护及绿化建设工程项目

项目申报的陈述内容

一、项目开始前的情形

以现在相比(时间跨度20xx年——20xx年)规模小(公园占地面小)、管理缺位(树木、照明设施等遭到破坏)、功能不全(缺健身器材、游乐设施等)、环境污染(下水道、垃圾等)、安全隐患(时发刑事案件)

二、项目确定和实施过程

●确定重点

一是延伸——沿江向下延伸,形色绿色长廊

二是提升——提升档次,点亮工程、整治工程、美化工程

三是打造——和谐氛围,注入休闲娱乐文化理念

●目标和策略的形成

——国家领导对宜昌建设的要求(各级领导对滨江公园的重要批示和期望)

——宜昌创建工作的要求(找局里要创国家园林城市的资料) ——城市品牌建设的需要

●资源动员

一是建立长期稳定的公共财政投资渠道。近10年财政投资情况 二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多元化、全方位拓宽融资渠道。重点是延伸段,泰江集团对公园建设情况。

三是其它方式投入情况。市民参与建设管理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

——高起点规划,为建设现代化园林提供科学蓝图。提供滨江公园历史规划情况

——高标准建设,全力打造铺绿叠翠的人居环境

1、以路铺成休闲通道。提供园中道路建设改造成提升的情况。

2、以园开辟娱乐场地。提供亮、阁、广场、小憩园等方面建设保护情况。

3、以绿美化园区环境。近几年种树、花、草情况,生物多样性特点。

4、以亮衬托城市夜景。灯的布局特点,

5、以塑展示城市文化。屈原、抗战纪念等

6、以净体现人本理念。污水处理工程情况,净化环境情况。 —— 高效能管理,形成规划建设管理统一体系

管理机制、管理队伍、管理办法、管理制度、管理重点、管理项目

等方面情况。

三、项目取得的成果

1、提升了政府形象。市民满意度提高,是民心工程,提升了生活质量,健身、垂钓、娱乐、休闲最佳场所,吸引城区1/3市民。

2、改善了环境质量。增加城市公共绿地,空净质量改善,促进城市文民创建工作。

3、促进了对处开放。AAPP首脑和平公园值树,城市观光旅游等情况。

4、提高了城市效益。促进了招商引资和周边经济价值。四季欧州城、商业步行街、美岸长堤、万达广场等情况

四、项目与可持续发展

实现“四个和谐”:与人的和谐和、与城市和谐、与经济和谐、与发展和谐。

五、获得的经验

1、科学决策,铸就城市特色。宜昌城市发展空狭窄,黄金地段是经济开发,还是绿地建设

2、坚持不懈,打造绿色长廊。科学规划,逐年实施,政府纳入办实事项目,一年一变样,十年大变样。

3、抓住机遇,推进项目建设。20xx年亚太会议和平协会(AAPP)第三届年会在我国举行期间,我市借世界和平这一主题,抢抓18国议长参观三峡工程的有利时机,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建起了26400平方米的世界和平公园。我市多年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创建活动,今年开展了“抓五创、建五城”的活动,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城市和国家旅游城市。

4、创新机制,破解建设难题。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创新城市绿化建设模式和投融资体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