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场创业计划书

创 业 计 划 书

一、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美兰生态农庄

经营范围:养殖、种植、餐饮

项目团队成员:

项目投资:人民币10万 WCM84KUV

场地选择:德化县南程镇西山村大山兜

项目概述: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产生了不断变化,特别是吃食方面,普遍追求有机和原生态野味,生态农业园正是迎合人们对绿色生态食品的要求,其养殖的优质鸡、香猪、黑山羊、兔苗,在环境优美,无污染的大自然放养,在高山林间可食天然虫草,蚱蜢、蚯蚓等,又以补饲玉米、稻谷、地瓜、糠麸等杂粮为主要饲料,运动充足,高山放养。所以,其肉质紧凑,肌肉丰满结实,脂肪沉积适度,酮体漂亮,肌肉中氨基酸含量高,而且品质细嫩、口感好,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无激素和药物残留,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同时,将养殖动物所产生的肥料用于饲养蚯蚓、种植牧草、野菜、瓜果及食用菌,再将牧草和蚯蚓饲喂动物,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链,不仅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虫子鸡、虫子鸡蛋、满月兔、野菜营养丰富,是少年儿童发育和老年病后恢复的进补和保健品,因此,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生产模式:

动物——粪便——沼气池——沼气——燃烧、照明

沼液——浇灌牧草、瓜果、野菜 沼渣——养殖蚯蚓、养鱼

经营模式:

第一阶段:(1—2年)

主要任务:产品塑造及销售渠道铺设的过程

主要经营产品:贵州巴马香猪养殖、土鸡、乌鸡、黑鸡、信鸽养殖 黑兔养殖、德化黑山羊养殖等

山茶油种植、蔬菜种植、野菜种植 、菌类培育等

第二阶段:(2-5年)

主要任务:品牌与资本的积累过程

主要产品:品牌农副产品及种苗、农户的加盟服务及技术培训

第三阶段:5—10年

主要任务:资本扩张及品牌+多元化投资

主要产品:资本投资、产业链循环经营

第一阶段生产计划:培育种苗

贵州巴马香猪养殖(放养)

成年香猪体重约70-80斤

项目规模:公猪2头、母猪6头(主要作为种猪培育)

饲养周期:12个月

投资与收益:

投资(以一批猪计算)

场地投资:500元\年

种苗投资:公猪1200元\头*2头=2400元

母猪1000元\头*6头=6000元

饲料投资:1种植地瓜、多叶菜、稻米

疫苗药物:10元\头*8头=80元

水电:5 元\头*8头=40元

人工:?

前期投入约需10000元

收益:

第一年6头母猪可生育30-40头猪苗,第二年可出栏香猪20-30头*2000元=40000元-60000元

存在风险:

疾病风险

处理措施:1适当控制规模

2完善防疫机制

销售风险:1形成自身产品特色

2降低饲养成本

特色:控制规模形成特色养殖,用本农庄自种的农作物养殖,拒绝饲料。

土鸡、乌鸡、黑鸡养殖

项目规模:农家孵化的土鸡40羽、同安白羽乌鸡30羽、德化黑鸡30羽(主要挑选种鸡)

饲养周期:12月

投资与收益:

投资(以一批鸡计算)

场地投资:500元\年

种苗投资:土鸡苗10元\羽*40羽=400元、白羽乌鸡苗15元\羽*30=450元、黑鸡苗15元\羽*30=400元

饲料投资:1、饲料 100羽*25元\羽=2500元

疫苗药物:1元\羽*100羽=100元

水电:2元\羽*100羽=200元

人工:?

前期投入约需:5000元

收益:100羽4月左右可开始孵化小鸡,100羽有约60羽母鸡,60羽*15只蛋=900羽小鸡,小鸡存活率约为8成,约700羽小鸡,放养10个月可出栏,前期每个月控制在出栏量为30羽-50羽*100元=3000元-5000元,每年约3万-5万。后期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而定,未计算鸡蛋的销售。 特色:以稻谷、玉米、高梁、红薯、菜叶为饲料,放于山林散养。后期可自己培育蚯蚓、蝇阻搭配喂养。

德化黑山羊养殖

项目规模:公羊1头,母羊6头

饲养周期:12月

投资与收益:

投资

场地投资:500元\年

种苗投资:1200元\头*7羽=8600元

饲料投资:山上放养青草免费

疫苗药物:20元\头*7头=140元

水电:5 元\头*7羽=35元

人工:?

前期投入约需:10000元

收益:6头母羊一年约可产羊仔10头

特色:山上放养,纯绿色

竹鼠、野兔、信鸽养殖,菌类培育等,放于第二阶段再来。

种植稻谷、玉米、红薯、高粱等成本未计算在内。

投入总计:

种苗投入:10000元(猪)+5000元(鸡)+1000元(羊)=25000元 场地投入:地租每年1000元,猪舍、鸡舍、羊舍建造及设施约20000元 人 工:24000元

流动资金:10000元

前期投入总计约需:80000元

收益:

第一年主要是育种,第二年香猪出栏20头*2000元=40000元,鸡出栏200羽*100元=20000元,羊出栏15头*1500元=17500元;总计:77500元扣除费用约有4-5万收入;第三年销售渠道打通后再开始扩大规模。

存在风险:疾病风险、销售风险

需解决问题:技术问题、资金问题、销售问题

 

第二篇:农业经济发展实际的创业项目计划书

龙泉市小梅镇半边月村生态旅游业发展

项目计划书

项目名称:龙泉市小梅镇半边月村生态旅游业发展项目计划书 项目主管单位:浙江省龙泉市小梅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单位:龙泉市小梅镇半边月村委员会

项目管理责任人:半边月村村主任助理

项目申报单位:浙江省龙泉市半边月村委员会

项目申报时间:二○一一年一月五日

目 录

一、概要

二、发展现状

1、项目实施背景

2、项目实施理念

三、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

2、政策优势

3、开发优势

4、市场优势

四、建设思路

五、建设内容

1、种植园区建设

2、栽植园建设

3、养殖园区建设

4、生态系统配套

5、发扬新安江文化

6、基础设施配套

六、经营理念

1、农产品深加工

2、观光

3、休闲

4、购物

5、品尝

6、农事活动

七、可行性分析

八、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九、实施措施

1、项目支持

2、招商引资

3、政府扶持

4、创新开发

5、强化管理

半边月村生态旅游业发展项目计划书

一、概要

响应党的十七大的发展,半边月在镇政府“工业带动,商、旅、农、林四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思路下;以建设最美生态村为目标;以三级联动办实事,科学发展创新业为载体;以发展生态业,建设山上小梅。小梅镇半边月,地处龙泉市小梅镇偏西角,全村山林10858亩,耕田616.7亩,毛竹3075亩,20xx年人均纯收入5920元,以农业和林业为主要收入。半边月村四面环山,绿竹成荫,满目青翠,生态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二、发展现状

(一)、项目实施背景

小梅镇地处浙西南,是连接龙泉、庆元、福建等地的交通枢纽,随着康庄公路的普及,农村已不再如过往般封闭,农民不再过自给自足的生活,早已将目光看向远方,半边月村四面环山,放眼望去,满山的竹林郁郁葱葱,且有一条平坦的康庄公路上通山顶通向毛断村下通小梅镇和上洋镇,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项目实施理念:以工业带动农业,在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上,将发展农村经济放到首位,探索和挖掘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更好的利用了固有资源,小梅镇半边月村有丰富可再生资源。

三、优势分析

(一)、区位优势

半边月村区域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植被丰富、交通便利、流动人口近万人,有强大的消费群体做后盾,具有能消售、能带动的优势和消费群体消费层次较高的优势。

(二)、开发优势

现在村里水、电、有线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网络覆盖100%:电话,宽带、

水泥公路,具备学校和卫生场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近年里,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份都已外出创业,部分家庭已经进城买房居住。给开发利用这片山林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当前,国家的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开发农业产业链。农村项目可形成规模化、市场化的持续发展。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生态农业项目给以投资者长期的丰厚回报。场地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发展,对吸纳周边分散农民参与的引力较强,生态农业有利于整体开发。

(三)、政策优势

国家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且又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步,为加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四)、市场优势

龙泉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明显成效,半边月农民人均纯收入5920元,但该村休闲度假旅游业发展缓慢,休闲娱乐功能滞后,开发的目标人群空间大,主要压力是如何引导消费和引领消费潮流。

四、建设思路

本规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五、建设内容

1、种植园区建设。围绕基本农田,种植采取小畦种植、标准化作业,尽力体现田园风光;建设50亩以上蔬菜用于脱水蔬菜生产的植园;达到生产加工出口的生态标准蔬菜基地。建设50亩保护地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园,长年四季有提供新鲜蔬菜供应周边市场,丰富周边老百姓的菜篮子,和日常所需的生鲜

蔬菜;按国家规定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合理搭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四季生产、四季销售,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食用性。

2、栽植园建设。围绕现有200亩蔬菜种植基地配套,进行改造,提升和扩建;田拢和绿化带上增加新特优时令水果种植,规划修建田边,水渠道,排水系统等均匀可以种植。尽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同时起到绿化和观赏的立体生态园林效果。

4、养殖园区建设。可以投放鱼、鸭、鹅等配套生产;实施舍饲和网栏养殖,把肉食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另外建设20亩地特种珍禽养殖基地,10亩山地养土鸡区、500只兔养殖区、其他如羊、牛、等家禽养殖区。

5、生态系统配套。按照山地农业开发的立体框架,以宜则宜配套生态功能。、建造200亩的栽植园,在栽植园建设景观林带;改造300亩山的经济林和观赏林带,尽力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园林中花、草、树相映衬。

6、发扬新安江文化。深入挖掘新安江移民的民俗文化,收集整理新安江火腿制造工艺及其他移民风俗习惯,将“小桥流水、翠竹清风、农舍炊烟”雅致的村落景观图片的形式记录拍摄,邀请专业人员对当地风俗与村落景观进行整理润色,并制作成宣传手册,并通过网络和新闻电视等进行推广宣传。发展新安江火腿特色品牌,培育一家加工厂,继续加大笋竹两用林建设,提升竹林附加值,

7、基础设施配套;规划5000平方土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加工机械购置;种养基地的水道改建,辅设水网;铺设路灯,建设排洪、排水渠等,耕作机械、力争做到设施齐备、功能齐全,节能高效、循环利用。通过以生态农业园林的实施建设。

六、经营理念

1、农产品深加工;自创品牌,加工竹笋、脱水蔬菜等其他农副产品深加工、生产、销售农产品原材料可以周边农户集体合同化生产专供出口及各全国大型超市;

2、观光:形成新安江文化旅游及考察路线,让游客参与到新安江人的生活中去;

3、休闲;挖笋、种菜、采摘、制作火腿等,享受自然给以轻松自在,让游

客即体验收获的喜悦,又观赏田园风光,即增长见识,又感受劳作;

4、购物。用自行编织的形状各异、规格不同的筐、篮、篓将生产的杂粮、野菜、蔬菜、水果、肉类或经特殊加工的熟制品盛于其中,进行包装,并收集农村针织、编织、剪贴、手工等工艺,让游客根据喜好、能力自行选购。

5、品尝。品尝原生态的蔬菜和肉类美食,客家米酒,客家特色小吃,按照客家人习俗,推出农村节令大荟萃,让游客真切感受客家的热情和饮食文化。

6、农事活动。根据农事季节,让游客在农艺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有偿农事活动,也可以直接将田、园、圈租赁、承包给游客,由农艺人员代管,让游客参与季节管理及生产种植、收获等农事活动全过程。并广泛举办粮、菜、蔬、果生产竞赛活动、赛畜活动及农产品交易活动,吸纳周边村、镇、县农户参与,打造农事活动节令盛会。

七、可行性分析

1、适应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推进了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拓宽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而且把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结构调整,提升和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减少了旅游开发的投资风险,迎合了大众消费心理。

2、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开发农业旅游,向二、三产业交叉渗透深,对第三产业带动作用强。同时充分开发利用了农村丰裕的空间资源和众多的家事活动、传统文化、风俗等无形资产,所需资金少,不但可缓解农村非农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增强农民的商品意识,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动性加快,农产品的变现速度加快。

3、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脱贫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富裕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来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而且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业的多项、多次增值,为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完美结合拓出新路子、找到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城乡差距缩小。

4、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与品位。项目开发不但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升了农村生活质量,而且增强城乡交

流,加快观念更新、提升品位、推动进步。

5、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发农业旅游的生产素材是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环境,因此对加快生态建设、农地保护、规范开发、资源永续利用力度大,有利于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可以缓解假日高峰旅游压力,促进城乡消费。不但可以有效地对部分旅游者进行分流,就近带动消费者,同时也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质量,丰富城乡人民的消费及文化生活。

八、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本规划建设设计建设年限为5年,投资约合人民币3000-4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创纯收入1000万元,3年可收回成本。如在建设期间逐渐投放运营,收回成本年限可缩短。本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不失为一条促进分工、统筹城乡、推动发展的有效增收途径。

九、实施措施

1、项目支持。该项目的基础是农业开发示范,因此要加大农、林、水、牧、客家文化建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并将此项目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行列给予财政支持

2、招商引资。采取联合、入股、贷款、拍卖、转让、加盟的方式加大吸商、引商力度,欢迎独资开发,加快开发进程。

3、政府扶持。生态农业的开发,重点要体现完整性,因此县政府配合项目实施区,加快周边区和道路的改造、提升建设力度,以体现大旅游、大生态、大服务、一整体功能。

4、创新开发。建议经营者结合市场需求,采取分期实施、逐步完善、适度规模发展。并坚持生态优先、方便经济原则,使环境优美、服务体贴到位、提高品味,吸引留住客商及消费者。

5、强化管理。一是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农业旅游。二是要合理规划,科学、规范开发。三是要精心设计农业旅游产品,突出特色。四是要强化开发中的安全卫生工作。五是要搞好促销。六是要培养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旅游管理服务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