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特色农业推进扶贫开发的思考

关于发展特色农业推进扶贫开发的思考

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在农村,而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最终需要依靠贫困地区的自身发展,其着力点还在于发展当地农业。目前,利用贫困地区各具特色的农业资源,独特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手段,开发出具有区域特色和较高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并进行产业化生产的特色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已成为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解决群众增收问题的一条新路。

一、扶贫开发的两大难题及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

传统农业效益低迷与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是目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两大难题。其中影响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效益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农业结构老化、农业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竞争压力大和资源闲置等问题。而特色农业正是应“难”而生的农业经济发展新方法,对加快贫困地区的农业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扶贫开发攻坚克难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1.优化农业结构需要发展特色农业。前些年,虽然粮食产量连年增加,绿色经济迅猛发展,但是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出现总量供大于求,销售困难,价格下跌的现象,农业生

产连年“增产不增收”,农村贫困人口增收致富的步伐始终缓慢。究其原因是由于当前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僵硬老化,在品种结构上,名、优、特、稀、珍品种较少,大路农产品较多,难以适应优质、多样、反季节、营养保健、绿色无公害等社会需求,农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比较效益较低,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增收。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深层次调整贫困地区的农业结构,发掘当地农业的内部增长点,即发展本地“特色”,特别是发展当地政府着重扶持的主导农产品和支柱农产品,实现就地增收。

2.提高生产回报率需要发展特色农业。近年来,种子、农药、肥料均在竞相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据市场调查,20xx年上半年尿素每吨上涨100元,45%复混肥每吨上涨150元,农膜每公斤上涨1.7元。每亩水稻杂交稻种子成本达50—55元,最高达100元,杂交稻种成本平均每公斤上涨3-4元,涨价幅度在15%左右。农作物增收的空间正在被农资产品涨价所挤占,传统农业的收益已经不能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发展回报率较高的特色农业势在必行。

3.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需要发展特色农业。随着全国农业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传统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众多相对“质优价低”的国内外农产品将同场竞争,而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由于品种不特、品质不优,产品无卖点,缺乏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就不能为贫困群众实现较大的经济效 2

益,扶贫开发工作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为此,只有突出地方特色,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农业迎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才能在日益发展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在此时提出特色农业,正是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发挥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

4.盘活闲置资源需要发展特色农业。在资源相对贫乏的贫困地区,还存在大量田地、山林、洲滩、水面等生产资源,由于常规农业发展不起来,被抛荒闲置没有开发,其中有些是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自然灾害频繁、耕作困难而被抛荒;有些是土质不适合传统农作物的生长而被闲置;有些是交通运输不便、开发投入较大等因素而无人开发;还有的是因为当地群众认识的局限性,很多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资源没有挖掘利用。对于发展资源相对缺乏的贫困地区,大量资源因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无异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这就需要挖掘地方闲置资源的特色价值,改良优化、科学利用,形成特色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取得实际效益,实现资源的变废为宝、盘活利用。

5.破解农民就业难题需要发展特色农业。贫困群众因土地资源贫瘠、人均占有资源少、农业生产效益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外去务工就业就成为增收的主要来源。据调查,我县百户贫困农民家庭中外出务工人数有78人,占全部劳动力的29.2%,其中乡外县内7人,县外省内20人,省外国内 3

51人。由于大部分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又缺乏就业技能,务工就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纺织、电子、鞋类、玩具等行业,工资普遍偏低。在上述外出务工人群中月收入在1200-1600元的58人,占74.3%,月收入在1600元以上的12人,占15.4%,月收入1200元以下的8人,占10.3%,在除开生活开支后基本所剩无几。近年来,随着工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及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经济不景气,导致企业停产、转产、降薪、裁员,部分农民工提前返乡,其中一部分农村劳动力长期赋闲在家,经济收入大幅减少,生活窘迫。去年以来,我县陆续出现了农民工返乡现象,特别是去年9月以来,我县农民工提前返乡人数逐月增多。据统计,到目前全县返乡农民工达1.1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总人数的8%左右。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势必能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创业项目、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促进群众脱贫致富。

二、发展特色农业推进扶贫开发的制约因素

发展特色农业对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既存在有利条件,也存在很多实际困难。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硬件欠保障。大部分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当地发展特色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我县为例,全县贫困村的通村公路原路基大多在3.5米以下,且没有硬化,路面坎坷不平,农资运输、农产品外运销 4

售都十分困难;灌溉沟渠基本上都没有衬砌,淤塞严重;一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由于修建已久,加上缺乏管护资金,导致年久失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贫困村大多数水田都处于“靠天吃饭”的窘境。在这种农业设施条件下,要建立以知识、技术和产业化为特征的特色农业,难度可想而知。

2.农业结构严重趋同,特色难保“特”。目前,在特色农业中种植业比重过高,林业、渔业等比重过低,具有传统农业的典型特征。而贫困地区在发展特色农业时,由于“跟风”心理影响,或地方政府的政绩需要,在缺乏整体规划和专业指导下,往往不顾本地实际,盲目照搬一些地区的产业模式,导致农业结构趋同,丧失特色优势,这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现象仍广泛存在。

3.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科技推广难。贫困地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在学习、接受和应用农业科技时都大受影响。20xx年,我县重点贫困村劳动力文盲率高达13.7%,在连续2年贫困的农户中,劳动力的文盲率达到24.4%;贫困村劳动力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7.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3.5%。相当一部分贫困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落后,加之信息闭塞,贫困人口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接受新事物慢。

4.产业资金投入偏小,规模难做大。特色规模就是富点,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再好的产品,没有规模,形不成产业, 5

就没有竞争优势,也就称不上是特色。贫困地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种类繁多,但贫困人口本身资金匮乏,抗风险能力差,加上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投入偏小,大部分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还是以小农户经营的方式为主。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规模发展不起来,农产品推广和深开发程度不够,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抵御不了大市场的激烈竞争,最后效益出不来,产业发展不了,逐步被其他地区取代,当地群众丧失一次脱贫致富机遇。

5.群众发展意识落后,阻碍产业做强。一是缺乏状大做强的意识,贫困群众在观念上仍然处于注重产量,不求质量,“只求肚子圆,不求多赚钱”的落后状况;二是缺乏风险投资意识。大部分贫困群众因资金筹措困难,对产业开发投资缺乏安全感,投资热情不高。三是缺乏竞争意识。群众只注重规模数量发展,忽视对产业特色的挖掘和对产品优势的建立,未真正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四是缺乏品牌意识。有些特色农业因资金、人力、技术、管理等因素制约对建立品牌不很重视,有些品牌建立后则缺乏有效的品牌维护,最后创建失败。发展“特色农业”还有赖于从科普宣传到文化教育各方面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引导,脑筋换了,农业才能“新”和“特”。

三、发展特色农业推进扶贫开发的对策措施

1.抓好基础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地方政府要抓住贫困 6

地区农田水利、土地平整、公路交通等薄弱环节,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倾斜,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物资运输条件,减少资源开发成本,增强发展特色农业的支撑能力。

2.推进资源整合,创建特色品牌。以发展“一村一品”为主体思路,高起点搞好农村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好农业结构。以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村群众走合作开发的路子,对本地特色资源进行规模整合,促推贫困村的产业做大、做强。鼓励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和国家级、省级品牌创建工作。

4.加强农技培训,提供科技服务。通过“阳光工程”和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根据地域特色和产业需求进行集中培训,逐步完善乡镇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益性服务体系,发挥好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的引导示范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信息等现代手段,快捷高效地为贫困群众提供实用农业技术。

5.抓好带头示范,扩大受益人群。一是抓好示范区建设。以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快产业整体达标提质。二是着力发展农村经营大户。农村经营大户是特色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要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生产要素向种养能 7

手、经济能人、资金大户集中,培育一批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加工大户,发挥产业领头羊作用,带动周边群众受益。三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突出发展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引导群众以土地入股、土地承包、就地务工等方式参与产业开发,获取发展收益。

6.创新农村金融,做好资金保障。一要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加大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和加工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对规模经营大户提供及时、足额的资金支持。积极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扩大有效抵押品范围,完善农村抵押品流转市场,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对贫困群众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二要积极拓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将水稻、棉花、油菜、能繁母猪、育肥猪、公益林、商品林等纳入保险范围。三要抓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积极推进建立村镇银行建设,有序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规范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

8

 

第二篇:发展特色农业的依据

2发展特色农业的依据

2.1理论依据

尽管经济学说史上没有对特色农业作过专门探讨,但论述其相关问题的思

想仍不鲜见,这些思想为特色农业的开发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1.1理论依据之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区际分工的重要基础,该理论给参与国际贸易各国

的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这些理论包括:(l)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他认为,侮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条件,如果每个

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

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各国按照各自有利的条件进行分

工和交换,能使其生产要素从低效率产业流入高效率产业,合理配置资源,促进

其绝对优势产业的发展。(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

的基础并不限于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相对差别,在不同的产品上就

会具有比较优势,这样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仍会发生。所以,他主张各国应按

比较成本(或相对成本)进行专业化生产,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其优势产

业的发展。(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察赋理论。赫克歇尔于19xx年提出了要素察赋论的基本观点,他的学生俄林接受并发展了这些观点,在其19xx年出

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要素享赋论。该理论分析了

比较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完善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俄林认为,比较成

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在十各国生产要素察赋差异。因此,各国应按要素票赋条件,

进行国际分工,即专业化生产本国拥有优势生产要素的商品,发展自己的优势

产业。(4)新技术贸易论。由美国波斯纳(M·Posner)等率先提出。该理论强

调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形成国际贸易格局和产品比较优势中所起的作用。

波斯纳认为,各国的技术进展情况很不一致,当技术领先的国家发明出一种新

产品,且尚未被其他国家所仿制时,就会产生国际间的技术差距,该产品自然具

有出口优势。但随着技术上的国际标准化,动态的技术优势逐步消失,该国又

转而生产另一种新产品,从而产生新的出口优势。该理论说明,一国产品要想

在市场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就必须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而实现这一

转变的决定因素就是科学技术。

虽然以上理论是讨论国际分工问题的,但对我国不同经济区域的分工仍具

有适用性。这是因为:(曰国内各区域不是独立的政治单元,区域之间没有国

界和边防,也没有制度背景的差异。(2)国内各区域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不

存在关税壁垒,区际经济交往使用共同的货币,不存在汇率障碍。(3)在历史、

文化背景方面,国内区域差异比国际差异要小得多。(4)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存在经济体制差异障碍。(5)我国目前正在实施西

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在技术进步、生产要素的流动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效的

政策措施,使东西部地区之间确立起健康的区域经济秩序。所以,上述比较优势

理论对我国特色农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2.1.2理论依据之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区际分工作过许多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

出:“同一个生产部门,根据其原料的不同,根据同一种原料可能具有的不同形

式,而分成不同的有的是崭新的工场手工业。”并且,“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 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由于利用各种特点的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出现,获得了 新的推动力。川3’这里,马克思强调了“地域分工”的意义。

列宁对于区际分工理论的发展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认为:(1)区际分工

是不同的地区、不同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地域的分工并不是我国工业的特 点,而是工场手工业(包括俄国和其他国家)的特点;小手工业没有造成这样

广大的地区,而工厂却破坏了这种地区的闭塞性,促使作坊和大批工人迁移到 别的地方。川4’(2)区际分工的基本特征是专业化生产的出现。即“各个地区专 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l’)

除了上述两个理论以外,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农业资源经济理论、农业资 源配置理论、农业生态经济理论也都对特色农业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2实践依据

2.2.1发达国家发展特色农业的经验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夯实这一基础,各国各地区都在不断寻求适合

自身情况的农业发展之路。如在人多地少的国家和地区,走先投入较多的劳动, 再转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日本式道路;而在人少地多的国家和地区,先投入较 多的物化劳动,走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美国式道路。即使是在农业资源十分 贫乏的国家和地区,也由于依靠科学技术,突出自身特色而取得成功。如以色 列是一个面积只有1.4、1了kmZ的小国,其国土一半以上都是沙漠,自然资源十 分贫乏,但却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成为与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的成功典范。 其根本原因是有针对性地根据本国的资源特点,依靠科技,在开发改造自然环 境、生物工程尖端技术、水资源利用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和高产优质品种栽培 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利用独具特色。再如荷兰,土地资源短缺,他们就重点发展 鲜花和蔬菜等高效农业为主的外向型农业,从而成为“世界的庭院”。其鲜花在 世界花卉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

2.2.2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经验(“,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江苏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农业大省,目前正在通过结构调整,努力

把江苏建成以“稳定的种植业、发达的养殖业、一流的园艺业、活跃的流通业、 先进的加工业”为特色的农业强省。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充分发挥省内各区域的 比较优势,着力发展以高效农业、创汇农业、城郊农业为特色的农业。如位于江 苏省中部里下河水乡的兴化市(县级市),通过对产品数量、种类和品质三个方 面的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除传统的优势项目粮棉桑以外,又培育了淡水 水产、蔬菜、畜禽三大主导产品群和生产基地,而且特色主导产品产业化发展 势头良好。以淡水养殖为例,该市以青虾、螃蟹、异育银螂等名特优品种为主 导品种,实行轮放轮捕均衡上市,淡水产品产量和产值连续7年名列江苏省各 县之首,产品不但销往邻近省市,而且还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仅此一项,农 民年人均增收500多元。蔬菜生产已形成由“专业农户十基地+龙头企业十市场” 构成的产业化链条,以日光温室和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栽培面积达7000余ha, 所产蔬菜通过脱水、盐渍等深加工后,年产值达1.7亿元,创利税580万元,出 口创汇660万美元。该市现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脱水蔬菜加工出口基地之一。

2.2.3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经验‘7,

新疆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她地处欧亚大陆中J已、,面积 160万腼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l/6。分别与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等8国接

壤,边境线长5600多kn飞,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通向中亚、西亚乃

至欧洲的捷径,区位优势独特,农业资源丰富。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

施,新疆各级政府部门领导意识到:西部大开发,需要新疆人调整思路、转变

观念,加快实施以优势资源为主的资源转换战略,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

优势和经济优势。根据这个思路,新疆在把稳定棉花“白色产业”和建设全国

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近两年又发展起了以西红柿、

红辣椒、构祀子、红枣、红花等组成的“红色”产业。目前,红花种植面积和

产量已提高到占全国的八成以上,红花类产品如红花油、红花绒、红花粉等已

取得“绿色食品”的认证,在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上,产

品供不应求,价格逐年上扬;新疆生产的西红柿红色素含量达70%以卜,在世界

上绝无仅有,现年生产能力已占全国的九成以上,并培育了两个独具特色的品

牌;其它如构祀、辣椒的产量均占到全国产量的六成以上,已成为当地农民增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收的摇钱树。特色农业的初步形成和发展,使新疆在西部开发中走在了前列,燃

起了新疆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希望。

3.1特色农业的内涵

随着特色农业在全国的兴起,关于特色农业的内涵日益为理论界所关注。

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作者收集到的资料,关于特色农业有各种各样

的说法,经过仔细分析后,便会发现尚没有一种理论性比较强、逻辑性较为严

密、能够说明特色农业实质,并能为大家普遍接受的定义。事实上,我们目前

所见到的这些说法,有的是因为某项工作的需要而界定的,有的是因为研究工作

的需要而界定的。在此我们列出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

—特色农业就是一些地方从区域优势出发,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一种产业。〔8

特色农业是指那些能体现地区资源优势,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高营养、高消费和高附加值的农业项目。‘”)

—特色农业是人们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一个地区自然环境提供的优越条件(如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来取得所需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的生产部门。‘’0)

—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在大农业思想指导下,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之路,在稳定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产量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以国内外市场

为导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效益为中心,围绕“特”字,筛选农业项目和

支柱产业,生产拳头产品,以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的农业或实现区域性的农

业产业化目标。‘:;)

—所谓特色农业,即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借助科技创新和资源异质化,在推动主导产业标新立异和品牌产品系列化的过程中实现高效持

续发展的新型农业运作模式。‘’2’

特色农业即以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和规模优势为基础,以

高品质、高效益和持续发展为核心,以强大的科技支撑和产业支撑为保障,以提 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为目标的新型农业发展形式。‘’3’

以上所给出的特色农业的定义,它们都包括了三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强

调发展特色农业要以区域优势为前提;二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三是要以效 益为目标。

纵观世界各国,凡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其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无一

不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中国人历来善于发现特色,也善于实践特色。我们走 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立足本国国情求得发展、我 们已从特色中获益匪浅。

对特色农业的认识和研究,从根本上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

可以断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就是特色农业。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是 无所谓特色的,因为生产者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当事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实物需 求。这种实物需求是多方面的,它表现在经营项目上必然是“一麦带十杂,五 谷加兰麻”。这样,整个经济的布局便表现为某种低水平面上的结构雷同。而市 场经济则不同,因为市场关系的发生从一开始就表现为互通有无、互为补缺,继 而各扬所长。实际上,市场在天性上就具有对特色的偏好,从补缺到扬长都带 有对特色的需求特点。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需求约束型经济”,它高度重视

资源的“稀缺性”,完全以需求为导向,惟其特,刁一区别于其他,才’强化了补缺 效应和扬长效应。市场关系必然映衬特色基调,没有特色的商品交换根本不能 发生,更不用说实现资本增值。马克思曾形象地指出,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变是 一次惊险的跳跃,它摔坏的不是商品,而必然是商品所有者。国一地要在市 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本地优势发展有特色的产品和 产业,这样才能形成“自然垄断”,并由此成为市场上不可替代的供应商。因此, 特色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和途径,目的在于通向市场、占有市场。 因此,作者认为:特色农业首先是特色农产品和特色产业。而特色农产

品又是特色产业的基础。不论人们对特色农业的内涵作怎样的描述,从市场的 竞争力、占有率和赢利率来看,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然是特色农产品。 特色农产品集中表现在它特殊的优良品质、特殊的使用价值和供给的稀缺

程度上。它的品质是优良的,而不是粗制滥造的,因而深得消费者一的信赖而备 受欢迎;它具有的使用价值,能满足某种特殊的又不可或缺的社会需求,因而

有着J’一阔的市场前景和长久的生命力;它在供给上的特殊性,就是“你无我有”, 广西人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你有我新”,表现出一定的稀缺性,占有着特殊的市场地位,这样才能成为不 可替代的供应商。特色农产品的上述质的规定,决定了特色农业应该是一个“特 色系统”。

首先,特色产业是特色农产品的后盾。在传统经济中,也有许多名、特、

优农产品,但它们由于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并不能形成很大的市场优势和快 速的累积性发展。这些产品的生产大都是附属于农业非专业化的家庭作坊的产 物,因而产量较少,不能形成规模。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农产

品要形成巨大的经济优势,必须依托大规模的产业开发。即通过人、财、物的

高度集中,对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整合,形成独具优势的特色农产品。 其次,区域特色资源是特色农产品的依托。特色农产品是特殊资源的物质

形态的加工和转化。没有特殊的资源,产品的生产便是无源之水,无木之火。中 国地域宽广,受特殊的地理、气候等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各地都有它地所无 法替代、迁移与仿造的独有资源,因而这些资源是稀缺的,这种稀缺性要求对 资源进行最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生产出独具特色的产品。

第三,高新技术是特色农产品的支撑。商品的品质,主要取决于它的技术

含量。当前,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迅速,农业正在由“资源依存型”向“科技 依存型”转变,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它的特殊技术,同 样的资源,同样的产品,不同的技术含量,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会截然不同。 根据以上分析,特色农业的涵义可以作这样的表述:特色农业是指特定区

域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科技作支撑,以产业作 后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竞争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部门、农业产加 销经营系列以及能产生聚合效应、产业关联效应的农业结构,形成在国内外市 场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特色企业(经济组织)和特色产品(产品系列)。

3.2特色农业的基本特征

农业生产是生物再生产,而生物生长是在广大的区域空间进行的,它与自 然环境紧密相关。特色农业的基木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区域性。一定的区域范围是特色农业存在的载体。由于纬度差异和地

表形状的复杂变化,地球上各个区域的水、热、光条件各不相同,而且,因地 理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的区域农业资源都有其独特的类型和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组合方式。正是由于农业资源的这种区域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使各区域农业会 表现出各自的特色,即区域性。同时,特色农业的区域性还表现出大区域和小 区域的差别。从大区域的角度来看,存在着大范围的与自然地带的界限相接近 的农业地带,如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等由各种作物构成的农业带。即 使在一个小区域内,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尤其是区位条件、劳动力素质、资本密 集程度、商品经济意识等等,也存在着很大差别。通过这些差别可以形成不同 类型的特色农业区域。

二是优势性。特色农业是在区域优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在农产

品的品质、产量、包装、经营等方面体现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质量优、技术 含量高、包装精美、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市场竞争力强;由于它以市场需求 为导向,适应市场需要,因而发展潜力大;加之特色农业是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而形成的,它把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可持续发展 要求。

三是动态性。特色农业本身也存在着生命周期,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

和衰落的过程。特色农业的动态变化主要源于市场变化、要素流动及技术变革, 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反映出不同的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从而K寸特色农业提出 新的要求和内容。技术的变革则使特色农业的发展条件不断得全fJ完善

四是开放性。特色农业以区域优势为华础,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专业

化生产,区域之间必须加强横向经济联系和技术合作,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面 向两个市场。同时,特色农业的特色是在比较中显现出的,在一种封闭的经济

状态中,自我运行、自我发展,没有比较,也就体现不出特色。只有突破封闭 的自我运行状态,通过开放,以特色介入开放、交流过程,在开放、交流过程 中体现经济特色。

3.3特色农业形成与发展的模式和规律(‘4,

3.3.1特色农业的形成与发展模式

从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看,根据主导因素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 模式:

模式一:自然资源开发型

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深加丁_,形成产业优势,以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农产品的基地化、专业化生产为基础。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市场和以之为原 料的加工工业的发展,并最终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特色农业产业链。 模式二:市场主导型

在区域特色农业体系中,以第三产业发展作为主导因素。具体讲,就是在

贸工农体系中,以贸为主导因素;在产加销体系中,以销为主导因素。区域特 色农业的形成与发展,以专业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为主线,通过专业市场的推动 或拉动,形成“专业市场+特色农业”或“销售体系十企业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模 式。专业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十分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形成:特色农业的发展,又 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专业市场的形成。

模式三:乡村工业带动型

即在特色农业发展中,以第二产业的发展作为主导带动因素,具体讲,就

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或个体私营企业,接受发达地区工业的辐射或产业转移,以 一种或一类产品为纽带,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加工企业群,对自然资源 和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并将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成为集贸、工为一体的 产业经济体系。

3.3.2特色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规律一:产业周期变化增长规律

前文在论述特色农业的动态性特征时,己提到特色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生

命周期,经历萌生期、成长期、兴盛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萌生期,表现为特色农业从区域经济中显露出来;第二个阶段

是成长期,表现为特色农业形成主导产业;第三个阶段是兴盛期,表现为特色农 业的主导地位强大,并构成区域的支柱产业;第四阶段是衰退期,表现为特色农 业快速衰退。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个新的主导产业在旧的主导产业衰 退期相互衔接和继起,形成一个主导产业链条,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规律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特色农业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也就是该区域农业布局逐步优化的过程。特色

农业的布局遵循运输指向、资源指向、劳动力指向、市场指向等原则,随着资 源、区位、交通、劳动力、通信、市场、科技等诸要素的变化而发生演变。其 演变大体有三种形态: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1、由农户分散生产经营的散点式布局向基地化、专业化经营的区域化布局

演变。这一形态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型特色农业中表现较突出,其布局演变过 程如图3一1所示。

均均质化农业业业特色产品出现、农农农特色产品基地化、专.....特色产品的产加销销

生生产经营阶段段段户分散经营阶段段段业化生产经营阶段段段一体化阶段段

图3一1自名性资泥毛开‘发型特色J权习匕产二习七布局演变j之程

这类特色农业形成以前,区域内外的农户之间差异不大,农业生产经营以

自己自足为主,随着商品农业、市场农业的出现,少数农户开始选择那些具有

地方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进行生产和经营,并因其投资小、见效快、

适合农户等特点,通过扩展扩散(EXPANSIONDIFUSSION)使其他农户逐

渐接受并开始生产,从而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并逐步在区域经济中

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此时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为散点

式布局,为适应大流通、大市场和科技推广与应用等的要求,区域特色农产品

的生产经营开始走向基地化、专业化,形成特色产品生产的区域化布局在这

一过程中,特色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主要是加工业)、第一万饮业(流通、

服务业)延伸,在生产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特色产品的专业市场。并以

丰富的特色产品为原料,逐渐形成加工业小区。通过产加销结合,最终形成生产

基地—加工小区—区域中心市场为一体的特色经济格局。2、由点向面辐射演变。这一形态在市场型特色农业布局中较突出。这类特

色农业以区域特色专业市场为中心,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与市场交易的主导

商品相关的第二产业(企业)则以市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形成小规模大群

体的企业群,与市场相关的服务行业贝d向市场集中,形成较为完善的配套服务

体系。随着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主要是因为规模

小造成的污染、管理、技术等的成本),根据优胜劣汰法则,部分企业将会退出

竞争,剩下的企业则会在市场周围适当集中,形成更加专业化的工业小区,企

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效益提高。

3、由点轴式布局向城镇工业小区布局演变。这一形态在乡村工业带动型特

色农业布局中较突出。其布局演变过程如图3一2所示。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这类区域特色农业形成以前,区域经济几乎全部为农业经济,大体可看作

是一种均质农业区域。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区域内开始出现少数乡村工

业企业,那些优势突出的则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随着区域经济进一步

的发展,这些“增长极”产生裂变效应,农民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家庭作坊式生产布局。个体规模虽小,但因产品相对一致,

总体规模大,形成以一种或一类产品为代表的特色农业,随着资金的逐渐积累、

流通渠道的逐渐畅通和市场需求拉动的逐渐增强,企业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扩

大生产规模的条件逐渐成熟,企业生产开始走出家庭作坊,向交通线集中,一些

规模较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出现,形成轴带式布局。此阶段产业向前、后延伸,

逐步形成具有较为完备产业链的区域特色产业体系。

3.4特色农业的影响因素

特色农业的发展,是由各种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区位、区域竞争力、政策因素等。它们具备的优于其

他区域的同类因素的特征即为比较优势,而特色农业就是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前

提卜发展起来的。

3.4.1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

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刃叮EP),把自然资源的概念界

定为:自然资源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

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

以及不可再生资源,它具有整体性、区域性、数量的有限性、潜力的无限性及

两重性的特点。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部分,包括影响人类生产的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自然条件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形成的自然综合体,也对人类的生存施加影响。而自然资源是在当前生产力水平

l3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和技术经济条件下,为了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被利用的自然物资

和自然能量,它是特色农业开发中经常的不可或缺的条件。马克思正确地揭示

了农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他指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社会性质 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又说:

“在所有生产部门中都有生产;但是,这种同生产联系的再生产只有在农业中

才是同自然的再生产一致的。川‘5)

特色农业研究所涉及的自然条件,指的是自然环境里对人类经济活动—产业发展与布局有影响的各个自然要素及其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它包括相互联

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未经人类改造利用的,与人类生活还没有直接联系的纯粹

的自然;’二是经过人们改造利用后的自然,如改良后的土壤、草原、防护林、

人工选育的动植物品种等。

根据对自然资源及其特征的认识,可以看出,自然资源主要在四个方面影

响特色农业的开发与发展。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聚集程度。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非均衡性,就一定的区域而言,某种优势自然资源的聚集就意味着区域优势的存在,至

少是潜在的区域优势。

—自然资源的可移动性。区域性的有限的自然资源要素的口J移动性有强弱之分,有的资源如矿产产品具有移动性,有的资源如气候是完全不可移动的。

因此,自然资源的转移成本的大小与区域优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转移成

本越大,则区域优势就越明显,反之,则区域优势缺少或不存在。

—区域外自然资源的吸纳能力。在一个自然资源有限的区域内,产业发展部分地依赖于区域外自然资源是必要的,如果一定区域具有充分吸纳区外自

然资源的能力,这一区域本身己具备了一定的区域优势。

—自然资源的类别。自然资源是特色农业布局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区域自然资源的类别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方向,从而影响到区域

优势的形成及其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3.4.2区位条件

区位(LOCATION)源于德文的STANDORT,其主要含义是指人类活动占

l4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有的场所。人类对自身活动场所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条件的好坏,区

位条件又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在选

择农业区位时,光热与温度条件、土壤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交通以

及市场条件则构成主要的区位条件。区位的优越程度,并没有惟一的评价标准,

从某一方面看起来处于劣势,从另一个视角看有可能又处于优势。只有将区位

与一定区域的产业指向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评价区位的优劣。与区位相联系的 产业指向,不仅包括与特定产业布局及企业选址相关的运输、原料、市场、劳动 力等指向,而且包括产业的经济类型指向。区位与特色农业指向的联动及其有 机结合就体现了区域优势。

3.4.3区域竟争力

区域优势与区域竞争力(这里主要是指区域市场竞争力)互为条件,一定

区域因其优势的确立而获得竞争力,区域优势又因区域竞争力的强弱而拓展或 丧失。

区域市场竞争力涉及到供给和需求的各个方面,是多因素的集合。其中,对 区域竞争力产生主要影响并进而增强或削弱区域优势的因素包括区域市场容 量、市场拓展能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规模、区域产业集聚程度和区域品牌 效应。

区域间的竞争首先体现于对市场的分割,体现于区域经济的市场辐射和覆

盖范围。市场容量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市场空间里,某区域产品所占的份额越 大,则表明其竞争力越强。市场的占有是以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产品优势为基 础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区域经济的规模化程度,是区域产生外在化成木 的主要约束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易产生外在规模经济,反之,则越易 产生外在规模不经济。另一方面,产品优势又以产业集聚为基础。在某一区域 内,某一产业的集聚程度的高低,不仅会在内在规模经济与不经济方面对产品 的成本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形成区域化的产业群体,增强价格、成本竞争之外的 非价格竞争力,自然地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优势。

区域的知名度也对区域竞争力产生影响。与产品之间的竞争一样,区域整

体之间的竞争亦存在品牌效应,这种品牌效应即区域的知名度。基于历史发展 l5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基础及生产要素的产业聚集,一定的区域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会形成各种各样的 产品特色(技术的、形式的、质量的等等),当这种特色与某一区域联结在一起 时,便形成了区域品牌。

3.4.4政策因素

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大多数是通过法律和政策来实现的。就区域经济而

言,影响区域优势的政策主要是宏观区域性政策、区域地方性政策及宏观政策区 域效应。为了引导区域经济发展,使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任何 国家都会对其各区域制定相关的政策。地方性政策则主要顾及的是区域利益,地 方政府依据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条件制定有关鼓励或限制某一产业发展的政策。 大多数的宏观经济政策均会产生区域效应,比如大家有目共睹的,中国的对外 开放政策曾在客观上推进了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政策因素的区域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政策作为一种外在力量促进或抑制区域

条件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如果一个地区有较丰富的某种资源,且它是不可 移动的,因此,无论利用与否,它均是一种条件优势,一旦政府的政策关注这 一资源,条件优势就会转变为经济优势,从而形成特色。政策因素的另一功能在 于促进区域劣势向优势的转化。区域非均衡增长存在与任何一个国家,落后地 区是历史积累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机制条件「,大多是条件优势欠缺所致,必 须依靠外来力量的刺激。政策因素作为一种外在因素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支 持在实践中己被广泛利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5特色农业的评价指标

评价特色农业时,需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进行,既要分析静

态的截面,又要分析动态的时间序列,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既全面而又具有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5.1特色农业的总体评价

根据已有的研究,识别与评价特色农业的价值标准可以用“独、大、专、

强”四个字来概括,即,产业独有标准,形象地说就是“你无我有”;产业规模 标准,形象地说就是“你小我大”;产业专业化标准,形象地说就是“你泛我专”: 产业效益标准,形象地说就是“你弱我强”。

l6

广西人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第一,用“你无我有”标准评价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是否具有“独有资源、 独有技术、独有产品”三个方面的优势元素,这三个方面的优胜势元素既是其 他区域所不具备的,又是不可替代和难以转移的。因此,凡是建立在“三个独 有”优势元素基础上的农业产业均可列入特色农业的产业范畴之内。

第二,用“你小我大”标准评价特色农业。所谓“你小我大”是指特色农

业拥有“可开发的特色资源的储量大、形成的生产能力大、主导产品市场占有 率大”三个方面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元素。在同等条件下,某产业现实或潜在 的“资源储量、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均大于其他区域,那么该产业的特色 就将体现出来。因此,凡是建立在“三大”优势元素基础之上的产业或者具有 三大综合优势潜能的产业均可列入特色农业的产业范畴之内。

第三,用“你泛我专”标准评价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是建立在产业专业化

基础之上的,而产业专业化分工又是通过区域经济在一定的市场空间范围内用 于区际交换的商品加以体现的。根据市场半径的不同,特色农业专业化分工通 过三级区际交换市场体现出来。一级是以世界市场为半径的区际交易商品(参 与世界产业大分工的特色农业);二级是以全国市场为半径的区际交易商品(参 与全国产业大分工的特色农业);三级是以区域内部市场为半径的区际交易商品 (参与区域产业分工的特色农业)。因此,凡是建立在“三级”产业分工基础之 上的农业或者在三级市场上实现区际交换价值的农业均可列入特色农业的产业 范畴之内。

第四,用“你弱我强”标准评价特色农业。发展特色农业的最终目标是实

现较高地社会经济效益。因此,我们试用产业比较效益作为特色农业的评价标准, 其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成本比较效益。产业成本比较效益是指 某产业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导致产出成本明显低于其他区域,从而获得比较成本 效益;二是产业关联经济效益。关联强度大的产业,必将带动本区域或跨区域相 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取得产业关联经济效益。产业关联经济效益越大,表明产 业特色越明显。三是产业品牌效益。特色农业要做好做大,离不开品牌效益,知 名品牌密集,则说明品牌效益和竞争优势明显。因此,凡是能体现产业比较经济 效益的农业产业均可列入特色农业的产业范畴之内。

3.6发展特色农业的重大意义

3.6.1发展特色农业是适应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需要

世纪之交,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农产品长期短缺、限量供

应的紧张状态已基本结束,开始进入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单一的资源约 束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的新阶段。从供需结构来看,目前的农业结构与新 阶段的要求不相适应,从需求收入弹性分析,在温饱尚未满足的条件下,人民 需要的农产品主要是需求弹性较低的粮、棉、油等农产品,且对质量要求不高。 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从数量型向质量型 转变,开始注重营养、口味,要求优质、多样、新鲜、时令。从国际市场来看, 需求弹性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初级农产品的需求会趋向相对的疲软,而且发展 中国家在这些产品上的出口竞争会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对深加工产品、绿色 食品及特色产品的需求将会大大地增加,在某些方面会替代对传统农产品的需 求。从供给来看,目前农产品的质量较差,加工水平低,科技含量低,部分农产 品生产成本过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因此,在新阶段,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调整农业结构必须认识到农 业地域系统存在着鲜明的地域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我国农村地

域广大,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千差万别, 因此,农业结构应该呈现区域差异,即使在相似的农业发展水平下,也会因上述 因素的不同而产生各异的农业结构。第二,每个区域都有自身传统的、现实的、 潜在的比较优势,构调整的目的不是追求相同的模式或某种数量比例关系,而是 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大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优势 产品,并努力提高其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提高加工深度,逐步形成具 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使区域不论大小,均有其自身特色。 第三,当前,农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趋同己成为许多农产品“卖 难”、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在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盲目跟进等原因又造成新的趋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同,加剧农产品市场的恶性竞争.因此,通过多层次的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形 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农业专门化区域是提高我国农业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 要途径。

综上所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构建特色农业本身就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

要内容和关键环节。而对具体地区来讲,调整农业结构的目的也就是要创建本 地区的特色农业,以适应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而且在创建区域特色农业 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结构优化。

3.6.2发展特色农业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

区域的农业有无特色,从表面上看是产品销售的情况如何,由此影响农业 的增长速度和农民收入,深层次则反映农业增长方式的差别:由于特色农业是 农村经济中有较强支撑力的产业,其产业关联度较高,能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 和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其产品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较高的科技进步贡献率

和良好的市场开发潜力。所以,区域特色农业,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 速度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的有效途径。

3.6.3特色农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柱产业

特色农业是区域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围绕特色农产品开发,形成支柱产业.

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发展有特色的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形成一体化经营二在 农业产业化的框架中,特色农业不仅有品种和质量的优势,而倒_.其优势还体现 在保鲜、储藏加工、食品安全卫生技术等方面比一般产品胜出一筹。因此,特 色农业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效益的重要支撑。

3.6.4特色农业有利于实现区域之间优势互补和竞争合作

区域之间的农业发展基础和现实水平客观上存在着差异,承认、l卜视差异.

就能在优势项目的选择和培育上做出正确决策。各个区域重点发展自己的主导 产品和优势项目,不但可以避免区域结构趋同,而且由于各有特色而能够优势 互补,也可以在公平竞争基础上实现互利合作。

3.6.5发展特色农业,是应对加入wTo的挑战、参与国际市场竟争的

重要举措

我国已经加入WTO,随着WTO农业协议的生效,世界各国将按照取消非

关税壁垒、削减关税率、降低国内支持等原则进行国际农产品贸易这意味着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特色农业发吸研究》

我国农业不但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还要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进 程,迎接贸易自由化的挑战。因此,农业贸易发展战略也要逐步从国内生产保 护向外向型农业转变,于是发展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农产 品和食品加工工业就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紧迫。

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分析及评价

农业气候条件

4.1.2资源条件

4.1.2.1水资源

广西是我国水资源丰富的省区之一,集雨面积在50km2以上的河流有937

条,分属西江、长江、独流水海和百都河水系,河网密度为0.144klll/枷,,远高

于全国平均0.04kn习般n12的水平。多年平均水利资源量为1.gx10’Zm,,约占全国 水资源的7.12%,居全国第五位。加上云南、贵州两省和越南流入我区的水量

约7.17xl0”m3,全区年均总水量达到2.62、1。‘2m3。‘’?‘丰富的水资源对广西发展 特色农业十分有利。

4.1.2.2生物资源

广西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特别繁多。(一)植物资源。)‘一西的植被,由 于地形、气候的复杂多样,造成了植被种类繁多的特点。据统计,全区己发现 野生植物288科1717属8354种,仅次于云南、四川居全国第三。具体包括野 生水果,如称候桃、刺梨、余甘子、山黄皮、野生葡萄、桃金娘、癫杨梅、番 石榴等20多类200多种,极具开发价值;野生药用植物有117种,淮山、半夏、 获荃、金银花、首乌、罗汉果、两面针、绞股蓝等产量居全国首位:野生淀粉

植物;野生化工原料植物:野生纤维植物;野生芳香植物。(二)亚热带森林资

源。广西是中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从数量方面来看,主要表

现在:1、森林覆盖率高。19xx年末广西森林面积8.17xl护ha,森林蓄积量

2.77xl护m3,森林覆盖率为3926%。林种以用材林为主.占林地面积的63%,防 护林占143%,经济林占16%,薪炭林占20%,其他占4.17%。2、林木品种繁 多。已知的有8000多种,其中乔木1000多种,仅次于云南、广东居第丫位。3、 珍贵树木多。己发现的有著名的“活化石”银杉以及奴木、格木、紫荆木、火 力楠、樟树、金茶花等30余种。4、经济林面积大。19xx年末经济林保存面积 1

.

92、1护ha,占森林总面积的19.9%。从地理分布和气候条件来看,主要表现在:

(1)热带季雨林。分布在桂南,是广西唯一的热带植物。植被组成以大戟科、

无患子科、核科、橡树科、桑科、橄榄科等热带科属为主。广西十万大山林区, 弄岗自然保护区为这一植被的典型。广西的一些珍贵树种如才冼木、金丝李、紫 檀、格木、擎天树等。(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植被,主要分布在「- 西中部、东北部。优势树种主要是樟科、壳斗科、胡桃科、木兰科、金缕梅科 24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等。资源县的花坪林区和金秀县的大瑶山林区为这一植被的代表。(3)亚热带 落叶阔叶林。这是在亚热带干凉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植被,分布在桂西北,以壳 斗科的栓皮栋、白栋的栋类林为主要树种。(4)亚热带阔叶、针叶混交林。这 是在亚热带干热环境下形成的植被,分布在百色地区西部,主要树种为云南细 叶松、马尾松、油杉、栓皮栋、枫香等。(5)亚热带针叶林。主要分布于桂北, 以杉木、马尾松林为主。

4.2区位条件

在一定的交通技术和实际的交通条件下,区位决定了一个区域的可进入性, 从而决定了区域与外界接触的难易程度和频繁程度。

一谈起西部地区,人们的一般认识是:西部地区区位闭塞、交通不便,信

息不畅。但是广西恰恰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与其他一切西部省区,甚至人多数东 部省份截然不同的鲜明区位特色。广西是我国惟一沿海、沿边、沿江三沿于一 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西南与越南接壤,有陆地国境线1020腼,南临北部湾, 有海岸线1595kin,东邻开发度较高的粤、港、澳,东北连湖南、西靠云南、贵 州,面向太平洋,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海路相通,正好位于我国地理 东西部分界线的南侧端点上,从而起着我国经济承东启西的桥梁作用。19xx年 5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要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作用”的 战略决策后,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已初步构建了西南地区出海出边的三条大通 道和邮电通信网络。由于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基本建成,特别是以“物流、人流、 资金流、信息(含技术)流”作为大通道建设目标的逐步实施,广西从根本卜 改变了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的“老、少、边、山、穷”的形象,一跃成为中国 西南地区出海、出边最便捷的通道。

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出海通道,对于资源产品的集散及输出具有较大

的竞争优势。从交通条件来看,由于划分东西部地区的原则性标准是经济条件 的优势,因此广西在交通便利方面事实上己成为“东部”成员。西部的资源产 业开发一旦规模化进行,厂一西的区位优势,将会吸引西部其他省区的资源向广 西“东进”。与此同时,广西在交通、信息人文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扼粤、港入 滇、黔、川等省必经之路的地缘优势,将使广西成为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西 移的最合理继承者。改革开放以后广西的北海、钦州、防城港先后被列为沿海 开放城市,首府南宁享受沿海开放城市政策,梧州等6个市县被列为沿海经济 开放区,凭祥、东兴为沿边开放口岸,还有2个国家边境合作区和桂林、南宁2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25个边民互市贸易点。按照区位理论,广西 独特的区位与其他省区相比,大大降低了空间交易费用,有利于J一西农业参与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汾

国内外农业的地理分工,为国内外市场提供特色农产品。

西部退耕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柴浩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

3.1.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就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一样,呈现纷繁的状态,这主要是因

为可持续发展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导致的,综合性造成了多视角,而这种多视角又从不同 方面强化了人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外延的认识。19xx年海森(Hansen)在《农业 系统》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有用的概念吗?”一文,初步概括了 作为一种思想意识、作为一种策略、作为一种满足目标的能力、作为一种特殊的能力等 四个意义上的可持续农业的涵义

[25]

。在名称上,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相通的称谓也比

较多,如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精准农业等等,它们或是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抑或是强化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某个方面所形成的具体模 式。农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农业等概念较为接近,“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们追求的农 业发展目标和所采取的行动,可持续农业指的是一种农业体系或农业的发展模式,本文 中除需要特别说明的地方,经常会交互使用。

Bob Rodele(1984)指出:持续农业企图探讨农业生产力与经济收入之间、资源利 用与环境保护之间、人类富裕生活与健康安全之间的有趣结合途径。C·W.Stenholm (1989)认为:农业的可持续性应包括农学的、环境的、社会的、经济的及政策的多维 目标,它本身是一种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经济学概念,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生产区域专 业化、经营管理集约化、资源改善化并能在一定区域内应用操作的农作体系。G·E.Brown (1989)指出:农业的可持续性必须实现三种平衡,一是经济平衡——经济力与收入, 二是环境的平衡——资源利用与保护,三是社会平衡——农民家庭富裕生活与农村文明 进步。

19xx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荷兰召开了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形成了

可持续农业和乡村发展(SARD)的“丹波宣言”。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采取某种使用 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 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 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 够接受的农业。“丹波宣言”提出了3大目标:第一,吃饱和穿暖的温饱目标;第二,

促进农村综合发展的致富目标;第三,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永续良性循环目标。(见图3-1)

第三章西部退耕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分析23

图3-1 19xx年FAO在荷兰世界农业与环境会议上首次提出了SARD框架

西部退耕区作为一个特定区域,其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可被视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旨在稳定增长农业生产率,提高食物产量和食物安全保障率,发展 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增加公平性,保护和改善农业资源生态

环境,促进农业技术发展,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当代和后代的需求

[26]

简单而言农业可持续发展一般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实

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以及后代人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的农业发展

[27]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构成要素是: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和重建, 还包括制度建设与完善、技术支撑、人力资本投资及基础设施的能力建设等

[28]

3.1.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同于常规现代农业的发展思想和实践模式。与常规农业相比,

它具有人口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资源可持续性和环境可持续性五 个特征。人口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经济可持续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社会可 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1、人口可持续性

指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水平上、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以适当的速度从农

业领域转移出去。就农业人口数量而言,人口过多会对资源、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人 口过少会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人口质量包括文化科学素质和人的体能等。人具有 两重性,高素质的人口是生产力,低素质的人可能成为纯消费者。

可持续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SARD)评价

可持续发展潜力(SDP)可持续发展协调度(SDC)可持续发展水平(SDL)

会经社能展发济力源环境资承载能力人技能控调术力工资程用利源度然自态经生济协调状况状行运济经会社态量境环态生质经展社会平济发水源发开赋禀资状况

指标层

可持续发展总体态势(SDWT)24西部退耕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经济可持续性

一方面农业生产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一个较高的产出水平,这对欠发达地区的农业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在经济上能获得赢利,资源的投入能取得较 高的产出率,农业能自我维持、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3、社会可持续性

它指维持农业生产、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农村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主

要包括城乡差别不断缩小,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 提高,农民拥有全面经济、政治参与权和发展权;农村科技和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 社会化服务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中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公平利用,消灭农村 贫困等等。

4、资源可持续性

指农业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耕地、土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等。

5、环境可持续性

指农业所影响和被影响的生态环境的良好维持,包括保持良好的土壤、大气、地表 水和地下水环境,农产品的安全无毒等。

国际上环境经济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区别了“强”可持续发展与“弱

可持续发展。因而西部退耕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采用哪一个标准的问题,所谓“强”

与“弱”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不同态度,采用哪一个 标准应考虑到西部退耕区农业、农村、农民的具体情况,标准过高难以达到,标准过低 则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弱可持续发展思想如绿色GDP等,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和其它资源 之间存在完全替代性的假设之上

[29]

。经济学家认为所有的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都是可相互替代的福利来源,资源(自然、人力、社会、生产资本)之间 可替代,重点在于维持和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而持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大多数生态学 家和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补偿性投资和道德约束一样,往往是不可行的,而自然法则 已经限制了其他资源对生态破坏的替代功能。健康的生态系统,包括那些能提供基因多 样性的生态系统,是抵御变迁和为后代保留选择的最好方法(Toman.MA,1999)。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目标,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

三个阶段(表3-1)。第一阶段存在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的因素,但是它正在向可持续发展 转化;第二阶段属于最低标准的可持续发展,符合《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阐述的要求, 即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第三阶段才是真正意义 上的可持续发展。

[25]Hansen,J.W.Is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 Useful Concept?[J].Agricultural

Systems.1996.50.

[26]崔和瑞,赵黎明.基于系统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4.1.

[27]农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 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参考文献69

[28]农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农业可持续发展与21世纪农业发展目标[J].中 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6.

[29]李志青.可持续发展的强与弱[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整个农业及云南农业发展的现状,从云南农业

的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一般性认识,到对其深层次特点的剖析,

分析了云南农业发展中区域经济政策、农产品生产与营销、生产的

区域化布局与比较优势、产业结构调整与商品生产、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人口与劳动力、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营体制、

农业投入等十个方面的困境和矛盾,这些困境和矛盾在西部落后地

区有许多共性。分析中以大量的实例加以提炼,进行论证,由此阐

述云南农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特别是面临加入

WTO后的冲击,根据实际工作中的思考,对云南以及西部落后地区

农业发展走出困境,提出了要依靠自身的条件,找准自身的优势,

构建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良好环境,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抓住机

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云南发展以“四季农业”

为目标的特色农业等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