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课程总结 电工电子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课程总结

一、基本情况

开设时间:本课程在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开设。

开设班级:20xx级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人数:16人

使用教材:《电工电子技术》赵景波,20xx.10第1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xx年x月第10次印刷

此课程计划学时64学时,每周4学时。

教学进度完成情况:实际授课时数:由于法定节放假与实训周,实际完成教学54学时。

布置作业8次,批改8次。

二、教学进度完成情况

教学进度基本按着教学计划完成,课内实验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材,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进度计划基本合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院校非电类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电工电子的基本理论、掌握对电路的基本分析、计算方法。课程教学中“注重实际应用、突出技能培养”将基础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技能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学内容瞄准新技术与发展,教学方法适合技术特点和学生学习需要,增设实践性教学环节。本课程为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到课情况较好,基本能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课上听讲情况也不错。到课率基本在98%以上。学生的课堂纪律较好,个别学生学习态度有待端正但整体较好,学习效果很好。

四、体会与建议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我体会到在讲台上也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注重双边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同学自己来回答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可以舒缓课堂气氛、提高听课效率。该课程的教学和考核模式还可以改进,更适应学生的要求,提高他们的主动性。能够按学生基础和能力提出要求,辅导要有侧重,因材施教。对基础差的要勤检查多指导,对能力强的要提出更高要求,增加选做内容,充分发挥其潜力。教师要教书育

人。要求学生从点滴开始,踏踏实实按规定去做,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通过设计提高业务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把这门课教的越来越好。

教师: 许衍彬

20xx/12/30

 

第二篇:期末课程总结 电工基础

《电工基础》期末课程总结

一、基本情况

《电工基础》是一门考试课,本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开设时间为20xx年至20xx学年第一学期开始,授课班级为1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班级人数为28人,共68课时,理论52课时,实践16课时。

二、教学进度完成情况

学习本课程前,应具备三角函数,复数,指数函数,微积分等数学理论知识,还应具备静电学,电磁学等物理知识,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因此它实际上是电子类学科的“基础篇”。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电磁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及其在电工技术应用的一门学科,是机电类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定律、基本分析方法、交流电路的稳态暂态分析方法、常见电工仪表应用知识等。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到课情况较好,基本能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课上听讲情况也不错。学习态度更加端正,效果很好。预习可以帮我们理清内容,复习可使我们的知识得到巩固,做到预习与复习相结合也是很好的一种学习方法,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培养兴趣。

四、体会与建议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我体会到在讲台上也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注重双边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同学自己来回答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舒缓课堂气氛、提高听的效率,而且可以让我自己自身的心理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不至于那么紧张。教师的学识与人格魅力是一张名片,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模仿、学习。所以,优秀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教师的循循善诱、鼓励赞美会增强学生的自信,使他们充分发挥才智,展现风采。尊重学生,平等交流。教师居高临下会使学生因敬畏而口拙。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思想,与之平等交流与对话,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

宽松的课堂氛围,使课堂闪耀着人性的光芒。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把这门课教的越来越好。

教师: 许衍彬

20xx/12/30

 

第三篇:期末总结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上海市青浦区联合民办小学 信息技术

小 学 信 息 技 术 期 末 总 结

—— 高 凤

本学期我校按规定不再开设六年级班级,以致没有六年级信息技术课,仅有三年级开设该课程,每班每周开设2节课,两个班级共四节课。虽然班级和课程都在减少,但本人并没有因此而懈怠。

一、信息课堂行为规范

开学之初,本人花费近3个课时来强调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

1、排队到微机室

本人严格要求上课铃声响后,学生必须立马准备好书本,坐端正等待老师到来。当本人到达教师时,观察学生准备和到齐情况后,喊:“起立”。学生则迅速起立并拿好书本,班长立马出列从本人手中拿取微机室的钥匙。如遇阴天,要求学生关灯关窗。根据老师的手势按座位列的顺序依次走出教室,前往信息教室。期间领头的是正班长,副班长站在队伍的中间左侧,本人跟随队伍走在最后。期间,本人要求保持安静,靠右慢行脚放轻,不东张西望。

2、排队进微机室

本人尾随队伍在后,由正班长打开微机室前门,并站在讲台监督同学安静有序进入微机室,并管理班级纪律。副班长站在门口,负责守候和监督队伍。学生进入微机室后,到达各自固定的座位,自行开机,蓝色保护罩放在规定的格子中。在老师喊上课前,可复习和预习知识。

3、上课时

本人要求坐姿端正,脚放平,不可踩在电脑主机前,肩放松,手指轻触键盘,不乱敲,不乱点,不乱改,不乱删,不乱走,不乱踩,不乱扔,不乱撕,不乱接??(黑板报上有明确的禁止)。耳朵竖起来,眼睛活起来,嘴巴闭起来,小手动起来,大脑转起来。上课时口令按照学生已有的习惯,如教师说:“说停”,学生说:“就停”;教师说:“123”,学生说:“坐坐端”;教师说:“小眼睛”,学生说:“看黑板”。

4、下课时

本人要求用正确的关机方法关闭计算机,快速按要求摆放好凳子、键盘、鼠标,罩好蓝色的保护罩。准备完毕后,男组长负责检查机器是否完全关闭,女组 1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上海市青浦区联合民办小学 信息技术

长检查卫生情况,排好队举手示意,待老师检查合格后,经允许方可排队有序离开微机室。

存在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师生越来越熟悉,学生对微机室环境也越来越熟悉,有同学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还需老师继续严抓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不可放松。

二、教与学

良好的课堂纪律和行为规范,是教与学有良好效果的前提和必备因素。

信息技术课每周课时每班仅有2节,所以每节课所学知识和技能较多,且回家后没有条件巩固练习。于是本人每节课开始新课内容前,多会让同学先通过看书或操作或看黑板上一节课留下的板书内容复习巩固,之后请同学回答相应的问题或上台演示操作,为新内容学习做准备,同时也帮助没有完全掌握的同学再次回顾,加深记忆和理解。但此时有些同学只带手,却没带耳朵和眼睛,不够尊重回答问题的同学,或太过自信。此处,需要以后在课上多强调和教导。

信息技术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科,所以在教学时,本人先提出问题,并提供参考内容,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尝试完成。本人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强,但分析操作能力还有待加强引导。个别有的同学容易跑神,有时甚至不知道做什么,忘记参考书本,无目的的操作,需本人巡视提醒。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本人应该尝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来调动和吸引学生,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学会资源共享,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小组组长的职能,进而养成良好的团结、合作学习的班风。

虽然信息技术课多以动手和操作为主,本人在本学期努力将当堂课的知识点以清晰的板书形式展现在黑板上,但有时会忽略或忘记,需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有条理的板书。由于三年级学生个头比较小,所以板书还需要写的更高些。

三、教学效果

一、检测方式:

1、笔试:满分50分。

题型:一、判断题20分 二、填空题30分

笔试内容:由本人出题,题目选自课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2、机试:满分50分。

2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上海市青浦区联合民办小学 信息技术

题型:均课上上机练习题目,共25题,每人随机抽选一道题。 要求:在规定的五分钟内,完成学生自己抽选的一道题目。 3、平时分:满分10分。 优秀:10~9 良好:8~6 合格:5~3 须努力:0~2 二、检测结果统计

期末总结

三、教学效果检测反思

从笔试中,本人发现平时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成绩大多比较好,反之,笔试成绩比较不理想。所以课堂纪律和课堂听讲是否认真,教师是否吸引学生听讲的兴趣,以及考前简单复习是考出好成绩的前提条件和必备条件。

从机试中,绝大部分同学能快速的操作甚至熟练的操作,但在熟练操作的同时,不够细心。多因粗心而出现细小的差错,而恰恰细节是决定成败关键因素。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本人需多加强调和注意易错易忽视的细节。 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本人希望通过本次反思,在今后的信息课能起到引领的作用。逐渐提高本人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高 凤

20xx年11月17日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