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推动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的提案

关于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推动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00127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推动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理

提 案 人:全国工商联

主 题 词:建筑,节约,资源

提案形式:团体

内 容:

当今世界,发展“低碳技术”已经成为各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低碳竞争力”也成为提升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核心要素。中国政府已经承诺到20xx年单位GDP碳排放降低40%~45%,这对于碳排放量几乎占全国碳排放总量50%、属于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建筑业而言,发展绿色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势在必行。

当前,房地产发展不能继续20xx年资产升值型增长的路子,持续推动房价快速上升,必将触动敏感的资产泡沫,从而重蹈日本和美国的老路。而要转向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解决产能过剩,唯一的出路是发展“绿色低碳型地产”。据统计,我国目前既有建筑面积为400亿平米,每年新建20亿平米,到20xx年将达到700亿平米。而我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已明确规定,到20xx年,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50%设计标准,直辖市及有条件地区实施节能65%标准。这意味着,未来的建筑市场将是节能低碳建筑的天下。

对此,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在绿色低碳建筑住区示范项目中的四个系统(绿化、节水、节能、交通)推广了低碳技术,结果每年每平方米减碳20.1公斤,节约运行费用约20元。由此推算,在住区方面,全国如按100亿平方米可改造为绿色低碳型住区计,年总减碳量就达到2亿吨,可节约运行费约1000亿元。在商业建筑方面,约占我国建筑总量的25.4%,但其能耗几乎是住宅的10-15倍,未来按50亿平方米为减碳型商业建筑计,估算每年减碳空间至少可达10亿吨,可节约运行费用5000亿元。在建筑的生产和建筑施工方面,其能耗和排碳量也很可观,以每年建成量中的10亿平方米, 每平方米排碳1吨计, 若按单位GDP节能20%要求, 每年需减碳2亿吨, 可节约运行费1000亿元。

综合以上的住区减碳、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减碳和生产、施工过程减碳等三项,每年可减少的碳排放量约为14亿吨左右,节约的费用达到7000亿,若考虑民用与商用的电费差价,每年房地产减碳的节约或近万亿元。

此外,房地产处于国民经济各产业链的中游,与20余个产业相关,在房地产领域推广绿色低碳战略,将拉动上游的绿色生产,拉动下游的绿色消费。如采用大量的可再生能源、低碳技术及绿色建材产品,势必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过剩提供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目前中国在住宅太阳能热水器和节能灯的生产和应用方面均已

世界领先。可以说,绿色低碳建筑将成为推动能源改革、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的新动力,有望成为中国经济下一步增长的新引擎。

为有效推广低碳技术,切实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建议:

1.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将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纳入“十二五”规划。推广绿色低碳技术与建筑亟待国家政策强力支撑,希望有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制定政策层面的低碳技术与建筑发展战略,明确战略思想、清晰战略目标、落实战略措施和战略重点,对房地产领域的低碳事业给予明确的国家鼓励政策支持,并纳入“十二五”规划中。

2.在土地、税收、产业等政策方面向绿色低碳建筑倾斜。绿色低碳建筑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是贯穿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消费全过程始终的概念。政府管理部门不仅要在减碳方面有政策与财政方面的支持,还要在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方面有所部署,在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方面进行改革和倾斜,鼓励绿色低碳建筑顺利开展。其中,政策上可以减碳指标来进行金融和土地等资源配置,设置不同的税费征收标准,改变以单纯的“价高者得”的土地出让办法,有利于平抑地价和房价。这样一来,房地产企业也必将更加重视项目的品质,主动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对于房地产行业本身将是一次革命性的产业结构调整。

3.鼓励绿色低碳房地产金融创新。房地产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要使资本与绿色低碳地产相结合,绿色低碳地产是房地产长远发展的“平衡基金”和控制资产泡沫、平抑房价的“对冲基金”。因此,建议鼓励发展绿色低碳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通过多种融资方式为低碳地产开发提供发展资金。未来,还要在已量化绿色建筑节碳指标的基础上,建立节碳的基准值并计算住区节碳总量,并逐步建立房地产低碳的信用积分机制以便和货币及金融挂钩,形成中国低碳住区碳交易体系,为未来国际化的碳交易、碳税、碳货币做好准备。

4.建立房地产碳信用积分机制,尝试设立“房地产碳税空转制度”。在目前暂未实行碳税的情况下,尝试将开发企业累积的碳减排量实行积分制,尝试设立“房地产碳税空转制度”,当条件成熟时,用于冲抵碳税或政策规定的其他税费。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二篇:关于发展绿色建筑,推动建筑节能的提案

关于发展绿色建筑,推动建筑节能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293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发展绿色建筑,推动建筑节能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建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办理

提 案 人:九三学社中央

主 题 词:建筑,节约,能源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 容: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是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我国高耗能建筑量大面广、发展绿色建筑前景广阔。我国既有建筑达400多亿平方米,同时每年新建16~20亿平方米。然而,我国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如果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度,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3倍。截至20xx年底,全国绿色建筑仅20xx多万平方米,不到既有建筑面积的0.05%,发展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承担了我国全部节能任务的20%,如果切实执行50%的节能标准,局部地方执行65%的节能标准,到20xx年,能节约3.54亿吨标准煤,占同期国家节能目标任务的30.7%。绿色建筑投入低、比较效益高。据测算,达到同样的节能效率,建筑要比工业投入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20xx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至20xx年,全球建筑行业可分别以小于0美元、20美元和100美元/吨CO2当量成本每年分别减少45亿吨、50亿吨和56亿吨CO2当量,大大低于工业节能的投入。绿色建筑技术相对成熟。欧盟学者针对80项减少建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的调查结果表明,就投入和节能效益而言,高能效照明技术是几乎所有国家建筑物温室气体减排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节能量而言,改进寒冷气候区的隔热和分区供暖系统,在温暖气候区提高制冷和通风能效,注重遮阳、自然通风、隔热措施,以及改进发展中国家炊事炉灶,是有效的节能措施。高能效比的设备、太阳能热水装置、节能型家用电器和能源管理体系等均是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我国从“十五”开始,就组织实施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建筑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并逐步推广,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必须长期应对的艰巨任务。建筑行业的“用能锁定”特性,决定了目前城乡建设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发展模式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将导致建筑能耗快速增长,建筑将超越工业等其他行业成为未来xx年用能的主要增长点。绿色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减少室内外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是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并对转变城镇建设模式、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深远影响,应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大力推广。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将发展绿色建筑列入“十二五”规划

1、制定发展阶段性目标。明确到20xx年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应达到的刚性比例。

2、将发展绿色建筑纳入政绩考核目标。在《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计分表》中,增加对绿色建筑的考核指标。

3、构建适合不同气候特征地域的绿色建筑技术和市场推广体系,促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完善节能改造关键技术体系,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强力实施供热计量收费制度,加快供热体制改革。

二、出台系统的激励政策

1、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低息贷款、能源合同管理等激励手段,解决绿色建筑经济外部性问题;

2、建立民用建筑能耗定额、超定额加价等强制制度,实施“节能量购买”等激励政策;加大节能改造财政补贴力度;对建造绿色建筑的企业,减免部分营业税、所得税;对绿色建筑减免房改基金和减收水资源建设费、垃圾处理费、电增容费等配套费用以及交易费税;对达到节能能效标准的建筑返还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3、制定促进新型建筑节能材料推广的配套政策,扶持新型墙材及节能材料、产品产业化。

三、加快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建设

1、加大科技投入。将绿色建筑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列入“十二五”科技发展计划。

2、加强集成创新。在绿色建筑单项技术开发应用基础上,着重推动符合中国国情、注重地域气候特征的绿色建筑技术集成。

3、加快对引进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符合国情的绿色建筑适宜性技术、产品和设备;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及产业化进程。

4、参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重点支持一批绿色建筑研发建造企业、设计院所、科研机构对绿色建筑的技术集成、推广及应用。

四、健全绿色建筑标准和评价体系

1、健全绿色建筑标准规范。完善绿色建筑技术标准,制定适合不同气候区的绿色建筑应用技术规范、设备产品适用性评价指南。

2、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加快产品能效分级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实施,推广建筑能耗性能和绿色建筑性能评级,扩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范围;明确监管机构和监管手段,加强绿色建筑的后评估和运营过程的综合评估。

五、扶持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队伍发展

设计是绿色建筑的关键。设计的理念、质量和精细程度直接决定了绿色建筑的性能,甚至决定了绿色建筑的成败。因此,应对从事绿色建筑设计的机构予以鼓励。

1、细化建筑设计收费标准,改变以建筑类型进行分类“一刀切”的收费标准,增加绿色建筑的收费专项,并对绿色建筑设计费用实施税收减免。

2、相关企业和专业人员申请资质、升级或执业资格时,对有绿色建筑认证项目

咨询、设计、建造业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加分。

3、对绿色建筑设计咨询成效突出的设计机构,鼓励其扩大业务范围,允许其从事绿色建筑的项目管理、代建或BOT等业务。

4、将绿色建筑有关要求纳入建筑工程师教育培训、资格认证、职称评定、资质申请等。

5、完善绿色建筑人才培养体系。在高校增设绿色建筑课程,强化职业培训和考核,建立绿色工程师、能源管理师执业资格制度等。

六、实施绿色建筑专项行动

1、大力推动住宅产业化。产业化是推动绿色建筑的有效途径,各级政府应在每年住宅建设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产业化住宅。

2、大力推广全装修房。根据各地实际,制定可行的计划,将房地产开发业和室内装修业结合起来,强力推进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模式,促进个性化装修和产业化集成相统一,以有效减少建筑垃圾和资源浪费。

3、加快建筑节能改造。制定时间表逐步在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建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制度,加快节能改造,加强监督检查,强化监管体系建设,出台相应的惩罚细则;扩大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4、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社区。强制将重大项目、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和超过一定面积(如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居住区等作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城市、社区发展绿色低碳城区,推动区域性绿色发展模式。

来源:中国政协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