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文教体育用品商会20xx年工作总结

温州市文教体育用品商会

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是国家十一·五计划的第一年,作为从事温州地区文教体育用品生产、销售的行业商会,在市政府有关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推动温州文体产业的发展与提升,做了一些工作,起到一定的成效,现将本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行业发展状况

一、温州文体行业的历史和现状

温州文教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建于19xx年的温州大明蜡纸厂生产的“警钟牌”铁笔蜡纸,早就声誉国内外,为温州的文教用品生产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蜂涌而起的民营文教用品企业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而起步于上个世纪xx年代的天龙网球,银鹤羽毛球,荣泰按摩椅、婷丽牌健身器材等,年产值均在亿元以上,天龙网球最近还荣获“中国十大体育用品品牌单位”称号,是我国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目前,我市文教用品行业现有生产企业孕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温州的体育产业是我市的一项新兴产业,在前世纪xx年代,只有温州市文体用具制品厂,温州体育机械厂二家老集体企业生产竹杆羽毛球拍,塑料羽毛球,篮球架等低档产品,年产值仅几百万元。

在党中央“改革开放”英明决策确定后,在邓小平理论与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新兴的体育用品产业迅速发展,据调查,目前我市从事体育用品产业的生产厂家约100余家(均系民营企业),20xx年产值预计达20亿元。约占全市总产值的1%,其产品70%以上出口。

二、当前温州文教体育用品行业存在的问题。

温州文化体育用品行业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一个像样的专业市场,这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流通领域主要集中在飞霞北路的大华文具总汇,温州体育中心体育用品集市、苍南龙港礼品城及各地另星的经营点,其规模根本上不了档次,相当落后,至今没有一个大型专业文化用品市场。以上企业除40余家在飞霞北路大华文具总汇经营外,大部份均各自分散设点营业,未能形成大市场。

目前本行业大型企业小,小型企业多,虽然小型企业的产值所占行业产值比率较少,但其产品主要销路在国内,均系小型健身用品。厂内技术人才流动性大,产品质量难以达到先进水平。

大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用地难以解决,因体育产业非我市重点产业,不能像服装、鞋革等支柱产业受到政府优待。所以都存在想发展而无地可划的困难。只能想在外地找新的发展途径,已有一家大企业外迁落户上海朱家角工业园区。

三、本行业的发展趋势良好,但还需政府有力支持。

最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六大

重点,就明确指出“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塑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温州市委,市政府在今年x月x日召开的“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中指出,我市将引导和鼓励非公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领域外,还要重点培育印刷业、制笔业、商务礼品业、文体用品业等具有温州特色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专业市场,并扶植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文体用品行业在当今市场环境下,急迫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开拓新市场、开发高端产品;二是规范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保护知识产权。

尽管目前国际国内市场对低档产品仍有相当大的需求,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清醒地认识到:从长远发展的根本出路看,要依靠开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水平,还要打造企业的品牌,扩大出口,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对新产品、新设计的剽窃、仿制,对优质品牌的假冒,严重侵害了企业的正当权益,导致创优创新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全国各地市场的“假冒伪劣”现象层出不穷,有的甚至非常严重。这些现象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与正当竞争。

因此作为文化产品的专业市场,必须要下决心在开拓新市场、规范新市场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倡“抱团经营”,消除市场混乱,为广大合法经营户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才能提升新市场

的知名度与信誉度,吸引更多业内人士进入市场,共谋大业。

众所周知,一个新市场的发展与培育,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植,义乌小商品市场和绍兴柯桥轻纺城等市场的发展就是一个佐证。现在温州文化用品市场的落成,已为广大从事文化用品产品经销商,制造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易平台,是本行业的一大喜事,温州文化用品市场是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专业市场。所以,本行业迫切希望市政府能重视从事文化用品生产企业的存在与发展,这关系到全民文化素质提高与身体健康的文化产业的提升,为了适应企业做强做大的长远发展思路,我们恳请市政府领导组织市经贸委、市工商局、市财税局、市质量监督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到新建的温州文化用品市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制订一套有利于市场做大,做强的方案,并恳请领导多提出建设性意见,多关心今后的发展,要借鉴义乌市政府大力支持当地商贸城而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促使市场健康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市的新市场给予更优惠政策,使本行业同仁增强信心,更好地为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文化大市,为我市的经济腾飞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商会工作情况与20xx年工作打算

一、20xx年是我商会自成立以来工作开展最困难的一年,因商会班子内部由于一些重大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特别是市工商联布置的今年限时换届的六个行业商会中,其他五个商会均已按时换届,只留下本商会未能换届,已受到市工商联领导的关注和批评。

由于班子思想不统一,今年商会工作处于被动的局面,全年仅召开一次理事会、商讨的主要内容仍是换届问题,会议通过成立换届领导小组,但工作进展不很乐观,目前还在进行各方沟通,推荐下一届理事候选人和落实经费。

商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沟通,朱小顺会长也曾多次找各位副会长谈话,以求团结,统一思想,共谋大业。这一工作仍在继续。同时我们也希望主管部门——市工商联领导、给予指导和协调,帮助本商会回到正常工作之中。

二、二OO七年工作打算:

1、落实换届工作,召开二届一次会员大会。

本商会成立于20xx年x月x日,按照章程,三年一届二OO五年就应进行换届,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时进行,所以该项工作是重中之重。目前已着手准备,由本届理事会和换届领导小组推荐与广泛吸收会员意见,确定二届理事会理事,副会长,会长候选人名单,上报审核。

2、加强行业诚信活动

为响应市委发出建设“信用温州”的号召,我们全体会员企业都要努力做好坚持诚信经营服务,树立本行业新形象,要求每个会员企业对信用建设活动要有计划安排,从商品质量信用抓起,逐步建立质量信用、合同信用、管理信用等信用制度,自觉接受政府与社会的监督。

三、维护合法经营,订立商会行规行约

为维护文教体育用品行业的合法权益,提高行业信誉,同时

避免同行之间不正当竞争,努力争创文明城市,积极参与打造信用温州,促进本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商会章程和本行业特点我们建议组织有关人员共同研讨,尽快制定行规行约,以利于加强本行业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协调、自我发展,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本行业经营者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发展新会员,壮大商会队伍

会员是商会基础,有会员才有商会,目前本商会现有会员企业112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把发展会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们准备要理事会成员分头调查摸底,吸收一批新会员,特别要重点注意发展温州地区内知名度较高、实力较强热心商会工作的企业,让他们进入理事会,提高商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二OO六年x月

 

第二篇:郑州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总结

郑州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立足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主题,采取多种措施,有力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全市注册幼儿园在园幼儿超过20万人,城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8.3%。义务教育在校生接近90万人,其中非户籍学生达15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近100%。高中阶段在校生接近50万人,其中中职学校在校生达30万人,高中段入学率达86%。

在具体工作中,20xx年我们集中组织开展了5项政策研究、10个实验项目和14个专项工程,全部实现了“政策项目务必创新、实验项目务必突破、工程项目务必完成”的预期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

(一)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顺利启动,年度目标任务提前完成。投资5.16亿元,通过74个项目的具体实施,实际增加优质学位2.09万个,比原计划多增加6900个,其中:高中学位4800个,初中学位6800个,小学学位9300个。

(二)学前教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幼儿教育资源空前增加。全市幼儿园建设项目实际开工119个,超额完成22个,预计增加教学班1341个,新增学位4万个;全市共有600所幼儿园在不同起点上实现了升级达标。

(三)中小学规划和基本建设持续加强,新建、改扩建项目超额完成。市区实际开工中小学新建、改扩建项目33个,超额完成8个,预计增加小学教学班792个、初中教学班238个,新增学位4.7万个以上;全市校安工程加固校舍3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8万平方米,超额完成3万平方米指标。

(四)中小学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全部完工,郑州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新阶段。完成投资1.95亿元,在六县(市)、三区926所学校、11365个班级建成并开通站点,加装录播系统98套。至此,全市中小学班级“班班通”设施实现了全覆盖。

(五)教育改革创新机制日渐明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平台正在形成。覆盖城区84所学校的13个学区迈入实体化运作阶段,10个运作成功案例得到及时总结和推广,推动了优质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的均衡发展;选派了32名校级干部到县区学校交流任职、721名教师下乡支教,市直与县区73所学校成功结对,推动了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运作4所优质高中确定入驻宜居教育城、7所职业学校入驻宜居职教城,推动了学校资源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均衡发展。

(六)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一批课堂教学模式开始影响全国。以道德课堂构建为主线,总结培育出了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六大模式,已在全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城区

100%的中小学校、县(市)区50%的农村中小学建立心理咨询室。在4所普通高中设立了创新实验班。全市高考统招录取率达76.5%,其中一本上线人数5284人,比去年增加10%。

(七)职业教育产业人才培养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初步建立。全市新增职业教育校企订单培养合作单位50个,新增校企合作单位10个,订单培养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到40%。市属高校重点加强了13个示范专业、5个实验室、8个精品课程建设。继续实施郑州户籍中职生免学费政策,市财政投入免学费专项资金3045.5万元,受益学生达16804 人。

(八)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得以整体推进,培养和管理机制实现新突破。204名学校首席教师、500名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105名名师和10名郑州市杰出教师参加了美国哈佛大学课程培训。全市首批挂牌设立了23个校长工作室、50个名师工作室和25个名师网络工作室。首批双语教师90人即将分批赴澳大利亚培训。对直属学校新进教师开始实行市聘、局聘、校聘三级聘用制度。对优秀民办学校开始选派不低于学校专任教师队伍2%的在编教师。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更是全市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员工辛勤耕耘,努力付出的结果,是许多单位、许多同志超常付出换来的,我们由衷地向大家表示感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