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习财政学的心得

学习财政学的心得

班级:经济082202H 姓名:李锋 学号:20xx22150216

摘要:税收和财政古已有之,现代财政学体系的建立也已200余年。作为经济理论一个重要分支的财政学,主要研究的是政府的经济行为。实践表明,市场机制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最好方式,但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领域,使政府干预经济有了活动的舞台。宏观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为财政学带来新的突破,使其更为注重政府行为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以及不同经济主体对政府财政政策的反应,从而说明政府应该如何设计政策。由此可见,财政历来就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说,财政与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会更为密切。现代社会遇到的许多问题,正是需要政府介入进行解决的。诸如收入分配的越来越不公平,生态环境的越来越污染等一系列的现代社会病,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只有通过政府的经济活动使其得到缓解。

关键词:定义 由来 职能 分类

正文:

一.财政的定义

国家为主体,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国家与各有关方面之间的分配关系。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部分。在中国,对财政这一范畴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财政是由国家分配价值所产生的分配关系,这种价值分配,在国家产生前属于生产领域的财务分配,在国家产生后属于国家财政分配;第二种观点认为,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分配关系,它不是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是随着剩余产品的产生而产生的;第三种观点认为,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概念当然有所延伸和发展。如果简略地概括财政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但这里的“分配”应理解为广义的分配,既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所以财政活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现象。财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

财政的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及稳定和发展职能

国家财政的职能

国家财政一般具有三个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财政参与分配社会产品,必须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来源于经济,它在一国经济发展和分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财政分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和国债,支出主要有社会消费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支出。

结束语:财政学从根本上看属于经济学,但又包含有一定的政治学内容,是经济学与政治学的交叉学科;财政活动主要的和基本的是微观经济活动,但对宏观经济产生着无可厚非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一个学期对财政学的学习,让我掌握了不少关于财政的相关知识,也让我对国家与财政之间的关系有了相当的了解,让我明白了财政对于我们个人的重要性,更让我明白了财政对于整个国家命运的重要性。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财政学。

 

第二篇:学习财政学的心得

学习财政学的心得

班级:经济082202H 姓名:李锋 学号:20xx22150216

摘要:税收和财政古已有之,现代财政学体系的建立也已200余年。作为经济理论一个重要分支的财政学,主要研究的是政府的经济行为。实践表明,市场机制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最好方式,但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领域,使政府干预经济有了活动的舞台。宏观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为财政学带来新的突破,使其更为注重政府行为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以及不同经济主体对政府财政政策的反应,从而说明政府应该如何设计政策。由此可见,财政历来就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说,财政与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会更为密切。现代社会遇到的许多问题,正是需要政府介入进行解决的。诸如收入分配的越来越不公平,生态环境的越来越污染等一系列的现代社会病,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只有通过政府的经济活动使其得到缓解。

关键词:定义 由来 职能 分类

正文:

一.财政的定义

国家为主体,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国家与各有关方面之间的分配关系。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部分。在中国,对财政这一范畴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财政是由国家分配价值所产生的分配关系,这种价值分配,在国家产生前属于生产领域的财务分配,在国家产生后属于国家财政分配;第二种观点认为,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分配关系,它不是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是随着剩余产品的产生而产生的;第三种观点认为,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概念当然有所延伸和发展。如果简略地概括财政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但这里的“分配”应理解为广义的分配,既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

应当指出,简略的定义,并非科学的研究方法,难免有以篇概全之弊。还应指出,说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收支活动,是就财政一般而言。但任何社会和国家的财政活动,都体现政府与其他经济主体以及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这种利益关系在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国家则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不同社会和不同国家的财政的特殊性。完整的财政概念,应是财政一般和财政特殊的统一。

二.财政的由来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所以财政活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现象。综观我国几千年留存下来的古籍,可以看到“国用”、“国计 ”、“度支”、“理财”等一类用词,都是关于当今的财政即政府理财之道的记载,还有“治粟内史”、“大农令”、“大司农”一类用词,则是有关当今财政管理部门的记载。我国使用“财政”一词,如今虽已经习以为常了,但“财政”一词出现在中文词汇中至今却只有百年的历史。据考证,清朝光绪xx年,即18xx年,在戊戌变法“明定国是”诏书中有“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的条文,这是在政府

文献中最初启用“财政”一词。“财政”一词的使用,是当时维新派在引进西洋文化思想指导下,间接从日本“进口”的,而日本则是来自英文public finance一词。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宣传三民主义曾多次应用“财政”一词强调财政改革,民国政府成立时,主管国家收支的机构命名为财政部。美国政府相应机构的英文用词为"Department of Treasury",本来的意思是金库或国库,在我国也译为财政部。

20世纪xx年代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对“财政”一词作如下解释:财政谓理财之政,即国家或公共团体以维持其生存发达之目的,而获得收入、支出经费之经济行为也。显然,这种解释也是从英文public finance译为中文引入的概念。因此,“财政”一词在中文词汇中的应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中文词汇中的含义,虽然在学术研究上还有不同的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是一个没有什么疑义的十分确定的词语,例如,管理国家收支的工作之曰财政工作,管理机关名之曰财政部、财政厅、财政局等,已经约定俗成,为社会所公认。

财政一词最早起源于西欧。13~15世纪,拉丁文finis是指结算支付期限的意思,后来演变为finale,则有支付款项、裁定款项或罚款支付的含义。到16世纪末,法国政治家波丹将法语finances作为财政一词使用,认为财政是“国家的神经”,随后逐步泛指国家及其他公共团体的理财。中国古代一般采用国用、国计、邦计、度支、理财等词语。日本自18xx年明治维新以后,从西欧各国引用 finance一词,吸收中国早已分开存在使用的“财”和“政”二字的含义,创造了财政一词,并于19xx年传入中国,逐步取代以前的各种名称,确立了财政的概念。

财政的发展

财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国家产生以前,原始公社末期已经存在着从有限的剩余产品中分出一部分用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经济现象。但这只是集体劳动成果由集体分配,属于经济分配,还没有财政分配。国家产生以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国家的存在,依靠政治力量,强制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社会产品,以保证国家机器的运行和社会的发展,从而便从一般经济分配中分离出独立的财政分配,于是产生了财政。

由于社会生产方式及由此决定的国家类型不同,财政经历了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和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历史演变。资本主义国家及其以前的财政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对劳动人民进行的额外剥削,反映了剥削阶级对劳动人民的超经济剥削关系。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消灭了剥削制度,它是服务于人民根本利益的国家财政,体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分配关系。但是,不同类型的国家财政,一般具有下列共性:即财政分配的国家主体性、无偿性、强制性和社会基金性。这些特性之间相互关联,使财政分配与其他经济分配相区别。

三.财政的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及稳定和发展职能

国家财政的职能

国家财政一般具有三个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由于市场存在失灵,市场自发形成的配置不可能实现最优的效率状态,因而需要政府介入和干预。财政的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这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注射,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有:

(1)根据政府经济职能确定财政收入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二)收入分配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经济主体或个人所提供的生产要素不同、资源的稀缺程度不同以及受各种非竞争因素的干扰,各经济主体或俱获得的收入会出现较大的差距,甚至同要素及劳动投入不相对称,而过分的悬殊将涉及社会公平问题。因此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主要手段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园陵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发展是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全面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主要手段有:(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财政实践中,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

(3)政府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调整发展的最优结合。

(4)财政就切实保证前面提到的那些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四、财政与经济

财政参与分配社会产品,必须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来源于经济,它在一国经济发展和分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五、财政的分类

财政分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和国债,支出主要有社会消费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支出。

结束语:

财政学从根本上看属于经济学,但又包含有一定的政治学内容,是经济学与政治学的交叉学科;财政活动主要的和基本的是微观经济活动,但对宏观经济产生着无可厚非的重要作用。

 

第三篇:财政学心得

财政学学习心得

班级:工商管理101

学号:xxx

姓名:xxx

前言:

税收和财政古已有之,现代财政学体系的建立也已200余年。作为经济理论一个重要分支的财政学,主要研究的是政府的经济行为。实践表明,市场机制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最好方式,但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领域,使政府干预经济有了活动的舞台。宏观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为财政学带来新的突破,使其更为注重政府行为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以及不同经济主体对政府财政政策的反应,从而说明政府应该如何设计政策。由此可见,财政历来就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说,财政与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会更为密切。现代社会遇到的许多问题,正是需要政府介入进行解决的。诸如收入分配的越来越不公平,生态环境的越来越污染等一系列的现代社会病,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只有通过政府的经济活动使其得到缓解。

正文:

寒假我们上了为期四天的财政学,在陈昕老师的引导下,带领我们走进财政学的大门,让我们了解到许多有关财政学的知识,使我们获益匪浅。老师给我们了市场经济中的财政,财政支出概述,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税收理论,税收制度一共六大板块。

总所周知,国家的财政收入有90%左右时来自税收。由此可见,税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就在财政学中所学到国家的税收知识以及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 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一个古老的财政范畴,从税收的起源和发展看,税收是人类社会产生阶段,出现国家之后的产物。在现代社会里,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它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马克思指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恩格斯指出:“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19世纪美国法官霍尔姆斯说:“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付出的代价。”这些都说明了税收对于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

从税收的含义,我们了解到税收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它

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二、 中国最早的税收 古代市场称为市。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由来已久。商代末年,商人贸易就已出现,但当时手工业和商业都属官办,所以没有市场税收。到西周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官营工商业之外,出现了以家庭副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和商业,集市贸易日益增多,因此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市场税收。

周代市场在王宫北垣之下,东西平列为三区,分别为朝市、午市和晚市。市场税收实行“五布”征税制;一是分(纟次)布,即屋税;二是总布,即牙税;三是廛布,即地税;四是质布,指对违反契约文书者所征之税;五是罚布,即罚金。市场税收由司市、雇人、泉府等官史统一管理,定期上交国库。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据《春秋》记载,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列国中的鲁国首先实行初税亩,这是征收田税的最早记载。这种税收以征收实物为主。实行“初税亩”反映了土地制度的变化,同时也是一种历史进步。

三、 税收的原则

虽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税收的收入多少,很大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但是,设计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是评价税收政策的好坏,鉴别税制政策的优劣。因而税收有他一定的原则。

※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讲求效率,遵循效率原则。

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它可以分为税收效率原则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两个方面。

※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确保公平,遵循公平原则。

税收的公平原则要求条件相同者缴纳相同的税(横向公平),而对条件不同者应加以区别对待(纵向公平)。研究公平问题,必须要联系由市场决定的分配状态来看。倘若由市场决定的分配状态已经达到公平的要求,那么,税收就应对既有的分配状态作尽可能小的干扰;倘若市场决定的分配状态不符合公平要求,税收就应发挥其再分配的功能,对既有的分配格局进行正向矫正,直到其符合公平要求。

※ 稳定原则

税收稳定原则是就税收的宏观调控而言的,也就是税收对经济的发展的宏观调控应依据稳定准则,促使经济稳定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具有自动调节经济平衡,保持经济稳定的功能。但市场经济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现代货币制度下,市场不能有效地自动调节经济平衡,经常由于总需要小于总供给而导致需求不足的事业,或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导致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以及经济的过快增长或停滞增长,使经济不能保持稳定的发展。在宏观经济方面,税收应同财政支出,货币等其他政策手段协调配合,依据稳定原则调节经济,实现稳定经济的宏观目标。

四、 税收的作用

税收的收入效应,因为征税资源从纳税人的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而对纳税人经济行为产生的影响。一般具有激励效果。税收的的替代效应指因政府征税改变了经济中的各种相对价格,由于相对价的变动对纳税人经济行为产生影响。具有反激励效果。税收对消费,储蓄,工作,经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税收制度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保障

征税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方面,任何国家都有权对其管辖权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行使征税权力。而征税权力的行使最终都要通过 税收制度反映出来,没有相应的税收制度,国家征税就 缺乏 必要 的依据,税收收入的取得就没有保障。所以,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在经济政策和税收 政策的指导下,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税收制度,对满足国家财政需要、充分维护国家的经济政治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税收制度不完善或不健全,国家的征税权力就很难充分发挥出来,税收应有的职能作用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二)税收制度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体现

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必然会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在总经济政策下,还需制定相关的分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各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均需依赖于相应的经济制度的确定,税收制度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通过制定税收制度,可以把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政策,如对鼓励发展或优先发展的产业、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公平税负、合理负担、促进平等竞争等经济政策在各项具体的税收法律规定中体现出来。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作为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和调节的重要经济杠杆,其调节作用的发挥,也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税收制度的基础之上。

(三)税收制度是国家处理税收分配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

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税收分配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如,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企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等等。再加上国家征税不能是随意性的,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税收法律制度,并在此制度当中将国家处理各项分

配关系的政策加以规范,使其具体化。同时,建立起相应的税收制度,也使税务机关征税和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有了法律依据。总之,税收制度是税收职能作用得以充分实现的基础,没有税收制度,征税机关就缺乏行使征税权力的依据,纳税人也无法正常履行纳税义务。同时,没有税收制度,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很难得以实现,国家的财政收入就很难及时足额地筹集上来,税收调节的功能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可见,税收制度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确实不可缺少,健全和完善税收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税收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筹集国家财政收入,二是运用税收政策调节经济、调节分配。

目前,国家的财政收入有95%来自于税收(其他主要是各种行政收费)。20xx年全国税收收入总额是30688亿元。税收部门将税款征收入库后,由财政部门提出财政预算,用于国家建设和各项公共事业。

结语:

学习了有关财政学的许多知识后,特别是对税收相关知识展开分析之后,是我获益匪浅。不过纸上谈来总觉浅。光有理论知识是没用的,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学以致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