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心得

论语读书心得

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法脱离政治功利的社会上,所以在读《论语.》的时候自然避免不了思考其中的政治功利主义的问题。“礼”与“仁”可以说是孔子价值思想中最主要的两面旗帜,而孔子所标举的“礼”,应该说是有着相当地政治意涵的。孔子身处“礼坏乐崩”之世,他耳闻目睹弑乱篡夺等种种僭越之事,加上他的贵族出身以及以儒为业这两方面背景性影响,他的学说带有极力维护“礼”的特征。《论语〃八佾》提到孔子对季氏在自己的厅堂上演八佾之舞发表看法,认为“八佾之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可见孔子对这一违礼之事是持激烈批评态度的。此外《论语》还提到孔子对“紫之夺朱”的不容,《乡党》中提到对礼仪之遵守,以及评价仪式音乐《韶》“尽善尽美”等等,均可见孔子对“礼”之崇尚。

“礼”在政治层面的意涵由孔子“放郑声”主张可以得到印证。《论语〃卫灵公》栽颜渊问为邦之道,孔子答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放”,朱熹《集注》谓“禁绝之”,“郑声”,是产于郑国地区的民间新乐,相对于“郑声淫”这一情况,孔子提出要“放郑声”。如果这一记载确有其事,那么它实际上将对音乐艺术的好恶诉诸权利干涉,而且它是颜渊问为邦之道时孔子的主张,因而它不仅仅代表着孔子的个人好恶,而是有着一定的政治性意涵,它可与柏拉图之诉诸政治权力的“禁诗令”相伯仲。由孔子“仁”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功利主义思想更多地史偏重于伦理的。孔子亦曾有“为政以德”一说,他的政治思想也是“以道德为根本①”的,因此,孔子的功利主义思想实际上是一个“政治——伦理”功利主义体系。在西方,与孔子相似,柏拉图也提出了他的“政治——伦理”体系,而且,与孔子比较,柏拉图有着更为突出的政治本位倾向,只不过孔子崇尚“圣人”之德治,柏拉图崇尚的是“哲学王”之治。孔子尽管提出了“放郑声”一说,但孔子对诗文特别是乐仍然抱着欣赏的态度,相传孔子有“书”、“诗”、“易”、“春秋”、“礼”、“乐”六艺,孔子是非常看重“乐教”的,尽管他更多地看重“教化”之功能。柏拉图对诗却抱着强烈的厌恶,在寄托他的政治和伦理理想的《理想国》一书中,他两次推出对“诗”的禁令,主张运用政治权力将诗人逐出理想国。 身为万物之灵,人注定要寻思生命的意义,努力理解这一切是怎么回事,然后选择合宜的价值去认真实现。如此一来,谁越早近距离观察死亡,谁就越有可能获得经验,可以觉悟人生的究竟真相。事实上,孔子正是经历了极为特别的遭遇,先后丧父、丧母、丧兄、丧妻、丧子、丧徒。他对人生的体验十分深刻,或许也与这样的生平有些关系。

孔子诞生不久,父亲叔梁纥就过世了。母亲颜征在将他带回娘家抚养长大。孔子年幼时,生活贫困、地位卑微,实是不难想见的。他后来描述自己为:“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如果他不是在十五岁时主动向人求学,进而熟习五经六艺,就不可能展现往后的精彩一生了。依司马迁所记,孔子十七岁时,母亲过世;他询问同乡长辈,得知父亲的墓地所在,再恭敬地将父母合葬。他对于“亲丧”的悲痛,说过一句扼要的描述:“人未有自致者,必也亲丧乎!”意思是:一般人没有自己充分显露真情的机会,如果有,那一定是在父母过世的时候吧! 孔子为母亲守丧三年(依礼为二十五个月)期间,心中想的应该是:“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意思是:一个孩子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离开父母

的怀抱。母兼父职,教养之恩,昊天罔极!孔子教诲学生「孝顺」时,要敬、要顺、要和颜悦色、要合乎礼仪、要游必有方、要委婉劝阻而不抱怨,以及要记得父母的年纪,“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得享高寿,惧的是父母体力日衰。孔子的孝心使他可以感通孝顺的真实状况。孟子后来引述孔子的话说:“舜其大孝也,五十而慕父母。”孔子的父母虽然早逝,他一定终身存思怀念着他们。 孔子六十七岁时,尚在周游列国途中,传来夫人过世的噩耗。孔子在旅程中受阻,到第二年才返国,因此夫人的丧事是由儿子孔鲤负责尽孝的。孔子七十岁时,孔鲤不幸去世,得年五十。老年丧子的悲痛,并未使他乱了分寸。他按照鲤的身份(士) ,“有棺而无椁”,依礼安葬之。他对儿子是亲自教导并且颇有期许的﹔不过在古代“父严母慈”的模式下,使人觉得像是“君子之远其子也”,要保持适当距离,以求合乎“父父、子子”的伦理规范。我们很难想象亲人死亡带给孔子的伤痛有多大,但是我们看到孔子以温和理性的态度,善尽自己的职责。 我在这世上走过的二十年里,也是在近几年才相继面对亲人的死亡。正常的生老病死就不说了,还面对了几次身边的人的非正常死亡。虽然说不上惧怕死亡,但听到关于死亡的消息还是会心跳加速。每次父母一跟我谈起万一他们出了意外,我应该怎么生活之类的问题的时候,我还是选择逃避,因为心智还不够成熟,因为觉得自己还不能承受。我必须承认,我只是一个平凡人,做不到像孔子那样用如此温和理性的态度去面对死亡,我能做的也只是尽量从孔子身上去获得一点点力量。

子曰:“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意思是做人做事先不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与价值,认为是善的就先做了再说,后来自然有成果的,这就是德业。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好事,不要过多地考虑自己付出的代价,这等于积累了功德,也必将得到好的结果。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的母亲已接近圣人境界了。外出的时候,总是在让路边拦不到车又赶时间的孩子坐顺风车,她说:“我这样帮了别人,我相信我的孩子在任何陌生的地方也会得到帮助。”有乞丐要钱的时候,她总是会给钱,不管乞丐是真还是假,她总说:“我无法判断他是真是假的时候,就宁愿相信他是真的。我不愿意错失一个帮人的机会。”

回顾经典,总是能让心灵平静,找回最初的自己。我希望自己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不断坚定“择善固执”的意志。孔子的言论会不断教我如何“择善”,而孔子的人生经历则会告诉我如何“固执”。

①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xx年,第12页。

 

第二篇:论语读书心得

读《论语》心得

《论语》,在高中都在背了,当时只知道是大作、经典,而其真正的价值从未摸索和细细品味过。最近,稍有些急躁,感觉需要看看修身养性的书,便得其而品之。

人生在世,孰能无憾?《论语》告诉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种缺憾。常言到“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的确在现实生活、工作中,我们往往面对着在学习、就业、工作、评职等等种种困惑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看待事情的态度,人的心态真的非常重要。对同样已发生的一件事情,你换一种心态可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再做出努力,就会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每个人一生中都离不开朋友,也无处不在结识朋友,朋友像一扇窗,透过它可以看到整个世界。交友之道受益匪浅,豁然明了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朋友又有几何?商海中朋友之间尔虞我诈,官场上朋友之间唯利是图、相互利用,平凡生活中朋友之间勾心斗角、虚情假意,于酒酣之后相互称朋道友,其实常常是貌合神离,这绝不是孔夫子所言的良朋益友。回想我的旧友,在我最脆弱的时候安慰我、关心我,在我绝望时帮我建立信心,在我开心时肆无忌惮的疯傻,每一位都是我的良朋益友,我的生命里或许可以没有感动、没有胜利、没有成功,没有其他的东西,但唯独不能没有的是朋友。

孔子思想注重“仁爱”,“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以诚待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一点非常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一个境界,禅宗说这个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是这样七个字。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

在这个浮躁的大社会里,在论语里能找回曾失去的宁静、纯洁,给人以心灵净化,如一丝清泉沁人心脾,当急躁时,研读《论语》吧,当成功冲昏头脑时,找找《论语》吧,当心灰意冷时,让《论语》带给你温暖吧。

《论语》,中国式的心灵鸡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