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水墨画教学计划

儿童水墨画教学计划

教学目的:

水墨画教育的价值,并不在于孩子的绘画技能有多么熟练,或画出了什么惊人的杰作。教画水墨画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途径。通过水墨画教学活动,使幼儿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这种创造的过程将会使幼儿体会成功。

教学目标:

引导和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让孩子体会“笔墨”。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手部力量,对孩子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教材分析:

水墨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绘画之一,是用中国独有的毛笔,以水调墨、调色,画在具有渗化性能的生宣纸及其它吸水性较强的纸上的一种绘画,是在笔、墨、水综合运用下进行意象造型的画种,画面形象不拘泥于自然,讲究直抒胸怀。它历史悠久,具有简单、概括的特点,符合儿童的思维,易被幼儿理解接受,水墨画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它的愉悦性、形象性、可操作性和自主性深受幼儿喜爱。通过水墨画学习,可促进手眼协调及各种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可以体验水、墨、色在宣纸上的奇妙变化和画面的笔情墨趣,了解和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水墨肌理画

第二课时:趣味风景(一)

第三课时:趣味风景(二)

第四课时:趣味静物写生

第五课时:名人肖像

第六课时:命题创作

教学方法:水墨游戏法

教学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水墨肌理画

运用水拓的方法。用大的盆装清水,先后滴入墨滴、色滴,在色墨尚未在水中溶开时即搅动,墨彩形成特殊的纹理。再将宣纸浸入又立即提起,纹理被宣纸吸附,可以产生预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添画。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

第二课时:趣味风景

认识毛笔“线条”,在明暗素描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石头的皴法和一些树的画法,使水墨风景更富有生机。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齐白石、李苦禅、崔子范等大师们的水墨范本。

第三课时:趣味风景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画。

第四课时:趣味静物写生

通过写生或想象,用面、用点线塑造静物,用水墨完成塑造静物。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国画颜料、花瓶或陶罐。 第五课时:名人肖像

让孩子们画爱因斯坦、齐白石、马三立等名人肖像。上课时,通过讲名人故事、看照片,让孩子们谈感受,使他们对名人以及对名人的五官特征有所了解。老师一般不做笔墨示范,只提醒他们头发、眉毛、胡须用墨浓些,其余用墨淡些就可以了。他们没有模式,凭着自己的理解,画出来的作品,彼此距离拉得很大。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国画颜料、名人肖像挂图 第六课时:命题创作

表现儿童内心世界的题材。也可把生活和想象结合起来,画出更加奇妙的构思。在造型上,在尊重孩子天生意趣的前提下,启发引导他们对意象的理解,不必强制摹仿成人作品。诗、书、画、印合一的教学策略;选择适合描绘的童诗、歌谣、古诗词、散文游记等,就其内容含义,透过教师讲解,儿童的共同讨论,再由教师提示适合的笔墨技法,由儿童描绘整首诗所表达的意境。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国画颜料等

 

第二篇:儿童水墨画书法教学计划 分享

儿童水墨画教学计划

教学目的:

水墨画教育的价值,并不在于孩子的绘画技能有多么熟练,或画出了什么惊人的杰作。教画水墨画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途径。通过水墨画教学活动,使幼儿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这种创造的过程将会使幼儿体会成功。

教学目标:

引导和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让孩子体会“笔墨”。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手部力量,对孩子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教材分析:

水墨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绘画之一,是用中国独有的毛笔,以水调墨、调色,画在具有渗化性能的生宣纸及其它吸水性较强的纸上的一种绘画,是在笔、墨、水综合运用下进行意象造型的画种,画面形象不拘泥于自然,讲究直抒胸怀。它历史悠久,具有简单、概括的特点,符合儿童的思维,易被幼儿理解接受,水墨画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它的愉悦性、形象性、可操作性和自主性深受幼儿喜爱。通过水墨画学习,可促进手眼协调及各种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可以体验水、墨、色在宣纸上的奇妙变化和画面的笔情墨趣,了解和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水墨肌理画

第二课时:趣味风景(一)

第三课时:趣味风景(二)

第四课时:趣味静物写生

第五课时:名人肖像

第六课时:命题创作

教学方法:水墨游戏法

教学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水墨肌理画

运用水拓的方法。用大的盆装清水,先后滴入墨滴、色滴,在色墨尚未在水中溶开时即搅动,墨彩形成特殊的纹理。再将宣纸浸入又立即提起,纹理被宣纸吸附,可以产生预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添画。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

第二课时:趣味风景

认识毛笔“线条”,在明暗素描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石头的皴法和一些树的画法,使水墨风景更富有生机。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齐白石、李苦禅、崔子范等大师们的水墨范本。

第三课时:趣味风景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画。

第四课时:趣味静物写生

通过写生或想象,用面、用点线塑造静物,用水墨完成塑造静物。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国画颜料、花瓶或陶罐。 第五课时:名人肖像

让孩子们画爱因斯坦、齐白石、马三立等名人肖像。上课时,通过讲名人故事、看照片,让孩子们谈感受,使他们对名人以及对名人的五官特征有所了解。老师一般不做笔墨示范,只提醒他们头发、眉毛、胡须用墨浓些,其余用墨淡些就可以了。他们没有模式,凭着自己的理解,画出来的作品,彼此距离拉得很大。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国画颜料、名人肖像挂图 第六课时:命题创作

表现儿童内心世界的题材。也可把生活和想象结合起来,画出更加奇妙的构思。在造型上,在尊重孩子天生意趣的前提下,启发引导他们对意象的理解,不必强制摹仿成人作品。诗、书、画、印合一的教学策略;选择适合描绘的童诗、歌谣、古诗词、散文游记等,就其内容含义,透过教师讲解,儿童的共同讨论,再由教师提示适合的笔墨技法,由儿童描绘整首诗所表达的意境。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国画颜料等。

创意儿童水墨画教学的新天地

儿童水墨画教学,要真正提高儿童学习水墨画的兴趣,让儿童在快乐的水墨游戏中去感悟、体验和发现水墨世界的神奇与魅力。在弘扬优秀的民族艺术形式这个基础上,结合更广泛的艺术语言,使儿童水墨画成为培植儿童创造精神的乐园。 趣味化、生活化、个性化、借鉴、创造 六年的课改路程下来,对于美术课程改革的问题已不集中在人文性、学习方式、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等问题上。更应关注的是对课程改革的深入思考,把注意点放在和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评价、策略、模式、多媒体的运用,还有各种教学研究,如欣赏、电脑绘画、泥塑、写生课、民间美术和地方文化教学等上面。 同时,少儿美术教育的本质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造就成艺术家,而是着眼于素质和品位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和艺术敏感。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儿童水墨画教学应注意尽量避免受一系列规则原理为指导的系统训练的影响,注意到其精彩之处正是那原始的、未开化的特性及儿童率直、非理性的特点。 六朝画家宗炳,也是最早的中国画理论家之一。在其老年时说到:“名山恐难遍睹,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并且他把以前看过的山水,都画出来放在自己的房间中,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 宗炳是那时的行为艺术家,浪漫至极。正是他,在中国画起步的时候,给了画画这事定好了美好的理想— —畅神而已!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寻求寻找精神快乐!但今天的成年画家很难真的做到,而惟有儿童,没有大人那些沉重的目标和负担。“畅神”,其实到是儿童快乐自由水墨画的理论根据。 儿童对于色彩、线条、形式、形状等元素的直觉决定了只要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初步了解水墨的浓淡变化和水分的控制,具有简单的造型能力,儿童完全可以像用其他媒材一样,在宣纸上自由挥洒,表现出色彩的绚丽多彩、水墨的干湿浓淡变化,在水、墨、色的交融中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为此,我的尝试是: 首先以水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做到以下三点:1,了解、熟悉、掌握水墨画工具材料的性能;2,了解水墨画的笔墨语言; 3,将水墨语言接通表达功能。 具体的来说,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于去画,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如:画“瓶花”利用泼墨的方式进行教学,先用浓墨(或色)画各种不同的线描的画,然后用淡墨或水(色),点在画的中间,利用水的张力,以及宣纸的特征,使画产生了漂亮的肌理效果,由于水分的多少或时间的长短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学生对这种效果,表现得非常兴奋,而且胆子也大,在这个玩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水分的多少对画面产生的效果的作用。再如,利用写字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锻炼中,侧、逆、顿锋的应用以及色彩知识的掌握。即,让学生用平时写字的方法在宣纸上用墨写上字,可以把字

拆开、叠加、拼合等方法进行书写,写时也可用各种运笔方法,然后在不同的空间填上颜色。通过训练学生对各种用笔、色彩间的关系、疏密关系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很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余地。 另外,还可以通过儿歌、故事促兴趣。中国画发展的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名人轶事也多,这对提高学生的知识面,领略国画艺术的优秀有着很大的作用,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吴道了一日之间绘成嘉陵江300 余里的壁画,而李思训几月足不出户”的故事、“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马一角,夏半边”、八大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泪眼中的旧江山”、“哭之、笑之”、齐白石的“不倒翁”等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和笔墨的巧妙之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画画的影响,让他们感受到学国画的乐趣。同时在学习中常常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儿童容易将已学过的知识遗忘。如果将儿歌融入水墨画教学,便能调动多种感官来加深印象,活跃课堂气氛。如在画熊猫时,将作画方法编为:中白云笔淡墨画,左右两笔椭圆大,浓墨画上绒绒耳,八字眼睛两边画,小笔浓墨画嘴巴,大笔再把前肢加,后肢两笔画在下,行笔流畅水分大。 甚至通过古典音乐喧情趣。中国画历来注重文字趣味和诗情画意。从北宋开始,画家开始在绘画上提文落款,抒发作者的感受胸臆。中国古典音乐与中国书画艺术也是一脉相承的。像古曲《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等音乐中蕴涵的是一幅幅流动的美妙图画。 音乐是一种较抽象的艺术,它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如:在古曲《汉宫秋月》中欣赏唐寅的名画《秋风纨扇图》,同学们被画面的空灵和音乐的沉郁所感染。意由笔动,画出的画面自然而生动。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古典音乐的氛围中学习中国画,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除了这样轻松写意的水墨游戏,在孩子作画过程中,还应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感觉为中心,同时接受来自两个方面的视觉刺激:1,来自生活印象、眼前实景、影像图片等;2,来自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即让孩子画水墨画时,要把一切来源于观看世界的视觉感受,转化为水墨语言。那种离开特定感受来进行的中锋、侧锋等的训练,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既枯燥无味有茫然无效的。贡布里希说的好,孩子画画的冲动,很大程度上来自看画。可惜许多孩子接触的画不一定是好画,更不是一个可供选择利用的开放系统。而一味临摹教学的老师,也没给孩子提供一个可由此亲近传统的优秀作品谱系,而只是提供了自己的一套而已。 这就要求我们提供给孩子的题材内容要突出生活化。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早就指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中介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运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完成。”所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扩展学生表现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教学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三体合一,这是历代画家实践证明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内容也是常规的花鸟、山水等,而目标相当数量的儿童国画班,也施行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模式,有的更以前辈画家成名作品为范画,此现象已引起众多美术界有识之士的忧虑。 儿童对事物的认知,主要是感性的,尤其表现在绘画方面,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他们可以颇有兴致地凭自己的感受去画,因此,进行儿童水墨画教学,选择并向儿童提供题材内容时,尽量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贴近儿童的生活,让儿童有生活感受。如老师的包、鞋、自行车、花瓶、田野的树等静物外,还可以表现生活中的某一场景,如、我们的生物角、我的窗前等,也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愉快的星期末、圣诞晚会等。水墨画教学中还要注重创造活动在传统优秀美术文化的浸润作用下获得审美观念和能力的提升,并培养良好的情感与品格。如《中国的京剧》让学生感受京剧艺术,探索表现的夸张、装饰和特有的京剧意味。《美丽青花》在感受青花瓷艺术,探索表现的精致、素雅和特有的青花韵味。再如《中国的皮影》、《门神》、《中国古典神话故事》、《西游记》等等。 在这样的基础上,用水墨变体画的形式让孩子们广泛地增进艺术修养。水墨画中运笔、用墨方式的灵活、多变,使水墨画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尝试用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同一题材的绘画内容,

不仅能改变水墨画作品呈现“单一化”的面貌,对提高儿童的创作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尝试以点为主、以线为主、以墨为主,以色为主或以点线结合、墨彩结合等多种表现形式的探索,让儿童自己去发现适合表现该题材内容的某种形式,进行自主创作。如在指导儿童创作“可爱的熊猫”时,可鼓励儿童尝试以墨线为主的线描法、以泼墨为主的墨晕法、以擦染结合的搓毛法等不同表现形式去画,然后将几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进行对比,让儿童自己去评价每种表现形式的特点,从而感受到不同的水墨表现形式给作品产生不同的效果和美感,也使他们认识到水墨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还可以“意临”,触类旁通甚至纯做欣赏之用的开放性的模式,既有整幅作品,也有精彩局部。并加以想象、发挥和引申。这样进行水墨变体画创作,是一种和大师进行对话的探究性学习。他既避免了孩子在绘画语言上的机械照搬,又可以在同一活动中接触、比较和理解异质文化。这种理解,由于个体经历、生活状态等不同,会产生很大差异,产生各种“误读”。而恰恰是这种差异,衍生出千姿百态的创造,即所谓“绘画活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从而使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 在儿童进行水墨画创作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让他们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扬,创作出来的水墨画作品才会更具有儿童特质的稚味、拙味和趣味,充满个性与创造。由于水墨在生宣纸上渗透性强,易扩散,常会出现“形散”现象,使得儿童用水墨表现物体形象时,尤其是表现动物和人物时,特别小心翼翼、拘谨,甚至担心画得不“像”而怕下笔。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指导儿童用水墨表达物象时,不要太苛求外在形状的貌似,而应强调儿童内在思想与感受的体现。待水墨入纸后,可鼓励儿童根据水墨的形态变化和自己的感受,作些适当的夸变形,如采用添加、重组形象的方法,因势造型,使之成为妙趣横生的形象。如儿童画鸡,可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以夸张的手法,在“走形”的鸡身上添加鸡头和鸡爪等部位,变成贪睡的鸡、抢食的鸡、逛街的鸡、斗殴的鸡、高傲的鸡,使鸡的形象人格化,变得生动有趣,神韵十足。这样,不仅儿童的作画兴趣会自然提高,表现欲望得到满足,而且画面效果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也就是说充分调动孩子在生活中观察记忆的视觉形象,发挥他们联想的潜力,激活发散性思维,并通过阅读、欣赏来利用各种资源,让他们都参与到孩子们的创作中来。这是单纯的临摹教学完全做不到的。 水墨画教学必须应时代的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新课程、新课标的要求代替旧的教学观念,要真正提高儿童学习水墨画的兴趣,让儿童在快乐的水墨游戏中去感悟、体验和发现水墨世界的神奇与魅力。在弘扬优秀的民族艺术形式这个基础上,结合更广泛的艺术语言,发展传统艺术,完善儿童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下一代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精神。

1. 贡布里希 《进步的观念及其对艺术的冲击》网络 2. 杨之琬 《儿童绘画新视觉》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 3. 伊少淳 《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立足传统 寻求创新

――谈儿童水墨画教学 张晶霄

水墨画又称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光辉、悠久的历史。水墨画与其它画种不同,有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在世界美术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让儿童学习水墨画,让他们从小接触、了解、继承民族的传统绘画形式,对他们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体会水墨画的精神內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齐白石在评价中国传统水墨画时有这样一句名言:“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由于儿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其特殊的观察方式,特殊的认知方式和特殊的表现手段,他们的这种“特殊”与传统水墨画中的概括、简练、夸张的神似手法是非常合拍的。实践证明,儿童掌握一些基本的水墨画知识与技巧后所描绘出的形象,总是那么朴实与天真。所以儿童学习水墨画有其特殊的优势,但儿童学习水墨画不能以专业化与成人化方式来训练。因此,儿童水墨画教学可以根据水墨画的特点和儿童的特点来设计教学。

一、从示范临摹开始,规范传统法度。

水墨画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前辈们已经总结了丰富的经验,也制定了特定规范。著名国画家潘天寿先生是这样阐述水墨画技法的:“法自画生,画自法立,无法非也,终于有法亦非也。故日:画在有法无法间。”这说明水墨画学习是有法度的,如果把儿童水墨游戏与儿童学习水墨画等同起来,那儿童的水墨画便成了无本之木。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儿童学习水墨也不能离开水墨画的根,所以,儿童学习水墨画也需要适当学习一些正确的、必要的方法。如水墨画中的五指执笔法,那是基础中的基础。一旦养成不良的习惯,对儿童以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教师必须在口传身授时强调两点,一要姿势正确,二要握笔轻松。正确的执笔方法可以使笔杆稳固灵活,在作画时才能使手指、手腕、肘和肩的力量协调运用自如,从而使线条厚重有力。(虽然线条是水墨画家一辈子的追求,但有些画家画了几十年,除了画出的线条老练一点外,根本画不出厚重的线条,这便是用笔方法问题了。经过实践证明,如果方法正确,学画不久的儿童同样能画出厚重有力的线条)前人已经总结了一条学习传统水墨画的捷径,那就是从临摹优秀的水墨画范本入手,从临摹中直接吸收笔法技巧及构图方法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但对于儿童学习水墨画来说,完全按照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一方面传统水墨画内涵博大精深,儿童很难体会理解。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用笔方法的同时,还可以适当示范,以便让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因为古人几千年来总结出来的优秀经验毕竟不是学生探索一下就可以领会的。因而,儿童水墨画的辅导要在强调水墨画的精神同时,注重水墨画最基本的执笔、蘸水、舔墨、调色、用笔等基本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进行示范,设计好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激发起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二、从自由游戏入手,体会水法笔法。

著名国画家何水法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题目为《“水法”通则百法通》的文章,文中禅释了“水法”在水墨画中的特殊地位。国画中的墨分五色及破墨法等都是由水法而生,可见用水对水墨画是何等重要。但儿童水墨画教学,不能将水墨画技法讲得太深、太专业。可如果不涉及这些中国画的最基本的技法,学生笔下的墨就会成为死墨,那水墨画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水墨画教学的开始就抛开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以“怀特海理论”作为教学指导,给予他们自由挥洒和探索的机会。在教学时可先给学生两张纸,一张是普通白纸,一张是宣纸,让学生在两张纸上用不同的方法玩。然后比较总结,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宣纸的性能和特点。然后让学生在宣纸上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水份玩,看谁能玩出与众不同的“新花样”。通过一节课的反复尝试、总结,学生基本了解了水墨中水与墨的关系,基本掌握了水墨画中水与墨的运用,创作出各种只有宣纸上才能出现的水墨效果。点、线、面是组成一幅画的三个重要部分,在水墨画中,一般一幅画都离不开这三个方面。不同的用笔方法所产生的点、线、面的形状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在水墨画

教学中,利用游戏可以使儿童轻松地体会各种用笔方法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不同的用笔方法及不同用笔方法所产生的不同水墨性趣。在“点”的游戏中让学生体会不同大小、形状、浓淡等点的画法;在线的游戏中让儿童体会不同粗细、曲直、正侧、逆顺等线的画法及效果;在面的游戏中让学生体会不同形状墨块的用笔方法及产生的效果。这种在游戏中学习基本功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兴趣浓厚,主动探索,更能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更多的用笔方法和生动有趣的笔墨效果,从而使他们在美的熏陶中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从自然生活着手,丰富表现题材。

当儿童对水墨画的笔墨技法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让他们从自然、生活入手,通过写生丰富创作题材。齐白石在他的画语录中曾说过:“作画贵写其生,能得形神俱似即为好矣。”所以教师可让儿童在生活中,在自然中寻找创作的对象与灵感,把生活当作老师,古人说的“师法自然”也便是这个道理。

现实生活中用来可以写生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表现一些小的物品,如书包、鞋子、盆花、自行车等;也可以表现一定的场景,如公园中的亭子、厨房的一角等;还可以写生人物题材,如妈妈织毛衣,卖水果的阿姨等。通过写生得到的内容更富有生活情趣,刻划时更易细致入微。当然也可以用记忆画的形式来表现自然、生活中的对象。儿童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的记忆题材,笔墨更为大胆,形象更为生动,更能体现小作者的个性和审美情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不同的新题材来刺激儿童的表现疲劳,让他们在不同的表现题材中体会水墨画的乐趣。

四、从实际需要出发,拓展创作材料。

三百年前著名绘画大师石涛有一句裨益后世的名言:“笔墨当随时代”。他告诉子孙,学习水墨画不但要继承传统,更要追求创新。传统水墨画的色彩主要是固有色,与西画相比,传统水墨的颜色在画面的视觉张力方面显得单薄。西方的那些强调个人感受的画派,如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的画面表现与水墨的画面表现有者惊人的相似。我们可以将西方绘画领域中的色彩理论注入儿童水墨教学当中,进而建构儿童水墨的新色彩理论。让儿童用水墨画传统材料与水粉、丙烯画等颜料结合在宣纸上作画,可以取得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宣纸最大的特点是渗化,在渗化中可产生无穷的奇特效果,其实具有渗化能力的材料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如报纸、纸箱包装纸等。这种粗糙的纸材与儿童水墨画结合,更能体现儿童作品的粗犷美。材料上创新,极大地拓展了水墨画的表现空间,丰富了水墨画的内涵与外延。

艾斯纳指出:“任何一种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都可以作多种解释。没有什么法则能告诉学生究竟是他好还是她好的解释才正确”。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不能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品,也不能以传统水墨画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品,更不能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水墨画作品。总之, 儿童水墨画教学的重点是在基本了解、掌握传统笔墨技法的基础上, 通过水墨语言大胆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儿童水墨教学无论是表现传统的“花鸟”,还是

儿童对现实生活所见所感都必须体现儿童性,在作品中表现出儿童的天真与稚拙,表现出不同儿童独特的个性及审美情趣,同时要具有水墨画特有的笔墨情趣。

谈儿童书法教学的若干体会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大潮中小学各门学科教材教法都随着新教育理念提出而做大幅度改进唯独小学书法教学仍然走者原来路而不见有相应改变依然像培育盆栽样“严谨”地训练着少数书法尖生或爱好者其余只好对书法是爱莫能及地敬而远之基目前全民美育新理念提出及儿童学习心理、能力特点我以为应当综合省视书法纯艺术与实用传统与现代融与转化让儿童书法教学从以往拘谨中活起来使更多儿童可以参与书法学习

、从原始象形文字书写开始

书法是关线条艺术任何事物回归至原点而不受太多干扰时便愈能直导其本质和基础书法亦然改以往习惯从楷书学习入门做法而越过法度严谨、完备楷法至原始中锋篆法从书写象形文字开始但举目不不切实际地要儿童学会书写象形文字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大多控笔能力不足倘若拿毛笔就要面对法度严禁、繁复正楷惟恐写不好感到困难重重且没有成功感想必总是占多数日后许多都对书法敬而远之原由或许从开始就可以找到点根芽而象形文字具有较强绘画意味若能将运用单纯中锋写法较有趣味的象形文字作为儿童书法学习的开端不但有利们对书法线条的理解有助控笔能力的提高更因象形文字的趣味、线条写法相对的单纯化而易提高儿童的书写兴趣与自信心的获取便是让儿童从原始象形文字的书写练习作为书法入门的初衷只要能做到一点便达到目的至们是否能把象形文字写好那就不必介怀而们有线条感受能力有一定的控笔能力有学习的兴趣有学习的成就感的基础上再进入楷书的学习效果将会更好至少能为书法学习的普及创造兴趣上的基础条件

二、加强书法与生活的联系

以单纯的书法作品形式呈现的传统的书写观念使书法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弱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书法的实用其实除传统的书写习惯之外大可以其它多种形式去呈现书法、去运用书法以加强书法作为艺术形式以外的其它应用例如教学生以书法文字做文字卡做文字浮雕做封面设计、包装设计、图案设计或用文字为图案装饰花边、服饰等生活应用书法的内容不一定是诗词佳句可以是生活中常说的一句话、一字当然书写材料也不一定是宣纸也不是非用墨书写不可应当允许儿童做多种材料的尝试使更多的视觉创意能通过书法得以呈现生活中倘若要求所有学习书法的儿童都要像大那样花大工夫去埋头苦临字帖然后写出工整的字体我以为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 要的毕竟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让每孩都成为书法尖而是希望通过学习与运用使们能够解书法并精神素养上受熏陶而得到提升

三、少比赛多展览

因受评审主观影响设奖名额限制、内容、规格限制等因素影响最终往往有遗珠之憾故以比赛得奖评高低、看成果将不知要抹煞多少儿童的才能和快乐后来许多放弃书法学习多少也受它的一点影响吧“多展览”则是以展览作为一种教学段通过展览形式去展示儿童学习书法的成果目的让每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展览的过程中解优点与不足展览形式可以按时间或内容分类进行阶段展览或综合展览可以联展也可以是展展览可大可小应确保展览自

主与时常的而不应是为配合某节日、某次活动而搞的形式真正让展览以一种更健康的教学形式呈现以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除以上谈及几点以外还要多让儿童参观书法展览参观过程中认识各类书体、风格面貌还可以适当地让儿童通过欣赏、认识一些现代书艺见多便能知其所以然从而为们注入更多的思考形式总之我希望儿童书法教学能变得更宽容能真正地面向更多的儿童

学龄前儿童书法教学日记系列

昨天,一个平时练字很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对我说:“朱老师,我藏了一张字。”我问他什么时候写的,他从一只盛有外套衣服的塑料袋子里小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折得很整齐的毛边纸,摊开来,噢,原来是我刚才表扬他的那张,其中有两个字较好。我和对面的老师汇意地笑了笑,但没敢给小男孩看到,我很认真地对他说:“再认真写一张比这张好的,带回去给爸爸妈妈看,好吗?”紧接着我还说他今天感冒了表现那么好!小男孩此节课表现很好,我想以后他的练字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现在我觉得自己很喜欢与练字的每个小孩沟通,走入他们的心灵深处,细心揣摩他们的爱好和需求,以求对症下药,慢慢地已尝到了一丝甜味。继续努力!

我现在的工作很轻松,有上网的时候。我会时常写些教书心得。

我觉得幼儿书法教学中,一起陪同学习的家长应该督促、激励自己的小孩,配合教师的教学,他们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的急迫心理可以理解,陪在小孩身边总要叮嘱这提醒那的。我发现大多数家长主要是在结体方面多善意的“唠叨”,对小孩不能束缚太多,尽量不能让其对书法有厌烦心理,老师也是抓重中之重的要点要求他们做到,至于一些次要的内容,让其自由发挥,锻练创造能力,多顺他们的意,看情况、看时机适当点拨就可。

我觉得家长应该督促帮助小孩纠正书写时的不良身体姿势,不要得此失彼,字是学好了,但坏习惯也同时养成了,这可是遗憾一辈子的事。 另外字的笔画书写顺序也要多多提醒他们(特别是在老师刚教完新字后)。

有些家长很性急,小孩写字开始没写几节课,就感觉自己小孩比不上其它一开始有进步的小孩,写得一塌糊涂,从而责怪小孩笨,同时也可能会埋怨老师有偏心,其实小孩学书同是进步大有先后,后并不比先好,最后写得好才是最棒的!其实老师有时在“闲逛”中没有过多的话语,是在捕捉着每个小孩心灵深处的细节,是用心在观察,是在书写中进行交流! 下面我讲几个教小孩学书法中碰到的几个“个案”:一个脾气倔强的小女孩开始学书兴趣很大,字也写得不错,但后来却保持了“三分钟的热度”,而且字写得笔笔有习气,很是不好,纠正难。而另外有几个小孩一开始调皮捣蛋,在毛边纸上乱涂乱画,后来经过几节课的学与练,不经意间会发现他们有着独特的闪光点,而且写字很容易进入状态,是学书的苗子。 我觉得一般幼儿经过练习后,基本功都会有明显的进步,对写毛筆字也会更加感兴趣。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我对他们负责了,也尽力了!

纯属个人“偏见”,今后渴望得到正确全面的见解!

昨天小世界陪教老师有事请假,找了个老师代课,根本收拾不了那几个调皮的小孩(家

长都没陪着),后来紧跟着别的小孩也开始吵起来,我不得不分些心来和陪教老师一起管纪律。有两个顽皮小男孩我觉得比以前守纪律些了,而且字也有进步,只不过以前特顽皮时基础笔画没怎么学好,致使不认真时瞎涂,兴致高时稍加点拨能使你眼睛一亮,对他们刮目相看。很庆幸,他们有这些进步,说明开始接受我这个老师了。可是还有个小男孩我感觉很是棘手,平时老是带头吵闹,昨天越加放肆了,可以说引起共愤了,向他来"软"的方法根本行不通,我忍无可忍像以前的陪教老师一样把他拉到教室外面去,随后我前脚走进教室,他后脚就紧跟上来,我顿时觉得十个小孩我忙不过来了。这个小孩很倔强,反抗心理很强,有时不让你手把手地教,在他身上我可能还有许多问题要去考虑??。

上课时间还没到,碰上个写书法的小孩跟我搭话,问我什么时候上课,我跟他说,"朱老师待会儿等你,不要迟到哟!"上课时间到了,一个小孩拿着练字的"学习服"愣在那里,我赶忙赶过去,"来,朱老师帮你穿上!"哎!我惊奇地发现这两个小孩在这节课上表现很不错,虽然课堂上有其他小朋友在吵闹着,像以前早就凑上去了。这两个小孩是我前一段所提到的。

儿 童 书 法 教 学

书法的基本功主要有以用笔、点画、结构、章法等为主体的方面。在少儿书法教学中,尤以用笔为重点,并落实于点画,贯穿其始终。而后再在结构上下功夫,章法则在创作时更为重要。至于书写姿势、执笔方法等,这是学习书法必须掌握的知识,算作基本功也可以,因为姿势与执笔对书法水平的提高有直接的影响。在少儿初学书法阶段施教则为时过早,况且少儿在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后再谈。

那么,如何使少儿尽快掌握书法的基本功呢?以下三个方面:

一. 授以笔法,以教运笔为主,加强对线条的书写训练。

由于书法以点、线为基础,是讲究线条质感的艺术,所以少儿学书首先要练线条,把写好线条作为入门的最初必修课。训练时强调中锋行笔,因为是少儿,又是初学,不要把运笔的理论讲的太复杂,但方法要讲清楚,对实践训练的要求一定要严格。教学生中锋行笔为日后更高层次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 根据个性,严选碑帖。

历代碑帖面目众多,而对每本具体碑帖的态度却因人而异。尽管少儿学书时,听凭教师选定字帖,但他在临摹时会表现出一种无声的反应。如果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不喜欢的字帖则该生的学书效果会事倍功半;相反,有的少儿接触某帖之后,学书进步之快,令人惊异,这是学生对不同碑帖的适应性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气质,选学不同的字帖,即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来选贴,所选字帖与学生的个性特点相吻合则教学效果好,不合则教学效果差。在我指导的书法特长班中,楷书学欧、颜、柳、赵四家的都有,学楷书进步不大改学隶书的也有。有的孩子好动活泼,性格外向,我就教学颜书或赵书,效果很好;有的孩子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学柳不行,改学欧书,果然一改就灵;也有的孩子对于楷书始终进步不大,我就叫他改学隶书,进步有了明显提高。

三. 练习要放大临写,单钩、双钩同时并用

儿童在书写练习时,方法问题也有讲究。要教会少儿用“三步顺序练习法”:1、双钩添廓,也称描红,一般称之为“摹”;2、单钩摹写,一般称之为“临摹”;3、看帖临写,一般称之为“临”。如写“人”字,先把十公分见方的“人”用铅笔沿着线条的外框描下来,成空心字,接着纵向排列,仍用铅笔按“人”字各笔画的中间以单线条的形势描下来,第三格为空白,不要留有任何痕迹。书写时先将空白的“人”字用描红方式,按规范的书写运笔要求完成;接着一边沿细线条的痕迹,一边仔细对照范字,仍按书写要求完成;第三步,就是在前两个字书写过的基础上,对照字帖可认真的写完,尽量仔细看一遍范字一口气写完,不要看一笔写

一笔,也可再临一遍。很明显,如果没经过摹和临摹,一开始就临,初学者就是大人也很难做到,何况还是少儿。我用此法训练少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上述三点就是我们在少儿书法教学中,让少儿尽快掌握书法基本功主要方面的具体做法。由于自己的书法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请各位方家指教。

郑定荣少儿书法国学班招生

自任教。

儿童水墨画书法教学计划分享

给孩子强制灌输知识是一种无奈,让孩子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是治学的根本。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传统的做法是学习书法和国学,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探索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熏陶,开发智力,锻炼智能,完善人格。为弘扬祖国传统书法艺术,培养少儿书法人才,书法班由郑定荣老师亲

儿童水墨画书法教学计划分享

郑定荣老师: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笔耕三十余载,从事成人和少儿书法教学已三十年,经验丰富,著作甚丰,书法与国学造诣深厚,是一位实力派的书法家和书法教育家。分别聘任广东省老干部大学、广州岭海老人大学、羊城书画艺术学校、广州书法艺术学校等多间高校及艺校,在广州岭海老人大学书法系连续任教已21年,学子如云,成才者甚众,有众的学员已成为省、市书法家,有的成为当代书法教师。多年来,郑定荣老师为成人和少儿书法教学编印了一系列书法专业教材,并使用电脑多媒体进行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使学员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传统书法艺术,学员学书兴趣浓厚,轻松自然,进步神速,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一、招生对象:学龄前儿童和在校学生。

二、学习内容:书法(钢笔、毛笔)和国学

三、报名时间:从即日起,名额有限,报名从速,额满即止。

四、报名电话:136xxxxxxxx 郑老师(可电话预约报名,开课时交费)

五、上课地点:1、中山七路王家园上街12号(岭海老人大学内)周六下午上课

2、广州市东华北路168号金城宾馆二号楼703(林顿外语文化培训学校内)逢周五晚上

六、网址:zdr8702.(详情请查询) 邮箱:zdr8702@126.com

20xx年春季书法国学班各班开课时间一览表(逢周五晚上课)

儿童水墨画书法教学计划分享

儿童水墨画书法教学计划分享

20xx年春季书法国学班各班开课时间一览表(逢周六下午上课)

儿童水墨画书法教学计划分享

林顿外语文化艺术培训学校

关于少年儿童书法教学的思路

笔者据10年的书法教学实践,从‘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技能训练与创造力培养’。‘课堂教学的设计’,‘家庭辅导的设计’等四个方面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 关于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观念第一,方法第二。有了正确的观念,才会有正确的方法。这里,我们首先要与大家讨论下列几个问题。

1. 关于继承传统

学习传统,关键是怎样学?学习什么样的传统?你说你是传统,他说他是传统。笔者的看法是:关键不在于是不是传统,有没有传统,而是传统有多少问题。现代人的书法,或多或少继承了一些传统特点,可以说现代人的书法都是由传统发展而来的,你说:“笔笔中锋”是传统,结体裁平横是传统,布白匀称是传统,平整工雅是传统,他却说偏锋是传统,方中含圆也是传统,不平,不匀,不工,不雅也是传统。

在艺术教育中,我们没有必要去归定学生如何走路,继承传统的方式多种多样,顺着前人的路前进是一种方法,在前辈走过的路上“倒行逆思”也是一种方法??书法史上,金农,何绍基,康有为等之所以能成为大家与他们敢于从那些历史不为人重视的残碑断碣中,从“粗俗”的民间书法中吸取营养分不开的。

2.“临得像”不是教学的最高标准。

在少年儿童的书法艺术教学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执笔,如何临摹,教会学生读帖,比较,找出差距等等,但不应一味追求“临得像”,不必拘泥于具体的点画。要让他们学会总体把握,只要总体上有那么个“味”,那么个“气息”,就应该认定为合格。 不要把学生培养成写字匠。

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面对一件貌似范本而实质匠气十足,毫无生气的作业给予表扬时,学生对书法学习意义的理解便会产生偏差,认为千方百计地把字“临”得像范本就是“真本事”。

书法教学的最终目标和它的最高标准究竟是什么?是为了重现千百年前那些名碑名帖的原貌吗?不是,是仅为了继承一点宝贵的文化艺术传统吗?回答也是否定的。书法教学是一种手段,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前人的成果。然而,通过对古代书法成果的了解及其营养的吸收,根本的目的还在于对传统的进一步发扬和光大。

因此,“临得像”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入门”是为了出门,临得像只是新起点的开始,而不是学习的终结。

3.以培养兴趣为第一

在少年儿童书法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下面这样一个问题:

一位教师专心致力于传授技法知识,每堂课再三强调技法的重要性,反复强化训练,结果,课堂里的学生越来越少,剩下的学生技法水平也并不理想。

另一位教师深知技法的重要性,但他却没有急于接二连三地讲解技法,也没有急于要学生反复进行技法训练,而是边讲技法边实践学习,再讲一些诸如大书法家的小故事和有关

书法趣闻轶事,学生的出勤率很高,一段时间后,学生的技法掌握得并不差。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获得这样一个启示,从种意义上来说,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学习技法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必须“从儿童的观点去了解儿童,并根据儿童的能力去教导儿童”(温世颂《教育心理学》第37页)。根据这要求,我们在让儿童书法班的学生学习“书”字时,一方面教他们如何书写(技能的),一方面又让他们了解“书”字的意义(认知的),更要告诉学生并帮助学生去欣赏和体会“书”字所代表的意境(情感的),另外,还可以配合习作讲评,学员表演,教师示范,课堂比赛,参观展览等培养学生的兴趣。

4.从长远出发选择范本

选择范本,不能图眼前,只对教师“胃口”,而要图长远,对学生“胃口”。因此,我们反对传统的“千人一帖”的教学法,也反对教师“胃口”的“择帖法”,图长远,就是不能急功近利,不图眼前,而是充分根据书法艺术的客观规律,为学生的长期学习开辟广阔的天地。对胃口,就是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特点,选择既有利于长远,又适合他们特点的范本。 俗话说:条条路通罗马。学习书法的方法也有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我认为书法学习不外乎立条道路,一曰、取法乎上,二曰、取法乎中,三曰、取法乎下。在书法学习中,我们把以由篆入门的方法称为取法乎上,把由隶入门的方法称为取法乎中,把由楷入门的方法称之取法乎下。在少年儿童书法教育实践中发现,取法于下的由楷入门,往往效果不佳,原因是楷书结体很复杂,笔法繁琐,学龄前儿童以下掌握,过多的重复技法训练又使之枯燥乏味,使学生兴趣减退,难以达到教学效果。如果取法于上学篆书,当然立意最高,为书法学习之正统。然而,它却远离时代,不适应大部分学生学习。实践告诉我们:少年的书法教学,以取法于中,由隶书入门最适宜。隶书不仅横平竖直,结体扁平,易于掌握,而且还为学生长期学习书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取法于中学隶书不仅易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将来在书法艺术上发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以少年儿童的书法教学为例,择帖还应照顾他们的生理特点,因为学龄前儿童对手及手指的控制有时仍然笨拙。教师应避免要求学生作过分细腻的动作。因此,毛笔宜大不宜小,笔管宜粗不宜细,字的大小一般以此为根据6-15厘米见方为宜,最宜学写隶书这种笔画简单的书体。

5。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个足球队员的临门一脚,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位艺术家的临场发挥,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心理素质的优劣,关系到一个人事业的成败。

艺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 “创造性活动是高度复杂的意志活动”(周昌忠<创造心理学>第128页),因此,在书法教学中,我们必须同样重视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我们要让学生进一步懂得这样一个道理, “在艺术创作中,太费力的构思常常失败,而随意为之却较为成功,创造是我在进行,但我的力却不能强求”(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第43页)。这样才能使学生慢慢理解什么是 “悟性”,什么是 “灵感”,并且了解 “悟性”和 “灵感”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创造最危险的敌人是胆怯”(周昌忠<创造心理学>第135页),在书法教学中,如何去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我采用了下面三种方法:

第一、 让学生尽情的“涂抹”。有的家长见孩子不按老师的要求临写,便打骂孩子,强制要求孩子小心翼翼、一笔一划照着字帖的样子临写,结果,我们发现,这些本来胆子大,毫无拘束的孩子变得胆怯起来,家长不在旁则罢,在旁则变得“无从入手”,横竖不自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家长的工作,让学生尽情地“涂抹”,并对学生“涂抹”得有数,合理的地方稍加表扬,在赞扬中慢慢引导。

第二、 反对家长“念念有词”。在教学上,我发现,有些家长(甚至个别教师)习惯于在孩子书写过程中“念念有词”。或左或右,或粗或细,或按或提,时时在“提醒”笔笔下“指令”。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已基本失去‘自由’,失去“思考”,成为其父母的“代笔者”。灵巧的手,智慧的心灵受到创伤,一旦家长“指令”未到,孩子便眼睛一瞪,无从下笔。这一点,应该引起教师,特别是实行家长伴读制的业余艺术学校教师的注意。

第三、 讲评、鼓励有创意的作品。在课堂教学中,讲评、鼓励有创意的作品,也是消除学生胆怯心理的一种好方法。通过讲评和示范,开掘学生心智,鼓励创造意识,把各种不同的风格,临写方法,特别是那些孩子本身尚未觉察到的“笔下效果”,加以不拘一格的讲评,起到鼓励学生,教育家长的作用。

总之,书法艺术教学是一种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它是少年儿童智力训练的基础之一,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 技能训练与创造力的培养。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着重就下面四个方面,谈些自己的看法。

1. 技能训练于创造力培养不可偏废

在课堂教学中,优秀教师应认真地把握好学生书法技能训练于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度,两者不可偏废,传统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技能基础训练,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能够培养出基本功扎实,具有忍耐,刻苦,踏实精神的学生。因此,传统的教学中优秀,合理的部分,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但是传统的教学法往往很不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力严重缺乏,这些学生习惯于拜倒在前人脚下,不敢抬起头来,更不敢越雷池一步。

2. 艺术思考是一种启发式的思考。

一位教育家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教师在课堂上问学生,“雪融化了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说是水,教师便点头微笑;另一个学生回答说是春天,教师便横眉怒目,这是教师惯于逻辑思维,缺乏形象思维,喜欢求同思维,而不喜欢求异思维的缘故。如果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也不能克服这一点,那将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大障碍。

在书法教学中,我们应启发学生,第一步表达意境,第二懂得知识不为法所拘,第三注意体验生活,第四,力求作品成为有剩七的整体,第五,要有独特的表现手法。

启发、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和艺术个性,应该成为书法艺术教育为之努力的最高目标。

3. 以线为技能训练的基础。

中国书画是由多种千变万化的线条构成的。因此,中国书画最根本的基础,也应该是线条,所以,在书法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线的兴趣,对线的认识和对线的掌握,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实践中,为了使学生掌握执笔姿势,运笔方法,做到“指实、掌虚、腕平,悬腕”,我们不应急于让学生学“点、横、竖、撇、捺”,而让学生首先学习“横线、竖线、弧线、曲线”等各种线条,在这些笔划中,我又以“横线、竖线”为基础的基础,让学生首先掌握这两种基本线条,继而逐渐练习其他线条。在线条练习中,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笔笔中锋。 实践证明,运用这样的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线条训练,学生不仅较快掌握执笔姿势,运笔方法,而且通过对毛笔性能的了解和掌握,为临习碑帖打下扎实的基础。

4. 眼高手低不是坏事。

在学习中,眼高手低不是坏事。“手高”,是“眼高”发展来的,认识水平不提高,手上功夫的提高也是不可能的。

为训练学生的“眼力”,提高他们的欣赏、鉴别能力。我们在课堂上采用讲评的方法,教学生,学会评价作品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使学生在批评、互评或自评中学会评价,从欣赏的实践中学会欣赏,这里涉及到审美的问题,健康的审美得力于优秀的

教育。

书法是抽象艺术,要领略书法艺术之美,必须有较好的审美修养,必须对书法美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学生将来对书法美的感受,而且关系到少年儿童书法创作的格调的高低。

三、 课堂教学设计

业余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现在,业余书法教育正向正规化方向努力,具体地说,一是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二是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1. 课堂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及原则

由于我们所从事的教学是业余的,对象的年龄层次和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的内容又各不相同。因此,给教学工作带来的难度远远超过专业院校。所以需要教学工作者既根据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又根据个自的具体实际认真地制定学期的教学计划,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

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

(1) 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实践为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为面对的是少年儿童而忽视基础理论的教学,也不能不问青红皂白,照本宣科,用填鸭式向学生灌输理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启发,强化长期坚持方针。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少年儿童的书法理论学习,每堂课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应视学生的年龄大小和接受教学时间的长短,增加或减少。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先实践,后理论。先学会怎样写,后传授为什么要这样写。许多书法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掌握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加以提炼、概括和领会的。

(2) 以个别辅导为主,并与大课讲评相结合

少年儿童业余艺术教学,应以个别辅导为主,大课讲评为辅。个别辅导针对性强,能充分照顾各部分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打破“一班一帖”模式之后,尤其需要强化个别辅导,以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在个别辅导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可以通过讲评和结合实际,进行集体指导。

(3) 临摹与创作结合,以临摹为主

临摹是为了创作,创作则是为了更好地临摹。临摹是确立规矩,创作则是打破常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拘泥于规矩,则无创造可言,无“童趣”可言。实践证明,少年儿童书法教学,在以临摹打基础为主的前题下,也不妨搞些创作,给予较大的“自由度”,放松一下紧张的临摹状态,于发展“童心”有利,于培养个性有利。

(4) 学生与家长结合,以学生为主

在实行家长伴读制的业余夜校里,应该在教学中照顾好学生与家长两方面。什么都对家长说,忽视了学生;或什么都对学生讲,忽视了家长的教学,都是不够理想的,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学方法是,既对学生说又对家长讲,但必须是讲给学生体内的内容浅一些,多一些,讲给家长听的内容可深一些、少一些,这样,才能既照顾少年儿童的特点,又发挥了家长伴读制的优势。

(5) 讲评与提问结合,以讲评为主

在课堂,我们既反对一言堂,也反对“乱哄哄”,教师的讲评,要结合系统的教学大纲,每堂课突出重点,加以指导,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或启发学生和家长提问让教师解答,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2. 课堂教学的方法

在书法教学中,笔者根据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分析能力,

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应变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总体要求!采用下列一些方法:

(1) 示范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示范占的比例较大,也确实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示范是启发,它与“手把手”有区别。实践证明,“手把手”宜少不宜多。出了教师示范外,还可以适应选拔一些进步较快的学生为进步较慢的学生示范,这样更有说服力,更有激励作用。

(2) 讲评法

讲评是教师常用的方法,实践证明,教师讲评一次,学生提高一步。但是,要“常评常新”,不要采用一种方法,一个模式,长期不变,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会降低讲评效果。在具体的做法上可以采用集体讲评,个别讲评,优秀作品讲评,劣作讲评,专题讲评,教师评学生,家长评学生,学生评学生等各种讲评方法。

(3) 观察法

观察是学习最基本的方法。在书法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可以采用“双钩观察法”和“瞬间观察法”。“双钩观察法”通过学生用铅笔双钩范本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体,用笔方法,对临摹起到积极帮助的作用。所谓“瞬间观察法”,即先将书法作品挂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几分钟后拿掉,要求学生把刚刚观察到的东西写下来,结果很可能出现千姿百态的习作。我发现,瞬间观察的时间越少,学生作品反映的个性越强,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极大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掘他们的创造力。

(4) 判断法

观察需要判断。判断力越强,观察能力也就越强。因此,我们又用在黑板上画线段或图形,让学生判断大小或形状的方法,不断训练学生的“眼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模仿能力,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5) 评优法

结合少年儿童的特点,“评优法”要常用。从讲评中评选优秀习作,即可以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又可以起到激励作用。我们应该把评优与奖励结合起来。

(6) 评劣法

评劣和评优一样,也能起到促进、推动的作用。在进行讲评时,有时采用一下评劣法,反而能起到刺激作用,这叫负强化。但评劣法宜少用,采用时应充分照顾学生的承受能力。

(7) 鉴别法

在教学中,我们为了打破教师的一言堂的局面,还采用了“鉴别法”,让学生或自评或互评,通过自评或互评,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8) 命题法

为了测试学生的真实水平,去掉“成绩水分”,偶尔采用命题方法,并请家长离开教室,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件书法作品,并当场给予评分。

3. 书法教学的实践

在日常的书法教学中,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一位高明的教师不在于花大力气维持课堂的纪律而在于不断地激励,调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采用多表扬,少批评把批评寓于表扬之中的方法。批评与表扬形式不同,目的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学习进步。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常常采取先表扬,然后再指出存在的缺点和改进的办法。这样的批评,学生即易于接受,又不至于感到失望。

在教学中,我们还尽可能地使家长克服急功近利思想,使他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对大书法家生平事迹的了解,对艺术本身的了解,逐渐确立一个远期目标和形式一种良好的心态,不以一时一事论成败。

教师应鼓励学生照范本习字,不要把教师的辅导作为范本。教师的辅导可以作为临帖参考,使学生逐渐摆脱依赖,提高自觉能力。

四.家庭辅导的设计

家庭辅导的成败,也是学生进步速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成功的家庭辅导,可以协助教学加速教学的进步和成功率。家庭辅导员的设计包括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家长修养等几个方面。

1. 关于学习条件

在学习条件方面,家长要力所能及地为孩子准备好学习书法的必要工具和材料,如笔墨纸砚,字帖和参考资料。此外,还须备有一张适合孩子高度的书桌,桌子太高会造成视力减退,太低则身子背部弯曲,容易产生疲劳。

2. 关于学习环境

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要靠家长去努力运造。对于学习书法艺术的少年儿童来说,特别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当他们写字时,应排除电视,电话,会课等各种噪音和干扰。让学生能静下心来,聚精会神。如果利用一块小天地,比如家庭的一个角落或一面墙。陈列子女的习作,会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学习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3. 关于家长的修养

家长也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如何使家长都能按进度、科学、系统地协助教师辅导孩子?这是一位教师必须面对和应该加以研究的问题,实践告诉我,家长能坚持,孩子才会坚持;家长有耐心,能克服困难,孩子才会认真对待,完成作业;家长的科学辅导,才会使孩子慢慢培养出对艺术的兴趣。

慨言之,书法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其中,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耕耘,也需要家长和学生的积极配合,通过书法训练和学习,教师传播了书法精神和技巧,学生在艰苦学习中体味到了民族精神之所在和掌握了一生用得着的技巧,家长也从中提高了文化艺术的修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