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案例分析

班主任案例分析

我班有个学生叫张某。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老师说读书,他在写字;其余学生在默写词语,他却在桌洞里“忙开了”。对老师大部分的课堂提问,他多数缄默无语。家庭作业要么全留空白;要么乱写一气。作业本上的字像天书一样。每次测验,语文分数都只有三、四十分。学校的很多老师都认为,这孩子习惯太差, 而且缺乏最起码的上进心,各方面的滞后,使得学生也都认为只要他遵守纪律,上课不影响别人,就行了。我听了,不觉从心底泛起一股惋惜。但又一想只要孩子一天在我这里学习,我一定不能放弃他!于是我开始了围绕他的工作。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

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针对他的情况,思虑再三,我决定从两大方面入手。首先,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我抓住一切学习、做作业的机会表扬他。每次做作业,只要他及时完成作业,我就表扬他,奖励他,在作业本上多画几颗星星。每次批作业,只要他全对,我就及时鼓励他,每次回家作业及时上交,我就全班表扬他。从他害羞的表情看出,他感受到了进步的喜悦。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张文婷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吴婷张文婷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张文婷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张文婷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张文婷同学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张文婷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

了不小进步。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张文婷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在这学期期中考试中,他取得了73分的好成绩。我为了鼓励他,奖给他一本日记本。奖品虽少,但能表示老师的一点心意。后来,他学习更努力了。

其次,与科任老师统一意见,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他。其实,他身上的闪光点还是挺多的,在学校用餐从不挑食,穿着的衣物也是越来越整洁了……我们抓住这些表扬他、鼓励他。学习上的一点小进步,我们也没有忽视。在语文课上的一次听写词语中,他居然只错一个。我非常兴奋,对他大加褒奖,并说:“看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看,这些词语你全默写对了,你一定昨晚复习了吧!你看比有些平时学习优秀的同学都好呢!只要努力,你一定不会比其他同学差的,你说是吗?”他轻轻地点了点头。但是我还是看见了他眼中多了一些自信的眼光。有了这次,在这以后的学习中,我始终坚持“欣赏、夸奖、鼓励”的方针。他的成绩也一步步上升。与此同时,在科任老师的帮助下,也有了起色。相信只要对他倾注信心、爱心、恒心,他一定会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学生的。

分析:对学生的关注要持之以恒,对做得好的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要有耐心,不要怕反复,作为老师要有一股韧劲,要有恒心。要在老师的期待中让学生学会自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对自己充满希望。要在老师的尊重中让学获得自尊。尊重人是教育的第一要义,只有尊重受教育者才能教育人。让学生获得自尊,也就懂得尊重别人。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一个亲切的、发自内心的微笑——这是化解孩子紧张情绪的第一秘诀;一个温柔的、充满爱的抚摸——这是温暖孩子封冻心灵的灵丹妙药;一句真诚的,恰如其分的表扬——这是打开学生第一扇心扉的第一把钥匙。对于曹先来这样特殊的学困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另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学困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曹先来同学和张文婷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

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学困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学困生转化成为学优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第二篇:班主任案例分析

班主任案例分析

吴邦杰

身为班主任,经常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而我们的学生又往往是其中的主人公,这时候,更好的去沟通,去了解事情的具体情况,能帮助我们较好的去解决这些事件。但在这个过程中,坚定的站在学生这里,让他感到你对他的支持和鼓励,却更能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也能让这些事件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20xx年,我担任了906班的班主任,班级特点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很活跃,调皮。学生大多是厌学的、放任自流的学生,而且他们正处在青春发育期间,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着不间断的变化,他们有被成年人认同的“渴望”,但心理上的不成熟又使其犯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得不面临“尴尬”。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本着一个“度”,来处理学生的违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身心都得以健康的发展。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从中有所失,更有所获。我始终坚信一点:做教师就要对得起良心,做班主任就要满足每一个学生。今天的教育我不敢苛求学生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思想,但我要用自己最纯最真的行动,去让每一个学生接受我,让他们能够自由快乐的学习。形成既是老师也是朋友的关系,希望自己能在学生们的一生中留下一丝值得回忆的往事。

事情发展的背景: “重点学生”引起了我的“重点关注”

1、个案的基本情况

邓成卓,男,聪明好动,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编一些谎话骗老师。没有良好的劳动意识,每次值日都会有逃离现象。平时以自我为中心,经常跟同学发生纠纷。同学们讨厌他的习惯、做法,看不起他,在他经常流露出的不在乎的神情背后,有时也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无奈。也会和一些不良的朋友勾结,易冲动,做出违纪的事情。

2、个案的家庭情况

父母管理较少,本身的教育能力不高,再加上他们经商的缘故。平时对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只会责骂,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

问题的出现:学生对自己没有要求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该生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心理方面自暴自弃;劳动能力方面较薄弱;学习方面兴趣不浓。而形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

1、家庭过分的宠爱

通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家庭对他的娇生惯养,不管儿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开口:“我要??”爸爸妈妈总是有求必应。尤其是发脾气、耍赖时,父母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失掉原则,要啥给啥。他们的一昧迁就、给予、满足,导致孩子对物质需求的欲望恶性膨胀,攀比虚荣,事事以我为中心。

2、集体的不接纳

该生在班里总是很显眼,违规违纪,经常跟同学吵架,作业不认真完成,值日的时候先逃回家,上课做小动作、讲话抽烟等恶习??同学另类的目光,老师严厉的批评导致了他对学习的厌恶,渐渐地他对自己也失去信心。作为一个学生,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内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

3、青春期情绪等心理障碍

进入初中,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在生理上处于日趋发育阶段,这一阶段会引起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一些微妙复杂的变化,有的会自我意识趋于过于强烈,且非常敏感、情绪易受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或得意忘形、以我为中心,或垂头丧气,不安、焦虑,自控和调节能力相对较差,更有甚者脾气暴躁、不听他人正确劝告且一意孤行,走极端等等。

4、教育方法的粗暴

虽然父母对该生在生活反面极其宠爱,但对他的学习期望又很高。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儿子应该弥补他们的缺憾。因此,他们对该生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长期下来,他对学习渐渐的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严重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形成淡薄消极、“破罐子破摔”等不健康的心理表象。

问题的症结:缺乏自信

有人说,信心是奇迹。作为教师,只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心理疏导,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绩能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加强。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班主任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的心理建设,加强对他的心理监护,使他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信心,从本质上转化他,进一步提高教育实效。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生命旅程中永远信心百倍,不被挫败。

1、发现他积极的因素,促进转化。

我发现邓成卓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跑步在班级里数一数二,做错事敢于承认,不闹事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上课也会积极发言??所以我们可以发掘他这些向上的可塑性,对他进行再教育。

我在班级活动中,多为该生提供表现机会,结合班上具体情况,开展一些集体的活动和竞赛,任命他为负责人,让他感到被信任和责任感,在组织活动中,他的主动参与使他觉得班上的活动,自己也是一份子,从而达到消除行为惰性的效果。

2、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我们有过几次很长的谈话,我和他谈到了海伦·凯勒如何克服自己眼不能看,耳不能听,嘴不能说三种痛苦,终生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获得成功;谈到了爱迪生,在几千次

失败的实验面前,也绝不退缩,最终成功地发明了照亮世界的电灯??如果这些人在失败面前丧失信心,将会一无所成。

面对学生的不自信,我尽量帮他们懂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你,只有你能改变自己。生活中,失败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态有问题,遇到困难,总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结果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遇到困难,仍然能保持积极的心态,所以他们成功了。在教育教学中,我始终让学生在心底记下“我行,我能”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于是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

3、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

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

首先,我利用家长会,向家长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其次,要求家长督促完成家庭作业,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这样,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引导集体关注他,接纳他。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培养他的正确的交往能力的时候,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忍耐和爱护,帮助他在集体中找回自我,学会交往。

我利用班会等恰当时机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不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孤立班集体中的任何一员,向学生讲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同学明白像邓成卓这样的学生,自暴自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形成是长期的,多方面的结果,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除,要允许他有反复现象。并且教育大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要正确对待他的变化,以我们集体的耐心,接纳他的缺点,他的变化。

5、尊重和信任他,正确看待“反复”。

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它促人奋进,使人努力。对他来说,只有信任他,才能得到他的信任。信任他,也是尊重他人格的表现,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他自暴自弃的心理。他的错误不可能在一次两次之间完全改变,我要耐心对待他的错误。后来,他又有几次没做作业。我询问原因,他说因为本子放在家中忘带了,以前他也曾经因为这个原因经常不做作业。我犹豫了,难道他又撒谎了,是否叫他趁下课的时间补回去呢?我没有这样做,只是叫他以后要善于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此时,他的眼里流露出一股被信任的感激的眼神。

6、运用多种评价,促进发展 。

经常使用激励的语言赞美学生。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士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

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适当的赞美学生,会增强一种和谐、温暖和美好的感情,而且,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学生潜在的动力,自觉的克服缺点,弥补不足,这比你去责怪,比你去埋怨会有效得多的多。这样会使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

我认为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别人的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滋润,受到赞赏的人能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而引发出潜力。

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该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他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同学的态度,使他在一定程度受到打击。作为教师如果不是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他的个性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要调动他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必须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当发现他后来能主动参与劳动,于是就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当他能主动帮助同学的时候,同学给予一声感激的“谢谢”;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引导他由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想出假如再出现类似情况会怎么去做。大他在家中有出色的表现的时候,由家长反馈到学校,并给予鼓励??

问题的解决 :学生在持久的进步着

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平时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主动退让,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不会想要什么就吵着要什么了。他从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他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同学友好相处,不随便打人,积极为集体做事,更令人高兴的是,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参加了校运动会,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相信以这样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他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反思与讨论:长久之计--攻心为上

攻心为上,任何事情都不是简单的孤立的存在的,要想处理好事情,对症下药至关重要。通过这件事我就想,一名教师与其说是他从事的是传授知识的职业,不如说他承担着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是他自己体验,自己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是在那么关键时候,关键的地方,我们稍微用一下力,就能使学生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驶向美好的前方。

哲人说:“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不敢说我能把每件事都做好,但是我会尽我的最大努力去做好每件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