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07011302班王磊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苏菲的世界简介

《苏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是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下个面的我对此书的一些简要记录。

自然派哲学家 最早的希腊哲学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关心大自然与它的循环和变化。认为世上必定有某种基本物质,万物皆由此衍生,而且最终仍旧回归于此。 米雷特斯的三位哲学家: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安纳克西曼德认为是某种无以名之的物质构成了他所谓的“无限定者”的世界;安纳西梅尼斯认为万物之源是空气。

伊利亚的哲学家帕梅尼德斯认为现有的万物是一直存在的,没有任何事物会来自虚无,已经存在的事物也不会消失于无形,认为世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变化。 赫拉克里特斯认为恒常变化才是大自然的最基本特征。认为事物的秩序中,好与坏、善与恶都是不可缺的,假如善恶两极之间没有不停的交互作用,世界将不复存在。

雅典的安纳萨格拉斯认为大自然由无数微小粒子组成,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而且在最小的部分里也有其它每种事物的成分存在。 爱琴海北部的德谟克里特斯认为大自然由无数形状各异的“原子”组成,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单位,不可再被分割。他只相信物质的东西。人的灵魂由“灵魂原子”组成,死后灵魂原子四处飞散组成新的灵魂

雅典的哲学

自然派哲学家之后的雅典哲学家关注的是个人本身以及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诡辩学家普罗塔哥拉斯说“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事物的好坏皆以人的需求而定,并且无法确定世上是否有神。

雅典的苏格拉底称自己为“哲学家”,认为自己对生命和世界一无所知,因此致力于孜孜不倦地思考和寻找答案,认为人必须为自己的知识奠定巩固的“理性”基础,相信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中,人如果违反自己的理性就会不快乐。认为有绝对的是非标准存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柏拉图关心的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与“流动”事物之间的关系。认为永恒不变的东西并非一种“基本物质”,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所谓“理性原型”。柏拉图把世界分为两个领域,感官世界及理型世界。感官世界的事物都在流动,可以被人的五官认识到;理型世界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包含各种自然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这种永恒不变的理型只能用人的理性认识到。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概念,认为这个理想的社会应由哲学家用理性来治理,国家有不同的职务和分工,每人都明白自己在整个国家中扮演的角色。 亚里士多德,希腊最后一位大哲学家,欧洲第一位生物学家,对大自然的循

环变化感兴趣。他所持意见与柏拉图相反,认为“理型”存在于实物之中,自然是真实的世界。

希腊文化

犬儒学派

由雅典的安提塞尼斯所创。犬儒学派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建立在外在环境的优势上,人们毋须担心自己的健康,不应为生老病死而苦恼,也不必费神担心别人的痛苦。

斯多葛学派

由的季诺创立,主张“一元论”,即宇宙间只有一个大自然,每一个人都是宇宙的一个小缩影,宇宙间有公理存在,精神与物质之间不存在任何冲突。斯多葛学派认为,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要性,都不是偶然的。所有的自然现象,如生病和死亡,都是遵循大自然的不变法则而已,因此人要学习接受自己的命运。

伊比鸠鲁学派

由的伊比鸠鲁在雅典创立,主张享乐主义。但同时指出,在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乐趣时,也要考虑到他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快乐并不一定指感官上的,唯有遵守平衡、自律等原则才能获得心境的平和。认为人死以后灵魂原子四处分散,因此死亡不足以影响活着的人。提出了“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的哲学。

新柏拉图派哲学

希腊文化末期的哲学学派主要是受柏拉图的学说启发。普罗丁认为,世界横跨两极,一端是他称为“上帝”的神圣之光,一端是完全的黑暗,但实际上这个黑暗世界并不存在,只是光亮照射较少而已。最接近上帝一端的是人的灵魂,但自然界的万物都微微受到神圣之光的照射。主张“万物一体”。

中世纪哲学

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占统治地位。教父哲学吸收了新柏拉图学派和斯多阿学派的哲学思想。新柏拉图学派公开主张有神论,奥古斯丁在其影响下,把哲学与神学结合起来,以神为核心,信仰为前提,系统地论证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他认为,物质世界是暂时的,灵界是永恒的,神是无限而永恒不变的超越存在。在神之中蕴含了万物的原型,灵魂只有与感官分离,才能认识真理,认识真理就是认识神。他的关于人性中的原罪、人的自由意志、神的恩典的理论,是以神与受造之物的关系为中心、以恩典为基督教世界观的体现。这种思想在此后基督教神学中居于统治地位。

文艺复兴

十四世纪末期文化蓬勃发展,于意大利北部开始,向北迅速蔓延。“复兴”指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再生,或“人道主义的再生”,因为在中世纪一切都是从神的观点来解释,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一切又重新以人为中心。当与中世纪强调人性本恶不同,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大家对人类的看法,使大家对人本身和人的价值重新产生了信心。

巴洛克时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特色是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对比中呈现张力,无论在艺术还是生活上,都可以看到夸张华丽的自我表达形式,但也有退隐避世的潮流兴起。这个时期的哲学也同样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思想模式并存,“理想主义”及“唯物主义”。而受到新科学的影响,唯物主义日益盛行。

笛卡尔

笛卡尔宣称宇宙有两种不同的真实世界,“灵魂”及“物质”,彼此之间没有任何接触影响,物质、身体会老化消损,而灵魂及理性永远不会变化,所谓“二元论”。

史兵诺莎

史兵诺莎认为宇宙间只有一个实体,上帝是独立存在的,是与大自然一体的,上帝透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界,是每一件事发生的“内在因”。

经验主义

洛克:洛克认为,我们的思想和观念都反映我们看过,听过的事物,在我们的感官没有察知任何事物之前,我们的心灵是一片空白。洛克同意笛卡尔的观点,认为确实有些感官的性质是人可以用理性来了解,并且人类平理性就可以知道上帝的存在。

休姆:休姆认为人类没有必要去证明灵魂不朽或上帝存在,因为要用人的理性来证明宗教信仰是不可能的,被称为“不可认知者”。休姆只接受他用感官所认知的事物,除此之外,一切事情都有待证实。

柏克莱:他提出世间所存在的只有我们感受到的事情,但我们无法察知我们感受到的事情是否真实存在,因为没有任何经验可以给出证明。我们对时间空间的认知也可能只是我们心灵虚构的产物而已。

启蒙运动

反抗权威,法国哲学家受牛顿的宇宙物理学的吸引,受洛克的政治哲学的启发。受笛卡尔的启发,认为每个人都必须自行找寻问题的答案。理性主义,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新兴自然科学证明自然是受理性所管辖的。大多数启蒙时期的哲学家和苏格拉底及斯多格学派这些古代的人文主义者一样,坚决相信人的理性。所以法国启蒙运动时期被称为“理性时代”。哲学家们认为他们有责任依据人不变的理性为道德、宗教、伦理奠定基础。回归自然,有人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人的理性乃是自然的赐予,而不是宗教或“文明”的产物。 康德

认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念是我们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而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都各自将理性、经验的重要性过分强调了。康德将“时间”与“空间”称为我们的两种“直观形式”,强调我们心灵中的这两种“形式”先于一切经验,认为时间和空间属于人类的条件,乃是人类感知的方式,而非物质世界的属性,因为心灵会影响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而感官认知也会顺应我们的心灵。康德使哲学走出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僵局。

因果律

康德认为,人类的理性可以感知事物的因果,因此“因果律”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是根植于我们的内心的。认为既然我们无法确知世界本来的面貌,我

们就只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来了解世界,而“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他相信他可以证明事实上我们所谓的自然法则就是人类认知的法则,由此可以证明这些法则的真实性。

信仰

康德认为无论是理性还是经验都无法证明上帝存在与否,因此这种真空只能用信仰来填补,关于“人是否有不朽的灵魂”、“上帝是否存在”等问题,应该由信仰来决定。 伦理学

与休姆的观点“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同,康德认为是非对错之间确实是有分别的,认为辨别是非的能力天生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之中,人可以感知普遍的道德法则,而这种道德法则是绝对成立的。而只有在遵守法则的时候,人的行动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完全属于自然界,受到因果律的支配。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者对遥不可及的事物抱有渴望,向往大自然的神秘,认为大自然就是一个大“我”,而神秘之路通往内心,推崇“闲散”和“懒惰”,特立独行,多愁善感。谢林是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主张心灵和物质合二为一。认为大自然的全部,包括人的灵魂与物质世界,都是一个“绝对存在”的表现,我们无论从大自然或是自我的心灵中都可以发现精神世界。

黑格尔

十八世纪德国的黑格尔Hegel是浪漫主义的传人,他几乎统一了所有在浪漫主义期间出现的理念,并加以发展。不同于谢林,他认为“世界精神”是人类理念的总和,因为只有人类有“精神”可言,他不承认在人的理性之外有任何“真理”存在,因此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的知识。黑格尔的哲学无所不包,丰富多样,通常所谓的“黑格尔哲学”主要是指一种理解历史进展的方法。

黑格尔相信人类认知的基础代代不同,因此世间没有永恒的真理。他认为,理性的历史发展像流动的河,人的思考方式乃是受到不断推进的传统思潮和当时的物质条件的影响,因此不能宣称任何一种思想永远是对的,事情的对错要看当时的历史情况决定。

辩证法

黑格尔认为,历史本身展现了不同的观点“正”、“反”、“合”的辩证模式。在讨论问题时,往往两方观点各有正误,而在争论中,并不容易看出哪方的说法比较合理。

祁克果

十九世纪丹麦的祁克果认为浪漫主义者的理想主义与黑格尔的“历史观”都抹煞了个人对自己生命所应负的责任。他认为,与其去寻找那唯一的真理,不如去寻找那个对人生命具有意义的真理,世间唯一重要的事只有每一个人“自己的存在”。他认为真理是“主观的”,真正重要的真理都是属于个人的。而在与宗教有关的问题上,信仰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如果人试图用理性去证明上帝的存在,就会失去信仰及宗教热情,重要的不是基督教是否真实,而是对你自己而言是否真实。

马克思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达尔文

恩格斯说,马克思创立了人类历史进化的理论,而达尔文创立了有机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论》中,认为既存的所有动植物样式都是依照生物进化的法则,从较早期、较原始的形式演变而来;其次,生物进化乃是自然淘汰的结果。达尔文解释大自然的运作机转为,进化是生存竞争中自然淘汰的结果,那些最能够适应环境的人存活下来,继续繁衍种族。在《人的由来》中,他指出人与动物有许多相似之处,人和类人猿必定是在某段时间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的。而当时的教会和科学界都相信圣经中所说的所有动植物种类都是上帝一次早就,也不会改变。达尔文的理论把上帝与世界之间的距离拉远了。

弗洛伊德

十九世纪的弗洛伊德被称为文化哲学家,他发展了“精神分析学”。主张人和他的环境之间不断有一种紧张关系的存在,这种“冲突”尤其存在于他的驱策力、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之间。我们的行动不一定是根据理性的,非理性的冲动经常左右我们的思想、梦境和行动,并且可能是反映了我们的基本需求。

弗洛伊德提出,当我们还是婴儿时,对各种需求直接地表达和索取,我们就只有一个“本我”;长大后逐渐地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需求以适应环境,我们就发展出了一个“自我”;最后,世界的道德规范深入我们的内心成为了自身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就是“超我”。

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就如海面上的冰山,只是他心灵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在意识之外,还有“潜意识”的存在。潜意识是那些我们“用心想”就可以记起来的想法或经验,那些被压抑了的想法我们每天的生活里充满了潜意识的机转,如突然忘却,小动作,说错话等,而这些举动并非意外或无心,而可能正泄露了我们内心最深的秘密。

解梦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指出,我们做的梦不是偶然的,而是我们的潜意识

试图透过梦和我们的意识沟通。他断言,所有的梦都会反映我们本身的愿望。

现代哲学

存在主义是当代哲学的一个主要潮流,代表以人的存在的情况为出发点的哲学。十九世纪德国的尼采反对黑格尔的哲学,认为我们应该重视生命本身,而不必对历史和他所谓的基督教的“奴隶式道德”过于注意。尼采认为基督教和传统哲学已经脱离了真实世界,而人们过去认为的“真实”世界实际上是一个“伪世界”。

二十世纪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存在主义就是人文主义,存在主义者乃是以人类为出发点。萨特信仰“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但存在不等于活着,人是唯一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生物,因而人的存在不等于东西的存在。他宣称,人的存在比任何其它事情都重要,我存在这个事实比我是谁更重要,“存在先于本质”。这里的本质指某些事物的本性,人并没有这种天生的“本性”,因此人必须创造自己的本性。萨特认为,人是自由的个体,因此注定我们在一生中要不断地做选择,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全责。

班号:07011302 学号:2013301667 姓名:王磊

 

第二篇:《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整本《苏菲的世界》,说实话在读的过程中我都是很纠结的,读哲学书都挺累人的,但是和其他哲学著作比起来(例如我一次去图书馆时随手翻开的一本哲学书,看了几百个字以后我就连忙把它放回去了)这本书把西方哲学史融入到小说中去,使大众更容易接受。我们也可以得到了很多书上说的:“苏菲”这个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么《苏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哲学,便是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智慧的学说。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奇书,首先,作者在书中创造了两对人物:少女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少女席德和她的父亲。然而这两对人物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你在扑朔迷离中跟着作者一路去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为何在这里”这些问题。你是谁?可爱的小苏菲第一次看到这个命题时仓皇失措,在镜子面前反复的追问。我想大多数人开始都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无法给自己一个清楚的定位。那我和他人的区别在哪里?姓名?外貌?思维?倘若我换个姓名整下容换种思维方式,那我就不是我了吗?这是人存在的意义问题,初看似乎有些迷惑,但是我想,作者正是将我们生活的世界当成透明的,并与一些可能存在而我们未发现的“可能性”结合在一起才写的这本书。

翻开第一章,你会立刻被苏菲收到的匿名信“你是谁”所吸引,也正是“你是谁” 这个问题带着苏菲走进一个哲学的世界。接着你

又会接触到例外一些明信片,那是一张张需要苏菲代转席德明信片,之后各种怪事在苏菲身上发生,当然苏菲的哲学老师也跟着浮出水面。当整本书看到一半时,你会被故事角色的真实性搞得脑袋发胀,到底苏菲和他的哲学老师是现实的还是席德和她的父亲是现实的,这是你就会不知不觉和庄子有同样的感慨——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我想这也是作者要达到的目的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当你看完全书,一切都会水落石出的。其实仅仅看书的目录你就会觉得很有意思,如“伊甸园 ……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少校的小木屋 ……镜中女孩的双眼眨了一眨……”、“中世纪 ……对了一部分并不等于错……”等,这些小标题有时是为我们说明一些哲学观点,有时是为了向我们透露苏菲将要遇到的神秘事件。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本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书,看完之后可以感觉到哲学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它与人类文明的足迹点滴相印,因此与其说是在看一篇哲学史,倒不如说是人类文明的通史。在浩瀚的历史文明的发展史中,每一个我不过是道星光、一点水滴。书中有一段深夜里在教堂以小时为单位计算历史进程的对白再明白不过,如果把文明是当成是一天,那么各个阶段的发展便有了一个更加明晰的概念。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又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