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高一下学期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龚 永 波

一、指导思想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

本学期将通过教学实践,确实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田径及篮球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同时加强思想教育,确实完成教学任务,以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措施

强调运动爱好与习惯的养成,强调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要求学生学习的运动技能内容少而精,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个体发展和需要的联系;以目标统领内容的选择,学校和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很大的选择余地;适当增加健康教育专题的学习内容。

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授教养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和协地发展。

四、工作要求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力求立异。认真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加深对课改工作的熟悉,在工作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教授教养的新理念来指导体育工作,用立异的思维,改革课堂教授教养的模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2、依照新课程标准,搞好体育课改活动。要全面开展体育课改活动,在体育课中要有新的理念,要有立异意识,在上好平时课的条件下,体育教师要在体育健康课上,力求有创意,逐步使我校的体育课正规化。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锻炼,身心得到和谐地发展.

3、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堂评价。正确评价学生能进步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体育课堂教授教养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还要从学生的自身条件出发,因材施教,进步学生积极加、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兴趣。

4、抓好“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积极贯彻全民健身活动纲要,学校“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和“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更要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所以要认真组织、检查各班学生开展好广播操和下午大课间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师生共练,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5、继续抓好业余训练,争取更大成绩。认真抓好我校业余训练工作,春、冬季是训练的大好时机,为了全面进步我校各运动队的竞技水平,体育组决定对我校各运动队全面选拔和分项强化训练,力争在今年的市、区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校争光。重视体育课安全问题,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是我们体育教师所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上课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器械是否牢固安全;在课堂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在教授教养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

五、学期总目标

①培养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掌握简单锻炼方法。

②发展身体基本素质跑、跳、投,提高运动能力。

③掌握简单技术动作,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④养成上体育课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约束力。

⑤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六、教学进度安排

     

                                                                                                                                  20##-3-3

 

第二篇:高一体育与健康学期教学计划

·   高一体育与健康学期教学计划

一、            教学目的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本学期课堂教学力图以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运动参与的目的,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与积极性,通过篮球模块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与技能,增强体能,同时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会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形成运动专长和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1)——(8)班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具有初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理上,大部分学生进入了生长发育的高峰,身体素质有了明显地提高,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在心理上,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进来,心理还不成熟,控制情绪能力较弱,心理极不稳定;另外,她们虽然对高中体育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新鲜感,但合作意识与团队观念较为薄弱。

三、            教学具体措施:

1.利用室内理论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动作技能。

2.利用实践课,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动技术要点,形成运动专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3.采用分组教学法,培养体育骨干。

4.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5.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   8.31—9.6 一、开学工作布置,要求

                              二、理论课《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与要求》

第二周   9.7—9.13 一、1、复习广播操预备节,1—2节  2、篮球基本姿势,移动,介绍几种运球方法

                              二、1、复习广播操3—4节  2、篮球移动,球性练习,介绍几种运球和传接球方法

第三周   9.14—9.20 一、1、复习广播操预备节,1—4节  2、球性练习,行进间运球,原地传接球,

                                             介绍单手肩上投篮

                                二、1、复习广播操5—6节  2、球性练习,行进间运球,原地传接球,投篮练习

第四周   9.21—9.27 一、1、复习广播操7—9节  2、行进间运球,传接球,原地投篮练习

                                 二、1、复习广播操5—9节  2、行进间运球练习,行进间传接球练习,行进间运球上篮

第五周   9.28—10.4  “十一放假”

第六周   10.5—10.11 一、1、复习全套广播操2、行进间传接球练习,行进间运球上篮,

                                               原地做交叉步、同侧步突破练习

                                   二、球性练习,行进间传接上篮,交叉步,同侧步突破练习,介绍抢篮板球

第七周   10.12—10.18 一、理论课: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二、行进间上篮练习,防守有球队员的练习,抢篮板球练习

第八周   10.19—10.25 一、球性练习,防守有球和无球队员的练习

                                     二、行进间传球上篮,一对一的攻防练习

第九周   10.26—11.1  一、球性练习,运球上篮练习,介绍传切、突破配合

                                   二、行进间传接球练习,一对一攻防练习,介绍策应和掩护配合

第十周   11.2—11.8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11.9—11.15  一、理论课:篮球的基本知识及篮球的基本配合

                                     二、球性练习,篮板球练习,传切、突分配合

 第十二周 11.16—11.22  一、理论课: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和简单的裁判法

                                        二、教学比赛、技评

第十三周 11.23—11.29  一、教学比赛、技评          

                                       二、理论考核:1、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2、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和简单的裁判法

第十四周  11.30—12.6  一、教学比赛、技评

                                     二、教学比赛、技评

第十五周  12.7—12.13  一、教学比赛、技评

                                     二、教学比赛、技评

第十六周  12.14—12.20  一、教学比赛、技评

                                       二、教学比赛、技评

第十七周  12.21—12.27 一、教学比赛、技评

                                      二、教学比赛、技评

第十八周  12.28—09.1.3 一、教学比赛、技评

                                       二、教学比赛、技评

第十九周 1.4—1.10     一、教学比赛、技评

                                    二、教学比赛、技评

第二十周  1.11—1.17   期末考试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为高中体育第一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内容。学生虽然进入了高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自觉性、主动性仍较差。为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去练习,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所带的班级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乡村中学,他们的体育成绩参差不齐,有些同学的身体素质非常差,大部分同学没有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存在的问题比较多,需待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多,这些给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些是这次计划制定的依据。所以总体本着严格要求学生,少批评,多鼓励,抓基础,促能力,由浅入深,注重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

根据以上的特点,在教学时进度尽量放慢些。课堂上主要教会锻炼的方法和技术,采取由浅入深的方法,循序渐进,课堂上教学主抓双基教学,要能力培养。多结合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多结合体育人物和事物,让学生多了解体育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

三、美育教学及教改措施。

1、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主抓“双基”教学。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不搞过多的引申和推广,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注重能力培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培养能力。学习的过程就是能力养成的过程,不教学生读死书,而应教学会学生如何学习。

教学进度计划如下表:

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是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教育需求和学生实际需求,结合体育课程特点构建的,形成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一、课程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学习领域目标

1、运动参与: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2、运动技能: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3、身体健康: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技能;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4、心理健康: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空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5、社会适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得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三、水平目标:在小学划分三个学习水平,水平一相当于1—2年级,水平二相当于3---4年级,水平三相当于5----6年级。低一级学段的学生也可将高一级水平作为本学段的弹性学习目标

四、年级目标

1、使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常识与方法、体育与健康和安全常识,培养健康意识,提高预防疾病与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

2、使学说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项目的基本技术,了解学习各项运动技术的简单方法,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3 、培养学习体育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逐步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  

五、选编与构建原则

   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选编与构建,是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体现改革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综合功能。

1、思想性和教育性原则

   教学内容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强健体魄和终身体育。教学内容要活泼、健康,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创造性,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能有效的实现体育与健康教学目的和任务。

2、增进健康和增进体质的原则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从有利于学生健康,增强体质出发,针对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优选实用性较强的练习为教学内容。

3、科学性和发展性原则

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实践内容应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为宜,加强发展灵敏、速度和柔韧素质的练习。

4、健身性和文化性原则

    选编的内容应简单易行,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文化,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5、统一性和选择性原则

    应面向全体学生,在统一性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差异,使教学内容弹性化并具有选择性。随着年级的增加,必修教学内容逐年减少,选修内容逐年增加,由教师决定从哪一层次学起。

六、贯彻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要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作用。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学习与锻炼的关系,不断改革教与学的方法。教学过程要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个性。

2、正确处理好学习知识、技术和发展能力的关系。只有学生学好知识、技能,才能在反复练习中巩固、提高,并升华为能力。

3、上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深入了解学生,认真备课,课时计划要有针对性。对能力强的学生要使他们有充分发展和提高的机会;对能力稍差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和提高;要特别关心有心理障碍、体弱或有缺陷的学生。

4、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调控和评价。把教师的点评和学生的评价作为一种促进发展和进步的激励机制。

七、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1)生理发展特点:身体形态发育特点。小学6年间身体形态的总量,超过初中和高中6年的总量。但小学各年龄段增长值相对平均,不象突增期那样明显。三年级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基本特点是:男生略高于女生,城市儿童略高于乡村儿童,但乡村男生的胸围增长落快些,但仍低于城市男生水平;身体机能发育特点。肺脏功能较弱,胸廓狭小,肺容积小,呼吸力量较小;身体素质发展特点。根据三年级学生各项素质均值分析,三年级学生身体还较稚嫩,体育老师要指导和帮助他们,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促进他们的身体和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2)心理发展特点:认知能力有了新的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有了新的发展;集体主义感逐渐形成,加强了团结友谊的意识;意识到通过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完成任务;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目的性还较差,以我为主的倾向仍占优势。

八、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的选编与构建,是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体现改革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的综合功能。根据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三年级主要设有:游戏、体操、田径、武术等内容。

(1)游戏:在小学中占有主要地位,其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自行选用。

(2)体操:包括基本体操、技巧、低单杠和支撑跳跃等项目,对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和群体的协同动作,以及时空知觉和组织纪律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体操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心理素质和顽强意志,敢于迎接困难和挑战,发扬主动精神和创造性。

(3)田径:三年级以自然走、跑、跳、投为主,跑、跳、投是人们生产、生活和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

锲而不舍战胜自我和对手的精神。

(4)武术:是我国民族、民间体育中具有代表性的体育传统项目,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民族文化魂宝。小学生应加强基本功练习,以强身健体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自豪感和文明礼貌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