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德育渗透计划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德育渗透计划

栗启荣

《品德与社会》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对学生良好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德育课的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这几个环节是紧密相联的。“知之深、爱之切、意更坚、行必果”。知是起点,行是归宿,只有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

一、品德课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相结合,体现教育的整体性。各学科既是各自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虽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承担着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任务。把握好教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捕捉住每一个可利用的环节,寓思想教育于愉快的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二、品德课教学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体现教育的针对性。由于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存在,小学生的思想行为也出现了许多偏差。如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小学生口袋里的人民币也日益增多,吃零食、比穿戴、讲享受成风。所有这些决定了品德课只靠单一的理论知识灌输和教师空洞的说教是不能奏效的,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引导学生学教材明道理,联系实际找差距,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通过自己的辨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品德课的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道德认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品德课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体现教育的一致性。品德课教学要从课堂内容出发,与学校德育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实现整体育人的目的。结合品德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感受、体验和实践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知与行的转化,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

四、品德课教学与课前、课后活动相结合,体现教育的连续性。品德课的中心环节是明理,即:使学生明白课文中所阐述的道理,不仅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所阐述的道理,必须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有的教材提供的感性材料不足,明理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将根据教材特点开展课前活动。如: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搜集有关资料等,为明理充实感性材料,做好铺垫。

品德课教学还要与课后活动相结合,因为品德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与课后活动相结合,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本学期,我们将通过课后活动的开展,巩固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促进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发展。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学科德育渗透教育计划

三年级品德德育渗透计划

三年级品德德育渗透计划

远程教育计划

栗启荣

为了响应学校组织的 “远程继续教育”,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层次,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教学、服务社会,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社会道德的引领者,本学年度特制订出如下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标:认真学习远程教育内容,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网络优秀资源。

二、学习形式:集中学习和自由学习。

(一)集中学习:按时参加远程教育的学习与活动,在学习过程中遵守学习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学习活动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同时在学习过程中,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工作实际,努力做到边学习、边思考、边提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自由学习:利用业余时间每天晚上学习半小时。

三、学习措施:

1、每周坚持上网学习,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2、制订学习时间表,张贴在家中,让同事和家人见证、监督自己的学习。

3、定期完成远程教育布置的作业。

四、学习原则:

1、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学习与工作有机统一,努力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3、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通过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不断实践来丰富工作经验,把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升华为思维模式的更新,进而转化为工作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通过学习,有效解决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使思想有明显提高,作风有明显转变,工作有明显推进。

4、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用学习来提高实践能力,用实践来验证学习效果。

 

第二篇:九年级思想品德德育渗透计划

九年级思想品德德育渗透计划

思想品德课是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教育学生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大多学生思想进步,积极进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但也有个别学生抗挫折能力差,不和群等问题。父母知识水平较低,对学校的工作虽能持积极的态度,但对学生的帮助却很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进步,但少学生对学习厌倦,缺乏兴趣,需要教师积极引导。

二、本学期德育总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1、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为指导。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目标:使学生思想健康、积极进取,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具体实施策略有

1、政治课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政治教学进行德育教育。挖掘利用政治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要把教学理论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和学生身边的事情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3、教学德育教育还要把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联系起来。鼓励学生搜集政治新闻,听新闻联播,看时事政治,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世界,丰富知识,提高综合知识和素质。

4、要利用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及时指导、教育。使德育教育保持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5、要组织各种德育活动小组,引入竞争机制,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积极上进,从而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

另外还要注意

1、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

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学科教师进行德育教育也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相对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古人说,写文章“理不直指也,故即事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借物以寓情。”我们也需要研究教育的“即事明理,借物寓情,”用爱心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中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和效果。

2、不牵强附会,避免生搬硬套

按思想品德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节课的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硬性渗透,不要因为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就非得在每一节课都戴一顶德育“帽子”,或栽一

条德育“尾巴”,殊不知,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客观、公正、尊重事实

在渗透德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对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要一分为二。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倾向转为另一种倾向。不能一说重视德育对学生错误就以点带面,抓其一点不及其余,上纲上线,挖思想根源,严而无格。这些做法都不是真正的重视德育。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客观公正评价社会,才能增加学生对教育的可信性,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既要讲古代灿烂文明,又要当前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式;既要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又要让学生看到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既要讲改革开放的意义,有要强调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必要性;既要赞美祖国的名山大川,又要指出森林、古迹破坏的严重性等。让学生既为之鼓舞,又为之忧心,进而为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4、注意“四点”,增强效果

学科渗透德育应注意创造良好气氛,态度要真诚、热情、尊重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从实际出发,充分准备,寻找彼此沟通的接触点。切记主观武断,信口开河,海口天空,缺乏重点和针对性。总之,要民主一点,幽默一点,热情一点,客观一点,才能增强德育效果。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根据学科实际,把知识教学与思想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德育放在首位,设计出恰当的思想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即教书育人

九年级思想品德德育渗透计划

通榆五中 胡玉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