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事后监督工作的安排

事后监督工作的安排

××年会计事后监督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辖内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上级单位和本单位的要求,结合会计事后监督工作实际情况,紧紧围绕事后监督职责,以提高素质、规范操作、巩固成果、加强服务、提升层次为总体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使各项工作真正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具体,业务操作程序规范,监督职责落实,促进辖区会计核算质量的不断提高。现将全年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切实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为了适应当前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结合会计核算“四集中”的需要,紧盯核算系统版本升级,充分调动业务人员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的自觉性,除积极参加单位的全员培训外,针对科室内部各岗位人员设置不同,在不断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岗位培训的基础上,详细制定《××年事后监督中心业务学习安排》,采取利用每周上午八点到十点两小时时间,通过科室集体组织学习及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进行学习,并组织人员按照单位的统一安排认真学习“四法”等和有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准确把握和理解调整后单位的法定职能,充分调动会计人员学业务、学知识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以提高监督人员反映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监督人员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出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提高核算质量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事后监督的质量和时效性,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学习促进全员 1

钻研业务,提高理论水平,推动会计核算质量上台阶,服务工作上水平。

二、围绕“一个监督目标,完善两项监督机制”开展各项工作 一个监督目标:是围绕会计监督职责,准确定位、高效监督,促进提升会计核算质量,实现防范化解会计风险,保障资金安全的工作目标。

两项监督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科学、有效、可操作的内部管理机制,做到会计事后监督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有序。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规范和约束会计事后监督人员的行为,使之能够全面系统地登记和反映会计事后监督工作的实际情况。并实行会计事后监督人员岗位轮换制度,定期轮换监督对象,加强监督工作的组织性;二是进一步完善会计事后监督信息管理机制,完善辖内会计集中核算营业网点(专柜)工作考核评比制度。通过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每季度对上季度辖内会计核算四集中系统运行过程中各营业网点(专柜)会计业务操作和差错情况进行通报,分析差错产生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提出改进会计核算工作的措施和方向,做到会计事后监督的公平、公正、公开,增强会计核算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全面促进提升全辖会计集中核算质量。

三、加强会计事后监督,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1、 强化会计监督检查力度,认真履行事后监督职责

在规范操作程序,加强不断自我监督的同时,严格执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规定、办法,除了对凭证的规范性、账务的正确性的 2

检查外,还要对每一笔账务按资金性质认真配对审核;注重集中核算系统日志的监督,尤其是关注注销、错账冲正、联行卡片维护、账户参数修改、操作员进入、退出系统时间等是否正常的监督。强化会计凭证、会计印章使用规范化监督,对照各营业网点上报的各开户单位印鉴逐一对比,发现问题及时询问、记录,要求各营业网点结算凭证和加盖的结算印章必须符合《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对自制凭证及外来凭证发现问题及时规范。

2、 试行适度的现场检查的方法。

通过试行适度的现场检查逐步发现制度不完善,操作规程中的漏洞、业务处理方法中存在违反制度的问题,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重点监督会计业务处理是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是否存在“一手清”现象,受理凭证是否严格审核,传递会计凭证是否严格手续。通过现场检查督促其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和操作规程,实现监督关口的适当前移。

3、加强会计事后监督人员的会计风险防范意识

一是实施会计事后监督信息跟踪制度。把核算中心已处理完成的每一项会计业务、每一个会计岗位都置于事后监督核查范围内,发挥全面监督职能。要求每位监督员对查出的每一笔差错会计信息的整改实施全程跟踪、再监督,做到责任到人,防微杜渐;二是加强会计风险防范的监督。突出审核每笔资金的来龙去脉,特别是对联行往来等过渡性科目的监督,加强对违规挂账资金的监督。

4、建立会计事后监督与各网点(专柜)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 3

收集各营业网点的工作意见,共同分析、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工作的方法,并施以必要的会计制度传导和畅通会计事后监督信息反馈渠道。

四、完善、健全会计“四集中”核算档案管理工作

为全面做好会计档案集中管理工作,会计事后监督部门要认真做好对会计核算四集中运行期间的会计档案的整理、登记、收集入库、归档保管工作,做到档案按期完整入库、及时登记、摆放整齐醒目、便于调阅、安全规范。同时要严格执行会计资料签收传递制度,分清责任,确保会计集资料传递及时、安全。要对接受的会计档案进行妥善保管,并做好查阅、借阅会计档案的登记工作,确保我行会计核算四集中会计档案管理科学、规范。

4

 

第二篇:浅议对我国会计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议对我国会计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工作越来越重要,相关配套制度的不健全,使会计监督工作面临许多问题,本文针对目前会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强化会计监督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会计监督;存在问题;措施和对策

1什么是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会计法》的规定,运用会计手段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监察、督促、评价,规范单位的会计行为,从而落实法律规定应依法办理的业务内容。依据《会计法》,按照会计监督主体的不同,我国已构建了内部会计监督、国家会计监督、社会会计监督“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会计监督体系。

我国的经济体制已成功的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会计监督作为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对会计监督经历的变化过程,有一些思考。

(1)会计监督的概念由狭义发展为广义的概念。计划经济下的狭义会计监督,仅指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单位为保证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防止舞弊,控制经营风险,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经营管理效益,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法和制度;市场经济下的广义会计监督,既包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又包括由社会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为监督主体的社会会计监督和财政、审计、税务、银行等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等在其行政管理职能中所行使的国家会计监督。

内部会计监督、社会会计监督和国家会计监督三者相互联系,又各有特定的职能范围,形成了全方位的会计监督体系,其中内部会计监督是基础,具有自律性;社会会计监督是补充,具有鉴证性;国家会计监督是主导,具有权威性、强制性。

(2)会计监督的监督主体由单一主体,即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发展为多元的监督主体,不仅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也包括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财政、审计、税务、银行、证券和保险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等。

多元化的会计监督主体不尽相同,导致会计监督的客体、目标、范围、依据等也随之发生变化。

(3)会计监督的客体由经济活动和经济业务事项单一客体发展为经济活动和经济业务事项、会计工作、会计资料多层次的监督客体。

(4)会计监督目标由单一目标向多级目标转变。会计监督目标不仅是保证

会计记录的合法性、合理性的直接目标,还包括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和向相关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保证单位经营目标的实现、保证单位各项经济活动依法进行等间接目标。

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内涵和外延有所不同,对会计监督含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会计监督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的形成都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2对现行会计监督存在问题的思考

2.1法制观念淡薄,诚信缺失,导致会计监督功能相对弱化

一些行为主体的法制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执法机构执法不严,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使得社会人情法、徇私枉法的现象屡见不鲜,虚假会计报表不断增多,屡禁不止。在中国有中科创、银广夏、琼民源等众所周知会计造假典型案例。在美国发生了安然公司、施乐公司、默克公司等震惊中外的财务丑闻。经有关部门调查,一般层面上的会计信息失真也是惊人的。大量的国内外财务丑闻触目惊心,同时向全世界敲响了会计诚信危机的警钟,预示着会计监督功能相对弱化。

2.2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

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根本就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应监督管理制度,却并未有效执行,管理松懈脱节,形同虚设,影响了会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导致会计秩序混乱,会计舞弊事件经常发生。

2.3社会会计监督不力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与同行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与委托人之间有经济利益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然会迎合委托人,满足其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要求,串通制造某些虚假的会计信息,致使会计监督不力。

2.4国家会计监督存在多头监督

财政、税务、审计、银行等相关部门都有相应的监督权,对会计工作监督检查的过程中重点、要求各有不同,被监督单位疲于应对。

2.5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缺乏

一方面有些会计人员思想觉悟低,政治素质不高,面对不正之风不敢坚持原则,唯命是从,自我管制能力差,在权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为了企业和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另一方面,有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职业判断分析能力弱,缺乏职业风险意识,不能真实反映会计经济业务,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3强化会计监督措施与对策的思考

3.1完善会计方面法规制度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第一,大力加强法制宣传力度,提高单位领导、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自觉守法、严格执法,恪守职责,从而营造领导者严格守法,会计工作人员大胆行使会计监督职权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应对责任人员承担的法律责任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促使其认真贯彻执行会计相关法律,加大执行力度,强化法律的威慑力,从而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2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第一,要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第二,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对会计信息进行实质性测试、监督检查,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第三,实行内部监督责任制,提高内部监督执行的有效性,经得起社会会计监督和国家会计监督的检查考验。

3.3强化国家监督的力度,加强社会监督力量,强化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国家有关部门在执行国家监督过程中,要遵循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原则。事先明确监督重点、涉及的资料等并告知被监督单位,以使被监督单位事先做好安排,不至于影响正常业务活动。一个检查部门的监督检查报告,其他检查部门实施同一范围检查时应予承认,不得重复检查,有效避免多头监督,减轻被监督单位的负担。改变监督的目的,由检查转变为通过检查,帮助被监督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协调好国家与被监督单位的利益,逐步改革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体制。改善执业环境,减少行业内不公平竞争;推行标准化职业化制度,提高执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会计监督不力。

会计工作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仅仅依靠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国家有关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动群众的力量,提供违法线索、证据,揭露违法者,使违法者难逃法律的制裁。

3.4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和综合素质

切实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实现会计工作过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飞跃,逐步树立会计职业的尊严和荣誉感,应以诚信守法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进一步明确规定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岗位人员各自的职责权限和岗位要求。完善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帮助会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3.5提高会计人员的地位和薪金待遇

通过合法形式规定会计人员的工资薪金,制定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薪金水平,促使会计人员提升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保证会计监督发挥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治金.会计管理体制创新之我见[N].中国劳动保障报,20xx-05-03.

[2]周晓苏.中国会计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学院,20xx.

[3]张继红.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工作标准规范全书[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xx.

[4]谭文浩.基于绩效考核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财务与会计,20x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