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学习规划

金殿中学学习“传统文化”的规划

一、昆明市金殿中学的基本情况

昆明市金殿中学是市教育局主办,市公安局、团市委协办,云南省唯一一所实施工读教育的学校。校址:金殿青龙山。校园面积:16.39亩。在职教职员工49人,驻校公安干警4人。其中,党员28人。现有在校学生180人。

工读教育是针对具有人格缺陷、不良行为习性、轻微违法行为且尚构不成刑事处罚的、不适于普通学校教育的未成年人,通过特殊的办学方式进行教育转化和矫治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的重要补充。从“立足教育,挽救孩子,科学育人,造就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到“给孩子一次机会,还父母一个惊喜,报社会一份厚爱”的办学理念,再到“先成人,后成才,成人促才”的育人目标,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德育为主、智育为辅的办学定位。

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党和政府赋予教育工作者首要而神圣的职责。针对“问题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工读教育工作者使命更光荣、意义更深远、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且迫在眉睫。

二、学习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

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面提升我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实施中华传统美德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举办了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旨在进一步充实德育内涵,提升师生道德修养,把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行动,内化为促进学校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探索实践,建设工读教育校园文化。

四、总体设想

1.教育活动主题:“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校园——学习弟子

规,争做好学生、好公民”

2、从增强传统文化情感做起,以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为核心,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顽强的意志、不绝的追求,从领导到职工、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家长,逐步形成全员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3、依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是云南省唯一的一所工读学校,工读教育是针对具有人格缺陷、不良行为习性、轻微违法行为且尚构不成刑事处罚的、不适于普通学校教育的未成年人,通过特殊的办学方式进行教育转化和矫治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的重要补充。从“立足教育,挽救孩子,科学育人,造就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到“给孩子一次机会,还父母一个惊喜,报社会一份厚爱”的办学理念,再到“先成人,后成才,成人促才”的育人目标,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德育为主、智育为辅的办学定位。 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党和政府赋予教育工作者首要而神圣的职责。针对“问题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工读教育工作者使命更光荣、意义更深远、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且迫在眉睫。

四、原则

1、全面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在每一名教师,每一名学生身上得到落实,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2、整体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要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体系。

3、发展性原则: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不能急功近利。

五、目标

1.通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全园教职工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使我园形成良好的园风。

2.长远目标:

(1)教育教学中诵读经典文化,使幼儿在入小学前能够掌握100条成语,50余首古诗词,会背诵《弟子规》等;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幼儿一生优美的人格奠定基础。

(3)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高尚,教学风格独特,具有人文素养的名教师。

(4)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使外来人员能深刻感受到我园在办学思想、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得到社会的认可。

六、创建的主要内容

1.围绕特色园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彰显我园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的校园文化。

2.使教师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文性教育思想,在教学中讲究方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思想。

3.创建人文性学生和教师评价机制。

4.利用多种手段,围绕特色园创建开展系列配套活动,达到弘扬传统文化育人的目的。

七、落实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2月)

1.开展调查,组织讨论,认清创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园的重要意义。

2.组织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双十”禁令 》等,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带领教师出去参加有关学习,请老师到幼儿园为全体教师进行讲座。通过学习,转变教育思想,为开展创建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3.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方案。

(二)创建阶段(20xx年2月~~20xx年12月)

1.园文化建设: 20xx年以前,在全园形成传统文化氛围。

2.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素质高、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队伍;

具体做法:听讲座《家和万事兴》《幸福人生讲座》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红歌》思想内容上进的歌曲;全体教师练习瑜伽静心;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在教师和幼儿背诵《弟子规》。

3.学科渗透:20xx年以前,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针对教育教学,具体细化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途径及方法及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并进行实验运作,形成具体的操作模式。

4.根据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每年有计划地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传统礼仪教育活动、传统文艺、体育教育活动等。

(三)总结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2月)

总结经验,创建活动结束, 取其成功经验继续推广。

八、创建途径与方法

1. 以教师管理政治学习为主渠道,全面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活动;以人文化管理为手段,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检查与指导,对教师考核实行“三满意测评”(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家长评价)制度等;

2.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如幼儿园文化布置

3.组建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通过园本培训、外聘教师等途径培训教师。

4.通过《幼儿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开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九、 保证措施

1.实施“一把手”工程,园长亲自抓落实,由工会具体抓教师管理

2.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幼儿园在教师培训、器材、等方面提供条件,保障特色园创建的顺利进行。

3.不断学习各校的先进经验,调整方案,改进方法 。

4.引入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及考评制度,保证创建活动有序进行。

5.做好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加强过程管理。

十、 组织机构

组长:郭彦村 (园长)

副组长:滕素艳 董昭延 张亚荣

成员:董力荧、刘小菊、刘立新、陈淑萍、董磊

 

第二篇:论当代平面设计的文化韵味——中国传统美学对设计的影响(黄思华)

论中国传统美学对当代平面设计文化韵味的影响

黄思华

(武汉纺织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要:当代平面设计思潮不仅受到了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当代设计思维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正是在平面设计运用了中国传统美学进行创作,才使得这种审美表达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韵味,而这种审美表达的手法是遮蔽的也是敞开的,只有通过表面元素符号的引导,才能致使我们了解其中的韵味,从而更好的理解作品本身。

关键词:传统美学;平面设计;文化韵味

无论是近代与现代,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们的思想影响是深刻的,它涉及到各个领域的交融与新生。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现代设计理念中得到了传承与发扬,本文以平面设计领域为例,深入探讨人本主义与隐喻思想在设计中具体的运用,以解析表象来深入了解这种审美表达的精髓所在。

一、当代平面设计与文化问题

文化环境对人们思想影响持久而深远,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天人合一”,即为尊重自然,人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达到长久发展的最终目的,这是近代西方在引领世界潮流时未曾想到的。中国传统美学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而形成、发展,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政治背景和历史环境密切相联系,社会风气、社会制度、外来因素、舆论导向等都为影响因素,其思想根源在于受儒学和道教的思想的影响,“艺术文本的生成表明,艺术及其文本是基于文化语境的,同时它们又处于不断的生成之中,并由此敞开与彰显出属于艺术的美的世界。”[1] 而文艺创作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起源也是密切相联系的,文艺创作离不开中国文化传统这个文化语境,文艺创作是在这个特殊的语境中生成的。由此可以了解到,文化思想的起源也在艺术起源的地方。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平面设计得到了传承,“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人们重新反思自身,从而恢复理智,重新融入自然,回归自然。在当今现代社会,社会资源消耗与社会发展是成正比的,尤其在从事设计行业,更加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传播环保节能的设计思想,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与浪费,从而推动形成可持作者简介:黄思华(1991- ),男,广东梅州人,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装饰艺术研究方向。

续发展的环保社会。中国传统美学与设计思想有着共通之处,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以崭新的姿态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在时代发展的长流中有其适用性。因此,在现代设计理念中运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可实行而且是有必要的。

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髓,在传承与发展中也适用于平面设计领域。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在于和谐、和善以及中庸之道,“中国美学更多地与艺术相联系,美学家多是艺术家。他们侧重于从艺术的角度看待审美。”[2] 因此这种适用性在艺术设计领域是广泛的。现代设计理论的方法诸如综合、移植、杂交、改变、扩大、缩小、转换、代替、倒转、重组等基本原理,当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思想交替使用时形成的设计作品将具有其创新理念,同时新生的美感则具有一定的民族特征;而现代设计理念的原则包括功能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艺术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合理规范性原则、科技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以及安全性原则,而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人本主义精神则与现代设计原则有着相融之处。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理论中有相互交融相通之处,其美学思想亦可运用于现代平面设计领域,从而能够在现代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黑格尔说:“我们的这门科学的正当名称却是‘艺术哲学’,或者更切确一点,‘美的艺术的哲学’。”

[3] 传统美学与近代艺术创作息息相关,因此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入研究势必会涉及文艺创作,只有在两个不同领域的相互交融的条件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更好的理解彼此,“艺术存在自身是不可能得到全面而完整的敞开的,它的任何一次敞开无疑都是视角性的,而且还涉及到视界之间的交汇与融合。”[4] 这种融合使得设计理念获得了新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创新性的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领域渗透的现象表明,这种相互交融并没有离开艺术与审美的各个具体的问题。比如说中国传统美学中提及的中庸之道,用于平面设计领域创作手法中就应当以具体的语境来解释与运用,在平面设计中的中庸应当是“适当的”或者是“恰如其分”,并不是“中立的”、“不偏不倚的”;而和谐之道则更好理解,在艺术作品中具体的元素应当与创作环境所相互适应,如使各个创作元素显得突兀则违反了和谐的原则;和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简单的阐释为“善良美好”、“和睦相处”,而在艺术创作中则应当在作品中体现“真、善、美”,以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因此,传统美学在艺术审美中的解释势必要与具体情况所适应,如果都按照文字原本寓意照本宣科难免偏颇。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指引下的文艺创作,作品必然会有其鲜明的民族特征,这种指引应当是开放性的,与具体创作手法息息相关的,黑格尔明白地表达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其实艺术哲学没有任务要替艺术家开方剂,而是要阐明美一般来说究竟是什么,它如何体现在实际艺术作品里,却没有意思要定出方剂式的规则。”[5] 正是因为如此,

艺术创作与传统美学之间的交融有了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更多的体现在了设计领域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二、设计的艺术、文化与人文关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不体现着人文关怀,即人本主义。中国传统美学中不仅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而且贯穿着人本主义,因此,在中国传统美学下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无不体现着对人的关注与对社会的关怀。尤其是儒家思想更是凸显出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具体体现在孔子的仁学,“孔子的仁学之所以与美学有关,原因是孔子对其仁学做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转化:第一,仁学的情感性内化。第二,仁学的推己及人的转化。第三,仁向礼仪形式的转化。”[6] 这种人本主义的仁学正是当代设计审美所需要的。无论是孔子“尽善尽美”的儒家思想,还是庄子“天地有大美”的道家思想,抑或是佛家“我心即佛”的禅宗思想,其思想的最终目的是要回归到人本身,关注人的自我完善;“禅宗美学消解了在庄子那里处于尖锐对立的出世与入世、精神生活与肉体生活的矛盾与紧张关系。”[7] 禅宗美学将庄子的“游”的思想由精神层面转化到了现实生活的层面上来,思想的关注点始终是作为人如何获得美,如何获得审美感受,以及最终如何成为美的人。“如在康德那里,艺术成为了从自然通达道德的桥梁,美则成为了道德的一种象征。”[8] 这里所指的美这不仅仅指的是视觉感官的上的美感,更是强调了内在体验的美感,儒学、道教与佛学亦是如此,它们强调的是人的自我修养,从道德层面来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内外兼修的人。这样鲜明的特点则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特点,中国传统美学始终洋溢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和韵味,始终贯穿着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这一人文主义主旋律,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就是人学。

当代平面设计领域也离不开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思想对当时的文艺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时重视美和艺术对于人生和社会具有独特而必不可少的作用,坚持一种“为人生而艺术”的态度,使得儒教对于“乐教”与“诗教”特别重视。由于贯穿着人本主义的文化传统,因此在这段时期的文艺创作受到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理论的影响,因此具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中国传统美学下所创制的艺术作品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也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而在当代,这种“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受到了挑战,在解构中获得了新生,人本主义更多的是与社会思潮融合在了一起,从而在设计中更多的赋予了人文关怀的理念;无论是平面设计还是产品设计领域,都需要从人本身作为出发点来进行设计活动。譬如,海报招贴需要从人的心理需求来考虑色彩搭配,从而是否得到人的关注以及理念是否得到传播;工业产品则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出发来考虑造型,

从而是否能够为人所方便使用。此在种种都说明了人本主义在现代设计理念中的适用性与普遍性,以及中国传统美学在解构与重构的交替之间绽放了新生。

在人本主义思想引导下的文艺创作,美的显现与人、社会、政治相关联。这种美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美,这种美致使观赏者反思自身,反思自我所处的政治背景下的社会现状,也即,“‘美’不仅不能单一地、切确地指向某一实体或概念,它甚至也不指向艺术的某一状况。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美与艺术的关系已

[9] 变得异常的复杂与多变。”这种人文关怀贯穿于设计作品以及设计活动过程当

中,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创作的艺术作品,将引导观赏者反思艺术存在的本身,反思内在的自我完善。当代的设计作品无不蕴含着作者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则充斥着作者设计活动的过程,“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10] 这个世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包含着艺术家与艺术品,艺术家的价值观为作品赋予了内涵,而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区别在于,设计作品不能凭借主观意愿任意发挥,因为设计作品涉及到社会意识的传播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设计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最终将反馈于社会,让使用者和观赏者去理解这种价值观,认同这种美,从而传播与发扬这种美。“作品建立的世界与大地发生争执,进而相互生成。”

[11] 设计作品生成的美与现实会有一定的冲突,冲突的发生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或否;由于现实美的泛滥以及指向的不明确性,作者为了弥补这种美感的缺失,抑或为了自我内心世界的救赎,从而造就了这种冲突。但正是这种冲突促使观赏者去思考现实世界中美的缺失;当观赏者感受且认同这种美,致使其继续追寻这种美,从而再次生成这种美。

三、设计的文化韵味及其审美生成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表达具有隐喻含蓄的特点。含蓄是一种意在言外的审美表达,以简练和精辟的手法使寓意巧妙的遮蔽在表象之下,借有限表达无限,运用特殊的的元素与符码引导人们去理解与探讨,从而最终使隐藏在作品中的真理得以显现,亦是一种藏而不露的智慧,“存在隐匿自身,因为存在自行解蔽而入于存在者之中。”[12] ;隐喻的审美表达亦是一种尊重与敬畏,在尊重观赏者的前提下进行理念的表述,引导观赏者自己去了解创作者的初衷,而不将思想强加于观赏者;本身含蓄的是一种内在张力的表达手法,是一种内蕴隐忍的表象,“真理现在乃是表象本身,因为表象自身投向自身,并且把它自己确证为再现。”[13] 这种仿佛被遮蔽的表象恰好指引着人们去理解内在的真理;这种张力与现代主义理念的直白表现手法所相反,它是运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方式,隐喻与含蓄的审美表达关键在于平静中透露着不平静,由于内在蕴含着的真理并没有在表面现象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来,留下的是

若有若无的线索,抑或是具有引起人们好奇的外在元素,因此,这种平静将会引导着人们去了解内在的不平静,使得这种审美表达得到理解与认可。

在现代平面设计的案例中,隐喻与含蓄的表现手法比比皆是。由于这种表现手法与现代设计理念有相通之处,因此中国传统美学适合于平面设计领域的运用,尤其在招贴海报的设计元素中得以体现,如福田繁雄、靳埭强、原研哉、王绍强等人的设计作品。靳埭强的海报招贴设计常运用水墨结合的表现手法,将中国传统美学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又将设计理念隐藏于水墨元素之中,作品充满内涵而看似简单其实丰富;原研哉主理的无印良品海报设计则充满了化繁为简的特点,运用大气简洁的排版隐喻着其产品设计的简洁精辟与人文关怀。他们的设计作品将平面图形用作隐喻表现的元素,运用点线面的基本元素来引导人们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表现手法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简洁大气而耐人寻味,并且运用了隐喻的元素进行重构,设计者运用这种元素进行表面的陈述,即是用于引导的符号构成了表象,“陈述绝不是领着自然表现在意识形态的博物馆四处游荡,以便在参观结束使穿过一扇特殊的门,把这种自然表象放到绝对知识中去。”[14] 这种理念的传播应当是通过引导而自然接受的,并非强加意识形态于观赏者,而是与设计者在内心深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的体现。

美正是在中国传统美学的传承与艺术的遮蔽中,不断显现与展开自身的。“在中国美学的现代性建构过程中,中国传统美学资源中的有效部分,由于西方美学‘他者’的介入与新的领域的展开而被激活,被重新认识、发现和加以利用,从而在这一过程中被加以承继并成为其重要的有机组成。”[15]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含蓄与隐喻就是一种遮蔽,正是在这种遮蔽中逐步敞开了自身,而设计作品的敞开必须由作品自身来实现,在此同时,图形元素就成为了走向敞开的一种符号。这种符号本身具有一种可敞开性与神秘性,也就反映了这种符号也具有遮蔽性。因此为了解除这种遮蔽,观赏者需要将自身想象成为创制者,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与过程,将自身带入到作品的本身中去理解其中的韵味,“感觉是我把自己整个存在都带进去的相通行为。”[16] 只有这样才能解除作品的神秘感,从而更好的了解到作者的思想,最终使其的理念得到了理解与传播。所处文化语境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是深远的,当代平面设计的文化韵味的研究势必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适应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的思潮下不断地创新,才能使中国传统美学得到传承与发扬广大。

参考文献

[1][4][8][9][11]张贤根.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xx,16.36.116.117.125.

[2][6]陈望衡.中国美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xx,3.19.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4.

[5][美]H.帕克.美学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45.

[7][15]刘方.中国美学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转型[M].四川: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xx,281.328.

[10][12][13][14][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xx,30.141.151.

[16][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xx,133.

Cultural Taste of Contemporary Graphic Design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in Design

Jammy Hwang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Wuhan Textile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3.China)

Abstract: Today,the trend of graphic design is not only affected by the western modern design concep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 is important.There are a mount of samples which use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 in graphic design.Because of this aesthetic expression,bring us a special taste of national culture.And this

method is covered but also open,only through the symbol of the surface we can know what is the truth in it.

Key Words:traditional aesthetics;cultural taste;graphy design

相关推荐